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448394 上传时间:2019-11-24 格式:PPT 页数:102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见学生用书P173),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1.哲学的物质概念: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2.哲学的运动概念: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3.物质运动的规律:规律的概念;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一、哲学的物质概念,1.物质的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 ,并能为人的,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辩证唯物主义 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 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2.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 形 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它们都是统一的 的组成部分。,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人类社会是 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 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 ,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 要素,即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 都是客观的物质的 。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 。,二、物质的运动及其规律,1.运动的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 和 。,2.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 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 的运动, 是运动的承担者。,3.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1)静止的含义: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 没 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 。,(2)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 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 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定相对静止则导 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4.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 、 、 稳定的联系。,5.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1)规律是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 不能 。,(2)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 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 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 ,而 不能违背 。,【答案】 意识 意识 客观实在性 规律 物质世 界 物质世界 物质体系 生产方式 物质性 变化 过程 运动 物质 物质 根本性质 运动 相 对静止 本质的 必然的 客观的 被消灭 规律 规律 规律,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点评:观点错误。联系。物质是从万事万物即具体的物质形态中 概括抽象出来的共同本质客观实在性,离开具体的物质形态,就 没有了物质。物质只存在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具体的物质形态是 物质的具体表现。区别。具体的物质形态除了客观实在性这一 共性外,还有其自身个性。二者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抽 象和具体的关系,而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我们不,能用物质代替具体的物质形态,否则就看不到世界的丰富多彩;也不 能用具体的物质形态代替物质,否则就看不到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典例】 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五行指:金、水、木、 火、土。认为大自然由五种要素所构成,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大 自然产生变化,这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已 。今天看来,哲学上讲的物质与“五行”之间的关系是(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物质是对“五行”的共同属性的抽象和 概括 “五行”是物质的具体表现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A. B. C. D.,【解析】 “五行”是具体的物质形态,是物质的具体表现,物质与 “五行”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正确,当选;物质是对所有具体 的物质形态的共同属性的抽象和概括,错误;物质与“五行”不是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错误。,【答案】 A,知道、承认不承认,它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是对意识以外的 万事万物和现象的共同特性的高度抽象和概括。客观实在相对于 意识来讲,是第一性的东西,外延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即客观物质世 界,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客观实在性是物质区别于意识的唯一 特性。客观存在是实实在在的事物或现象,它相对于主观臆造的 东西而言,具有真实性。客观存在是相对于主观而言的,它既可以指 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客观存在的外延不仅包括 物质现象,而且包括意识现象;不仅指向客观世界,而且指向主观世 界。客观存在性不是物质区别于意识的特点。对于我们的思想, 我们只能说是客观存在,而不能说是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存在性。,点评: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而不是客观存在性。客观实在 与客观存在的区别:客观实在是指不管人们喜欢不喜欢、知道不,【典例】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离开了客观存在,人脑 不会产生意识。这里的“客观存在”( )。,就是客观实在 不仅包括物质现象,而且包括意识现象 就 是客观事物 就是物质,A. B. C. D.,【解析】 客观存在是实实在在的事物或现象,就是客观事物,不仅 指向客观世界,而且指向主观世界;不仅包括物质现象,而且包括意 识现象,正确,错误,故选B。,【答案】 B,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空间位置保持不变)。静止是相对的 有条件的,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不是绝对不 动。静止是指绝对静止,否认事物是运动的,属于形而上学的错误 观点。,静止就是绝对不动,承认静止就是静止的观点。,点评:静止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 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性质基本不变);二是说物体相对 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典例】 “刻舟求剑”是吕氏春秋察今中的一则寓言,说的 是楚国有人坐船渡河时,不慎把剑掉入江中,他在舟上刻下记号,说: “这是我把剑掉下去的地方。”当舟停驶时,他才沿着记号跳入河 中找剑,遍寻不获。刻舟求剑中的楚人错在( )。,A.不承认静止 B.不坚持静止的观点,C.承认静止 D.认为静止就是绝对不动,【解析】 刻舟求剑的楚人错在没有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而 是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D当选。,【答案】 D,、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发明、创造、改造、改变、消灭规律。,规律是客观的,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点评: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 不能被消灭。但是这并不能说明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 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 利用规律,能够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为人类造福。人可以发现,【典例】 地震预测是世界公认的科学难题,在国内外都处于探索 阶段。有关方法所观测到的各种可能与地震有关的现象,都呈现出 极大的复杂性;科研人员所作出的预报,特别是短临预报,主要是经 验性的。这说明( )。,地震的发生无章可循 人在地震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人类对地震前兆现象有所了解,但没有达到规律性的认识 地震 规律的存在和作用都是客观的,A. B. C. D.,【解析】 事物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人能够能动地认识规律、利 用规律,观点错误;科研人员所作出的预报,特别是短临预报,主 要是经验性的,这是由于实践水平与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对地震还 没有达到规律性的认识,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害说明,地震规律的存 在和作用都是客观的,入选。,【答案】 D,1.物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通过它可以看出马克思 主义哲学与一切唯心主义、一切旧唯物主义是泾渭分明的。全面 准确把握物质概念就要认识到( )。,物质是独立于人们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 物质是不可捉摸 的东西,是抽象的 物质是可知的,物质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概括了物质具体形态的共同特点,即可知性,A. B. C. D.,【解析】 物质具有可知性,能被人们感觉、思维、认识,它不是不 可捉摸的东西,错误;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所概括的物质具体形态的 共同特点,是客观实在性,而不是可知性,错误;正确地揭示了 物质概念的内涵。,【答案】 C,2.科学家曾预言“暗物质”的存在。如今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表 明:我们能够“看到”的、包括用仪器探测到的只是大约百分之五 的宇宙。剩下的“地盘”上,看似是一片虚空,却无时无刻不在释放 神秘而强大的引力。“暗物质”的发现进一步证实了( )。,A.科学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B.人的认识总与客观规律相一致,C.世界的本质取决于人们的价值判断,D.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解析】 题干中的暗物质是物质具体形态的一种,它的存在表明 我们生存的宇宙并不是虚空,而是有着巨大的能量,这种暗物质表明 世界统一于物质。,【答案】 D,3.“生命在于运动”,珍惜生命,自然离不开运动,运动本身为人们指 明了预防疾病、消除疲劳、获取健康长寿的重要途径。下列与 “生命在于运动”所体现的哲理一致的是( )。,A.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C.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D.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解析】 四个选项中,只有C与“生命在于运动”所体现的哲理 是一致的,即物质离不开运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答案】 C,4.人类在地球上出现是大约350万年到500万前的光景。而在距今3.6 亿年前的泥盆纪,昆虫就开始兴起了。按“先来后到”的规则,昆 虫比人类资深近100余倍。在人类出现以前,它们就占领了地球上的 各个角落,只是藏得太隐蔽而不为人知。这一事实说明( )。,生物的存在与发展不受意识影响 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 观的 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自然界是物质的,物 质就是自然物,A. B. C. D.,【解析】 人类在自然界打上了自己意识的深深烙印,故说法错 误;自然界是物质的,但哲学上的物质并不仅指自然物,说法错误; 由题干可以得出的结论。,【答案】 B,(见学生用书P175),1.哲学的物质概念,(1)自然界的物质性(5年1考),(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5年0考),2.哲学的运动概念,(1)运动和物质的关系(5年1考),(2)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5年4考),3.物质运动的规律,(1)规律的概念(5年2考),(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5年4考),一、哲学的物质概念,1.自然界的物质性:本考点在近年高考中偶尔涉及,但在复习中还应 注意自然界的物质性要求我们既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又要合理 利用和开发自然,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20)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该片在 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通过舌尖上的中 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 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们从美食中体味到深厚 的文化意蕴,表明( )。,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总是融合在一起 物质的东西与观 念的东西统一于人的实践 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没有固定 界限和本质差别 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相互 转化,A. B. C. D.,【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的知识。人们从美食中可 以体味到文化的意蕴,表明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具有同一性, 正确表述了这种同一性;中“总是”,中“没有固定界限和本 质差别”表述错误。,【答案】 C,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近年高考很少涉及本考点,要注意理解社会的 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二、哲学的运动概念,1.运动和物质的关系:近年高考偶尔涉及此考点,主要以选择题的形 式出现,一方面考查物质离不开运动,在运动中存在;另一方面考查 运动离不开物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反对割裂二者关系的形而上学 和唯心主义观点。,(2011年浙江卷,27)每天都会有新的盐分进入海水,海水中也会有一 些盐分进入海床沉积层。新注入的盐分数量与海水里跑掉的盐分 数量互相抵消,海水的平均溶盐浓度保持稳定。这表明(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静止是 一种特殊的运动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A. B. C. D.,【解析】 “互相抵消”“保持稳定”,只涉及事物动中有静,未涉 及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所以没有体现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与题 意无关;海水的平均溶盐浓度保持动态稳定,体现了事物的绝对运动 与相对静止的统一,也说明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离不开运动, 符合题意。,【答案】 B,2.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近年高考此考点考题设置较多,往往联系有 关的生活实例、诗词名句进行考查,考生在复习时要深刻理解运动 与静止的关系。,(1)(2012年江苏卷,27)英国诗人雪莱在无常中吟唱道,“今天,花 儿喜爱欢悦/明天,就会凋谢/我们希望长驻一切/诱惑你,然后飞逸/什 么是人间的欢乐/那是戏弄黑夜的电火/像闪光一样短促”。下列与 诗中的哲理相近的是( )。,A.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C.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D.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解析】 无常只承认世间万物运动的绝对性,而诗的标题表 明这种绝对的运动是我们无法把握,不能捕捉的,这明显只看到了运 动的绝对性,否认了相对静止。和此诗蕴含哲理相近的是“人一次 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同样是只承认运动而否认静止;A、C是 唯心主义观点,不符合题意;D说明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 一,与诗中的哲理不同。,【答案】 B,(2)(2011年江苏卷,26)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 面,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上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 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 )。,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B.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D.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解析】 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是由放映机不停播放的 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反映了事物的静止不是绝对的,静 中有动,A符合题意。,【答案】 A,(3)(2010年天津卷,10)亚洲有一种毛竹,最初5年里在地下生根长达 几千米,人们几乎看不到它的生长。第6年雨水到来时,它钻出地面, 以每天60厘米的速度长到30米高。这种现象反映了( )。,A.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B.只要发生量变,就有质的飞跃,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D.认识事物要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解析】 最初5年在地面看不见毛竹生长,但它在地下生长,钻出 地面后快速增长,这反映的是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B说法绝 对化;C、D与题意不符。,【答案】 A,(4)(2010年江苏卷,2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 话蕴含的道理是( )。,A.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B.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D.运动是离不开物质的,【解析】 变化不等于发展,B表述不准确;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和存在方式,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C错误;D与题意无关。,【答案】 A,1.规律的概念:近年高考中此考点试题涉及较少,主要考查规律是事物 运动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考生在复习时要着重 把握规律这三个特点。,三、物质运动的规律,(1)(2010年浙江卷,31)历史学家可以记录和重述已经发生了事情,也 可以预测未来。他们预测未来的客观基础有( )。,未来尽管多变,但并非杂乱无章 过去发生过的事,未来必定也 会发生 未来会发生的事,过去或现在必有端倪,距离过去或现在不远的事,变化一定不会太大,A. B. C. D.,【解析】 世界是变化发展的,但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故 入选;事物处于联系之中,故入选;说法绝对化。,【答案】 C,(2)(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39)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世界经 济危机期间,美国极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涌现出“百老汇”“好莱 坞”等知名文化品牌,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一文化产业大国;90年代亚 洲金融危机期间,日本和韩国注重发展文化产业,迅速成为文化产业 大国。有人据此认为:经济不景气成就文化产业发展是一条规律。 当前,世界经济不景气,对于我国部分省市落实文化强省(市)发展战 略,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也许是不可多得的“良机”。,运用哲学知识,对材料中“经济不景气成就文化产业发展是一条规 律”的推断的合理性和严谨性作简要评析。,【解析】 本题考查对规律含义的理解,“经济不景气成就文化产 业发展”有一定的事实依据,推断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把某些具体 的经验说成是规律是不严谨的。,【答案】 经济不景气时,经济结构调整的压力和人们对精神文 化的需求,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契机。美日韩的例子也说明了该 推断有一定合理性。,规律是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经验有一定的 事实基础,但不同于规律。把有限的经验提升为普遍的规律,是不严 谨的。,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这是一个高考常考考点,高考命题时往往会 与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主要考查方法论。,(1)(2014年天津卷,5)漫画如此创新启示我们,在创新活动中要 ( )。,如此创新,A.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B.批判继承,自我否定,C.挑战传统,标新立异 D.实事求是,尊重规律,【解析】 本题属于漫画启示类试题,漫画蕴含的意思是我们在创 新中应该怎么做。如此创新给我们的启示不是要标新立异,而 是要从实际出发,A、C不符合题意,D正确;漫画是讽刺“如此创新 ”,启示我们在创新中不能脱离实际,故B不符合题意。,【答案】 D,(2)(2013年北京卷,27)当前,有些家长“超前”、“超负荷”地让孩 子上各种培训班,使孩子学习压力过大,甚至产生厌学情绪,结果事与 愿违。在孩子培养问题上,这些家长( )。,A.认为事物发展不存在矛盾,B.忽视了规律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C.没看到事物发展过程存在质变,D.不重视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的影响,【解析】 材料的意思是家长使孩子超负荷,导致孩子没学到东西, 说明家长没有遵循孩子成才的客观规律,B符合题意;矛盾是普遍存 在的,A认为事物发展不存在矛盾,观点错误;C、D与题意无关。,【答案】 B,(3)(2012年江苏卷,28)下图漫画破旧立新启发人们办事情要( )。,A.分工协作 B.勇于创新,C.尊重规律 D.依靠群众,【解析】 本题漫画讽刺了现实中一些拆东墙补西墙,不尊重规律, 从主观愿望出发,从局部利益出发,而违背了事物的客观规律的现象, 所以选C。,【答案】 C,(4)(2011年江苏卷,24)荀子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 恶辽远也辍广。”这句话表明(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C.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D.万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解析】 题干意思是说,天不因为人们厌恶冬天就不要冬天,地也 不会因为人们厌恶路途遥远而失去广阔,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化有其 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符合题意;A、B正确,但与题意不 符;意识是人脑特有的生理机能,C错误。,【答案】 D,识外,还要把握以下重点知识,特别注意领会其中包含的技巧方法。,(见学生用书P177),根据考情和考向来看,备考本课考点除了紧扣教材掌握基本知,【应用举例】 既是有神论者,又是物理学家的霍金,在他一本 新书大设计出版时称,他不再相信上帝创造宇宙的说法。新的 科学理论显示,解释生命起源的“自然发生论”完全可以接受。宇 宙起源的大爆炸既不是偶然事件,也不是上帝创造,只是物理法则的 必然结果。这表明( )。,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天然盟友 自然界的天地万物都有自己产 生的客观过程 规律是永恒存在的 神创论和大爆炸论都是 人类对世界产生的推测,A. B. C. D.,【解析】 材料强调自然界是客观的,其产生和变化发展是有规律 的,不是由神创造的,所以正确;错误,规律不是永恒的,其发生 作用具有条件性;错误,神创论从根本上是错误的。,【答案】 A,(1)运动的原因也在于物质自身,在于物质内部存在的矛盾。运动是物 质自身所固有的,而不是外部力量强加于物质的。,(2)物质除了运动这一根本属性外,还有可知性、永恒性,无限性等许 多属性,在物质所具有的一切属性中,运动属性是物质其他属性存在 的前提和基础。,(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是从物质与意识关系的角度来说的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指物质存在的状态是怎样 的,换言说是“客观实在”怎么样的问题。,(4)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载体、主体。社会运动的主体是生产方式, 思维或精神运动的主体是人脑。,【应用举例】 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 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的 这一观点是( )。,A.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B.离开物质谈运动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否认相对静止的不可知论观点,D.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解析】 慧能的这一观点,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认为运动是人 思想观念的运动,是离开物质谈运动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故选B。 A、C、D观点都不符合题意。,【答案】 B,(1)事物的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2)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要求路线、方针、政策、 制度等既要相对稳定,不能朝令夕改、让人无所适从,又要因时而化, 与时俱进,修改完善,使之符合变化发展的实际。,【应用举例】 下列选项中与“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所体现的观点一致的是( )。,A.“白马非马”,B.“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C.“飞矢不动”,D.“坐地日行八为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解析】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与“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 一条河流”所体现的观点都是: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 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故选B;A割裂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C 是否认运动的绝对静止论,D体现了物质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 统一,皆与题意不符。,【答案】 B,(1)规律是客观的,指的是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 为转移的。它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规律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 移。二是指规律是否发挥作用,也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2)规律具有客观性,还意味着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 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人们不能根 据自己的意志创造一个客观上不存在的规律,也不能改造或消灭仍然 在起作用的规律。规律只能随着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内容和所依 赖的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而不能由人的主观意志任意改变。,可违抗性有力地证明了规律是客观的。,(4)规律是客观的,在客观规律面前,人们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能够 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 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3)规律的客观性突出地表现在它的不可违抗性。人们想问题、办事 情不能同规律背道而驰,否则,就一定会受到规律的惩罚。规律的不,【应用举例】 下列选项属于规律的是( )。,A.行车靠右行,红灯停,绿灯行,B.喜鹊叫喜,乌鸦叫丧,C.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状况,D.太阳东升西落,(1)规则、规定、守则、定律、定理、公式、法律都是主观的,都不是 规律。,(2)规律的作用有积极、消极之分,但规律无好坏之别。,(3)思维规律也具有客观性,其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解析】 A是人制定的交通规则;B是主观臆造的联系;D是外在的 现象的联系,故A、B、D都不是规律;C属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 律,符合题意。,【答案】 C,(见精练案P93),(时间:45分钟 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恩格斯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 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下面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物质概念就是各种具体物质的总和 物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 静止的统一 物质概念概括了一切事物的共同本质 物质与 物质具体形态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A. B. C. D.,【解析】 题干阐述了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的关系,的说法符 合题干要求。将哲学上的物质看成是具体形态的机械相加,是错 误的。与题干无关。,【答案】 B,2.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水,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 的本原是火,德谟克利特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不可再分物质微粒 原子和虚空。由此可见,这三位哲学家( )。,都科学地说明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都坚持了唯物主义世界 观 都把物质等同于具体的物质形态 都否认了社会的物质 性,A. B. C. D.,【解析】 三位哲学家都把物质等同于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属于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这些观点不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的,故 选,错误;观点材料无法说明。,【答案】 C,3.在农村,平均主义大锅饭曾经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后来实行的家 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这一状况得以破解;今天,为了土地的集约经营 、适度的规模经营,进一步提高土地的效益,形成了土地流转制度。 每一次的变革,生产力都是最大的推动者。这表明( )。,A.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客观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统一的,B.生产关系反映一种经济利益关系,C.生产力的存在和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由生产关系确定,D.生产关系是主观的,人们可以任意选择和发展生产关系,【解析】 材料体现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映生产力, A正确,C排除;B不符合题意;生产关系是客观的,并不是由人们任意 选择的,所以C错误。,【答案】 A,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真空 磁场 社会经济制度 作息时间表 阶级 物理学,A. B. C. D.,【解析】 是主观的,都属于物质范畴。,【答案】 B,5.我们说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是因为在由古猿的生存环境到 人类的社会环境、由古猿的群体结构到人类的社会结构的转变中 ( )。,地球自然条件的变化没真正起作用 劳动创造了人的生理结 构,并使猿脑变成了人脑,形成了语言和意识 劳动使人与人加强 了联系,形成了社会关系 生产劳动是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A. B. C. D.,【解析】 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地球自然条件的变化是一个 重要原因,错误;不符合题意;正确地说明了劳动创造了人 和人类社会的原因。,【答案】 C,6.脑子也是“用进废退”的,下棋打牌、读书看报、笔耕著述、思 考问题,意在健脑,“勤于用脑”与“勤于锻炼”同样重要。脑子 “用进废退”蕴含的哲理是(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 是运动的主体 物质离不开运动,物质在运动中存在 运动离 不开物质,物质是运动承担者,A. B. C. D.,【解析】 脑子“用进废退”,说明了物质离不开运动,运动是物质 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符合题意,与题意不符。,【答案】 A,7.“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 万点声。”下列与诗中蕴含的哲理相近的是( )。,A.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C.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D.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解析】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 更作荷心万点声”,体现了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表明事物是绝对运动 和相对静止的统一,D符合题意;A、C属于唯心主义运动观;B否认了 静止的相对性。,【答案】 D,8.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这一观点是( )。,A.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B.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C.离开物质谈意识的精神万能论观点,D.离开意识谈物质的不可知论观点,【解析】 题干说的是“万物在概念中运动”,强调了运动的存在, 但是没有看到物质才是运动的主体,所以犯了唯心主义错误,故B符 合题意。,【答案】 B,9.“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 是( )。,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 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自然界的存在发展具有客观性 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A. B. C. D.,【解析】 荀子这句话意指自然界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它不因 为尧是圣王而存在,也不因为桀是暴君而消亡,这说明了观点,故 选D;观点不符合题意。,【答案】 D,10.首届中国科技政策论坛会议指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三十年有 “三个不变”,即:改革针对的基本问题没有变、对创新主体制度变 革和能力建设的探索没有变、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创造性没 有变。但不变的同时,我们所处的时代变了,问题的内涵变了,改革的 措施也在不断深化。中国科技体制改革三十年的变与不变体现了 ( )。,A.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B.规律是不变的,现象是多变的,C.事物是绝对静止与相对运动的统一,D.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解析】 三十年来,时代变了、问题的内涵变了、改革措施不断 深化,这体现了事物的绝对运动,科技体制改革的“三个不变”,体现 了事物的相对静止,A入选;规律是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有相对稳定性, 但规律不是不变的,B错误;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C说法错误; D谈的是运动与物质的关系,不符合题意。,【答案】 A,11.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说道:“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 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这说明( )。,A.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规律是客观的,B.尊重自然规律就能有效地改造自然,C.认识规律必须以发挥能动性为基础,D.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尊重规律,【解析】 题干中的“农时”等是规律的体现,题干说明了遵循客 观规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D正确;A不符合题意;B、C错误。,【答案】 D,12.美国耶鲁大学和哈佛大学的科学家合作,为一种细菌重新编写了 完整的基因组编码,并提高了其抗病毒能力。这个研究标志着人们 首次能改变一个生物整个基因组的全部基因编码。这项研究也为 重新编程其他生物的基因组带来了光明前景,并对生物技术行业带 来巨大影响,可能开辟出全新的研究与应用之路。这表明( )。,A.科学的发展为人类改变遗传规律开辟了广阔前景,B.重新编程生物的基因组能为生物运动制定新规律,C.人类能利用科技手段改造有害规律,利用有益规律,D.人类能利用科技手段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解析】 规律是客观的,人们不能创造、消灭和改造,规律也不存 在有害、有益之分,A、B、C本身错误。,【答案】 D,13.近年来,我国几代科学家梦寐以求的北斗导航系统建设如火如荼 。2014年12月4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54研究所导航专业部的技术 人员展示了最新研发的40纳米级汽车导航用北斗导航芯片。这款 “中国芯”标志着中国人“心想事成”,在2015年将规模化装备到 国产手机等终端设备,为百姓提供日常生活的精准导航、定位等功 能。采用北斗导航系统的终端,具备全球唯一的短报文生命求救功 能,通过布设伪卫星的方式在美国GPS导航系统无能力覆盖区域同 样可以实现全面覆盖,在定位精度及速度上明显优于美国的GPS导 航系统。,二、非选择题(共40分),(1)请你运用唯物论知识,说明同步卫星所蕴含的哲学道理。(8分),(2)请你从唯物论的角度,说明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心想事成”。(14 分),(2)答案一: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物质对意识 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是第二位的。(6分) 关于“心想事成”能否办到,要作具体分析。如果否定物质对意识 的决定作用,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认为只要心里想的事就一定 能办到,这是唯心主义的不切合实际的想法。如果在肯定物质对意识 的决定作用的前提下,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正确的意识 能推动人的实践活动顺利进行,从而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从这个意 义上说,“心想事成”是办得到的。因此,认为“心想事成”是办不 到的说法具有片面性,是不科学的。(8分),【答案】 (1)同步卫星定位在地球特定的区域上空,为地面接收设 施提供信息,这一过程表明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8分),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不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 相结合,这实际上是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观点。(6 分)“心想事成”,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变成现实,我们必须在 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 并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才能把预定的计划变成现实,心想才能事成, 否则,就心想事难成。(6分),答案二:“心想事成”体现人们的美好愿望。(2分)“心想事成” 的提法有不科学的成分,如果人们认为心想就事成,不把发挥主观能,然而,APEC蓝并非坐等来的。根据初步测算,6省区市在APEC会议期 间实际停产企业9298家,限产企业3900家,停工工地4万余处。此外,北 京市乃至河北全省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据环保部有关负责人透露,20 132017年,我国将投入1.7万亿元进行大气污染治理。,结合上述材料,说明人类应该如何正确处理人与客观规律的关系。(1 8分),14.2014年11月APEC会议期间,包括PM2.5在内,北京各项污染物浓度 均达到近5年同期最低水平。“与天斗,APEC会议期间,我们赢了。 ”的确,付出的一切总算有了“APEC蓝”的回报,APEC蓝让人民欢 欣鼓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