全市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讲话稿.doc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475796 上传时间:2019-11-26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56.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市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讲话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全市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讲话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演讲致辞/会议发言 全市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讲话稿 作为对质量安全负有监管职责的政府职能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全市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讲话稿,仅供参考。 全市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讲话稿【篇一】 同志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实市委、市政府新的一年工作部署和全省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各项要求,回顾总结20*年全市质监工作,研究部署20*年工作任务,动员全市质监系统干部职工立足新方位,勇扛新担当,干出新业绩,努力推动质监工作再上新台阶,质监事业实现新发展。市政府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汤飞帆副市长、占珺副秘书长亲临会议指导。刚才,汤飞帆副市长作了重要讲话,对质监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提出了殷切期望。全市系统上下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把汤飞帆副市长提出的各项工作要求贯彻好、落实好。现在,我代表市质监局党委作工作报告。一、肯定成绩,十三五赢得良好开局。20*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全市质监系统认真执行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全力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推改革、强自身,较好地融入了地方发展大局,较好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较好地展示了质监部门形象,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肯定和社会群众的充分认可。(一)以三强一制造建设为主抓手,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市政府专题听取了三强一制造工作汇报,召开了全市推进浙江制造品牌建设暨市政府质量奖表彰大会,政府主要领导会前作出重要批示,分管领导到会讲话,质量、标准、品牌十三五发展规划作为全市重要专项规划得到市政府批复实施,三强一制造对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作用更加凸显。标准引领提档升级。国标委批准衢江区开展全国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打造农业社会化服务标准体系的衢江模式,助推农业供给侧改革。印发衢州市标准化+行动计划,推进实施标准化+技术创新等十大重点任务,引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制定并发布实施人造板饰面专用原纸等浙江制造标准4项(累计6项),通过专家审定待发布2项,以高标准铸就高质量,带动制造业向中高端提升。质量促进提质增效。深入推进质量强市建设,20*20*年度省政府对衢州市质量工作考核获评A级,位列全省第六。以政府质量奖评选为抓手,引导激励企业加强质量管理,促进提质增效,新增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企业61家,新评定市政府质量奖企业5家(累计36家),质量奖个人2人(累计3人)。品牌带动提升发展。印发实施衢州市浙江制造品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衢江、江山列入全省第二批浙江制造品牌培育试点县,江山、开化、龙游、柯城等相继出台浙江制造奖励扶持政策,开山控股、夏王纸业成为全市首批2家获得浙江制造认证证书的企业,志高机械、巨化股份通过产品认证现场审核。新增浙江名牌产品9个。(二)以*杭州峰会安保为主战场,筑牢质量安全底线。全市质监系统聚焦*杭州峰会安保工作这一重中之重的头等大事,在安保工作主战场上挥洒汗水、努力奋战,坚决守牢了安全底线。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建立实行重大问题专题会商研判、重大隐患政府提示交办制度,加强领导带队督查指导和回头看检查,所有隐患实现全封闭,继20*年之后再次实现全年特种设备安全零事故,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获评全省系统20*年度创新奖,市特检中心等单位受到国家总局、省局表彰。构建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全市完成3346家使用单位的分类分级,实现风险排查关口前移、源头管控;在全省率先开展老旧电梯安全风险评估,督促隐患整改74台,监督更新改造8台,监督报废7台;全面推行电梯安全责任公示制度,实现主体责任、维保责任、检验责任、监察责任四上墙、四明示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综合服务平台和电梯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信息化项目建设。加强重点产品质量监管。突出抓好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和容器、食品相关产品安全防控,峰会期间实现企业监督检查全覆盖、隐患整改全封闭。加强对儿童用品、絮用纤维制品、消防器材、小电器、节日消费品等重点产品质量监管,加大电商产品监管力度,做好产品质量风险信息收集、研判和处置工作。全年监督抽查产品457批次,合格432批次,批次合格率94.5%,产品质量状况持续稳定。加强稽查执法工作。扎实开展蓝剑系列和护农保春耕纤检保健康等专项执法行动,联合商务、住建部门开展预拌混凝土专项执法检查。大力推行分级执法、指导执法、查办分离和联合执法等大稽查工作机制,强化市县协同,提高执法打假威慑力,全年立案查处案件131起,其中大要案55件,同比20*年立案案件数增长60%,大要案数增长37.5%。(三)以质量技术基础职能为主支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发挥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打好技术牌,念好服务经,较好地服务了经济社会发展。夯实计量保障。全市建有社会公用计量标准145个,新建环境监测计量器具计量检定校准项目5个(累计12个),6家计量校准机构的校准项目达101项,计量基础持续夯实。对16家重点用能单位开展能源计量审查回头看,突出对涉及民生领域的计量监管,继续实施集贸市场和乡镇医疗卫生机构计量器具免费检定,圆满完成*杭州峰会计量保障任务,计量服务保障经济民生作用充分发挥。强化标准引领。标准创新体系进一步构建,浙江省造纸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衢成立(省级标技委累计3家),衢州市标准化研究院获批增设,标准创新与科技创新互动持续增强。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为主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24项(累计120项)、行业标准18项(累计97项)。标准化供给进一步增强,开化国家公园生态文明建设省级标准化试点完成标准体系制定,柯城区党员进社区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通过中期评估,龙游县以开启模式为样本制定生猪排泄物综合利用技术规范地方标准,以标准化促进治理能力提升。深化技术支撑。加快国家质检中心能力提升,新增15个项目/参数的检测能力。建立市级技术机构班子成员领衔科研项目机制,明确目标任务,科研工作积极性提升,成效凸显。20*年全市系统获国家总局科研项目立项1个,省局科研项目立项1个,省局检验装备补助项目2个,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2个项目获市科技进步奖,彭学院空压机专家工作站获评市优秀专家工作站。加强认证认可。国家质检中心与德国南德TV、莱茵TV、英国诺霸实验室签订检验检测国际互认战略协议,为衢州空压机、钻凿机械产品走向世界打开了大门。指导开化县完成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创建,通过验收并获命名,成为我省4个国家级示范区之一。(四)以产业研究招商为主平台,融入地方发展大局。把市政府交办的市区八八重点细分行业之一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招商服务和行业培育工作作为展示能力、争取作为、提升地位、服务发展的大好平台来抓,推动质监部门和质监工作由关注产品、关注设备,关注标准、计量向研究产业、对接行业、服务企业转变,深入融入和服务地方发展大局。产业研究结出成果。开展空压机及钻凿机械、特种设备产业研究,召开专家论证会,完成专题研究报告起草并成稿刊印,为政府决策、行业管理、企业发展提供建议和参考,得到政府、部门、企业一致好评。行业对接多点突破。加拿大通用航空协会来衢就衢州通用航空产业园建设进行考察,与市政府达成战略合作,为衢州发展通用航空这一新兴产业带来机遇。以检验检测为纽带,继续搭建行业科研创新合作平台。一方面,借力国内高端资源,市局与长沙矿冶研究院、洛阳矿山机械研究院建立政产学研合作机制,推动市政府与中国特检院达成特种设备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实现空压机、钻凿机械、矿山机械、特种设备四个行业国内著名科研院所和顶尖学科带头人的结对合作全覆盖,服务产业创新发展。另一方面,利用好本地资源,加大与我市光明电力公司合作,市质检中心电力服务分中心挂牌成立,并在电动汽车充电桩计量检定(校准)领域开展合作。企业服务卓有成效。加大技术机构服务企业帮扶,实施10项服务企业,助力众创工作举措,服务企业达2100余人次,减免检验检测等涉企收费217.66万元。市质检中心获评衢州市十佳服务机构。(五)以改革创新担当为主旋律,推进事业科学发展。全市质监系统进一步增强改革创新精神,进一步凝聚干事担当氛围,稳步有序推进质监各领域改革工作,持续强化自身建设。检验机构改革走在前列。各县(市)全部整合组建了检验检测研究院,常山县检验检测研究院通过整合发展,不断做大做强,技术能力全面升级。按照市委市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方案要求,完成组建衢州市检验检测研究院(增挂检验检测认证集团牌子),打造衢州市检验检测产业园,推动实现大发展的市本级检验检测机构整合改革方案制定,得到市政府、省局领导充分肯定,走在了全省系统前列。行政审批改革继续深化。进一步减化行政许可事项,推进行政审批市县层级一体化改革,启动实行检验机构1+X资质联合审批。网上审批办理进一步提速,11项许可事项从申请到发证全过程网上办理,实现一网通办。事中事后监管力度加大。出台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实施意见,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三随机、五公开制度。继续对电梯维保单位违法违规量化记分结果实行公开,推行电梯责任保险机制,全市承保电梯数达485台,运用市场化机制加强监管。继续推行标准自我声明公开,258家企业自我声明公开1247项产品标准。干部队伍建设持续强化。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党员干部纪律和规矩意识进一步强化,党风廉政和作风建设底线进一步筑牢,市局机关党委、市质检中心党支部获评20*年度市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市局和基层分局领导班子建设得到充实加强,局机关和直属单位提任副科级干部2人,完成局机关党委、机关纪委及各直属党支部的换届选举,充实完善了机关纪检力量。严格干部监督管理,以市委为官不为专项整治为契机,出台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从严监督管理的实施意见衢州市质监系统领导干部履职问责办法,强化执行力,形成了从严要求、从严管理、从严监督、从严落实的新常态,市局和涉企中层干部满意度持续提升。方雪伟等5名中层干部在20*年度市级机关涉企服务部门中层岗位评议中受到通报表彰。同志们,过去的一年,我们全面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赢得良好开局。成绩来之不易,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全市质监系统的齐心协力和奋力拼搏。在此,我代表市局党委,向全市质监系统干部职工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二、奋勇争先,全力推动质监工作再上新台阶。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全市质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落实市委、市政府新的一年工作部署和全省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各项要求,围绕成为全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这个总目标,紧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打好质量技术基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组合拳,激发三强一制造建设促进转型升级新动能,全面加强质量安全监管保障,不断深化改革、转变职能和加快自身建设,为与全省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一)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引领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抓住我省列入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机遇,把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作为引领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来谋划和推进,促进标准化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层次深度融合,用标准的手段引领和支撑发展。1、完善标准化工作体系。推动市政府建立健全标准化工作议事协调机构,强化政府对标准化工作的统一领导。进一步完善统一管理、分工负责、上下联动、多方参与的标准化工作体制,形成推动标准化工作的强大合力。加快衢州市标准化研究院建设,配备配强人员,强化标准化理论、方法、规划和政策研究的能力。完善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功能,为企业获取标准信息资源提供有效渠道,为我市经济和产业发展提供重要基础性标准技术支撑。加强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设,支持我市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龙头企业承担国家和省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争取全国纤维材料、电子化学品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在衢设立,集聚高层次标准化专家和人才,集聚产业技术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2、增强标准化供给水平。引导鼓励我市企业在若干重点领域积极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及具有国际水平的企业标准制修订,全年为主或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5项以上,规模以上企业主导产品采用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比例比上年度增加1个百分点以上,以高标准引领高质量,为社会提供更高品质的供给。加快标准化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深度融合,全面对接我省7大标准体系建设,重点在浙江制造、浙江农业、浙江环境、浙江治理等标准体系建设中提炼衢州经验,树立衢州样板,打造衢州模式,以标准的引领和支撑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3、推进标准化互促互融。全面实施衢州市标准化+行动计划,推动标准化+各项举措落地,加强标准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层级的互促互融,成为产业提升、政府治理、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做强标准化+技术创新。以我市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等领域为重点,依托省级以上技术中心企业,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标准制修订,增强核心竞争力。推动我市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龙头企业建设各级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培育形成标准创新骨干力量。做特标准化+现代农业。指导推进衢江区农业社会化服务国家级标准化试点,加快研制农业生产服务等四大标准体系,为全国深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衢州经验。完善衢江区放心农业标准体系建设,提升放心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优化放心农产品供给。开展生态循环农业标准化建设,做大做强生态循环农业。推动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程度达62%以上。做精标准化+全域旅游。结合我市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推进全域旅游标准化工作,争取开化县列入全域旅游标准化工作省级试点,运用标准化手段,规范和提升旅游产业的规划和建设,建设和规范旅游公共设施和服务体系,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做美标准化+生态建设。用标准推进治水治气、治城治乡、治土治山,引领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让标准成为保护环境资源的硬约束。对接我省生态标准示范区建设,争取我市列入省级生态建设标准化试点。完成国家公园生态文明建设省级标准化试点,制定发布国家公园标准体系。继续在五水共治领域推进地方标准制修订,建立完善贺田模式集美模式等具有衢州地域特色和区域优势的治水标准体系。做优标准化+公共服务。继续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完成党员进社区国家级标准化试点,以标准化规范带动社会管理精细化。开展农村文化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推进市行政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提高政府为民办事效率。(二)全力推进三强一制造建设,激发转型升级新动能。继续大力推进三强一制造建设,推动标准、质量和品牌成为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普遍路径,全面提升我市整体质量水平和质量有效供给,激发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动能,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积极建设品质衢州。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是体现城市质量发展水平的国家级荣誉。积极推动和开展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活动,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列入重点工作,以创建提升质量强市在城市发展中的核心战略地位和经济社会转型升级重要抓手作用,唱响品质衢州。以示范城市创建为载体,进一步完善和加强质量工作考核和质量分析评价机制。深入开展制造业产品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发挥质量奖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式,支持工业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不断提升制造业产品质量,全年在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和社会公共服务等领域的企业和组织中导入卓越绩效模式45家以上,支持巨化集团等单位申报省政府质量奖。加强质量人才队伍建设,引导企业培育质量文化。积极调动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消费者组织、新闻媒体等各方力量共同参与,为品质衢州建设添砖加瓦。2、培育壮大衢州板块。紧紧抓住浙江制造品牌建设重大机遇,努力在浙江制造宏图中不断培育壮大衢州板块,做大做强衢州集群,使浙江制造品牌中部分行业打上明显的衢州区域烙印。重点在木门、特种纸、消防器材、新材料等行业中的龙头骨干企业、单打冠军隐形冠军企业,开展浙江制造衢州板块培育梯队建设,加强精准帮扶和培育指导,争取更多的先进标准列入全省制定计划,争取更多的符合标准要求的企业申报产品认证。将浙江制造标准制定和产品认证量化目标列入20*年县(市、区)质量工作考核,全年全市制定发布浙江制造标准5个以上,通过浙江制造产品认证6个以上,每个县(市、区)至少有1项浙江制造标准制定和产品认证。加快衢江、江山浙江制造试点县工作,打造标杆,示范引领。强化政府引导和政策扶持,重视和激发企业主体作用发挥,提高浙江制造品牌在衢州的知晓度、认可度、参与度,以浙江制造品牌建设带动提升衢州制造业发展水平。3、大力发展品牌经济。依托我市产业集群、特色产业基地和制造业特色小镇等良好基础,培育创建一批浙江名牌、衢州名牌,挖掘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浙江制造品牌,培育提升一批市县政府质量奖企业,做强品牌经济。推进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积极创建浙江区域名牌,有条件的区域争创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扩大品牌培育覆盖面,加快服务业、旅游业、现代农业、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等领域品牌培育建设,壮大品牌集群。(三)发挥质量技术基础作用,服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是国家质量技术基础,是质监部门独特的优势,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要进一步打好技术牌、念好服务经,对接和服务好我市重大部署和发展需求。1、推动绿色发展。对接我市绿色经济培育专项行动、节能减排专项行动,强化计量对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以计量约束倒逼转型升级,推动节能减排,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加强环境监测领域计量监管,保障治水、治气、治霾等领域环境监测计量器具量值准确可靠,重点污染源排放监控企业环境监测计量器具受检率达98%以上。深化能源资源计量管理,完善能源计量审查和执法检查机制,切实加强钢铁、电力、化工、建材、有色金属、造纸等重点行业能源计量管理,强化产品能效标识和过度包装监督检查,促进绿色消费。围绕我市建设全省有机农业大市目标,继续大力培育有机农产品。2、服务创业创新。以国家空压机及钻凿机械质检中心等质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载体,加大对产业共性、关键性和前瞻性技术的创新研发、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为产业发展提供核心技术支撑和源头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发挥质监技术优势,深入推进服务企业助力众创帮扶活动,持续打好智慧检测、深度开放实验室、技术咨询服务、专家入企帮扶、标准创新和质量提升技术指导、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等帮扶组合拳,实施企业帮扶123行动计划,即全年服务企业1000家以上,开放实验室服务2000批次以上,选派30名青年科技人才到重点产业、高成长性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服务,促进创业创新。充分发挥检验检测等质量技术基础作用和质量、品牌、标准化等质量工作职能优势,服务我市特色小镇建设发展。3、服务民生需求。办好加油机计量检定民生实事,深入开展医疗计量保健康安全计量卫平安公平计量维权益三大民生计量行动,更大力度推进计量惠民。围绕民生计量、环境监测等方面的新需求,加强计量检定和检验检测能力建设,新增充电桩、环境监测等领域计量检定(校准)项目5项以上,新建空气质量、气体排放等6个检验检测项目。4、发力产业招商。加大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招商对接力度,主动对接加拿大通用航空协会、中国五金交电化工商业协会气动分会、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等有关主体,组织一批有投资意向的优质企业来衢考察洽谈,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精准招商,动员全系统力量积极参与,形成全员招商、合力招商的良好氛围,力争有实质性的装备制造业项目落地。加大行业培育力度,综合运用质监职能精准帮扶重点企业加快发展,支持推动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推动组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联盟,提升衢州产业发展集聚度和影响力。(四)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基础,助力平安衢州建设。坚持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下最大气力加强特种设备和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落实责任,夯实基础,创新机制,凝聚合力,保障全市质量安全形势持续向好,为平安衢州建设再做贡献。1、强化责任落实。深入构建质量安全大监管工作格局。深化质量安全纳入政府目标责任考核机制,推动政府履行安全监管职责层层压严、压实。在认真总结*杭州峰会安保工作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完善质量安全联席会议和重大隐患政府提示交办制度,推动市县政府对质量安全负总责。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要求,推动安监、交通运输、住建、卫生计生、教育、旅游等部门抓好主管行业内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完善乡镇(街道)特种设备安全工作考核机制,进一步落实属地监管责任,促进主动履职、主动协调解决特种设备安全问题。强化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推行三书(质监部门安全使用告知书、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使用承诺书、属地质监部门安全隐患整改确认书)工作制度,督促使用单位加强安全管理、加大安全投入、强化技术装备、严格安全监管,切实做到安全责任、安全投入、安全培训、安全管理、应急救援五到位。2、夯实工作基础。构建完善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深化分类分级监管。坚持不懈把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分类分级监管工作抓下去,总结提炼衢州经验,叫响衢州模式。要继续深化工作实践,加强分类分级结果运用,对不同风险等级的使用单位,采取不同的现场检查方式和频度、约谈、挂牌督办和定期报告安全状况等分类分级监管措施,建立实施动态考核评定制度,实施动态管理。要借助分类分级制度推行,督促乡镇(街道)有效履行辖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职责,完善基层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体系。深化隐患排查整治。继续集中力量深入开展质量安全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行动,深入实施隐患治理专项检查、综合督查和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制度,进一步完善隐患闭环管理工作流程和制度,采取四单一网(即责任清单、设备清单、隐患与问题清单、隐患与问题核销清单、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法,落实隐患闭环管理,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前面,防范并杜绝较大以上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发生,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深化工作能力提升。继续实行安全监察人员检验机构跟班实习机制,提高履职能力。全面建成集特种设备综合服务数据中心、智慧监管系统、检验检测系统、企业服务系统一体的特种设备安全综合服务平台,尽快投入应用,打造智慧监管信息化平台。完成电梯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建设,建成统一呼号、三级响应、多方联动、资源共享的电梯应急救援平台,实现更快速的救援、更有效的处置、更满意的服务。全面推广使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系统,加强抽查信息的动态维护和抽查数据的拓展应用。3、创新监管机制。落实电梯监管机制。继续实行维保单位违法违规综合量化记分和维保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公开机制,以市场倒逼促进优胜劣汰。大力推进电梯安全责任保险机制,公众聚集场所电梯保险投保量增长50%以上,发挥保险事前预防与事后补偿功能,更好保障电梯安全。继续开展在用老旧电梯安全风险评估,加快对老旧电梯的维修、更新、改造,提升安全水平。改进质量监督方式。按照三随机、五公开要求改进和加强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加大市场买样,包括电子商务平台买样比重,反溯生产环节,提高监督抽查工作科学性和有效性。加强电子商务产品质量监管,组织实施消费品、食品相关产品等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完善稽查执法制度。固化分级执法、指导执法、查办分离和联合执法模式,完善执法督查通报、大案要案督查督办、行政约谈、稽查建议书等制度,强化上下稽查执法联动,开展蓝剑系列等专项执法行动,持续保持执法高压态势和威慑力。4、凝聚共治合力。开展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实行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三示制度,定期不定期向社会发布消费提示、风险警示和安全告示,满足群众知情权。继续开展特种设备安全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宣传和阳光纤检消费警示系列活动,提高公众质量安全意识,组织开展你点我查你送我检活动,扩大群众参与面,增强群众获得感,进一步营造质量安全社会共治、全民共享的浓厚氛围。(五)深化改革转变职能,打造干事担当的质监铁军。继续深化质监各领域改革,加快职能转变,持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打造敢担当、能干事、干成事的质监铁军,为履职尽责和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1、继续提速促改革。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做好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动态调整,完善质监系统两张清单一张网。继续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做好取消下放事项的落实和衔接。深化市县行政审批层级一体化改革,推进检验机构1+X资质联合审批,加快网上审批系统推广应用,进一步提高办事服务效率,让群众和企业到质监部门办事只跑一次。推进检验机构整合。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积极稳妥推进市本级检验检测机构整合改革。加快市场化改革实践。按照市场化改革方向,加快技术机构事企分离和经营性业务剥离,鼓励经营性公司加大市场化运作力度,完善市场化的运营、用人、分配和考核机制,提升管理绩效,做强公司,做大业务。2、持续提升强支撑。持续提升国家空压机及钻凿机械质检中心业务能力,力争取得国家级空压机产品定期监督抽查和空压机产品生产许可证发证检验任务,加强国家中心与相关机构的合作,建立合作实验室,实现互利共赢。发挥好空压机等四个产业科研合作平台作用,特别是用好用足中国特检院这一高端、优质技术资源,在科研项目开发、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企业精准帮扶、技术骨干培养等领域开展合作,深化质监电力在电力电气产品、充电桩检定等领域的资源整合与合作。做好人才强检工作,通过柔性引才借智等手段,加大对高端技术人才的引进,加强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有针对性地引进管理型、经营型人才,推动技术机构长远发展。3、全面提能抓队伍。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持续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在质监系统落地生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落实从严治党党委主体责任、纪检部门监督责任,严格落实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党内监督条例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落实双险双控措施,确保质监队伍廉洁清风。加强法治质监建设。推动衢州市电梯安全管理办法地方立法,构建电梯安全监管法律保障体系。实施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逐步推进行政处罚事项一站式网上运行,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干部梯次培养,激发干部队伍动力,举办领导干部综合素质提高班、基层监管人员质监业务培训班,提高科学监管、全面履职能力。加强执行力建设。继续以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纪律监督管理干部,始终保持从严从紧的工作氛围,提高工作执行力,努力打造敢担当、能干事、干成事的质监铁军。同志们,今年全市质监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实施路径已经明晰,关键是撸起袖子加油干,关键是落实落实再落实。全市质监系统要在市委、市政府和省质监局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一心,振奋精神,奋力拼搏,开拓进取,努力推动质监工作再上新台阶,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下一页更多精彩全市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讲话稿 全市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讲话稿【篇二】 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20*年全省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市委四届十一次全会精神,总结十二五及20*年质监工作,规划十三五工作思路,安排部署20*年工作任务,动员全市质监系统干部职工励精图治,主动作为,努力实现荆州质监事业新跨越,迈向荆州质量新时代。下面,我代表市局作工作报告。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十二五及20*年全市质监工作成绩显著十二五是荆州振兴迈出坚实步伐的五年,也是质监事业稳步发展、全面提升的五年。在省质监局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高举质量兴市大旗,牢记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十二字方针,围绕单项工作全国有位次,各项工作全省争一流目标,以改革创新破解难题,以能力建设谋划未来,狠抓质量宏观管理,夯实技术基础工作,强化质量安全监管,优化事业发展环境,埋头苦干、砥砺前行,超额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为荆州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五年来,质量兴市战略深入推进。在全省市(州)连续创造了三个第一:第一个出台实施质量兴市战略决定;第一个出台质量发展十年纲要;第一个以政府令形式出台政府质量奖管理办法。市政府连续六年被省政府评为质量兴省先进单位。菲利华等5家企业获得全国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特别奖,湖北白云边股份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24次荣获全国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称号,获奖企业之多、频次之高,在全省首屈一指。开展了三届荆江质量奖评选,菲利华等3家企业获奖,5家企业获提名奖。产生了2个省长江质量奖提名奖,恒隆集团通过第二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公示。创湖北名牌产品159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总数达到10个,位居全省前列。-五年来,质量基础建设步伐加快。荆州市公共检验检测平台一期工程完成主体大楼建设。国家油气钻采设备质检中心获总局批筹,荆州首家省级质检中心湖北省农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20*年挂牌,省无损探伤机计量检定中心、省防水材料质检中心、省针纺织服装产品质检中心相继建成或批筹。以学术带头人命名的余翔化工类农药检测实验室正式运转。市质检所由II类升级为I类,检测能力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全市检验检测机构整合加快推进,荆州区局技术机构成功划转,县级纤检机构关系理顺,特检、纤检整体上划,效果良好。-五年来,质量技术体系不断完善。标准体系建设不断加快。荆州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和国家行业标准6项,现行荆州市地方标准达到51项;建设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6个,成立国家级标准化技术组织3个,获得国家4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称号企业1家。计量技术基础建设更加坚实。出台了荆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20*-2020年)实施意见。全市各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基础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实验室和配套设备落后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抽查合格率达到了95%。抽检批次合格率为94。7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五年来,质量安全底线不断筑牢。市政府出台了荆州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市局制定了荆州市特种设备业务工作指南等指导性文件。全市系统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节能环保、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大力推进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切实开展特种设备打非治违和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依法查处非法违法行为,真正把好特种设备和作业人员准入关,5年来未发生较大以上特种设备安全事故,万台设备事故率和死亡率控制在指标要求,累计检验特种设备26500台(套),培训考核作业人员12000人次。-五年来,质量监督执法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产品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共完成农资、建材、化工、食品及相关产品、服装等产品6856个批次产品的定期监督检验,合格批次6225个,批次合格率为90。8%。 针对危化品及其包装物组织开展了专项监督检查,有效保障了危化品及其包装物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后处理力度不断加大,共完成245家企业307个产品的后处理工作。依法行政体系不断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全面落实,形成了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 十二五期间,共查办案件372起,其中立案372起,结案335起,结案率90%。处理群众举报投诉405起,换回经济损失382。44万元。-五年来,全市系统整体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市局连续四年被省政府评为全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连续八年被市政府评为全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先后获得档案管理省一级、全省卫生先进单位、全省质监系统绩效考核优胜单位、全省质监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全市绩效考核优秀单位、全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全市三万活动先进单位和全市优秀法治单位、全市先进党组织、市级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市局系统党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办公室工作、财务管理、人事老干、工会工作,以及基建工作、招商引资、精准扶贫、社区联系点等都取得显著成绩。以余翔、黄凯、李雷等同志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个人荣获全国质监系统法律专家、普法先进、质量人物和全省五一劳动奖章、青年文明号、办案能手等荣誉称号。以监利、洪湖、江陵局为代表的质监干部职工细致、周到跟进东方之星沉船事件善后工作,充分彰显了小城大爱、质监大爱。长期以来困扰质监系统的经费保障和机构编制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参公编制和全额拨款事业编制逐一落实到人。刚刚过去的20*年,全市质监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大力推进质监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监,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良好成效,为十二五收官之年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一)高位推进,打造质量兴市升级版1、纵深推进质量兴市战略。全市质量大会高规格召开,市委书记、市长、省局局长亲自出席会议并讲话。质量兴市、强市工作再次多处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市政府多次召开常务会议研究质量工作、解决实际问题,顶层推动进一步加强。质量工作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在省质兴办对荆州质量工作考核、市政府对县市区质量工作考核、质量白皮书发布等工作中,本部门牵头抓总作用日益凸显,各部门全力合作日益增强。2、全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第三届荆江质量奖评出质量、评出标杆,四机厂获奖,德炎、吉象获提名奖。全市26家企业的28个产品被评为湖北名牌产品,创牌总数超过年度目标3个,有效期内名牌总数达到64个。新增1个洪湖藕带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总数达到10个。恒隆集团、白云边经省质兴办在全省范围内遴选,进入第二届中国质量奖评选环节,恒隆集团通过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公示,有望成为全国90个获此殊荣的企业之一。(二)切实履职,全力确保安全底线1、重点抓好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一是开展电梯安全监管大会战。特别是7。26电梯事故发生后,全局上下积极应对,迅速行动,分成12个小组,苦战17天,检查在用电梯4158台,下达整改意见书696份,获得社会各方面认可。二是开展打非治违与隐患排查。报废设备78台,排查安全隐患881处,立案查处违法案件89件,受理并及时处置特种设备隐患举报93起,设备隐患整改率达95%。隐患就是事故的理念贯穿监管始终。2、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安全。针对电线电缆、复混肥料、建筑防水卷材等12类重点产品开展了产品质量整治提升行动,完成448家生产企业586个批次产品的定期监督检验,合格542批次,批次合格率92。5%。对16家企业23个产品进行了后处理,对引危济城工程使用的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进行了重点监督,力保民生工程安全。3、从严查处各类违法案件。全年重点开展了以特种设备、危险化学品等为重点的质检亮盾行动。以家电、服装等消费品为重点的质检利剑行动,针对各类产品集中制造地区,抢抓两节、两会以及春耕等重要时间节点,加强生产源头治理整顿,严肃查处侵权假冒、无证生产等违法犯罪行为,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在开展农资专项打假行动中,组织农资打假下乡61次,入村访户597家,接受群众咨询375人次,查办农资案件17起,减少农户损失27。3万元。(三)尽职尽责,不断夯实标准计量基础。1、标准化建设成效明显。荆州区拟将华中农高区建设为全国第三个国际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目前,华中农高区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任务书和相关材料已申报,等待国家质检总局审核。公安县完成公安牛肉地理标准和地方标准的申报工作,监利县行政服务中心高分通过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评估验收,石首市蔬菜种植标准化示范区等3个示范项目获得省局审批立项。全年完成1项湖北省地方标准评审,5项地理标志产品湖北省地方标准文本修订,2项荆州市地方标准的编制、审定和发布。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全面落实,市行政许可分局共办理三证合一注册登记1080家。2、计量工作稳步发展。一是严抓法制计量。全年计量器具受检率达到95%以上,检验定量包装商品623个批次,合格率90%。二是普惠民生计量。5月上旬组织召开了全市集贸市场计量专项整治工作会议,为部分集贸市场赠送了维权砝码,并对城区部分集贸市场开展了集中免费检定。三是做实工业计量。为全市6家重点企业的15项企业最高计量标准进行了复查考核,为8家企业计量检定员申请的20项检定项目进行了培训考核和到期复查换证工作,组织了全市32家重点耗能企业的能源计量审查工作。(四)正风肃纪,着力提升部门形象。1、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学、专家引导学、全员集中学,教育活动扎实深入。邀请市延安精神研究会主要负责人到市局作了专题演讲报告。先后组织了市局、县局和二级单位三个层次的主题讨论会,到荆州监狱开展警示教育活动。2、强化组织建设,提升管理水平。一是以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修订并实施了机关公务接待管理办法、机关外出报告和出差审批制度、干部职工考勤制度等12项管理制度,增强了干部职工严守纪律的自觉性。二是打造节约型机关。制定并落实了具体可行的节约措施和办法,增强了干部职工勤俭节约意识。三是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通过核定参公单位人员工资、实行公务员登记确认、做好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实名制、开展干部档案专审等一系列举措,规范了干部队伍管理。(五)科学谋划,推进质监事业稳步发展。1、平台建设推进有力。荆州市公共检验检测平台建设进展顺利,目前空调、电梯、外墙钢挂施工已进入最后阶段,实验室通风系统和平台供电工程开始进场施工,预计20*年8月份大楼建设基本完成。2、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国家油气钻采设备质检中心快速推进,目前市质检所与四机厂初步达成了国家质检中心共建合作框架协议,确保了国家质检中心建设有序进行。目前已开始着手人才培养、拟采购设备的选型定型等工作。3、检测能力有效提升。市质检所新增置设备46万元,以加强工业品的检验检测能力,向总局争取的金属线材力学性能检测能力提升项目已获批准。市计量所完成了报警器检定标准装置的建标,建立了F2等砝码标准装置,开展了1t及以上砝码的检定。市纤检局参加的混纺产品纤维含量的测定能力验证,被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评审为满意结果。市质检所参加省局组织的检验检测技能比武大赛,取得团体第二,单项个人第一的好成绩。(六)围绕大局,服务地方经济发展。1、全面落实惠企政策,规范部门收费行为。自20*年1月1日起,对全市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组织机构代码证书收费实行了免征,10月1日起,停止了所有行政事业性收费。其中涉及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共计2817家,金额达304236元。树立了质监部门不断推进依法行政,优化了发展环境,打造了阳光质监 的良好形象。2、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市局全年共完成签约项目2个,签约资金6亿元(高博锂电池5亿元,详煜机械1亿);在谈项目2个,投资意向8亿元,其中广州联油能源有限公司6。5亿元石化项目有望一季度签约,湖北鸿鹭饮品合资项目1。5亿元正有效推进。另外蓝月亮日化等项目正紧密联系跟踪中。3、扎实开展三万活动。第五轮三万活动期间,我局驻荆州区八岭山镇三桥村工作组,努力做好了绿满村庄、环境保洁、兴修水利和精准扶贫四件实事,开展了送政策、送科技、送文化和送医药四送活动,找到了自身能力和群众需要之间的契合点,提升了为民服务的主动意识。在驻点荆州区的19家单位中,我局三万工作组以第六名的优异成绩,获得市委、市政府的表彰。4、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20*年4月,连续第五年由班子成员带队,市县联动,全员参与,分组行动,历时一个月,对全市500余家重点企业进行了大走访大调研,共收集六个方面意见与建议,梳理汇总了24条,并逐条进行了分解和落实。后期召开专题会议,集中听取了责任单位办结落实的情况汇报,实现为企服务的无缝对接。20*年,对我们荆州质监人来说,是工作压力最大、困难最多的一年,是团结拼搏、砥砺前行的一年,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全社会的质量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质量工作的宣传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大,特种设备监管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干部管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二、认清形势,勇于担当,科学制定十三五质监事业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质监事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刚结束的质量强省工作推进会和全省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上,许克振副省长充分肯定了十二五时期全省质量工作取得的成绩,从全省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经济强省的高度,阐明了加快推进质量强省战略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强调了今年质量工作要突出标准化改革、推动检验检测产业发展、加强精品名牌建设和质量安全监管,要凝聚合力,充分发挥质量强省工作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的作用,以湖北质量打造中部崛起新标杆。王兴於局长在报告中提出了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建成质量强省为目标,转型服务,全面释放发展动能的工作思路,部署了坚持以质为帅,构建大质量工作格局;坚持改革创新,推动质监工作转型发展;坚持争先进位,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服务导向,提升质量供给水平;坚持放管结合,提升质量治理能力;坚持安全首位,有效化解风险隐患;坚持提能善政,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坚持党建统领,提高质监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等八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为我们荆州质监系统做好今年乃至十三五的工作定了调子、交了担子,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十二五期间,全市质监系统很大精力是提能力、抓发展、重规范。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质监工作正处于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变革时代。省局党组结合新常态下政府职能转变的总体要求,针对质监部门实际,提出了转型服务的基本路径,就是要转观念、转职能、转方式,为我们适应新常态、争创新作为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切实认识到,地位要靠作为支撑,影响要靠能力书写,前途要靠自己争取。能否尽快实现三转,从根本上决定着质监事业的前途命运,需要我们这一批人勇于担当。古语云: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束缚我们进取的,不是外在的客观条件,而是思维的惰性和行为的惯性。疾风知劲草,路遥识马力。我们要充分认识十三五质监工作担负的历史使命,克服消极惰性思想,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舍我其谁、责无旁贷的精神状态,积极主动转型,强化新的工作观念,建立新的职能架构,探索新的履职方式,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工作理念、工作重心、工作目标统一到上级决策部署上来,才能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航道上更有作为,在质监事业大变革中健康发展。我们必须保持这几年来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发扬荆州质监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优良品质,按照省局党组提出的激发一流的精神状态,树立一流的工作标准,打造一流的工作作风,争创一流的工作成效的四个一流的要求,在服务荆州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上主动作为、全面出击,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质量获得感,为我们全体荆州质监人赢得应有的荣誉和地位。全市质监工作十三五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是,以全省质监系统十三五发展规划为蓝图,以建设质量强市为己任,认真落实省、市政府质量发展纲要(20*-2020年),继续认真推行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的十二字方针,加快实现转型服务,在推动质量提升上下功夫,促进提质增效升级;在严守安全底线上下功夫,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在夯实质量基础上下功夫,提高技术服务水平;在深化改革创新上下功夫,激发事业发展活力;在增强履职能力上下功夫,夯实事业发展基础,不断开创荆州质监工作新局面。力争到2020年:质量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宣贯先进质量管理模式企业总量新增500家,导入卓越绩效标准企业达到80家,力争获得中国质量奖2项;打造4个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湖北名牌数达200个,品牌数位居全省前列;新增5家企业获得长江质量奖及提名奖;10家企业获得荆江质量奖及提名奖;质量基础能力显著提高,国家级质量检测中心力争达到3个,省级中心6个以上;质量安全监管更加有效,事中事后监管机制有效运行,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5%,特种设备事故率、万台电梯死亡率等各项安全事故指标保持持续下降趋势,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质量安全风险的底线;质监工作能力水平显著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主要工作指标全面进入全省系统第一梯队,基本建成质量强市。三、振奋精神,真抓实干,认真部署20*年主要工作任务20*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也是十三五谋划的关键之年。当前,我省质监工作面临形势是六期叠加:即十二五收官的攻坚期,十三五谋划的关键期,质量强省的机遇期,质监改革的加速期,质量安全的风险期,作风建设的深化期。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认识,深怀忧患意识。今年总的工作定位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重心,积极推进质量强市战略,打基础、强体系、保安全、求实效,努力实现荆州质监工作在全省更高水平上的争先进位,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一)推进质量强市,在质量共治上实现新跨越1、加强质量考核,强化政府主导。争取市政府尽快出台关于实施质量强市战略的决定,将质量强市建设与三个转变和构建放、管、治新格局紧密挂钩,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方向、指导工作。配合市政府抓好各县(市、区)地方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质量工作的考核,通过质量竞争力指数的考核,引导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更加重视质量工作,加强质量基础建设。支持石首市局继续做好知名品牌示范区工作。指导1个以上的县(市)区创建省级质量强省示范县(市)区。2、强化主体意识,形成质量导向。推行质量首问责任制,引导生产者坚守商业道德,担负社会责任,弘扬质量精神,将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内化为生产者的自觉行为;广泛发动消费者,大力开展质量教育,推进质量信用信息社会公示,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积极举报质量违法行为,对产品和服务的优劣用脚去投票,形成对生产者的责任倒逼。3、强化社会参与,营造共治氛围。广泛发动社会力量,鼓励和支持商会、协会、中介组织、特邀监督员、志愿者等参与监督,引导行业诚信自律,对质量状况进行第三方评估。重视和加强与主流媒体、 新兴媒体的合作,宣传重质量、讲诚信的传统文化和先进典型,曝光质量问题和违法行为,大力营造崇尚质量、公平公正的舆论环境。(二)锻造自身本领,在质量引领上实现新跨越1、推进品牌带动战略。进一步发挥政府质量奖导向作用,推动湖北名牌数量适当增加,质量明显提高,提升品牌带动战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名牌产品产值占GDP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深入开展质量服务进万企活动,注重品牌培育与企业质量管理相结合,推动100家企业宣贯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导入卓越绩效标准企业20家,引导广大企业进一步增强质量意识,练好质量内功,通过品牌创建夯实质量基础。2、推进技术标准战略。加强标准化技术组织和专家队伍建设,建立我市标准化技术组织和专家人才库。围绕我市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精准确定标准化项目建设内容,加强标准创新,鼓励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中、省标准化组织与活动,加强标准化技术组织和专家队伍建设,培育标准创新团队。力争全年新发布地方标准5个,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荆州区局要做好向国家质检总局申报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区工作。积极开展标准化教育培训,加大标准化工作宣传力度。在装备制造、医药化工和纺织等优势传统产业中开展联盟标准建设试点,促进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3、夯实民生计量基础。加强与民生密切相关领域的计量监督,稳步推进商业、服务业诚信计量工作,突出抓好集贸市场、酒家、商场(超市)、社区(基层)医疗机构、眼镜制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