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2单元 第1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课件.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460850 上传时间:2019-11-25 格式:PPT 页数:109 大小:4.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2单元 第1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2单元 第1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2单元 第1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走向高考 生物,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 高考总复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二单元,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第一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二单元,考情考点探究,方法警示探究,课前基础回扣,核心考点突破,课 时 作 业,方法技巧警示,1.(2014天津,1)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B着丝点分裂一定导致DNA数目加倍 C染色体DNA一定由母链和子链组成 D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定是其体细胞的2倍 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染色体DNA的数量变化以及DNA复制等有关知识。正常分裂的细胞,细胞进行着着丝点分裂,说明细胞分离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若为有丝分裂,则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若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则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导致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不影响DNA数目;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染色体DNA的两条链一条来自亲代DNA,一条来自新合成的链(子链);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两倍,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相等。本题的切入点在于正确理解题干叙述中 “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中的信息。,2(2014安徽,4)某种植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几个特定时期的显微照片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基因重组 B图乙中,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组成相同 C图丙中,染色体的复制正在进行,着丝点尚未分裂 D图丁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 答案 A,解析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过程及特点。题图表示的是一个花粉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花粉细胞过程中的部分图示。图中甲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即发生了基因重组;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来自父方或母方的染色体移向两极是随机的;丙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已分裂,染色体也不复制;图丁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这时发生的变化是染色体单体分开。本题为易错题,易出现没有注意到题干提示,把其中部分图当作有丝分裂图来解答。,3(2013天津高考,2)哺乳动物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熟卵子的过程,只有在促性腺激素和精子的诱导下才能完成,下面为某哺乳动物卵子及早期胚胎的形成过程示意图(N表示染色体组)。,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次级卵母细胞形成的过程需要激素调节 B细胞只有在精子的作用下才能形成成熟卵子 C、和细胞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相同 D培育转基因动物应选择细胞作为受体细胞 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胚胎工程中卵子的产生及早期胚胎的发育的有关知识。由图可见,促性腺激素促进初级卵母细胞完成减数第一次分裂;次级卵母细胞发育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与精子受精后,才能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培养转基因动物时,受体细胞一般用受精卵即细胞。因此ABD正确。为初级卵母细胞,分裂后的次级卵母中染色体数减半,为N;为次级卵母细胞,分裂后得到的卵细胞或极体中染色体数为N;为受精卵,早期胚胎发育为有丝分裂,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N。因此C错误。,4(2013江苏高考,9)一个班级分组进行减数分裂实验,下列操作及表述正确的是( ) A换用高倍镜时,从侧面观察,防止物镜与装片碰擦 B因观察材料较少,性母细胞较小,显微镜视野应适当调亮 C为观察染色体不同层面的精细结构,用粗准焦螺旋调节焦距 D一个视野中,用10物镜看到8个细胞,用40物镜则可看到32个细胞 答案 A,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高倍镜镜头较长,换用高倍镜时应从侧面观察,防止物镜与装片碰擦,A正确;本实验要用高倍镜观察,且观察材料折光度小,应该将视野适当调暗,观察减数分裂的材料并不少,如花药,B错误;观察染色体不同层面的精细结构时,使用的是高倍镜,应用细准焦螺旋调节焦距,C错误;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细胞数目越少,D错误。,一、减数分裂概念的理解 1范围 进行_的生物。 2时期 从_成熟生殖细胞。 3特点 _ 4结果 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原始生殖细胞中的_。,有性生殖,原始生殖细胞,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一半,二、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 1减数第一次分裂(连线),2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 (1)画出中期和后期细胞分裂图:,(2)写出上述两个时期染色体的变化: 中期:染色体排列在_上。 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_变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赤道板,染色单体,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2写出、过程中染色体的主要变化 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_分离。 _分裂、_分开。 3若图解换成卵原细胞,则A细胞表示_,B细胞表示_,C细胞表示_。,同源染色体,着丝点,染色单体,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卵细胞和极体,4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差异,均等分裂,不均等分裂,变形,4,1,3,四、受精作用 1概念 _相互识别、融合成为_的过程。 2实质 精子的_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 3结果 受精卵中_与体细胞相同,其中一半来自父方,另一半来自_。,卵细胞和精子,受精卵,细胞核,染色体数目,母方,1.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有什么区别?卵细胞和精子中所含有的遗传物质含量相等吗? 提示 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场所、细胞质是否均分及形成的性细胞的数量不同;细胞核中遗传物质含量(染色体上的)相等,细胞质中遗传物质不相等,卵细胞的多于精子的。,2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四个精子都不相同吗? 提示 不考虑交叉互换,产生的四个精子应是两两相同。 3精子与卵细胞识别的基础是什么? 提示 细胞膜外表面的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1.观察到的某生物(2n6)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如图所示。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体没有相互分离 B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单体没有相互分离 C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 D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 答案 A 解析 分析图示,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且分到两极的染色体有4条,结合该生物是含有6条染色体的二倍体,判断分到两极的染色体比正常分裂多一条,应该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得到的两个次级性母细胞一个含有4条染色体,另一个含有2条染色体,所以A项正确。,2芥酸会降低菜籽油的品质。油菜有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H和h、G和g)控制菜籽的芥酸含量,下图是获得低芥酸油菜新品种(HHGG)的技术路线。已知油菜单个花药由花药壁(2n)及大量花粉(n)等组分组成,这些组分的细胞都具有全能性。,答案 D,解析 减数分裂时,发生联会的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即H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与h基因所在的染色体、 G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与g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可以发生联会。由题意“油菜有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H和h、G和g)”知H基因和G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它们之间不会发生联会,故D项错误。,3(2014济南一模)如图为某生物一个细胞的分裂图像,着丝点均在染色体端部,图中1、2、3、4各表示一条染色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图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B图中细胞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2倍 C染色体1与2在后续的分裂过程中会相互分离 D染色体1与3必定会出现在同一子细胞中 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过程的各个阶段的特点及识图能力。图中同源染色体处于联会状态,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A错误;一个着丝点上有两条DNA分子,但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没变,同体细胞中的数目一样,B错误;染色体1和2是同源染色体,在减一后期,会相互分离,进入不同子细胞,C正确;1和3是非同源染色体,在减一后期,会发生自由组合,1可以和3或4进入同一个子细胞,D错误。,4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 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 C两者后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 D两者末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 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异同比较。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都进行染色体的复制,二者前期染色体数目和DNA分子数相同,但染色体行为不同,有丝分裂没有联会和四分体现象,A不正确;二者中期染色体数目相同,DNA分子数相同,但染色体行为不同,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着丝点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减数第一次分裂是染色体两两配对排列在赤道板上,B不正确;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单体分开,移向两极,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不加倍,二者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但DNA分子数相同,C正确,D不正确。,1.对减数分裂概念的理解 (1)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2)时期: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 (3)特点: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4)结果: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减数分裂过程中相关概念辨析,3联会和四分体 (1)联会:是指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该时期已完成复制,染色单体已形成,即一对同源染色体含4条染色单体。 (2)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图中含有两个四分体,即四分体的个数等于减数分裂中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对数。,4姐妹染色单体和非姐妹染色单体 (1)姐妹染色单体:同一着丝点连着的两条染色单体,如图中的a和a、b和b、c和c、d和d。 (2)非姐妹染色单体:不同着丝点连接着的两条染色单体。如图中的a和b(b)、a和b(b)等。,2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比较,注:卵细胞体积很大,细胞质中存有大量营养物质,为早期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精子需经变形才能形成,其体积小,游动灵活,易与卵细胞结合。,2减数第一次分裂与第二次分裂的区别,注:染色体复制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减数第二次分裂与有丝分裂相似,但不同的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如图所示为正在进行分裂的某二倍体生物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解析 本题考查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区别。精子的形成过程中细胞质是均等分裂的,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细胞质会出现不均等分裂。由题图可知同源染色体分离,该细胞有2对同源染色体,8个DNA分子,8条染色单体,所以该细胞正在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是初级卵母细胞,且同源染色体分离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初级卵母细胞分裂产生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和一个第一极体,其中只有次级卵母细胞才会分裂产生卵细胞,卵细胞具有生殖功能。 答案 D,如图是果蝇细胞减数分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到图过程中发生染色体的复制和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B图表示次级精母细胞,两细胞中都没有同源染色体 Ca、b、c、d染色体的组成各不相同 D图可能是4个精细胞,也可能是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 答案 B,解析 由图中性染色体组成可知,图细胞为雄果蝇精原细胞。图细胞是图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此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的复制、同源染色体的联会与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产生的细胞应该是次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图细胞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的,该过程中着丝点分开,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4个精细胞a、b、c、d,其染色体组成是a和b相同、c和d相同,图一定是4个精细胞,不可能是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及DNA、染色单体、染色体组数量变化(设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N),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2.具体数量变化,3.染色体、核内DNA数量变化曲线 甲中:AB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次级性母细胞,导致子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减半。 CD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导致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乙中:EF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复制导致细胞核内DNA数目暂时加倍。 GH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同源染色体分开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导致子细胞核内DNA数目减半。 IJ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分开后的姐妹染色单体成为染色体,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导致精细胞(或卵细胞)核内DNA减半。,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细胞学基础 减前的间期复制基因突变。 减前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基因重组。 减数分裂中也可能发生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变异,下图中表示一个2N4的生物细胞的染色体。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如果1号染色体来自父方,则2号染色体来自母方。 如果1号和2号染色体来自父方,则3号和4号来自母方。 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细胞分裂过程中,1号和2号染色体若移向一极,3号和4号染色体则移向另一极。,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细胞分裂过程中,1号和3号染色体若移向一极,2号和4号染色体则移向另一极。 A B C D 解析 1号和2号的形态大小相同,判断是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的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图中1号和2号、3号和4号是同源染色体。所以如果1号来自父方,则2号来自母方。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各移向细胞的两极。所以和的叙述正确。 答案 B,一个基因型为TtMm(两对等位基因可以自由组合)的卵原细胞,在没有突变的情况下,如果它所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组成为TM,则由该卵原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中,基因组成表示正确的是( ) A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 B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C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或tm D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或tm 答案 D,解析 卵原细胞经DNA复制后,基因型为TTttMMmm,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TT与tt分开,MM与mm分开,形成的第一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的基因组成为:TTMM、ttmm或TTmm、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导致相同基因分开,即M与M、m与m、T与T、t与t分开。由于卵细胞的基因组成为TM,则次级卵母细胞的基因组成为TTMM,第一极体的基因组成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的基因组成为TM或tm,故A、B、C项错误,D项正确。,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1.分裂过程的比较,2.分裂图像的比较,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鉴别依据 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正常情况下,由于有丝分裂能保持亲代染色体数目,因而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应为偶数(但染色体数目为偶数的细胞却未必都进行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中,由于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而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内染色体数可能是偶数或奇数。 同源染色体的行为。主要根据有无联会现象来鉴别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 有无同源染色体。主要用于鉴别有丝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2014浙江宁波模拟)右图为基因型AaBB的某高等雄性哺乳动物细胞分裂图(仅示意体细胞中两对同源染色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解析 理解减数分裂和染色体变异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此图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图像中与含A、B基因的染色体对应的染色体中含有相同的基因;癌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基因组成是完整的;效应B淋巴细胞为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进行细胞分裂。 答案 A,(2014陕西西安质检)在某植物根尖每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都有40条染色体。下表中,能正确表示该植物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和后期每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染色单体数目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B 解析 理解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数目变化,是解题的关键。该植物根尖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40,说明该植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为20条,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造成染色体数目减半,故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为10,染色单体数目为20;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恢复为20,染色单体数目为0。,受精作用,1.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原因及意义 (1)原因: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 (2)意义:导致不同配子遗传物质的差异,使生物呈现多样性。,2受精作用 (1)过程: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精子头部进入卵细胞精子细胞核和卵细胞核融合受精卵 (2)意义:和减数分裂共同维持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稳定性,对遗传和变异有重要意义。 (3)图解:,1.受精作用的细胞学基础 (1)细胞膜的识别功能同种生物的两性生殖细胞才能融合。 (2)生物膜的流动性使两性生殖细胞融合为一个受精卵。 (3)受精后卵细胞细胞膜的变化,可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2配子种类问题 由于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使配子也多种多样,根据染色体组合多样性形成的过程,可知配子的种类由同源染色体对数决定,即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卵)原细胞产生配子的种类为2n种。,如图所示为有性生殖过程的图解: (1)基因突变和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均可发生在( ) A B C D,(2)若图的精原细胞基因型为AaBb,则3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形成的精子的种类可能有( ) A2种 B4种 C2种或4种 D2种或4种或8种 解析 (1)首先要识别图中序号的含义:为有丝分裂,为减数分裂,为受精作用。基因突变和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均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2)1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产生精子的种类为2种(AB、ab或Ab、aB),故3个精原细胞可能产生精子的种类为2种或4种。 答案 (1)B (2)C,下列关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和精子在受精过程中是随机结合的 B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的生存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C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可维持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发生了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答案 D 解析 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实验技能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1.观察目的:通过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减数分裂不同阶段的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观察蝗虫减数分裂实验的2个注意点 (1)实验材料的选取 宜选用雄性个体生殖器官,其原因为:雄性个体产生精子数量多于雌性个体产生卵细胞数量。在动物卵巢内的减数分裂没有进行彻底,排卵时排出的仅仅是次级卵母细胞,只有和精子相遇后,在精子的刺激下,才继续完成减分裂。 (2)精巢内精原细胞既进行有丝分裂,又进行减数分裂,因此可能观察到染色体数为N、2N、4N等不同的细胞分裂图像。,为了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特点,实验材料选择恰当的是( ) 蚕豆的雄蕊 桃花的雌蕊 蝗虫的精巢 小鼠的卵巢 A B C D,解析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观察细胞减数分裂的选材标准是易获得且能够观察到全部的分裂时期。高等植物的卵细胞形成过程比较复杂,且不易获取。哺乳动物(小鼠)的卵细胞形成过程比较特殊,减数第一次分裂是在雌性动物排卵前后完成的,其结果产生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进入输卵管,准备与精子受精;减数第二次分裂是在精子和卵子结合的过程中完成的,次级卵母细胞经分裂产生一个成熟的卵子和第二极体。 答案 C,(山东高考改编)人类遗传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相关遗传学研究备受关注。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 小鼠是常被用于研究人类遗传病的模式动物。请填充观察小鼠细胞减数分裂的实验步骤: 供选材料及试剂:小鼠的肾脏、睾丸、肝脏,苏丹染液、醋酸洋红染液、健那绿染液,解离固定液。,(1)取材:用_做实验材料。 (2)制片:取少量组织低渗处理后,放在_中,一定时间后轻轻漂洗。 将漂洗后的组织放在载玻片上,滴加适量_。 一定时间后加盖玻片,_。 (3)观察:用显微镜观察时,发现几种不同特征的分裂中期细胞。若它们正常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_ _。,答案 (1)(小鼠)睾丸 (2)解离固定液 醋酸洋红染液 压片(只要有压片的操作均可) (3)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原细胞 解析 观察减数分裂应选取生殖器官,本题应选取(小鼠)睾丸。制片过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精原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实现自我增殖,通过减数分裂形成成熟生殖细胞,故中期细胞可能是有丝分裂、减中期、减中期。,例1 甲图表示某高等雌性动物在进行细胞分裂时的图形,乙图表示该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及DNA相对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根据此曲线和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的A、B分别处于什么分裂什么时期,A:_,B:_。 (2)乙图中8处发生的生理过程叫_。 (3)乙图细胞内含有染色单体的区间是_和911,不含同源染色体的区间是_。,(4)若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0条,则一个细胞在45时期染色体数目为_条。 (5)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区间_。 (6)时期6与11的共同点是_。 (7)甲图中B细胞对应乙图中的区间是_,形成的子细胞是_。 答案 (1)有丝分裂后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2)受精作用 (3)16 58 (4)20 (5)34 (6)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分别向两极移动,且染色体数目加倍 (7)34 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解析 (1)甲图中的A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同侧存在同源染色体,属于有丝分裂后期。B表示四分体分开,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2)乙图中曲线A表示DNA相对含量,曲线B表示染色体的相对含量。8处表示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的染色体数目加倍,说明进行了受精作用。 (3)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后期之前存在染色单体,即区间16和911存在染色单体,不含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是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及产生的生殖细胞中。,(4)根据曲线可知45时期染色体数目为20条。 (5)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区间34。 (6)6和11共同点是染色体在现在的基础上暂时加倍,都存在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的情况。 (7)甲图中的B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将要减半。因为是雌性动物,所以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是一个极体和一个次级卵母细胞。,技法提炼 1.根据图形判断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技巧,(1)看“染色体峰值”。染色体数目最大为4N的是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最大为2N的是减数分裂。 (2)看“DNA复制和分裂次数”。斜线代表DNA复制,竖直下降代表细胞分裂完成。因此斜线出现1次,而竖直下降2次的为减数分裂;斜线出现1次,而竖直下降1次的为有丝分裂。 (3)看“结果”。分裂完成后,染色体或核DNA的数量与分裂前相等则为有丝分裂;若减半则为减数分裂。 2直方图实质上是坐标曲线图的变形,反映的也是染色体、核DNA或染色单体数量的变化关系。解题思路与坐标曲线图基本相同,但对染色单体的分析非常重要。,经典图示 1每条染色体中DNA含量变化曲线,获取信息 (1)AB段:染色体与DNA的比值由11变为12,表示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后,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染色单体。 (2)BC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染色单体,包括有丝分裂前、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中期。 (3)CD段:表示染色体的着丝点一分为二,染色单体分开,是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4)DE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末期。,2不同分裂时期细胞中物质或结构数量变化柱状图,获取信息 (1)根据图示数量关系可以判断a、b、c分别是DNA、染色单体、染色体。 (2)甲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也可表示精(卵)原细胞,乙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中、后期,丙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丁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形成的生殖细胞。,强化过关 下图是与细胞分裂相关的坐标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CD段一定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 B甲图中的AB段若发生在高等哺乳动物的精巢中,细胞肯定进行减数分裂 C乙图中A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比例为122 D乙图中的CD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一定为正常体细胞的一半 答案 C,解析 甲图纵坐标为一条染色体中DNA含量,故CD段可能是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甲图中AB段可能是有丝分裂间期中的DNA复制,也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的DNA复制,精原细胞既能进行有丝分裂也能进行减数分裂;乙图中A时期已完成染色体的复制,故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比例为122;乙图中的CD段细胞可以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期的细胞,其中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和末期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与正常体细胞相同。,不能正确识别细胞分裂的相关图像 例2 如图、是某雌雄异体的高等动物体内两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此生物一个正常分裂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有8条 B图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数是图细胞的两倍,图的细胞中有1个四分体 C图中3和7表示性染色体X D若图细胞的中有基因B,则图中的5号染色体含有基因B或b 错因分析 不理解同源染色体的概念,误认为X、Y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对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掌握不清,不能快速准确判断细胞的分裂时期;对染色体、染色体组、四分体不能准确划分也是错选的原因之一。,解析 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最多,为8条,A正确;分析图、可知,该生物体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图染色体数减半,存在染色单体和Y染色体,因此为次级精母细胞,无同源染色体,不存在四分体,图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有同源染色体,含有4个染色体组,B错误;图中5和8(或1和4)为同源染色体,再由图中Y染色体的形态可知,图中2和6为Y染色体,则3和7表示X染色体,C正确;图中的和图中的5为同源染色体,可以含有相同基因或等位基因,D正确。 答案 B,纠错笔记 细胞分裂图像的辨别 不同的细胞分裂方式在不同时期表现出的染色体行为、位置、数目等特点不同,可依据染色体的行为特点及同源染色体的有无,对细胞分裂方式、分裂时期和细胞名称进行辨别。 (1)依同源染色体的有无,判断分裂类型 有同源染色体是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是减数第二次分裂。,(2)依染色体行为,判断分裂时期 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有行为变化的是减数第一次分裂:联会、四分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有同源染色体但同源染色体无行为变化的是有丝分裂,无同源染色体的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的确定如下:染色体散乱排列为前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为中期,染色单体分开为后期,染色质状态为间期或末期。 (3)“三中”和“三后”分裂时期的区分(以含两对同源染色体的体细胞为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