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一、二章 生物科学和我们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阶段测(一) 苏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451226 上传时间:2019-11-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一、二章 生物科学和我们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阶段测(一) 苏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一、二章 生物科学和我们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阶段测(一) 苏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一、二章 生物科学和我们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阶段测(一) 苏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一、二章生物科学和我们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阶段测(一) 苏教版必修2(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50%,且仍有逐年减少的趋势,这一事实说明要解决粮食问题一定要做到()A调整饮食结构,多吃蔬菜,少吃粮食B开发西北地区,把沙漠变成良田C把计划生育作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D进行城市改造,缩小城市面积解析:人口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也是造成粮食危机、资源短缺等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所以计划生育应该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来指导政府的行为。种植蔬菜也离不开耕地;把沙漠变成良田不具操作性;D项不现实。答案:C2生物工程在农作物育种上的优势不包括()A能获得通过杂交技术不能得到的品种B周期短,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C可培育出抗逆性的作物新品种D操作简便,易于推广解析:生物工程技术含量高,操作繁琐,影响推广。答案:D3木村资生的“中性突变进化理论”是在怎样的基础上提出的()A单纯的推理B单纯的归类C理论思维与科学实验的结合 D猜想解析:木村资生的“中性突变进化理论”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分子进化的研究而产生的。一些科学家认为生物进化是以生物大分子为基础的,只有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的进化才能触及生物进化的本质,并对具有共同祖先的不同生物的某些蛋白质进行测定,计算其分子进化速率,在此基础上提出“中性突变进化理论”。答案:C4假定某动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2N4,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B为减数分裂,分别为第一次分裂的前、中、后期,为有丝分裂后期C分别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别为有丝分裂中期、有丝分裂后期D图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为,它们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后期及末期答案:C5双选下图中表示一个2n4的生物细胞的染色体。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如果1号染色体来自父方,则2号染色体来自母方B如果1号和2号染色体来自父方,则3号和4号染色体来自母方C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细胞分裂过程中,1号和2号染色体若移向一极,3号和4号染色体则移向另一极D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细胞分裂过程中,1号和3号染色体若移向一极,2号和4号染色体则移向另一极解析:图中1与2、3与4的形态、大小相同,判断为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所以若1号来自父方,则2号来自母方。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各移向细胞的两极,所以和的叙述正确。答案:AD6下图中甲、乙两图表示被子植物个体发育中胚和胚乳的发育情况,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甲表示大豆种子的形成,b表示胚乳的发育B图乙表示玉米种子的形成,c表示胚乳的发育C图乙表示大豆种子的形成,c表示胚的发育D图甲表示玉米种子的形成,b表示胚的发育解析:被子植物个体发育过程中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受精卵发育成胚,胚的体积逐渐增大。双子叶植物的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的过程中球状胚体发育出子叶后将胚乳的营养物质吸收并储存在子叶中,所以双子叶植物种子无胚乳。单子叶植物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后不被子叶吸收,所以单子叶植物的种子是有胚乳的种子。答案:C7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所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另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有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1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以上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可产生染色体数目不正常的配子(以下简称为不正常的配子)。上述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最终结果应当是()A两者产生的配子都不正常B前者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后者产生的配子都不正常C两者都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D前者产生全部不正常的配子,后者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解析:初级精母细胞的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是同源染色体分开,进入两个次级精母细胞。若此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一个多了一条染色体,另一个少了一条染色体。次级精母细胞进行的减数第二次分裂,是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平均分配到两个精细胞中。若此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不分开,形成的两个精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均不正常。答案:D8某动物的精子中有染色体16条,则在该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存在的染色体条数、四分体个数、染色单体条数、DNA分子个数分别是()A32、16、64、64 B32、8、32、64C16、8、32、32 D16、0、32、32解析:根据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变化特点可知,出现四分体的细胞中(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中期细胞),染色体、四分体、染色单体、DNA分子的数目比是2144。根据题干信息,精子中有染色体16条,可判断初级精母细胞中有染色体32条。根据上述比例可推知题干所问各项数值依次为32、16、64、64。答案:A9水稻的体细胞含有24条染色体。在一般情况下,它的极核、子房壁细胞和胚乳细胞所含的染色体中,由母本提供的分别占总数的()A1/2、1/3、1 B1、1/3、1/2C1、2/3、1 D1、1、2/3解析:极核是经过一次减数分裂而来的,其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数目的一半即12条,全由母本提供;子房壁是母本体细胞,含有24条染色体;胚乳是两个极核和一个精细胞受精而形成的,即应该是36条,由母本提供了2/3。答案:D10某生物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该生物减数第二次分裂与有丝分裂相同之处是()A分裂开始前,都进行染色体的复制B分裂开始时,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都是2nC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分裂成为两个D分裂结束后,每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都是n解析:减数第二次分裂开始前,不再进行染色体的复制,除此之外减数第二次分裂的过程与有丝分裂基本相同,在后期时都会发生着丝粒的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开始时,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应是体细胞一半,有丝分裂结束后,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仍为2n不变。答案:C11下列有关极核与极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的数目都是体细胞的一半B都位于胚囊内C都由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而形成D受精后都能发育成胚乳解析:极体产生于高等动物的卵巢内;极核是“大孢子母细胞大孢子极核”,极体是“卵原细胞极体、卵细胞”;极核与精子结合,形成受精极核,将发育成胚乳,而极体最终会被母体退化、消失。答案:A12右图是某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它最可能是下列细胞中的()A肝细胞 B第一极体C初级卵母细胞 D卵细胞解析:哺乳动物是二倍体,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应是偶数。若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奇数,且含有染色单体,则该细胞一定是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后产生的细胞。答案:B13下图为某种生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其中一定属于精子形成过程的是()解析: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质都是不均等分裂。初级精母细胞的分裂是同源染色体分开、细胞质均等分裂答案:C14某二倍体动物的某细胞内含10条染色体、10个DNA分子,且细胞膜开始缢缩,则该细胞()A处于有丝分裂中期B处于有丝分裂后期C将形成配子 D正在发生DNA复制解析:细胞膜开始缢缩,说明此细胞处于细胞分裂的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相等,说明着丝粒已分裂,每一极有5条染色体,即无同源染色体,且该生物是二倍体动物,因此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答案:C15下列方式产生的后代具有更强的生活力和变异性的是()A玉米的异花传粉 B酵母菌的出芽C细菌的二分裂 D根霉产生孢子丝解析: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更强的生活力和变异性,玉米的异花传粉属有性生殖,其他各选项均属于无性生殖。答案:A16下列动物胚的发育过程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的是()海豚鸵鸟蛇狗蝾螈A BC D解析:狗和海豚是哺乳动物,胎生,体内受精,幼体在母体内发育,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不大;鸵鸟是鸟类,蛇是爬行动物,蝾螈是两栖动物,它们都是卵生动物,其中蛇和鸵鸟为体内受精,受精卵在体内已经开始发育,但从母体产出后,由于外界温度比母体温度低而停止发育,当温度条件适宜时,继续在体外完成胚的发育,蝾螈为体外受精,胚的发育完全在水中,受外界温度的影响最大,孵化率最低。答案:A17高等植物胚、胚乳发育和个体发育的起点依次是()A受精卵、受精极核、受精卵B卵细胞、极核、种子C受精卵、受精极核、种子D顶细胞、基细胞、种子解析:不论是动物还是植物,只要是通过有性生殖繁殖的生物,它们个体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不同之处在于被子植物具有特殊的双受精现象。受精卵既是高等植物个体发育的起点,也是胚发育的起点;受精极核则是胚乳发育的起点。答案:A18人的一个上皮细胞中DNA含量约为5.6106g,则人的一个受精卵、成熟红细胞和精子中的DNA含量分别约为()A5.6106、5.6106和2.8106gB5.6106、0和2.8106gC2.8106、5.6106和5.6106gD11.2106、0和5.6106g解析:受精卵与上皮细胞中DNA含量一致;成熟红细胞几乎不含有DNA;精子中的DNA含量减半;“约”主要是考虑细胞质的少量DNA。答案:B19人们常用扦插、嫁接等方法繁殖果树,同有性生殖相比,其主要优点是()A后代具有更强的生活力B后代每年可提前开花结果C后代保持亲本性状D增加后代变异性解析: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相比,其最大的特点是后代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更强的生活力和变异性,由于有变异性,亲本的性状不一定能保持。答案:C20(xx安徽高考)雄蛙的一个体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C1、C2),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S1、S2),比较C1与C2、S1与S2细胞核中DNA数目及其贮存的遗传信息,正确的是()ADNA数目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B遗传信息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CDNA数目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D造血信息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解析: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经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故其产生的两个子细胞C1和C2的细胞核中DNA数目和遗传信息均相同;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故其产生的两个子细胞S1和S2的细胞核中DNA数目相同,但遗传信息存在差异。答案:B二、非选择题(5个小题,共40分)21(10分)下图是某种动物细胞生活周期中染色体变化图,纵坐标表示染色体变化的数目(条),横坐标表示时间。请回答。(1)图中细胞分裂的次数为_次,_阶段表示一个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2)图中BC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是由于_分离,FG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是由于_分离,GH过程中染色单体数目为_条。(3)KL时产生的细胞是_,LM表示_,染色体数目加倍。(4)MN有_对同源染色体,OP有_条染色单体,图中U时产生的细胞是_。答案:(1)5AE(或MQ;QU)(2)姐妹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20(3)生殖细胞受精作用(4)100体细胞22(8分)甲、乙两图分别是某种动物某一器官中细胞分裂图像,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图甲中与图乙中DE段一致的细胞有_。(2)此动物为_性动物,判断的依据是图甲中_,该动物能同时出现上述细胞的器官是_。(3)若图乙表示减数分裂示意图,则DE段的时期含有_对同源染色体,_条染色体(4)图甲中属于初级精母细胞的是_;图甲中属于有丝分裂的是_。解析:(1)由图乙中DE段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可判断此时着丝粒已经分裂,无染色单体,对应图甲中的、。(2)图为减数分裂图像且细胞质均等分裂,可判断出能同时出现上述细胞的为该雄性动物的睾丸。(3)DE段对应着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或末期,此时无同源染色体,而此动物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有4条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有2条染色体。(4)图甲中属于初级精母细胞的有、,属于有丝分裂的有、。答案:(1)、(2)雄睾丸(3)02或4(4)、23(7分)如图表示脊椎动物的生殖发育周期。请回答:(1)生物的个体发育是从_开始的,此时的细胞主要进行_分裂,而不进行_分裂。(2)个体发育成熟后,通过_产生配子。人体内该过程是在_内进行的。(3)B过程表示_。青蛙的该过程是在_中进行的;人的该过程是在_内进行的。(4)青蛙的C_过程和D_过程合称_。(5)A、B两过程的重要意义是_。(6)生物生殖和发育的全过程都是在_的严格控制下进行的,并受到_的影响。解析:生物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受精卵进行的卵裂是有丝分裂。人的配子的产生经过减数分裂,发生于精巢和卵巢中。青蛙在水中完成受精,人则在输卵管内完成受精。脊椎动物的个体发育包括胚的发育和胚后发育。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既维持了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又增加了变异的种类。生殖和发育既受遗传物质控制,又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答案:(1)合子有丝减数(2)A减数分裂精巢和卵巢(3)受精作用水输卵管(4)胚胎发育胚后发育个体发育(5)维持生物体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有重要意义(6)遗传物质外界环境24(5分)如下图所示,图中的A为某雄性动物的体细胞示意图,B、C、D分别表示处于不同分裂状态的细胞图。请据图回答:(1)B细胞所示分裂方式和分裂时期是_。(2)C细胞所示分裂方式和分裂时期是_。(3)D细胞的名称是_。(4)请在E框内画出能表示D细胞在分裂后期染色体行为的简图。解析:A细胞为某雄性动物的体细胞,可知其内含两对同源染色体。B细胞内染色体数为8,且有同源染色体,无联会等现象,说明进行的是有丝分裂,根据染色体的行为特点,应为有丝分裂后期。同理,C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且有同源染色体并正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彼此分开,可判断其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D细胞只有2条染色体,且每条染色体含姐妹染色单体,因此一定是次级精母细胞;D细胞的分裂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在此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主要是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加倍的染色体平均分成两组,受纺锤丝牵引分别移向细胞两极,与B细胞类似。答案:(1)有丝分裂后期(2)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3)次级精母细胞(4)画图如右25(10分)蟾蜍个体性成熟后,雌雄个体将生殖细胞排出体外进行受精,请设计实验证明受精能激活卵细胞的新陈代谢并能启动细胞分裂。(1)实验材料:蟾蜍的受精卵和未受精卵若干。(2)实验用具和药品:略。(3)实验原理:蟾蜍是在_进行受精的;受精卵在_中完成发育,进行新陈代谢和细胞分裂时会通过_向水中排出_,使水的pH下降。(4)实验步骤:取材:到水沟中采集200粒蟾蜍的受精卵,立即投入装有洁净蒸馏水的广口水槽中,编号为A组;从_剥取相同数量的成熟卵细胞,立即投入装有洁净蒸馏水的广口水槽中,编号为B组。培养:把广口水槽放在窗台上阳光直射不到的地方培养,向水中不断缓慢通入氧气。检测和观察:用pH试纸检测_;用放大镜观察_。预测结果:A组:_;B组:_。(5)讨论:到水沟中采集蟾蜍卵时,能把卵所附着的水草一同投入水槽吗?为什么?_。为避免检测结果的误差,特别注意应排除_的干扰。实验组是_;对照组是_。答案:(3)水中(或体外)水细胞呼吸CO2(4)活蟾蜍体内水槽中水的pH的变化细胞是否分裂pH下降较快,细胞在分裂pH变化不大,细胞不分裂(5)不能。水草的细胞呼吸会影响检测结果其他生物特别是微生物细胞呼吸A组B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