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二讲 体温调节课下限时检测 苏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451315 上传时间:2019-11-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二讲 体温调节课下限时检测 苏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二讲 体温调节课下限时检测 苏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二讲 体温调节课下限时检测 苏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二讲 体温调节课下限时检测 苏教版必修3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关于人体在寒冷中的身体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皮肤的血流量增多B汗腺分泌的汗液增多C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减少D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多解析:当人处于寒冷的环境中时,体内产热量增多,散热量减少。A、B选项中,都引起散热增多,所以是错误的。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都能促进新陈代谢加强,产热量增多。答案:D2关于体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的体温来源于物质代谢过程所释放出来的能量B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维持内环境稳定、保证代谢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C人的体温就是通过直肠所测得的温度D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解析: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的温度,测量体温的部位不同所得的数值也不同,在直肠处所测得的数值最接近体温,但也不是真正的体温值。答案:C3在寒冷的环境中,人体会发生骨骼肌不自主战栗,这时 ()A温觉感受器兴奋B下丘脑的活动增强C躯体运动中枢兴奋D皮肤毛细血管血流量增加解析:在寒冷环境中,机体通过调节维持正常体温,这时产热增加,散热减少。散热减少主要是通过神经调节完成的,下丘脑调节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产热增加,包括骨骼肌战栗、代谢加强等。骨骼肌战栗与躯体运动中枢无关而与下丘脑有关,代谢加强是两种激素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作用的结果。答案:B4有关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高温环境中,机体可使产热增加、散热增加B在低温环境中,机体可使产热增加、散热减少C出汗时毛细血管舒张,毛细血管舒张时出汗D立毛肌舒张时才会出汗,立毛肌收缩时肯定不出汗解析:高温环境中,增加散热,不增加产热;毛细血管舒张不一定出汗;立毛肌收缩与汗液分泌无因果关系。答案:B5人体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产热是神经调节,散热是体液调节B人处在寒冷环境中,靠机体增加产热、减少散热维持体温恒定C人处在炎热环境中,需增强散热维持体温恒定D产热来源于组织器官的细胞呼吸解析:产热、散热是神经体液共同调节的。答案:A6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可以采用一些辅助治疗措施来降低体温。下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加盖棉被,增加排汗量B在额头上敷用冷水浸过的毛巾C用酒精棉球擦拭四肢等部位D适当撤减衣被解析: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其自身的体温调节机制已经遭到破坏,仅靠其自身的调节是无法把体温降到正常范围的,故需要外力降温。A项措施只适用于自身调节能力完好的人。答案:A7(xx南通高二检测)动物生理学家为了确定下丘脑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做了如下实验:刺激下丘脑的前部,发现实验动物有出汗现象,而刺激下丘脑后部,实验动物则出现寒颤现象,据此科学家得出了下丘脑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下丘脑前部是散热中枢所在地,下丘脑后部是产热中枢所在地B下丘脑前部是产热中枢所在地,下丘脑后部是散热中枢所在地C下丘脑是调节体温相对恒定的唯一中枢D下丘脑的活动仍然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解析:由题干可知,刺激下丘脑的前部出现了与散热有关的出汗现象,而刺激下丘脑的后部,出现了与产热有关的寒颤现象,故产热中枢在下丘脑后部,而散热中枢在下丘脑前部,而C、D两项均与题干信息不符。答案:A8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会引起 ()A冷觉感受器兴奋B温觉感受器抑制C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D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解析: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温觉感受器兴奋,冷觉感受器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机体产热,所以在炎热环境中,甲状腺激素量不会增加。答案:D9(xx苏州高二统考)一位在南极科学考察站工作的科学家,当他由温暖的室内来到寒冷的户外时,其下列各项生理变化与图示变化趋势相符的是 ()皮肤血管血流量的变化身体耗氧量变化肾上腺激素分泌量汗腺的分泌量ABC D解析:人由温暖的室内来到寒冷的户外时,皮肤血管血流量减少,以减少散热;身体耗氧量增加,以增加产热;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以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汗腺的分泌量减少,以减少散热。答案:A10.(xx上海高考)右图表示某人的体温变化曲线,导致ab段和bc段体温变化的事件最有可能是 ()A发热和寒颤B提高环境温度和D剧烈运动和出汗增加解析:分析图形,ab段体温升高,产热量增加,bc段体温降低,散热量增加。分析四个选项,寒颤和剧烈运动会使产热增加,从而引起体温升高,出汗增加使机体散热量增加,使体温下降,故D选项正确。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30分)11(7分)某人在持续几天咳嗽后发热,经诊断是细菌感染引发了肺炎。用药后得以康复。请回答问题:(1)侵入人体的细菌是一种发热激活物,通过一系列反应引起人体发热。体温过高时,人体新陈代谢加快,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_,耗氧量_;由于供氧不足,肌肉组织中_含量增高,病人会感觉肌肉酸痛。(2)人的体温是由位于_的_中枢调控的。(3)发热到体温恢复正常的过程中,人体的_和_系统参与了调节,最终实现稳态。解析:(1)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加快,耗氧量增加,是人体新陈代谢加快的表现。供氧不足时,肌细胞会出现糖无氧分解而产生乳酸,引起肌肉酸痛感觉。(2)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3)通过免疫系统消灭体内致病菌和神经调节机体散热过程,使人体由发热恢复到正常。答案:(1)增多增大乳酸(2)下丘脑体温调节(3)神经免疫12(10分)如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结构名称。A_、B_、C_(2)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是_,当人体处在45的外界环境中时,主要的散热方式是_。(3)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分泌活动加强。完成这一反射活动的反射弧是_。这种反射属于_反射。(4)甲状腺能参与体温调节,是因为_。解析:体温调节是人体稳态的重要调节过程之一。(1)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其代谢除了题中提到的外,还有骨骼肌的不自主战栗和肾上腺素的分泌。(2)人体最大的器官是皮肤,也是人体最主要的散热器官,当气温达到45以上时,汗液蒸发带走热量是人体的主要散热途径。(3)从感受器到腺体,可很容易写出包括五部分的反射弧结构,这一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4)甲状腺参与体温调节,主要是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加速物质氧化分解,促进动物的发育,促进新陈代谢。答案:(1)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骨骼肌肾上腺(2)皮肤蒸发散热(3)皮肤温度感受器传入神经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甲状腺非条件(4)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13(13分)(xx盐城高二统考)下图为人体皮肤结构与生理变化解剖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上图是皮肤对_环境反应的示意图,判断的依据是_。(2)此时,体内产热量将_,产生的热量增加的部分主要来自_。(3)在此环境中,皮肤血管_,汗腺_,以减少_。(4)写出在此条件下,皮肤血管产生变化的反射弧:_。(5)参加该过程调节的激素有_和_,其生理作用为_。(6)图中直接参与体温调节的结构有_、_。(7)综上所述,人体体温之所以恒定是_调节的结果。解析:人体在寒冷时,皮肤的反应为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活动减弱。参与体温调节的激素主要为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这两种激素都可以使代谢活动加强,增加产热。答案:(1)寒冷立毛肌收缩,汗腺分泌少,皮肤血管收缩(2)增加骨骼肌紧张性的增加(3)收缩分泌减少热量散失(4)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皮肤血管收缩(5)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使代谢活动加强,增加产热(6)3汗腺2毛细血管(7)神经和体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