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西方近代早期的改革单元检测岳麓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455249 上传时间:2019-11-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西方近代早期的改革单元检测岳麓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西方近代早期的改革单元检测岳麓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西方近代早期的改革单元检测岳麓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西方近代早期的改革单元检测岳麓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xx南昌高二检测)“既然已经认识上帝的意思,就不需要问别人。”这反映了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是()A.极力反对教会神学B.不要信教,不要教会C.主张简化宗教仪式D.主张“因信称义”答案D解析马丁路德虽然是宗教改革的代表人物,在欧洲引起的反响很大,但并不是如闵采尔一般的激进式人物,他虽然批评教会,但批判的是教会中搜刮财物、争夺权力的人物,矛头直指教皇。马丁路德并不是完全否定教会神学,而是强调一切从圣经出发,来理解上帝,这体现出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是“因信称义”,故D项正确。2.(xx临沂高二检测)马丁路德说,“应该规定,凡属世俗的事都不应该送到罗马判决,只应该由世俗当局处理。”其主要目的在于()A.主张司法实行政教分离B.主张建立民族教会C.主张废除宗教信仰D.主张实行民主政治答案A解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罗马判决”指的是教会判决,“世俗当局处理”指的是政府处理,所以“凡属世俗的事都不应该送到罗马判决,只应该由世俗当局处理”的主要目的就是在于教会和政府应该分离即实行“政教分离”,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A,而非其他的选项。3.(xx绵阳高二检测)宗教改革领袖加尔文说:“通过永恒的、不变的意图,上帝始终决定着谁可以被拯救,谁将被毁灭。”这反映了宗教改革主张()A反对教皇 B.信仰得救C.上帝永恒 D.圣经至上答案B解析由“通过永恒的、不变的意图”可知对上帝有着永恒的虔诚的信仰即可得救,故本题选B。其他选项与材料不符。4.(xx天水高二期中)马丁路德、加尔文和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的共同影响是()都否定了罗马教廷的权威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都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都有利于王权的专制统治,加强了中央集权A. B.C. D.答案C解析马丁路德、加尔文和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都是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权威的,所以都否定了罗马教廷的权威;宗教改革是资产阶级为了自身发展而进行的运动,所以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的是德国的宗教改革,所以不符合题意要求。有利于王权的专制统治,加强了中央集权的是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所以答案选择C项。5.彼得一世统治时期,税种非常多,有婚礼税、服装税、过桥税、胡须税、离岸税、靠岸税、人头税等。彼得一世这样做的最直接的目的是()A.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B.满足军队经费的需要C.维护统治的需要D.发展经济的需要答案A解析彼得一世大肆征税,最直接的目的是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以满足军队经费的需要,最终以维护统治。6.彼得一世仿效西方,引进西方的文化教育体系,采取的措施有()派遣留学生到欧洲学习推行西方的文明生活方式建立学校、医院,筹建科学院、博物馆发挥戏剧的社会教育功能A. B.C. D.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彼得一世改革在文化教育方面的内容。都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第7、8题各20分,第9、10题各18分,共76分)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加尔文的教会的组织是完全民主的和共和的;而在上帝的王国已经共和化了的地方,人间的王国还能够仍然从属于君王、主教和领主吗?当德国的路德教变成诸侯手中的驯服工具的时候,加尔文教在荷兰创立了共和国,并且在英国,特别是在苏格兰,创立了有力的共和主义的政党。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材料二仅仅在研究这些多少是人工造成的世界宗教,特别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时候,我们才发现:一般的历史运动带有宗教的色彩,而且,甚至在基督教的领域中,这种宗教色彩,对具有真正普遍意义的革命来说,也只表现在资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初阶段,即从十三世纪起到十七世纪止;同时,这种色彩不能像费尔巴哈所想的那样,用人的心灵和人的宗教需要来解释,而要用整个中世纪的历史来解释,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加尔文教和路德教的作用。(8分)(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并举例说明。(8分)(3)综上所述,说明16、17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意义。(4分)答案(1)加尔文教为早期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对尼德兰革命以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路德教激发了德意志的民族意识,促进其民族国家的成长。(2)一些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带有宗教色彩,如清教徒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重要力量。宗教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新教是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发展壮大,通过有识之士的宗教改革而逐渐形成的。(3)宗教改革有助于人们进一步解放思想,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解析第(1)问由材料信息“加尔文的教会的组织是完全民主的和共和的”“加尔文教在荷兰创立了共和国共和主义的政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答案。第(2)问由材料信息“这种宗教色彩,对具有真正普遍意义的革命来说,也只表现在资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初阶段”“要用整个中世纪的历史来解释”可得出观点,然后举例说明。第(3)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马丁路德国家学说的中心内容是“君权神授”说,认为君主的权力是神授的,而教皇的权力是人为的,是不合法的,神授的君权有改革教会、钳制教皇的义务。他呼吁世俗的政府应义不容辞承担起改革教会的责任,割断与教廷的一切联系,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廉俭教会,要求政教分离。加尔文虽然主张政教合一,但也认为君权神授,也提出要建立独立于罗马教廷之外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要求建立共和化、民主化的教会组织长老制教会,这些思想都是资产阶级建立近代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的理论武器。李勤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历史作用(1)根据材料,比较马丁路德与加尔文在宗教改革思想方面的异同之处。(8分)(2)结合材料,回答加尔文主张建立的长老制教会的特点。在欧洲从中古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该教会具有怎样的意义?(12分)答案(1)相同点:都主张君权神授,都认为世俗权力高于教权,都主张建立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不同点:马丁路德主张政教分离,加尔文主张政教合一;加尔文的主张更为激进,要求建立共和化、民主化的长老制教会。(2)特点:是一种共和化、民主化的教会组织。意义:成为西欧建立近代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的理论武器;影响到欧洲的大部分地区,特别对法国和英国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解析第(1)问,要注意比较的要点化和多元化,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即可。第(2)问,“特点”要突出共和性和民主性,“意义”要站在社会转型的角度来分析。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教皇须让我国不再忍受他们的不堪忍受的劫掠和搜刮,教皇须交还我们的自由、权利、财产教皇须让皇权成为名符其实的皇权。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材料二路德并未采取步骤把他的肯定命题(注:九十五条论纲)散布民间。他只邀请学者来辩论以及显要者来阐释,但别的人暗暗地把肯定命题译成德文并交给报界。不久它们便成了德意志人的话题他(路德)形容自己像一个人黑夜在一间古老教堂尖塔上攀登盘旋的楼梯,在漆黑中他伸出手臂平衡自己,他的手抓到一条粗绳,立时钟声大响,使他大吃一惊。罗伦培登这是我的立场马丁路德传记(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丁路德的主张。(8分)(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路德想要“平衡自己”,却“立时钟声大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宗教改革源于德国的社会条件。(10分)答案(1)主张:因信称义;简化圣礼;反对教皇对德国掠夺;主张世俗王权统治。(2)理解:路德原本反对罗马教会兜售赎罪券,结果引发了西欧宗教改革。条件:德意志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罗马教廷的精神控制与经济掠夺;近代资本主义因素的产生;人文主义影响。解析第(1)问“主张”结合“不再忍受他们的不堪忍受的劫掠和搜刮,教皇须交还我们的自由、权利、财产教皇须让皇权成为名符其实的皇权”和所学知识综合概括作答;第(2)问“理解”依据“他只邀请学者来辩论以及显要者来阐释不久它们便成了德意志人的话题”和所学知识“宗教改革兴起的背景”分析理解;“社会条件”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分析作答。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彼得一世热心向西方学习,他派代表团去西欧各国考察,学习西欧各国的先进科学技术,聘请技师和专家,引进各种先进机器设备。彼得也乔装打扮,化名彼得米哈伊洛夫随同前往,他还在荷兰的萨尔丹和阿姆斯特丹造船厂认真学习造船技术,还拿到了毕业证书;在英国,他参观了科学院和牛津大学,拜访了大科学家牛顿;在造船厂,他也认真学习了造船理论回国后,彼得一世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推动了俄国历史的进步。材料二以下是反映彼得一世厉行改革的两幅图片 强迫行人剪胡子 彼得大帝审问太子 阿里克谢(油画)请回答:(1)材料一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6分)(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在这方面,他还有哪些做法?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这些做法?(12分)答案(1)问题:彼得一世为了改变俄国落后面貌,热心学习西方文化。(2)问题:彼得一世为推进改革采取了强硬的手段。做法:强迫贵族子弟必须进学校或去国外学习;将参与叛乱的保守势力近卫军全部处死;判处受保守势力怂恿的太子死刑;残暴地对待农民等。评价:这些做法显示了彼得一世推行改革的决心,保证了改革的成功;同时也说明了彼得一世的残暴。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能力。第(1)题从材料中提取,彼得一世“派代表团去西欧各国考察也乔装打扮,化名彼得米哈伊洛夫随同前往”说明他比较热心。第(2)题考查识图和理解能力,第一问注意从两幅图中总结共同点。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三问评价要从两方面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