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5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8 9的加减法教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448207 上传时间:2019-11-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5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8 9的加减法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5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8 9的加减法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5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8 9的加减法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8 9的加减法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会计算8、9的加减法。2通过课堂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评价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学内容第56、57页的内容,练习八的第7、8、9题。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圆片(7个红的、2个白的);7个红色圆片、3个白色圆片。教学设计创设情境,尝试计算8的加减法教学目标的确定,立足双基,注重发展,力求创新。创设情境,让学生尝试计算,有效地发掘了学生已有的计算经验。为学习8、9的加减法计算做好了铺垫。1看图说话。(课件:出示恐龙图画)师:漂亮吗?图上画着什么?谁还想说,并且和他说的不一样?(让学生充分说自己的看法,不阻止学生联想一些童话情节。)“看图说话”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搜集数据的能力和想像能力。并为下一步“尝试计算”提供了丰富的数学情境。2让学生看图写算式。要求:小组分工合作。3人写算式,1人记录。这里要求小组合作活动,旨在通过合作学习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评价意识。同时,学生对8的加减法的尝试计算,有利于学生再现已有的计算经验,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铺垫。3汇报交流,相互评价。操作悟理,感受加、减法之间的关系1小组合作,进行操作活动(1人记录算式)A、摆9个红圆片,2个白圆片(老师领着学生整齐地摆出来)师:摆一摆你们的圆片,计算以下题目:(老师边写算式边叙述)7个添上2个是几个?(7+2)2个添上7个是几个?(2+7)从9个里面去掉2个剩几个?(9-2)从9个里面去掉7个剩几个?(9-7)(板书:7+2= 9-2= 2+7= 9-7=)操作学具对学生的计算很有启发,但初入学的学生独立操作学具还有一定难度,故适当进行操作性指导是必要的。B、摆6个红圆片,2个白圆片。计算:6+2= 8-2= 2+6= 8-6= C、小组汇报计算结果(说明:以上计算都不要求学生说算法)。创造空间,将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知识和恰当运用数学知识相结合。这种梯形教学环节的设计有助于帮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构建新的知识体系。2发掘计算的方法。想一想:5+3=( ) 8-3=( )3+5=( ) 8-5=(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出来的?(学生的方法很多,可能会用数数的方法,也可能想到组成,可能用到调换加数位置和不变的思想,还可能想到利用加法来算减法。总之,要学生自由地发表见解,同时要注意让学生之间相互评价。)3老师点拨,激发学生归纳加减法间关系的欲望。如:“5+3=8,3+5就一定等于8吗?”和“你怎么知道:5+3=8,那么8-3就等于5?”(学生在争论的同时势必要利用黑板上的算式对加减法间的关系进行不完全的儿童化的归纳)。老师的一句话“一石激起千层浪”,通过学生主动、自由的争论有效地达到了教学的一个目标,同时初步培养了学生的推理意识和归纳意识。4帮助学生积累一个计算减法的方法。计算:71=( 8 )抢答:87=( )师:怎么想出来的?(大部分学生都会想7+1=8,所以8-7=1。这时,老师要抓住时机,利用评价手段让学生知道这种计算方法。如:他好棒呀!大家计算减法时很多都用数数或想组成的方法,他竟然能用加法来计算减法!今天我才知道,咱们班还藏着一个数学天才!)一个恰到好处的表扬点出了一种计算的方法,有效地利用了学生“以无意注意为主”的特点,它的效果胜过了“三令五申”的讲解。5通过谈话,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方法的意识。如:(接着和上面那位同学谈话)这是你这一节课的一个收获吗?它能用在哪里?(学生可能会举例子,如:要算8-6=?就想6+(2)=8)小结同学们,你在这节课学会了什么?板书课题:8、9的加减法学以致用分层次出示练习八的第7、8题第7题注意指导学生搜集数据,理解题意。第8题要配以故事情境的描述。如:小鹏是学校足球俱乐部的球迷,特爱踢球。瞧,星期天一大早,太阳还没出来,他就爬起来踢球了!谁能看图接着讲这个故事?(学生会讲出射门的有2个球,没射门的有7个球等情节)读讲故事这一环节有助于学生积极地理解图意,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力和表达能力,并为写算式提供了丰富的数量关系。计算:72= 92=让学生说出他们的想法。师:还能列其他加减法算式吗?(279 972 725)要求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上书写作业教学设计说明在设计本节课时我作了如下思考:1以“双基”为载体,以“发展”为目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分“知识”、“技能”、“意识”三个方面:知识目标是“通过观察操作活动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会计算8、9的加减法”;技能目标是“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想像、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评价意识和创新精神。这三方面立足于新课标中“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的思想,对本节课教学起着宏观调控的重要作用。2“开放”的教材观教材能体现出教学的目标和部分教学方式,对教学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它毕竟是局限的,我们的一节课不仅仅只是“两页纸”。作为教师,要学会用“开放”的眼光洞悉教学的要旨,灵活地运用教材。在教学本节课时,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灵活增加了操作活动的内容,使学生在充分的操作中逐渐感受到了加减法之间的关系。3尊重学生的认知体验,重视操作活动,使学生“动手做学问”学生不是白纸,数年的生活经历使他们也有了自己的认知经验,这是他们继续求知的基础,故在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认知体验。如:在本节课里学生要学习8、9的加减法,我先让学生根据“恐龙图”进行8的加减法的尝试性计算,使学生再现了已有的计算方法,然后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学会计算,使学生在实践、探索中产生“思考”。4教学方式多样化实际教学中,我们容易走两个极端:一是为了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整个一节课都顺着学生的思路,学生思维发散导致教学内容完不成;一是突出“精讲多练”,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强把学生拉入自己的教案中,先进行“填鸭式”的讲解,再实施“题海战术”。这两种思想都是不可取的!本节课采用了“学生合作交流学习”和“老师恰当点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的现成结论,而是在老师的帮助下自己动手、动脑,在观察、尝试、探索、实践中获得体验。专家评析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在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学习方式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创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了新型师生关系:教学活动中,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点拨者。2选择了灵活的学习方式: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相结合,达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3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和艺术性:采用师评、自评、学生之间互评等方式,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恰当的、艺术性的评价激励学生。总之,此教学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的年龄特征,重视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操作活动的交流空间,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对知识的感受过程”的重视,体现了新课标的新理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