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四部分 考前十五天 倒计时第14天 宇宙中的地球课件.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446605 上传时间:2019-11-24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7.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四部分 考前十五天 倒计时第14天 宇宙中的地球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四部分 考前十五天 倒计时第14天 宇宙中的地球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四部分 考前十五天 倒计时第14天 宇宙中的地球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倒计时第14天 宇宙中的地球,基础再现,一、地球宇宙环境 1.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 (1)普通性 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都具有同向性、共面性和近圆性。 地球的物理特征与其他行星相比无特殊之处。 (2)特殊性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 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液态水的存在。 外部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稳定的太阳光照。,2.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三因素,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地球运动的规律,2.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自转的地理意义 产生昼夜交替,产生时差,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转。 时间的计算。 a.地方时的计算:东边的地区先看到太阳,故地方时较早;每向东15,地方时加1小时,每向西1,地方时减4分钟,可借用公式计算:T求T知4分钟两地经度差(所求地点在东用“”,反之用“”)。 b.区时的计算: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则两地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且也是东早西迟,即向东加、向西减,可用公式表示:T求T知1小时两地时区差。试题常会要求计算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和世界标准时间(零时区的区时)。,在进行地方时或区时计算时,一般可用数轴法,如下图所示,画出全球的经度范围(或24时区),标出已知地点的位置、时间,然后按东加西减、每15对应1小时的法则,就可轻易求出另一地的时间。,若120E的地方时为12时,则130E的地方时为12时40分;若东八区为10时,位于其西边的东三区则为5时。,两条日界线。 a.一条日界线为国际日界线,它是人们为了避免日期混乱而特意设定的,以180经线为基础,但为了方便该线附近国家的生活,该线有三处弯曲。自西向东越过国际日界线,日期应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国际日界线,日期应加一天;由于国际日界线两侧的东西十二区位于同一个时区,故越过日界线后,区时不变。另一条日界线是0时经线,即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它的位置并不固定,而是随着地球的自转而移动。,b.在判断地球上某一日期所占的范围时,可先找出0时经线;由0时经线向东至国际日界线为新的一天,由0时经线向西至国际日界线为旧的一天;随着地球的自转,0时经线自东向西移,故新一天的范围逐渐扩大、旧一天的范围逐渐缩小。 (2)公转的地理意义 导致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形成四季与五带。,3.四节气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的特点,4.日出、日落方位与太阳直射点的关系 (1)太阳直射赤道时,即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日出正东方,日落正西方。 (2)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3)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4)恰好出现极昼的地方,北半球正北升起,正北落下;南半球正南升起,正南落下。,考前押题,1.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冬、夏日照时数空间分布。读图完成(1)(2)题。,(1)导致该区域自东向西冬、夏季日照时数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高度 B.天气状况 C.昼夜长短 D.海拔 (2)关于图中序号所在地叙述正确的是( ) A.地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所以冬夏季日照时数最多 B.地冬季日照时数大于700 C.地农业类型为灌溉农业 D.地冬夏季日照时数差最小,解析 第(1)题,根据经纬度可确定该区域位于青藏高原。青藏高原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所以东部阴天多,日照时数少;西部晴天多,日照时数多。青藏高原由东向西纬度位置相当,所以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相差无几,海拔差别也不是很大。选B。第(2)题,读图可知地日照时数最多,原因是地位于藏北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所以冬夏季日照时数最多,A正确;地冬季日照时数为600700,故B错误;地农业类型为河谷农业,故C错误;地夏季日照时数为500,冬季日照时数为600,冬夏季日照时数差为100,而地冬夏季日照时数差小于100,故D错误,选A。 答案 (1)B (2)A,2.一架飞机在当地时间6月10日5时从旭日东升的甲机场起飞,沿纬线向东飞行,一路上阳光普照,降落到乙机场时正值日落。读图完成(1)(3)题。,(1)从甲机场飞行到乙机场经历的时间是( ) A.7小时 B.11小时 C.15小时 D.23小时 (2)这一天地球的光照图(阴影为黑夜)可能是下图中的( ),A. B. C. D. (3)飞机到达乙机场时,新的一天约占全球范围的( ) A.7/24 B.15/24 C.19/24 D.17/24,解析 第(1)题,飞机从甲机场起飞时为6月10日5时,正值日出,可算出当日甲所在纬线昼长为14小时,甲、乙两机场处于同一纬线上,故乙机场昼长也是14小时,飞机降落乙机场时为日落,可算出其日落时间为6月9日19时;结合图中经度可算出乙机场日落时,甲机场为6月10日12时,从甲机场飞行到乙机场经历的时间是7小时。选A。第(2)题,6月10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图正确。图中北极地区为极夜,图中南极地区为极昼,太阳直射南半球,不可能是6月10日;图中全球昼夜平分,为3月21日或9月23日。选A。第(3)题,飞机降落乙机场的时间为6月9日19时,通过计算可知45W为6月9日24时,新的一天经度范围从45W向东至180,跨225,占全球15/24。选B。 答案 (1)A (2)A (3)B,3.下图是2016年6月8日某地理爱好者观察某地一物体的日影变化并绘制的日影变化曲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该地位于( ) A.60N B.70N C.60S D.70S (2)当该地日影最长时,太阳的方位是( ) A.东北 B.西北 C.正北 D.正南 解析 第(1)题,该地6月8日全天都有日影,应发生极昼现象,应该位于北极圈内。选B。第(2)题,结合上题的判断,该地位于北极圈内,日影最长时是日出之时,极昼地区太阳在极地方向升起和落下,北极圈内地区太阳从正北方向升起和落下。选C。 答案 (1)B (2)C,4.下表示意我国成都连续两天日出、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据此完成(1)(2)题。,(1)此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 ) A.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B.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D.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2)此季节( ) A.塔里木河正值汛期 B.江南黄梅成熟 C.南极科考正忙 D.华北平原小麦返青,解析 第(1)题,成都两日昼长都短于12小时,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第二天昼长缩短,即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选A。第(2)题,由上题可知此时为北半球冬半年,再进一步分析两日昼长都为11小时几分钟,根据成都的纬度位置可以判断此时最可能处于冬季。A、B两项都是夏季现象,D项是春季气温回升小麦生长旺盛,C项是北半球冬季现象。选C。 答案 (1)A (2)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