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1讲 宇宙中的地球课件 湘教版必修1.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460667 上传时间:2019-11-25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4.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1讲 宇宙中的地球课件 湘教版必修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1讲 宇宙中的地球课件 湘教版必修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1讲 宇宙中的地球课件 湘教版必修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走向高考 地理,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湘教版 高考总复习,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必 修 一,第一讲 地球与地图,第一单元,考试大纲解读,基础知识整合,高频考点梳理,图表技能培养,课堂同步演练,课 时 作 业,2,3,4,5,6,1,一、地球和经纬网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由上图知:地球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故其形状特点是:两极_、赤道_的椭球体。,略鼓,稍扁,2经纬网 (1)经线和纬线的特点,自上而下,自左向右 半圆,缩短,赤道,平行,南、北极点,处处相等,赤道,东西,南北,(2)经度和纬度的划分,本初子午线,赤道,东经,逐渐增大,西经,逐渐增大,北纬,逐渐增大,南纬,逐渐增大,160E向东到20W,赤道,20W,160E,20W向东到160E,第一种说法:北纬度的地点一定在北半球,南纬度的地点一定在南半球;第二种说法:东经度的地点一定在东半球,西经度的地点一定在西半球。 上述两种说法是否正确,试说明理由。,思考:第一种说法正确,第二种说法不正确。因为南、北纬与南、北半球的划分标准是一致的,都是以赤道为界线,而东、西经的划分与东、西半球的划分标准则不一致,前者以0和180经线划分,后者以20W和160E经线划分。,二、地图的三要素 3比例尺 (1)概念: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_的程度。 (2)计算方法:比例尺_。 (3)表示方法:_、_、线段式。,缩小,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数字式 文字式,上北下南,北方,经线,纬线,注记,三、等高线地形图 6海拔与相对高度 图中A为_,B为_,C为_。,海拔,海拔,相对高度,7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图中各条实线是_相等的点的连线,其中A处表示_,B处表示_,C处表示_,D处表示_,E、F相比,E表示_部位,F表示_部位,G处表示_。 8地形剖面图: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_状况。,海拔高度,山顶,山谷,山脊,陡崖,缓坡,陡坡,鞍部,陡缓,(一)常见经纬网图的判读,经纬网及其应用,(二)经纬网的应用 1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坐标 (1)南(北)纬的判断:可依据文字、字母、海陆分布、自转方向、纬度变化规律、昼夜分布等信息判断。 (2)东(西)经的判断:可依据文字、字母、经度变化规律等信息判断。,读“三幅经纬网示意图”,各地地理坐标相同的是( ) A B C D,答案:B,解析:、在以南极点为中心的地球俯视图中,两点坐标分别为(30S,30W)、(0,0);在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地球俯视图中,其坐标为(30N,30E);、坐标分别为(30S,30W)、(60N,90E),则坐标相同的是,B项正确。,确定对称点 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 纬度相反,数值相等。 如A(40N,20W)与B(40S,20W)。 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对,经度数互补,其和为180;纬度相同,如A(40N,20W)与C(40N,160E)。 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对跖点):经度相对,经度数互补,其和为180,纬度南北纬相反,数值相等,如A(40N,20W)与D(40S,160E),思维拓展,2利用经纬网判断方位 在经纬网中,确定两点之间的方位可以执行“三步走”,即依据经线定南、北依据纬线定东、西综合定方位。 (1)方格状经纬网图 呈现特点:此类图中经线、纬线一般呈直线状态,交织成方格网状。,(2)弧线式经纬网图(以极点经纬网图为例) 呈现特点:此类图中,纬线为弧线,经线为直线,定准自转方向是定位的关键。 定位演示:如图可依据极点和B、C同经线确定C位于B的南方依据自转方向和A、B两点同纬线确定B在A的东方综合分析C在A的东南方。,判断东、西方向时,首先要选择劣弧段(两点间的经度差值小于180的弧线段),再按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方向确定方位。,易错点提醒,(2014长沙四校联考)读“地球经纬网示意图”,回答(1)(2)题。,(1)图中各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是( ) A、 B、 C、 D、 (2)图中点位于点的( )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答案:(1)B (2)A 解析:第(1)题,由经线为放射状直线,纬线为同心圆,可知圆心为极点,同时由地球自转方向箭头,可知“北逆南顺”,即左图是北极上空俯视图,右图为南极上空俯视图;并且左图由0到180顺着自转方向的经度为东经,所以符合要求。第(2)题,判定两地的经纬度,把两地转绘到同一经纬网图上,是判断两地方向的最好方法。图中点位于北半球,0经线以东;点位于南半球,0经线以西,A项正确。,3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 (1)根据纬度差定经线长度:纬度相差1的实际对应经线弧长处处相等,大约111 km,如图中 。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2)根据经度差定纬线长度:经度相差1的纬线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大约是111coskm(表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如图中 。 (3)图中 的距离可根据勾股定理估算出大约距离。,4利用经纬网确定范围 (1)相同纬度且跨经度数相同的两幅图,其所示地区的面积相等。 (2)跨经纬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 (3)图幅相同的两幅地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则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读下列经纬网图,完成(1)(2)题。,(1)以上四幅经纬网图的图幅面积相同,其中实际面积最大的是( ) A区域 B区域 C区域 D区域 (2)四幅经纬网图中,分别绘有两条粗短线,符合同一图中两条粗短线实地距离相等的是( ) A区域和区域 B区域和区域 C区域和区域 D区域和区域,答案:(1)A (2)A 解析:本题考查经纬网图中面积的比较及距离计算。第(1)题,经线的长度都相等,纬线圈赤道长度最长,越向高纬长度越短。故经纬线组成的度数相同的图幅中,纬度最低的图幅面积最大。区域是以赤道为中心的图幅,故实际面积最大。第(2)题,赤道上经度间隔1的纬线长与纬度间隔1的经线长相等。区域中两条粗短线跨的度数相同,分别在赤道、赤道附近经线上,则长度相同;区域中横线在60N上跨20经线,相当于赤道上跨10 经线的纬线长;竖粗线为经线,跨10纬线,与赤道上跨10经线的纬线长度一致;故区域和区域,符合同一图中两条粗短线实地距离相等。,5利用经纬网确定“最短航线” 地球上最短航线要选择大圆劣弧。 (1)可以利用现成大圆,如经线圈、赤道圈、晨昏圈。 (2)没有现成大圆,作大圆劣弧。北半球两点的大圆劣弧如下左图所示,应是向高纬(或者向极点弯曲),所以若从E到F,则最短航向为东北东东南,若从F到E,则西北西西南,南半球的大圆也应向高纬弯曲,如下图中从G到H,最短航向为东南东东北,从H到G,则西南西西北。,读右图,N为北极点,大圆为经线圈,ACB为赤道。据此完成(1)(2)题。,读右图,N为北极点,大圆为经线圈,ACB为赤道。据此完成(1)(2)题。 (1)假如一架飞机从A飞到B,实际最短的飞行路线是( ) A弧ANB B弧AGB C弧AMB D弧ACB (2)按最短飞行路线飞行,该飞机从A到B的飞行方向是( ) A西东 B南北南 C东南东东北 D东北东东南,答案:(1)A (2)B 解析:第(1)题,从A飞到B的最短飞行线路应是过AB的大圆上的劣弧,但ACB是赤道,理论上ANB、ACB都是过AB的大圆的弧,但题干中是“实际最短线路”,地球两极稍扁,极半径较赤道半径短21km,故最短线路为弧ANB。第(2)题,因为最短飞行线路是指沿经线圈ANB飞行,从A到N(北极点)是向北飞,从N到B是向南飞。,比例尺的大小是指其比值的大小,即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同样的图幅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其内容就越简略;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同样图幅表示的实际范围就越小,其内容就越详细。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比例尺涵义的理解,比例尺的缩放 比例尺放大:用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 例如将1/20 000的比例尺放大1倍,即比例尺放大到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是1/10 000,比例尺变大。 比例尺缩小:用原比例尺缩小到的倍数(分数倍)。 例如将1/120 000的比例尺缩小1/4,即比例尺缩小到3/4,缩小后的比例尺应为:3/41/120 0001/160 000,比例尺缩小。,归纳总结,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 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则放大后图幅面积是原图的4倍。 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如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1/3,则缩小后图幅面积为原图的1/9。比例尺缩放后,面积之比变为缩放倍数的平方。,读“我国某山区公路规划线路设计图”,回答(1)(2)题。,(1)若甲、丁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为30km,要在边长为1m的图幅中完整绘制该区域图,所选用的比例尺应为( ) A130 000 B12 000 C140 000 D120 000 (2)如果该图的比例尺扩大1倍,图示区域实地范围不变,图幅面积要增大( ) A1倍 B2倍 C3倍 D4倍,答案:(1)A (2)C 解析:第(1)题,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除以实地距离。图上距离为1m(100cm),实地距离为30km(3 000 000cm),则应选用的比例尺约为130 000。第(2)题,比例尺扩大1倍即为原来的2倍,则在图示区域实地范围不变的情况下,图幅面积要变为原来的4倍,即比原来增大3倍。,1.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1)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海平面作为0米。相邻的两条等高线,其高差也相同。 (2)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一般情况下,全图的等高距一致。 (3)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4)两条等高线不能相交。但在悬崖处,等高线可以重叠。 (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 (6)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等高线穿过山脊线时,山脊线两侧的等高线略呈平行状。等高线穿过河谷(山谷线或集水线)时,向上游弯曲。 (7)0米等高线:沿海地区表示海平面,即海岸线。,2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1)选点,(2)选线,(3)选面,“坪”指山区中局部的平地。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局部地形”,读图完成(1)(2)题。,(1)下列各村的村名中最可能含有“坪”的是( ) A村 B村 C村 D村 (2)下列各村通往M乡的公路中起伏最大的是( ) A村 B村 C村 D村,答案:(1)D (2)A 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村所在地等高线最稀疏,则相对其他三地来说地形坡度最小、最平坦,村名中最可能含有“坪”。第(2)题,从图中可看出,村通往M乡的公路穿过的等高线最多,因而公路起伏最大。,1.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1)定线:确定需要了解的剖面方向,并画出剖面基线,如上图所示的MN线。,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及应用,(2)找点:找出剖面基线与等高线的所有交点、剖面基线与河流的交点、剖面基线与山顶或山谷的交点,这些点均为剖面图上相应地点高程的控制点,如图所示115各点。 (3)取尺:根据要求,选取确定地形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一般水平比例尺与原等高线地形图的比例尺相同,垂直比例尺一般是原等高线地形图比例尺的5、10、15、20倍,倍数越大,起伏越明显,如图所示的垂直比例尺就为水平比例尺的20倍。,(4)画矩形:根据比例尺画出矩形,并作平行线。水平比例尺一般与原地形图一致,平行线是按垂直高程和垂直比例尺来确定,如图示0m、250m、750m平行线。 (5)定位:依据水平基线上各点之间水平距离(如1、2、3、4)和各点的高程,确定剖面图中点位,如图中1点、2点、3点。 (6)连线:用平滑曲线将各点连接起来,即得沿MN剖面线的地形剖面图。,2地形剖面图的应用 (1)计算土石方量。 (2)通视问题 通视问题可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障碍物(如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特别注意“凹形坡”与“凸形坡”的不同。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可通视;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如下图),下图为“某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经过甲、乙、丙、丁四地所绘制成的剖面图,最可能是哪一幅( ),答案:B 解析:从等高线图中能看出甲、乙、丙、丁的海拔高度分别为400 m、500 m、200 m、700 m。选项A中的丙处海拔介于400 m500 m之间,故A图错误;从等高线图中还能看出剖面线的左侧起点海拔介于200 m300 m之间,因此C、D图错误。,作地形剖面图时,连接海拔相等的相邻两点时要注意分析等高线图上相应两点间的地势高低走势及两点间的海拔高度,从而做到准确平滑过渡。 判读地形剖面图要抓住剖面线的起点、终点、经过的最高点和最低点、转折点的海拔状况来综合分析。,易错点提醒,例: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m,瀑布的落差为72m。据此完成(1)(2)题。,(1)Q地的海拔可能为( ) A90m B230m C340m D420m (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 A260m B310m C360m D410m,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解题 解题思路:本题组考查等高线图的判读。第(1)题,河流分布于山谷中。结合等高距,可推知图中邻近河流干流两侧的等高线数值均为300m。图中干流右侧与支流相交的等高线应凸向高处,由此进一步推导出Q处邻近的等高线数值为400m,因此Q的海拔在400500m之间。第(2)题,由上题思路分析可知,瀑布顶部海拔不高于300m,因此瀑布底部海拔不高于228(30072)m,又桥梁位于瀑布下游,故桥梁附近河岸海拔应介于200228m之间。最后导出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介于352380m之间。 答案:(1)D (2)C,与等高线地形图有关的计算,知识链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