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27课《古诗三首》教材说明 冀教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458020 上传时间:2019-11-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春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27课《古诗三首》教材说明 冀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9春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27课《古诗三首》教材说明 冀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诗三首教材说明本课围绕“儿童生活”这一单元主题,选取了牧童、湖上杂诗、稚子弄冰三首古诗,牧童与稚子弄冰是对儿童生活场景的真实描写,充满了儿童的纯真与烂漫,湖上杂诗则借景抒情,表达出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对青春的渴盼。牧童一诗,不仅让我们感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的安然与恬静,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牧童心灵的无羁无绊,自然放松。白天有牛和牧笛为友,晚上有清风明月相伴,真如世外桃源的生活。透过诗,我们也看到作者心灵世界的一种追求,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笛声时续时断,随风飘扬。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的。在第一、二句中,给我们以视觉和听觉上的感受,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葱茏;侧耳倾听,晚风中牧笛声声。一个“铺”字,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表现出来了;一个“弄”字,更显出了一种情趣,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草场的宽阔无垠为牧童的出场铺垫了一个场景,笛声的悠扬悦耳,使我们想象到晚归牧童劳作一天后的轻松闲适的心境。未见牧童,先闻其声,给人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当然,这里的“六七里”和“三四声”不是确指的数字,只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傍晚的静寂。 第三、四句,诗人笔锋一转,开始写吃饱饭的牧童休息的情景。把以地为床,以天为帐,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吃饱了饭的牧童,连蓑衣都不脱,就躺在月夜里的草地上。草场、笛声、月夜、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画,使我们的心灵感到宁静。湖上杂诗是一首写景寄情的诗。诗人采用对比的写法,写出了郊游踏青的闲情,表达出作者对青春的渴盼,对年轻的希冀。第一、二句中,写出了游人的表现。作者闲来无事,在湖滨郊游踏青,一路上游人来往不绝,都说想做神仙。三、四句中,作者表明态度,只有自己心境不同,一点也不羡慕神仙,只羡慕那些年轻的少年。在作者眼中,青春是最令人如痴如醉的,但是年华如水,青春易逝,谁也无法挽留青春逝去的脚步呀!“不羡神仙羡少年”这句诗,明显流露出作者对青春的渴盼,希冀中又隐藏着一股难言的惆怅。稚子弄冰这首诗写冬天孩子们的一场嬉戏:一块大冰被穿上彩线,当作锣来敲打,声音倒也清越嘹亮。忽然冰锣敲碎碎落地,发出打破玻璃的声音。诗写得清新明快,稚子的嬉乐与失望,宛然在目。 前两句通过对小孩子一系列动作的描写,刻画出一个天真快乐的儿童形象。一个“脱”字形象传神,写出了孩子剜冰的样子。眼前浮现出一幅画面:铜盆里的水结成坚冰,儿童晨起,把它从盆里剜出。用彩线穿起来当做锣来敲。后两句大意是,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样穿越树林,冰忽然落在地上发出像玻璃一样的破裂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