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 3.1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件.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446879 上传时间:2019-11-24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2.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总复习 3.1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 3.1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 3.1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水体的主要类型 (1)地球上的水体包括海洋水、 和大气水,其中 是最主要的。 (2)陆地水体包括 、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_、冰川水、生物水等。 2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 的关系。,第1课时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陆地水,海洋水,河流水,地下水,相互补给,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1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和类型 图中数码内容:水汽输送,蒸腾,蒸发,_,陆地内循环,_。,地表径流,海陆间循环,2水循环的意义四个关键词 (1)维持:全球水的 平衡。 (2)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3)联系:海陆间的主要纽带。 (4)塑造:地表形态。 点拨 (1)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地表径流上。 (2)外流区域既存在海陆间循环,又存在陆地内循环,但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内流区域以陆地内循环为主。 (3)地球水体的转化是建立在水循环基础之上的。,动态,三、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水资源及其分布 (1)现状: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_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2)分布特点与表现,河流,(3)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空间分布:_; 时间分配:_。,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秋多,冬春少,2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1)数量影响 的大小。 (2)质量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经济活动规模,3合理利用水资源,1水循环的类型及特点 水循环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其主要环节和特点可列表总结如下:,水循环,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改变地表径流最主要的影响方式 人们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陆、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 (2)影响地下径流 人们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建设都不可避免地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下铁路的修建破坏地质结构等,都会改变地下水的渗流方向。 (3)影响局地大气降水,如人工降雨。 (4)影响蒸发,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典例导析 (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称为非生产性绿水。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流域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 ) A塔里木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雅鲁藏布江流域 D黑龙江流域 (2)在干旱和半干旱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例提高最多的是( ) A水田改旱地 B植树造林 C覆膜种植农作物 D修建梯田,思维流程 从文字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1)从材料中可获取有关蓝水、绿水、生产性绿水和非生产性绿水的概念。 (2)绿水比例大,说明蒸发(腾)的水多,由此可知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我国内流区绿水比例远大于外流区。 (3)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覆膜种植农作物可减少水分蒸发,增加农作物对水的吸收,使生产性绿水比例提高。 答案 (1)A (2)C,1陆地水体类型及补给关系 (1)陆地水体主要包括河流水、地下水、湖泊水及冰川水等类型,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如下图所示:,陆地水体的补给,(2)河流水、地下水和湖泊水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三种水体的补给状况取决于水位高低和流量大小的动态变化,如下图所示:,2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 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和地质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亦存在差异,具体比较如下:,典例导析 (2014年高考四川文综卷)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下图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1)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和( ) A湖泊水 B地下水 C冰雪融水 D沼泽水 (2)能反映该流域地域特征的地理现象是( ) A地表风沙少 B山麓青青草 C树上柑橘红 D草场牦牛跑,思维流程 1从文字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从材料中可获取“降雨量”和“径流深度”的含义。 2从图表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答案 (1)C (2)B,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表述了河流径流的特征和运动的基本规律,也就是河水的空间来源和时间变化的总体反映,它是由纵、横坐标组成的坐标图。,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1)识别图中纵、横坐标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单位及方法,特别是纵坐标应更加关注,如代表几个地理事物,各个地理事物是用什么形式表示的等。 (2)以横坐标的时间变化为主线,分析其水文特征,如流量大小、汛期及流量的季节变化、冰期及断流情况,以及流量的年际变化情况等。 阅读图中流量过程曲线,依据纵坐标中流量数据(绝对值或相对值)推断河流全年流量(或多年平均流量)的大小。 分析图中流量过程曲线弯曲的变化幅度,可以确定河流流量的枯水期、丰水期(或枯水年、丰水年)的时间段,丰水期和枯水期流量的差值大小;是否有断流,断流出现在哪几个月份等,说明河流流量年内季节变化规律(或流量的年际变化规律)。,(3)流量过程曲线反映的主要内容 流量的大小。 从曲线变化幅度了解水量的季节变化。 从曲线高峰期了解汛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 从曲线低谷区了解枯水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4)从流量过程曲线图中分析河流补给 洪水期出现在夏秋、枯水期在冬春的河流,一般多为雨水补给,但地中海气候区河流刚好相反。 汛期出现在夏季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也可能是冰川融水补给。 春季和夏季出现两个汛期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还可能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河流在冬季断流可能是河水封冻的缘故,内流河往往是由于气温低,冰川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补给所致。 曲线变化和缓,多系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2012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下图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完成(1)(2)题。,(1)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 ) A地 B地 C地 D地 (2)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 A河道淤积 B河谷变宽 C湖泊分流 D湖水补给量减小,思维流程 从图表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答案 (1)D (2)C,(2015年四川绵阳一模)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制作规格大小相同的M、N、O、P四个水槽,现将底部具有透水性能的M、N水槽置于同一水平高度,水槽内分别放置带土草坪和小砾石;在M、N水槽的正下方,斜放底部不透水的、倾角相同的O、P两水槽,如下图所示。实验时,兴趣小组同时在M、N上方均匀洒入等量自来水,并立即观察记录O、P水槽出水口水流量的情况。据此,回答(1)(2)题。,(1)此实验可以模拟的地理现象是( ) A降水强度与水土流失 B植被涵养水源 C水污染的成因 D地表水补给地下水,(2)下图是兴趣小组两位同学分别绘制的上图中O、P水槽出水口水流量过程简图。你认为最能反映水槽O出水口的是( ) A曲线甲 B曲线乙 C曲线丙 D曲线丁,解析:第(1)题,由于O、P是不透水、倾角相同的两水槽,故其流速应是一样的;则两水槽流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由M、N水槽透水的多少决定的;而向M、N水槽注入相同的水,因水槽内物质不同,导致出水量不同,反映了不同下垫面的涵养水源能力不同。故选B项。第(2)题,图中O对应的是来自M(带土草坪)水槽下渗的水,由于草坪涵养水源能力较强,故水槽O出水较缓,历时较长,与曲线丁符合。 答案:(1)B (2)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