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单元检测1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454381 上传时间:2019-11-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单元检测1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单元检测1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单元检测1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单元检测1新人教版一、选择题1共产党宣言一书从出版至今已有160多年。目前这本书在全球范围内已被翻译成200多种文字,出版了300多种版本,起码出版过1 000次以上,成为全球公认的“使用最广的社会政治文献”。它被称为能够解决世界麻烦的重要武器,主要依据是它()A提出了解决资本主义危机的方法B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C开创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模式D指导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答案B解析共产党宣言之所以能解决世界性难题,主要在于其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人类只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才能得到顺利发展。2在中学毕业作文中,马克思以“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作为自己选择职业的目标,并倾注了毕生精力实践上述理想。他在19世纪40年代取得的实践成果是()A参与第一国际的创立B出版资本论C声援巴黎公社的斗争D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答案D解析马克思于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昭示了共产主义原则,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故选D项。其余三项时间明显不符,A项(1864年)、B项(1867年)、C项(1871年)。3伟大的人物往往有共同的辉煌。下面的革命理论与实践,属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完成的是()“正义者同盟”的改组写作共产党宣言支持并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创办“民主派机关报”A BC D答案D解析全部都是两人合作完成的,因此均符合题意,应选D项。4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友谊被称为“人类最伟大的友谊”。其伟大之处主要在于()A在理论领域有广泛的一致性,都致力于为人类最伟大的事业而奋斗B为了共同的伟大理想和事业亲密合作,不惜牺牲个人利益C恩格斯在各方面全力支持马克思的理论研究工作D两人合作完成了共产党宣言等多部伟大著作答案B解析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友谊,主要体现在为了共同的伟大理想和事业亲密合作,不惜牺牲个人利益,这种友谊是伟大而永恒的。5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史上第一次系统探讨人类社会的史前史是在下列哪一书中()A英国工人阶级状况B德意志意识形态C法兰西内战D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答案D解析D项是恩格斯在理论研究上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符合题干要求。6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写道:“这一事件产生的实际后果,远比1789年更为深远(它们)都建立于众人共享的价值观念及希望,也就是启蒙时代和革命时代的意义。”“这一事件”是指()A俄国十月革命 B俄国二月革命C巴黎公社 D空想社会主义答案A解析提炼关键信息:“众人共享的价值观念及希望”,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从四个选项看,俄国十月革命最符合题意。霍布斯鲍姆认为十月革命同1789年法国大革命是一脉相承的,都是人们为追求理想而进行的现实努力。7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有人对列宁说:我们过去认为可以一举消灭商品经济,走向社会主义,但实际情况表明,必须发展商品经济。此后列宁领导苏维埃政权()A采取余粮征集制 B建立战时经济体制C实施新经济政策 D颁布新的土地法令答案C解析列宁领导苏维埃政权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政策上的调整表现为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前者取消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后者实行自由贸易和商品交换。结合题干判断,C项正确。8下列两枚邮票所反映的无产阶级政治斗争的阶段性特征是()A从和平斗争到暴力革命B从理论到实践C从空想到科学D从经济斗争到政治斗争答案B解析左图是马克思、恩格斯及其著作共产党宣言,属于理论创作,右图为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属于社会主义革命实践,故选B。9十月革命后,列宁说:“我们有权自豪,而且我们确实很自豪,因为我们有幸能够开始建设苏维埃国家,从而开创全世界历史的新时代,由一个新阶级实行统治的时代。”材料中的“新时代”是指()A无产阶级革命运动B在俄国开辟出实现现代化的道路C人类社会开始进入社会主义阶段D不再参加帝国主义战争答案C解析要理解“新时代”,必须弄清楚十月革命前后世界历史的变化。十月革命后,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人类开始进入社会主义时代。故答案选C。102014年2月7日,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毛泽东思想为中国梦的实现给予了思想保证,并由此奠定了现代中国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材料肯定了毛泽东思想()是实现独立统一中国梦的指导思想指导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指导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新型民主解决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重大问题A BC D答案A解析“解决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重大问题”是邓小平理论的贡献,由此可排除,故选A。11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共整整奋斗了28年。“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其中与“力挽狂澜”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应是()A南昌起义 B井冈山根据地C遵义会议 D洛川会议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发展阶段特征的把握。遵义会议前中央红军损失惨重,遵义会议成为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2历史学家眼里的毛泽东中记载:“红一方面军将士的浴血奋战,中央高层的开明、务实,与各部队首长强烈要求改变被动型行军等意见,以及实现了不流血式的改组中央和军事指挥机构,是会议成功的诸要素。”以下对该会议的表述正确的是()A提出了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B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C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D为新中国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红一方面军”“以及实现了不流血式的改组中央和军事指挥机构”等分析可知这次会议是遵义会议。此次会议的召开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13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大总统誓词(孙文)开国大典A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B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答案A解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新中国的成立都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故答案为A项。B、D两项均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意义;C项为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不属于二者的共同点。14邓小平曾幽默地说:“如果对政治上东山再起的人设立奥林匹克奖的话,我很有资格获得该奖的金牌。”面对邓小平政治生活的三度沉浮,我们最应该学习他()A不怕打击,愈挫愈勇的精神B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精神C一切以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为重的崇高品德和博大胸怀D敢于斗争,坚持真理的精神答案C解析邓小平虽然经过三度沉浮但仍然胸怀祖国,时刻以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为重。A、B、D三项概述不够全面。1520世纪20年代,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30年代罗斯福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些反映出的共同问题是()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D实事求是是世界性的人类智慧答案D二、非选择题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现在,越来越多的德国人也准备开始了解这位一百多年前的伟大思想家。影响力逐步扩大的德国左翼党领袖拉方丹自然是马克思的坚定信徒。因为金融危机而焦头烂额的德国现任财长施泰因布吕克,现在也开始阅读资本论。如今已经数个月没有睡个安稳觉的施泰因布吕克,甚至成了马克思的粉丝。施泰因布吕克在接受德国明镜周刊杂志采访时说:“通常情况下,大家都承认马克思理论的相当一部分是不错的。”汉堡晚报则评论说:“现在马克思的魅力正在飞速增加。”广州日报材料二据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报道:2000年12月31日,即20世纪最后一天,在莫斯科红场上,数以千计的俄国人排着长队,前往列宁墓瞻仰列宁,而此前不久所举行的一次关于俄罗斯“世纪风云人物”的调查中,列宁名列榜首,他被俄国人民推举为“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材料三毛泽东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做了非常好的事情,他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没有毛泽东,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邓小平文选第二卷请回答:(1) 分析材料一中“越来越多的德国人也准备开始了解这位一百多年前的伟大思想家”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2)材料二中俄国人民为什么推举列宁为“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3)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怎样多次挽救中国革命的?(4)简要指出列宁、毛泽东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答案(1)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资本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规律;目前全球金融危机。(2)领导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施新经济政策,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3)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遵义会议,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4)继承发展,实事求是。解析本题考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活动。第(1)问,考查马克思的理论贡献。当今德国人追捧马克思,阅读资本论,其原因包括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揭示社会发展规律,资本论揭示经济发展规律,当今世界金融危机促使人们寻找良策。第(2)问,考查列宁的历史贡献,主要包括领导十月革命、实施新经济政策等。第(3)问,考查毛泽东多次挽救中国革命的史实,应包括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和遵义会议力挽狂澜。第(4)问,列宁、毛泽东都坚持实事求是,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这是一部跨度达30年的惊心动魄的逃亡史。在当时的深圳,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忐忑不安地汇报了逃港的情况后,邓小平出奇地沉默了很长时间,才就逃港问题说:“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生产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决逃港问题。”林天宏人民会用脚投票材料二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邓小平文选第2卷材料三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分配的问题大得很。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已然出现。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少部分人获得了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邓小平年谱(19751997)材料四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去试,大胆去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逃港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为解决这一问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了什么政策?(2)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邓小平改革的着眼点发生了什么变化?(3)据材料四指出,邓小平领导的改革有什么特点?(4)综合上述材料,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的宗旨是什么?这主要反映了邓小平的什么品质?答案(1)原因:生活水平低(或政策有问题)。政策:实行改革开放;在深圳设立经济特区。(2)变化:从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变为富裕以后如何实现公正公平的分配,防止两极分化。(3)特点:敢于创新(试验);及时总结,不断深化改革(或用改革来解决新问题)。(4)宗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或实现共同富裕)。品质:以民为本(或爱民、富民)。解析本题考查邓小平这一历史人物,主要考查其改革开放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第(1)(2)(3)问依据材料信息回答;最后一题,依据上面的问题可以得出邓小平改革开放的宗旨是实现人民富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