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第二章 第2讲 中国的区域差异与区域发展课时作业 湘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455875 上传时间:2019-11-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第二章 第2讲 中国的区域差异与区域发展课时作业 湘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第二章 第2讲 中国的区域差异与区域发展课时作业 湘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第二章 第2讲 中国的区域差异与区域发展课时作业 湘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第二章 第2讲 中国的区域差异与区域发展课时作业 湘教版对应学生用书课时冲关(三十六)第399页(xx山东潍坊一模)青海省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据此回答12题。1造成图示区域积温等值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纬度C夏季风 D人类活动2歌谣与其反映的地理现象或解释对应错误的是()A“山下百花山上雪”反映垂直地域分异规律B“一日须携四季装”地势高,空气稀薄,昼夜温差大C“日愁暴雨夜愁霜”白天升温快,易形成对流雨;夜晚降温快,易凝结成霜D“日愁暴雨夜愁霜”受高原不稳定气流影响,天气 多变解析:根据题干中“青海省西宁地区”可知,本题组考查中国区域地理。第1题,图中积温等值线北部大致与山脉平行,南部在河谷地带弯曲,由此判断影响因素是地形。第2 题,“日愁暴雨夜愁霜”主要体现了气温日较差较大,白天升温快,形成对流雨;夜间降温快,形成霜。答案:1.A2.D(xx黑龙江双鸭山月考)2012年6月21日民政部公告宣布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三沙市,海南省三沙市人民政府驻地位于永兴岛(约1650N,11220E),设立地级三沙市是我国对海南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行政管理体制的调整和完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4题。3根据位置判断永兴岛的气候类型属于()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C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4三沙市的成立,其主要意义或职能是()A科学观测南海气候变化B促进海南省城市化进程C加强对岛屿和海域的行政管理 D解决我国海洋资源短缺问题 解析:根据题干中“永兴岛的气候类型”“三沙市的成立”可知,本题组考查我国区域地理的相关问题。第3题,永兴岛地处我国南部地区,纬度较低,气候主要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第4题,根据题干中“设立地级三沙市是我国对海南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行政管理体制的调整和完善”可知,三沙市的设立主要是为了加强对岛屿和海域的行政管理。答案:3.B4.C(xx北京文综)读图,回答57题。5图中()A甲地是中国日出最早的地方 B夏至日漠河有极昼现象C大兴安岭为内、外流区分水岭 D松花江干流有凌汛现象6东北平原()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B冬冷夏热,伏旱严重C农业实行小农场经营,精耕细作 D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720世纪5070年代,人口大规模迁入东北地区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业基地建设的需要地处边疆,邻国人口迁入城市知识青年有计划迁入A BC D解析:根据题中区域图及题干材料可知本题组考查我国区域地理特征。第5题,同纬度地区,东边的地方总是比西边先看到日出,因此甲地总是比同纬度其他地点的地方先看到日出。但不同纬度日出早晚除了与东西位置有关外,还与昼夜长短有关,因此甲地并非中国每日日出都最早的地方,故A项错误;漠河地处北极圈以南,夏至日不会出现极昼现象,故B项错误;我国内、外流区域的分水岭大致是大兴安岭西麓向西南,经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不包括大兴安岭,故C项错误;松花江干流冬季有结冰现象,河流自低纬流向高纬,河段初冬或初春结冰与融冰时会出现凌汛现象,故D项正确。第6题,东北平原由辽河平原、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组成,根据该区域河流流向分析,东北平原地势中间高、南北低,故A项正确;东北平原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在夏季,无伏旱天气,故B项错误;东北平原地区以商品谷物农业为主,实行家庭农场经营,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故C项错误;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而非商品棉基地,故D项错误。第7题,受国家政策的影响,20世纪50到70年代,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人口迁入地区。结合该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人口迁移知识分析,人口大规模迁入东北地区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工业基地建设的需要以及城市知识青年有计划迁入,故D项正确。该时期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少,人口迁移主要以国内迁移为主,故A、B、C项错误。答案:5.D6.A7.D8(xx南昌质检)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加强区域联系,协调人地关系,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下图表示的是我国某地区及该地区某时近地面天气形势。下表是图中A、B、C三省和东北三省以及全国两个年份的粮食总产量、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单产变化资料。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年份粮食总产量(亿吨)粮食播种面积(亿公顷)粮食单产(吨/公顷)全国A、B、C三省东北三省全国A、B、C三省东北三省全国A、B、C三省东北三省19853.76 0.760.361.09 0.170.133.48 4.472.77xx4.84 0.810.741.04 0.150.164.65 5.404.63(1)判断此时图中甲城市的风向,并指出锋面系统过境后该地的天气状况。(2)图中A、B、C三省均为我国著名的粮食生产基地,与东北三省相比,其粮食生产自然条件的优势是什么?A、B、C三省、东北三省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各有何变化?据表说明A、B、C三省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3)图中乙、丙两城市之间已有内河航道连接,为何还要建沿江高速公路?(4)针对图中A省湖区某种生态环境问题,有关专家提出了“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的治理思路。该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结合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谈谈你对这一思路的理解。解析:第(1)题,在等压线分布图上确定风向一般分两步:首先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其次方向偏转,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据此可判断甲地为西南风。图示锋面为冷锋天气,过境后,该地受冷气团控制,气温、湿度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第(2)题,由图中的信息可判断A、B、C三省分别为湖南、湖北、四川,三省均位于我国长江沿岸,与东北三省相比,其粮食生产自然条件的优势为水热充足。A、B、C三省、东北三省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的变化可由表中直接读出。导致 A、B、C三省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在表中很明显,是由于播种面积减少,粮食单产增幅较小所致。第(3)题,本小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以及交通运输建设的意义。从高速公路的优点、经济、社会、合理布局路线等方面回答。第(4)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审清题意,“湖区某种生态环境问题”是关键信息。然后根据专家的治理思路可以看出,该环境问题与长江、长江沿岸的山地有关。最后依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即可。答案:(1)西南风。气温、湿度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2)水热资源丰富。 A、B、C三省所占比重下降;东北三省所占比重上升。A、B、C三省粮食播种面积下降;A、B、C三省(与全国或东三省相比)粮食单产增长幅度较小。(3)与航运相比,高速公路更为快捷;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不断增长的需求,加强沿江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沿江地区的经济发展。(4)泥沙淤积造成的湖泊萎缩及引起的洪涝频繁问题。 (依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说明)该问题主要与入湖河流泥沙增多密切相关;而入湖河流泥沙增多,又主要与上游山区因滥垦乱伐导致水土流失有关,因此湖、江、山应当综合治理。(xx福建龙岩质检)读我国渭河流域图,回答910题。9图示区域()A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B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比重很小 C地势北高南低、东高西低D河流水量大,航运业发达,可四季通航10若在图中M处建一座水电站,则对渭河上游的影响有()流速降低,泥沙淤积加快结冰期延长,水产品产量减小水位升高,河道水面变宽水量减小,季节变化增大A BC D 解析:根据题干中“图示区域”“建一座水电站影响”可知,本题组考查区域定位和河流特征。第9题,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和典型地物分析可知,该图显示的地区位于秦岭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农业以种植业为重,畜牧业比重较小;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河流水量较大,可以通航,但河流有结冰期,不能四季通航。第10题,若在图中M处建一座水电站,则渭河上游流速降低,泥沙淤积增加;对结冰期没有影响,水产品产量可能增加;上游地区水位上升,河道水面变宽。答案:9.A10.D11(xx武汉联考)读图,回答(1)(2)题。(1)说明燕京城城址选择的有利自然条件。(2)说明燕京在区际联系中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解析:描述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一般从区际联系(宏观上有无联结不同区域的位置、微观上重要的交通线)、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分析重要战略物资、从国际政治,经济的格局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第(1)题,古燕京(今北京)城城址选择的有利自然条件应从地形、 气候、河流等方面入手分析。第(2)题,燕京在区际联系中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要结合图示从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联系沟通方面进行分析。答案:(1)地形:位于山前冲积扇(平原)上,地形平坦。农业:土壤肥沃,有利于农耕,可生产城市必需的农副产品。河流与水资源:有河流经过,提供城市、农业用水,以及可能的水(漕)运通道。气候:西北背靠群山,东南面向(华北)平原(海洋),可有效增加夏季(东南)风带来的降水,减弱冬季(西北)风的侵袭。(2)位于几条大道的交叉点,对外联系方便;东北可通过东北平原;北可接内蒙古高原; 西可联系黄土高原并进而联系大西北;南可直通华北平原,且离海较近。12(xx江淮名校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青海省略图材料二据文献记载,青海湖1908年水体面积为4 800平方千米,湖面海拔3 205米;到了xx年,面积为4 186平方千米,湖面海拔3 192.77米。近百年间,青海湖水位下降约13米,湖面面积缩减了600多平方千米。然而,青海湖水位xx年已“止跌反弹”,随后是八年递增,2012年7月19日卫星遥感监测显示,水体面积已达4 354.28平方千米。材料三格尔木市位于柴达木盆地中南部格尔木河冲积平原上,盆地辖区盐湖资源储量大、分布广、品位高、品种多。格尔木市依托柴达木盆地丰富的盐湖、石油、天然气而重点发展的盐化工和石油化工初具规模。(1)简述图中甲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2)简要分析青海湖湖水面积增大的可能原因。(3)兰州地区作物播种广泛采用地膜覆盖技术,说明该生产方式的作用。(4)湟水谷地是青海省的城市密集带,试分析其形成原因。(5)对于格尔木是否应该大力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不同部门和学者间的争议很大。你认为格尔木是否应该大力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请说明你的理由。解析:本题以青海省为区域背景,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第(1)题,区域自然地理特征从地形地势、气候、生物、水文、土壤等方面进行描述。第(2)题,青海湖湖水面积增大的原因可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冰川融水量增大;二是降水量增大,入湖径流量增大;三是环境得到了改善,地下水补给增多。第(3)题,地膜覆盖的主要作用有三个方面,即保温、保湿和保土。第(4)题,注意提取图中信息,自然原因从地形、水源、气温三个方面考虑;人为原因从农业基础、工矿业和交通三个方面考虑。第(5)题,本题为开放性设问,赞成主要从经济发展、资源综合利用、交通、就业等方面回答;不赞成主要从水源不足、环境承载量小等方面回答。答案:(1)太阳辐射强,气温日较差大,降水较少,多大风天气;地势高,多雪山、冰川;湖泊星罗棋布,是众多河流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草甸为主;土壤发育程度低,土壤贫瘠等。(2)全球气候变暖,青海湖区的气温升高,冰川的消融量增大;由海洋输送来的水汽增多,降水增多,导致入湖径流量增大;青海湖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加大,地下水补给增多。(3)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土壤墒情);保温(改善热量条件);防止春季风力对土壤的侵蚀。(4)青藏高原海拔高,热量条件差,湟水谷地海拔较低,热量条件较好,河谷农业是青海省主要农业区;河流沿岸水源充足;河谷平原地势平坦,有利于城市的兴建与发展;有公路、铁路交会(或经过),对外联系便利;有芒硝、磷等矿产资源,利于工矿业的发展。(5)赞成。理由: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有利于延长产业链,提高矿产资源的附加值;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不赞成。理由:该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生态脆弱,环境承载力低;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耗水量大,大力发展有色金属冶炼产业会加剧该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状况;有色金属冶炼工业排放的废弃物会使环境污染加重。备课札记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