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化学课时跟踪检测二十硫酸的制备和性质苏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450487 上传时间:2019-11-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化学课时跟踪检测二十硫酸的制备和性质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中化学课时跟踪检测二十硫酸的制备和性质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中化学课时跟踪检测二十硫酸的制备和性质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化学课时跟踪检测二十硫酸的制备和性质苏教版1下列关于浓硫酸和稀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常温时都能与铁发生反应,放出气体B加热时都能与铜发生反应C都能作为气体干燥剂D硫元素的化合价都是6价解析:选D常温时浓硫酸使铁钝化;铜与稀硫酸在常温和加热时都不反应;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以作干燥剂,稀硫酸不能作干燥剂。2常温下,可以用铁或铝制的容器贮存浓硫酸,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常温下,浓硫酸与铁、铝不反应B贮存浓硫酸的容器要密封,因为浓硫酸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C贮存浓硫酸的容器应远离热源D常温下,浓硫酸可以使铁或铝钝化,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了反应的继续进行解析:选A常温下,浓硫酸可在Fe、Al等金属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体现其强氧化性。3区别浓硫酸和稀硫酸,既简单又可靠的方法是()A各取少许溶液分别放铜片B分别与石蕊溶液作用C用玻璃棒各蘸取少许涂在纸上D各取少许溶液分别放入铝片解析:选C区别浓、稀硫酸,可利用浓硫酸的脱水性,将其涂在纸上,浓硫酸会使纸炭化而发黑。4浓硫酸在使下列物质的转化中,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ACuCuSO4BCCO2CNaClNa2SO4 DFe2O3Fe2(SO4)3解析:选A反应Cu2H2SO4(浓)CuSO4SO22H2O中,一部分硫元素化合价降低,一部分硫元素化合价不变,所以浓硫酸既表现了酸性,又表现了氧化性。C2H2SO4(浓)CO22SO22H2O中硫元素化合价降低;Fe2O33H2SO4(浓)=Fe2(SO4)33H2O中硫元素化合价不变。5向50 mL 18 molL1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硫酸的物质的量()A小于0.45 molB等于0.45 molC在0.45 mol和0.90 mol之间D大于0.90 mol解析:选A 根据化学方程式Cu2H2SO4(浓)CuSO4SO22H2O,若有2 mol硫酸参加反应,就有1 mol硫酸被还原:2H2SO4SO2(被还原)H2SO4。对50 mL 18 molL1的硫酸来说,应该有0.45 mol硫酸被还原,但随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逐渐变小,稀硫酸不与Cu反应,因此被还原硫酸物质的量小于0.45 mol。6下列变化中能证明硫酸中硫元素显氧化性的是()A稀硫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稀硫酸与锌反应制取氢气C浓硫酸与木炭反应生成二氧化硫D稀硫酸与纯碱反应解析:选CB中体现了H的氧化性,A、D为非氧化还原反应,C中S元素的化合价由6价降到4价,体现了S元素的氧化性。7向盐酸中加入浓H2SO4时,会有白雾生成,不是导致产生该现象的原因的是()A浓H2SO4具有脱水性B浓H2SO4具有吸水性C盐酸具有挥发性D气态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解析:选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溶于水放热,加快了盐酸中HCl气体的挥发。8下列各实验相应操作、实验现象及原因解释或推论合理的是()选项操作现象解释或推论A铁片投入浓硫酸无明显变化常温下铁不与浓硫酸反应B将浓硫酸滴到白纸上白纸变黑浓硫酸强氧化性导致纸张中的纤维素炭化C二氧化硫通入溴水溴水褪色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D湿润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某气体试纸变蓝该气体是氨气解析:选D常温下,铁在浓硫酸中钝化,A不正确;浓硫酸使白纸变黑是由于浓硫酸的脱水性使纤维素炭化,B不正确;二氧化硫通入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溴水褪色,二氧化硫表现为还原性,C不正确;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只有NH3,D正确。9.如图表示某固态单质A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某些产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化合物B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B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45,化合物D是重要的工业原料。(1)写出A在加热条件下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写出B C的化学方程式:_。(3)写出一个由D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_。解析:固态单质A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气体物质B,则A可能为C或S等,假定为S,则B为SO2,C为SO3,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648045,恰好与题意相符(同时也证明A不是C),则D为H2SO4,它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与题意也相符,进一步证明A为S,E为H2SO3。答案:(1)H2SH2S(或写成可逆反应)(2)2SO2O22SO3(3) C2H2SO4(浓)CO22SO22H2O 或Cu2H2SO4(浓)CuSO4SO22H2O10为了验证木炭可被浓H2SO4氧化成CO2,选用下图所示仪器(内含物质)组装成实验装置:(1)如按气流由左向右流向,连接上述装置的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字母):_接_,_接_,_接_。(2)仪器乙、丙应有怎样的实验现象才表明已检验出CO2?乙中_,丙中_。(3)丁中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_。(4)写出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解析:(1)木炭与浓硫酸反应生成CO2、SO2和水,由于S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在检验CO2之前首先要除去SO2,SO2具有还原性,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除去。为验证是否除尽需要再通过品红溶液检验,所以连接上述装置的正确顺序是A、F、E、C、D、B;(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乙中出现白色沉淀,而丙中品红未褪色时,即可表明已检验出CO2;(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丁中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吸收SO2;(4)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SO4(浓)CO22SO22H2O。答案:(1)AFECDB(2)出现白色沉淀品红未褪色(3)吸收SO2(4)C2H2SO4(浓)CO22SO22H2O1某研究小组成员设计鉴别浓硫酸和稀硫酸的如下方案,不合理的是()选项操作结论A将火柴梗伸入溶液中变黑者为浓硫酸B加入金属铝片产生刺激性气味者为稀硫酸C分别加入到盛水的试管中放热者为浓硫酸D加到CuSO45H2O晶体中变白者为浓硫酸解析:选B向稀H2SO4中加入金属铝片后,产生无色无味气体,B错误。2在含有2 mol H2SO4的浓硫酸中加入足量锌粉,使其充分反应,则下列推断中错误的是()放出的气体中除SO2外还有H2只放出SO2气体,其物质的量为1 mol反应结束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可能为4 molA BC D解析:选C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与锌反应放出SO2气体;随着硫酸的消耗,浓硫酸变成稀硫酸,与锌反应生成氢气。据Zn2H2SO4(浓)=ZnSO4SO22H2O可知:每消耗1 mol硫酸转移1 mol电子;据ZnH2SO4=ZnSO4H2知:每消耗1 mol硫酸转移2 mol电子,因此反应结束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小于4 mol。3一定量的Cu粉与浓H2SO4共热产生SO2气体的体积为2.24 L(标准状况下),则下列情况不可能的是()A加入Cu的质量为6.4 gB加入浓H2SO4中含溶质为0.2 molC加入Cu的质量大于6.4 gD加入浓H2SO4中含溶质多于0.2 mol解析:选B随反应进行,浓H2SO4会变为稀H2SO4,稀H2SO4在加热条件下难与Cu反应产生SO2。4将足量的铜片与100 mL 18 molL1浓硫酸加热充分反应,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SO2气体V L,下列对此反应的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反应体现了浓硫酸的酸性和强氧化性B反应结束后两种反应物均有剩余C被还原的硫酸为 molD参加反应的Cu为0.9 mol解析:选D浓硫酸可以和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稀硫酸与铜不能发生反应。当浓硫酸变为稀硫酸时反应停止。反应过程中浓硫酸逐渐变稀,因此反应结束后铜和稀硫酸均有剩余,则参加反应的n(Cu)0.1 L18 molL10.9 mol;被还原的硫酸应依据生成的SO2来算,可得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n(H2SO4)n(SO2) mol。综上所述,故D项错误。5下列反应中,浓硫酸既表现强氧化性,又表现酸性的是()2NaCl(固)H2SO4(浓)Na2SO42HClC2H2SO4(浓)CO22SO22H2OCu2H2SO4(浓)CuSO4SO22H2O2FeO4H2SO4(浓)=Fe2(SO4)3SO24H2OABC D解析:选B金属、金属氧化物(具有变价的金属元素处于低价态)与浓H2SO4反应时,浓H2SO4既表现强氧化性又表现酸性;非金属与浓H2SO4反应时,浓H2SO4只表现强氧化性。6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实验开始一段时间后,对看到的现象叙述不正确的是()A中苹果块会干瘪B中胆矾晶体表现有“白斑”C中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D中pH试纸变红解析:选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苹果块中散发的水分、胆矾风化产生的水、饱和KNO3溶液挥发产生的水分都被浓硫酸吸收,从而导致苹果块变干瘪、胆矾表面失水而出现不带结晶水的无水CuSO4,饱和KNO3溶液失水而有晶体析出,浓硫酸中不能电离出H,因此pH试纸不会变红,但会被炭化而变黑。7在化学课上围绕浓硫酸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将适量的蔗糖放入烧杯中,加入几滴水,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浓硫酸,生成黑色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成的黑色物质(单质)是_(填化学式)。(2)这种黑色物质继续与浓硫酸作用会产生两种气体,其中一种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这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成分是_(填化学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据蔗糖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_(填字母)。A酸性 B吸水性C脱水性 D强氧化性(4)将(2)中产生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可以看到品红溶液_,说明这种气体具有_性;将(2)中产生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通入水中可生成一种不稳定、易分解的酸,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5)能否用澄清石灰水鉴别这两种气体?_(填“能”或“不能”),若不能,请填写两种能鉴别的试剂_。解析:(1)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使蔗糖炭化,所以生成的黑色物质(单质)是C。(2)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与炭反应生成CO2、SO2和水,其中SO2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SO4(浓),CO22SO22H2O。(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在蔗糖与浓硫酸的反应中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吸水性和强氧化性。(4)SO2具有漂白性,因此将(2)中产生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可以看到品红溶液褪色;SO2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不稳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H2OH2SO3。(5)SO2、CO2均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气体过量后沉淀又溶解,所以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这两种气体;由于SO2具有漂白性和还原性,所以能鉴别两种气体的试剂可以是品红溶液、溴水。答案:(1)C(2)SO2C2H2SO4(浓) CO22SO22H2O(3)BCD(4)褪色漂白SO2H2OH2SO3(5)不能品红溶液、溴水(其他合理答案均可)8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装置D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应浸一种溶液,这种溶液是_,其作用是_。(3)装置B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气体。当D处有明显的现象后,关闭旋塞K,移去酒精灯,但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气体产生,此时B中现象是_,B中应放置的溶液是_。a水 B酸性KMnO4溶液c浓溴水 D饱和NaHSO3溶液(4)实验中,取一定质量的铜片和一定体积18 molL1的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反应完毕时,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该小组学生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其原因是_。解析:Cu与浓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 CuSO42H2OSO2。反应过程中H2SO4不断被消耗,同时反应生成H2O,使H2SO4的浓度减小,当降低到一定程度,变为稀硫酸时,反应停止。(2)生成的SO2具有漂白性,且污染大气,可用NaOH溶液吸收。(3)余热使反应继续进行,生成的多余气体可储存于B中,排出的液体进入长颈漏斗,为减少SO2的溶解,B中应为饱和NaHSO3溶液。(4)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逐渐变成稀硫酸,而稀硫酸在加热条件下不和铜反应。答案:(1)Cu2H2SO4(浓) CuSO42H2OSO2(2)NaOH吸收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空气(3)广口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液面上升d(4)反应过程中浓硫酸被消耗,逐渐变稀,而铜不与稀硫酸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