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第15课“冷战”的形成练习岳麓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454219 上传时间:2019-11-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第15课“冷战”的形成练习岳麓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第15课“冷战”的形成练习岳麓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第15课“冷战”的形成练习岳麓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第15课“冷战”的形成练习岳麓版一、选择题11946年,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指出:“(苏联)狂热地坚信,它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的妥协。它坚信,如果苏联政权要得到巩固,那么搞乱我国社会的内部和谐,破坏我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损害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权威,这种做法是可取和必要的。”其本质意图是()A苏联是个很狂热的国家B苏联与美国有很大的矛盾C苏联必然会危害美国的利益D美国应该对苏联采取遏制的政策【解析】根据题干时间信息“1946年”可知是二战后,以及根据“它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的妥协”等内容可知其意即是美苏的盟友关系会破裂,并走向对立,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应遏制苏联。因此,D项正确,A、B、C三项错误。【答案】D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的美国乔治凯南“遏制”理论与丘吉尔“铁幕”演说的相似点是()直接挑起了美国、西欧与苏联和东欧之间的战争主张以美国实力为后盾反对苏联与东欧国家推动了美国“冷战”政策的出台及“冷战”局面的形成其实质是用除战争之外的一切手段遏制共产主义ABCD【解析】不符合史实,美苏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答案】C3“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以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上述材料反映了美国杜鲁门主义的本质是()A遏制苏联B恢复西欧经济C称霸世界D解决希土危机【解析】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公开称霸世界的宣言书,故C项符合材料信息。【答案】C4有人说,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美国“冷战”政策的一部分B旨在维护美国的根本利益C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D其目的都是反苏反共【解析】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都属于美国“冷战”政策的组成部分,其中杜鲁门主义是政治方面的,而马歇尔计划是经济方面;而且二者均以反苏反共为主要目的;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美国的根本利益,因此C项符合题意。【答案】C5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为此,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相应措施是()A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B成立经互会C成立华约组织D支持民主德国成立【解析】根据材料中“正以经济方式”可得出材料指美苏在经济上的对抗,故选B项。【答案】B6柏林墙是民主德国为了阻止公民出走于1961年修建的。民主德国一直把它称为“反法西斯防卫墙”,而联邦德国则把它称为“监狱之墙”。这一称谓的不同反映了两国()A社会制度的差异B对民主的理解有分歧C对法西斯的认识不同D在“冷战”格局下意识形态的对抗【解析】柏林墙是“冷战”形势下的产物,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不同的称谓是基于政治目的。故反映了两国在“冷战”格局下意识形态的对抗。【答案】D7据外媒2013年12月17日报道,北约的高级军事指挥官表示,如果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拒绝签署能让外国军队留在当地的安全协议,北约将不得不在xx春天开始计划全面撤离阿富汗。如今北约已成为维护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政治秩序的重要工具,那么,在1949年,美国拉拢英法等国在华盛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的最初意图是()建立世界霸权与华约对抗遏制苏联控制西欧ABCD【解析】用排除法即可得出答案。华约是在北约之后建立的,错误,排除含有的选项。【答案】C8冷战期间,美苏两大阵营不断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6年后,华沙条约组织于1955年宣告成立。促使华约成立的直接原因是()A第一次柏林危机B两个德国分立C联邦德国加入北约D共产党情报局成立【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华沙条约组织是为对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而成立的政治军事同盟。1955年联邦德国加入北约后,欧洲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包括东德签署了华沙公约,形成了与北约相对立的社会主义同盟。因此C项是华约建立的直接原因。【答案】C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全部历史中,没有一次战争比前不久在地球上这么多广大地区沦为废墟的这次大战更容易用及时的行动加以制止。它本来可以不发一枪就被制止但是,谁也听不进。我们肯定地必须不让那种悲剧重演。丘吉尔1946年3月5日富尔顿演说材料二今日世界已面临严重局势几乎所有国家必在两种生活方式中选一种集权政权之种子在贫穷与争斗之劣土中蔓延及生长。重大责任及任务落到我们头上。杜鲁门1947年3月12日在美国国会特别联席会议上的演说请回答:(1)材料一中所说“前不久”发生的战争是指什么战争?(2)材料二中杜鲁门所说的“两种生活方式”是指什么?(3)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丘吉尔和杜鲁门的演说在观点上有什么相同点?【解析】本题以图文结合的方式,考查学生对“冷战”的认识与理解,既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考查了学生的读图和识图能力。同时题目的设问比较简洁明确,容易作答。【答案】 (1)第二次世界大战。(2)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3)都认为社会主义的威胁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美国必须承担起历史的“责任”。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丘吉尔“铁幕”演说材料二 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杜鲁门致国会咨文材料三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向复兴之路。马歇尔的演说材料四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北大西洋公约请回答:(1)丘吉尔所说的铁幕下的国家和地区是指哪些?(2)材料二表达的思想主张称为什么?有何主要影响?(3)材料三表达的思想主张称为什么?目的何在?(4)这四则材料反映了美国战后初期采取了什么政策?它说明了什么?(5)针对材料四,苏联在欧洲建立了什么组织?它意味着什么?【解析】第(1)问中的“铁幕”指的是苏联在欧洲的势力范围。第(2)(3)问考查关于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基础知识。第(4)(5)问结合教材知识即可作答。【答案】(1)苏联控制下的东欧诸国。(2)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表明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的政策,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3)马歇尔计划。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同时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4)“冷战”或遏制政策。说明美国企图通过“冷战”政策,确立自己的霸权地位。还说明,欧洲是美国对外扩张的全球战略重点。(5)1955年在华沙签订华沙条约,建立华沙组织。它标志着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