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医综合——中医学发展简史.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451830 上传时间:2019-11-2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中医综合——中医学发展简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2020年中医综合——中医学发展简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2020年中医综合——中医学发展简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中医综合中医学发展简史一 中医学萌芽和奠基时期中医学萌芽时期(远古夏.商.周.春秋公元前476)项目内容意义导引模仿动物动作和人类劳动最早的练功的形式药物植物药源于食物充饥药物学的起源动物药源于货物动物食品矿物药源于采矿和冶炼针灸针法源于砭石的产生针灸学的起源灸法源于火的运用外治法源于用泥土、香灰、树叶等敷裹伤口等的做法外治法的起源中医学奠基时期(公元前476公元265年(战国三国)秦汉时期,封建社会四大经典黄帝内经素问灵枢各九卷组成,成书于西汉。1、注重整体观念。2、运用阴阳五行学说。3、重视脏腑经络。4、强调精神与社会因素。5、注重疾病预防。现存第一部医书。从理论上对以往的医学经验进行总结,标志中医学基础理论得到初步奠定。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共计3卷,疑为扁鹊所著。以基础理论为主,分析了一些病证。一至二十难为脉学,二十三至二十九难为经络,三十至四十七难为脏腑,四十八至六十一难为疾病,六十二至六十八为腧穴,六十九至八十一难为针法。1诊法以“独取寸口”为主,2.对经络学说和脏腑中命门、三焦的论述,在内径的基础上,有所阐扬和发展,神农本草经1365种药物:植物药252味、动物药67味、矿物药46味。2分上中下三品:上品:120味,养命以应天(君)中品:120味,养性以应人(臣)下品:125味,治病以应地(佐使)3概括地记述了君臣佐使、七情和合、四气五味等药物学理论。第一次从理论上阐述了我国药物学的知识。是现存的第一部药书。伤寒杂病论成书于东汉末年。以六经辨证辨伤寒。以脏腑辩证论述内科杂病。伤寒论载方113首,金匮要略载方262首。除去重复,两书共载269首方,使用214味药。在临床上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原则。代表医家著作学术特点扁鹊已失传难经?1、精通望、闻、问、切,尤以望诊和切诊著称2、精通内、外、妇、儿、老各科,随俗应变3、反对巫神。淳于意“诊籍”1、创造“诊籍”,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医案。2、记载了20肿脉象,这是对中医诊断学的贡献3、指出练服五石的危害4、谦虚、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华佗已失传1、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尤以外科著称2、首先应用中药全身麻醉剂麻沸散,施行腹部手术。这在我国医学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麻醉学和外科手术史上,也有重要地位。3、在内科方面,坚持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原则。4、提倡积极的体育锻炼,模仿动物的动作,创造了“五禽戏”,这是古代的医疗体操,也开创了运动仿生学的先河。 附表2:此时期其他知识要点1董奉(220-280),字君异,侯官(今福建长乐)人。少时治医学,医术高明,与南阳张机、谯郡华佗齐名,并称“建安三神医”。如当时交州刺史吴士燮病危,延董奉诊治,以三丸药纳之口中,以水灌之,并使人捧、摇其头,经抢救而愈。董氏医德高尚,对所治愈病人轻只要求在其住宅周围种植杏树,以示报答。日久郁然成林,董氏每于杏熟时于树下作一草仓,如欲得杏者,可用谷易之。重奉以所得之谷赈济贫穷,后世以“杏林春暖”,“誉满杏林”称誉医术高尚的医学家,据载今江西九江董氏原行医处仍有杏林。 2马王堆汉墓医书 19721974年,长沙东郊马王堆发掘了三座西汉古墓,其中三号汉墓出土了一大批帛书和竹木简,内容包括哲学、历史、天文、地理及医学。主要内容包括: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早于灵枢经脉五十二病方:约1万余字,分52题。帛画导引图:我国现存最早的医疗体操图竹木简医书:包括:十问、合阴阳、杂禁方、天下至道谈二中医学兴盛、发展、创新时期中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公元265960年,西项目医家著作内容意义医学理论的提高王叔和脉经第一次总结、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内容:脉诊、脉形、脉象与脏腑关系、脉象阴阳辨证及妇人、小儿脉的辨识等。确立寸口脉法;归纳脉象 24种,规范脉象名称阐述不同脉象临床意义,脉证统一不足: 体例不够严谨“王脉、相脉、囚脉”唯心色彩皇甫谧针灸甲乙经我国现存最早,以原本形式传世的第一部针灸专著。12卷,128篇:包括脏腑、经络、腧穴、病机、诊断、治疗、禁忌等 系统整理人体腧穴:349个(双穴300个+单个49个) 提出分部划线布穴的排列穴位方法 阐明针灸操作方法和针灸禁忌 总结了针灸的临床治疗经验、按病论穴 保存了大量的古代医学文献、又为后世针灸的发展,提出和建立了规范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共50卷,67门,论述了1739种病候反映了我国7世纪时医学理论与临证医学的发展水平。对后世影响深远。对疾病的记载广泛而详确;在病源认识上颇具科学性;对症候描述细致而准确。方书的编纂葛洪肘后方3卷(常见病、急病及其治疗)中医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1)对急性传染病有较高认识最早描述天花病、最早认识沙虱病(恙虫病)、最早发现“疥虫”(2)“以毒攻毒”防治疾病首创用狂犬脑组织敷帖在被咬伤的创口上,以防治狂犬病。 (3)所载治法“简便廉验”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千金要方30卷成书于652年千金翼方30卷成书于682年(1)重视医德修养、详述医德规范(2)集唐以前医方之大成(3)重视妇、儿疾病诊治(4)强调综合治疗,注重辨证用药(5)对药物的深入研究,后人尊称“药王”(6)倡导养生保健,强身长寿王 焘外台秘要共40卷,分1104门(1)整理和保存了大量古代医学文献(2)搜集和整理了广大民间单、验方(3)对疾病认识和治疗有新发展药学的成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载药730味:神农本草经365味朱字(为原有)名医别录魏晋365味墨字(为新增)晋唐时期现存最早的药书创科学分类法:按自然属性: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未用等7类按药效(主治功效):驱风药、利水药等沿用至今唐苏敬,长孙无忌,李勣等20余人新修本草(唐本草)(1)本草23卷(附目1卷):载药 844 味,新增 114味(2)药图25卷(附目1卷):最早创用药图,图文并茂,为历代沿用(3)图经 7卷:对药图文字说明,内容丰富、准确世界最早的国家“药典”,比欧洲纽伦堡药典1546年,早800余年晋五代)就雷敩雷公炮炙论各种药物的炮制方法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炮炙学专著临证医学的进展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外科学专著现存最早的外科学专著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伤科学专著现存最早的伤科学专著昝殷经效产宝妇产科学专著现存最早的妇产科专著不祥颅囟经小儿科学专著现存最早的小儿科专著中医药学的突出成就与创新(公元9601368年,宋金元)大型医书的编纂王怀隐等太平圣惠方100卷,1670门,16834首方政府对中医药的极大重视,儒医的出现,推动了医学理论的发展和临证经验的总结,使中医学的发展出现了质的飞跃;裴宗元,陈师文等校订编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3卷,14门。载方788首曹宗孝等八位医官圣济总录200卷,200余万字,60余门,xx0余首方医学理论的丰富与创新金元四大家刘完素(河间)素问玄机原病式、宣明论方素问玄机原病式二卷宣明论方十五卷火热论:认为伤寒各证多与火热有关。六气皆能化火治疗伤寒病症,以清热通利为主,善用寒凉药物寒凉派张从正(子和)儒门事亲“治病应着重驱邪,邪去则正安,不可畏攻而养病”,发展和丰富了应用“汗、吐、下”三法,世称“攻下派”。 十分重视社会环境,精神因素等致病作用,成功地应用“心理疗法”来治疗各种疾病,对心理疗法有重大贡献。李杲(东垣)脾胃论 “人以胃气为本,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把内科疾病概括为外感与内伤两大类以“调理脾胃”,“升举清阳”为主的治疗方法,世称“补土派”。 善于运用补上、中、下三焦元气,以补脾胃为主,朱震亨(丹溪)格致余论局方发挥相火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相火有常:人非此火不能有生;相火有变:相火妄动、煎熬真阴提倡滋阴降火,善用滋阴降火之剂。“滋阴派”。本草学的成就唐慎微经史证类备急本草32卷,载药1558味,60万字,新增476味,载方3000余首,方论1000余论宋代官修本草的个人著作医学各科的成就陈言(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15卷,80门,1050余方使中医病因学说更加系统化、理论化(病因病机学)宋慈洗冤集录五卷世界最早法医学著作,比意大利1602年菲德里新编法医学早350年王唯一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针灸铜人3卷,载穴657个(除去双穴,则有354个,比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349穴多 5穴)中国针灸史上新的里程碑。世界教育史上形象实物教学法的开始。陈自明外科精要3卷强调外科用药应根据脏腑虚实,因证施治危亦林世医得效方20卷腕关节脱臼整复法,前臂骨折治疗小夹板固定颈椎骨折脱位悬吊复位法,创立“曲针”缝合提倡麻醉施术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24卷,8门,260余论内容丰富的总结性的妇产科专著,为后世所用钱乙小儿药证直诀3卷卷上:脉证治法,载小儿症候及方论卷中:载小儿医案23例卷下:载方,论述儿科方剂的配伍与用法系统的论述了小儿生理病理 生理:“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 病理:“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治疗:宜“柔润”,反对“大下,大补”三 中医学进一步发展和稳定时期中国医学进一步发展及稳定时期(公元13681840年,明清鸦片战争)项目医家作品内容意义温病学派的形成与发展吴有性(又可)温疫论疫病是由“戾气”所引起戾气是物质性的,可以采用药物制服戾气从口鼻而入,致病与否取决于戾气的量、毒力与人体的抵抗力戾气的种类不同,所引起的疾病不同,侵犯脏器部位也不同人类与禽兽的瘟疫是不同的痘疹与疔疮等外科化脓感染也是戾气所致。内容全面,尤其对传染病的特点都论述到了具有科学创见奠定了后来温病学说的发展和系统化的基础,对后世医家有巨大影响。叶桂(天士)温热论阐明温病发生发展的规律提出温病发展的四个阶段提出四个阶段的治疗原则根据温病化热快、传变迅速、易伤津液的特点,叙述辨舌、验齿、辨斑疹、白 等的意义,发展了温病的诊断方法提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创立“卫气营血”辨证方法薛雪(生白)湿热条辨对湿热病发病机理、证候演变、审证要点及有关疾病的鉴别作了阐述。充实了温病学的内容。对湿热病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吴瑭(鞠通)温病条辨区分温病与伤寒,明确温病学说范围创三焦辨证创用大量治疗温病方剂创立“三焦辨证”法王士雄(孟英)温热经纬新感:依卫气营血传变治疗:先清气,后清血伏气:按自里出表传变治疗:先治血,后治气将温病分为新感和伏气两大类。项目医家著作内容意义药物学的发展李时珍本草纲目52卷,16部,60类,1892种药,1千余图,1万余方。总结了16世纪前我国药物学纠正以往本草书中错误,提出当时最先进的分类法:按“从贵至贱”原则,系统地记述了各种药物的知识,纠正了一些反科学的见解,对“服石”成仙批判,丰富了世界科学宝库。辑录保存了大量古代文献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载药921种,其中 716种为新增继本草纲目之后,又一部具有重要价值的药物学专著,总结了1802年以前药物学成就,提示用生物进化的观点观察、认识生物的变化和发展,对本草纲目进行了纠正和补充,收载了许多民间特效药,吸收了一些国外药物知识临证医学的发展王清任医林改错王清任亲自观察疫病而死的小儿尸体30余具,并多次赴刑场,察看犯人的尸体,再通过动物解剖加以参证,历时42年,王氏自认为脏腑内容已明晰,于是将其观察结果绘成图形,撰成医林改错2卷。外科发展解剖学内科善用补气活血、通瘀活血法,创多首活血方剂:如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补阳还五汤等 陈实功外科正宗提倡内外兼治,主张外科手术与药物治疗相结合创用多种外科手术法与器械记述了多种肿瘤是代表明以前外科学成就的重要文献吴谦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记载正骨八法“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创造和改革了多种固定器械总结了清代以前伤科学经验。 医宗金鉴最大、第一部医学丛书。杨继洲针灸大成论述了经络、穴位、针灸手法与适应证;并介绍针纺综合治疗经验;保存了部分针灸文献代表明以前针灸学的成就的重要文献。傅仁宇审视瑶函眼科医案、五轮八廓;金针拨白内障及钩、割、针、烙等眼科手术尤长。眼科学的重要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