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自然地理 2.2气压带和风带课件.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445900 上传时间:2019-11-24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4.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自然地理 2.2气压带和风带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自然地理 2.2气压带和风带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自然地理 2.2气压带和风带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讲 气压带和风带,主干知识梳理 基础梳理 一、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及移动规律 1.成因: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 2.分布,(1)写出图中数字序号代表的环流名称: 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 (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 气压带:A赤道低气压带、C副热带高气压带、E副极地低气压带、G极地高气压带。 风带:B东北信风带、D盛行西风带、F极地东风带。,3.季节移动规律 就北半球而言,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方法点拨】 风带风向的确定方法:首先由高气压带向低气压带作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然后按照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所得的风向即为风带的风向。,二、北半球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及季风环流 1.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点睛】 (1)冬季,大陆出现冷高压,将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夏季,大陆出现热低压,将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 (2)南亚的西南季风是由于夏季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而形成的。,思维导图,核心考点突破 考点一 气压带、风带及其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归纳总结 1.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地球高低纬之间的冷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形成了三圈环流,从而形成了全球性的气压带和风带,突破该知识点应注意“三抓”: (1)抓“偏转”突破风带风向。 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原始风向,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2)抓“分布”突破位置判断。 记忆看纬度位置:纬线0、30、60、90分别是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的中心纬线。 辨别看相间特点:气压带是高低压相间分布;气压带和风带是相间分布。 分析各气压带的高低性质主要取决于各气压带气流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方式,即上升和下沉。凡盛行下沉气流的区域,必定为高气压带,而盛行上升气流的地区,则为低气压带。,判断看图形特点: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近年来,高考常涉及局部图和变式图的考查,但大都离不开以下三种类型:,(3)抓“移动”突破季节影响。 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各气压带、风带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如下图所示:,方法技巧 1.运用规律巧记各气压带或风带以及季风环流对降水的影响 降水形成的两个前提条件是:气温下降,使水汽达到饱和凝结;有充足的水汽。依据这两个条件,可以总结出以下规律:,2.利用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解释非洲动物大迁徙 赤道穿过肯尼亚中部,因此肯尼亚处于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之下。当冬半年的时候赤道低气压带主要控制肯尼亚南部,因此南部降水多,草肥水足,是野生动物的天堂;当赤道低气压带北移时,降水区域也随之向北移,南部逐渐进入旱季,草枯水竭,而北部则是草肥水足,因此南部草原动物就往北迁移。,典例探究 例1 (2014四川)下图中M、N海域均是世界优良渔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从大气环流对天气的影响分析,比较M、N两渔场捕捞作业的天气条件。 _ _,【答案】 冬半年M渔场和N渔场都盛行西风,阴雨天气多,海面风浪大;夏半年N渔场仍盛行西风,而M渔场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多晴朗高温天气,海面风浪小。 【解析】 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季节移动及其对气候的影响。M、N区域冬季都受西风带控制,多阴雨天气。N区域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终年受西风带控制;M区域为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多晴朗天气。,变式精练 1.(2012天津)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有学生认为,新加坡重视环保,利用太阳能、风能发电应当很普遍。经过探究,大家认识到新加坡的太阳能、风能并不丰富。请参考图说明原因。 _,答案 新加坡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云量多,光照少;终年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风力小。 解析 新加坡所处的纬度低,位于赤道地区,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终年多雨,云量多,光照少,另外近地面风力小。,考点二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和季风环流 归纳总结 1.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1)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如下图):,(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如下图):,方法技巧 利用东南季风特点解释我国东部季风区雨带的移动规律,来自东南部海洋上的夏季风与陆地上的冷空气相遇形成锋面雨带,随着夏季风的进退,雨带也南北推移。5月份夏季风北进影响华南地区6月份雨带移动到长江流域,在江淮地区摆动一个月左右(梅雨)7、8月份雨带移动到华北和东北地区,这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伏旱天气9月份雨带开始南移10月份雨季结束。,典例探究 例2 读“世界季风明显地区地理分布图”,图中箭头显示了一些地区地面季风风向。据此完成(1)-(3)题。,(1)1月,图中A地盛行 ( ) 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 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 (2)关于B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 B.冬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 D.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3)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 ( ) A.A地高温多雨 B.正值1月前后 C.C地形成高压中心 D.B地寒冷干燥,【答案】 (1)D (2)D (3)B 【解析】 第(1)题,根据海陆轮廓判断,A位于中国东部,1月盛行西北季风。第(2)题,B地为南亚季风区,夏季西南风来自热带印度洋地区,高温湿润;夏季风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形成的,势力强盛;夏季风来得早、退得迟,影响时间长,易产生洪涝灾害。第(3)题,C地为澳大利亚西北沿海地区,当地盛行西北季风时为1月前后。,变式精练 2.(2011福建)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虚线为晨昏线。读图完成(1)-(3)题。,(1)此时,地的盛行风向为 (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2)与地相比,地 ( ) A.气温年较差较小 B.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C.昼长年变化较小 D.较早进入新的一天 (3)图示现象可能出现在 ( ) A.1月 B.2月 C.7月 D.8月,答案 (1)C (2)D (3)A 解析 第(1)题,陆地上为高压,海洋上为低压,为北半球冬季,图示区域为北半球,风向右偏,地多吹西北风,答案选C。第(2)题,地离海洋远,气温年较差较大,排除A项;地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较小,排除B项;昼长年变化较大,排除C项。第(3)题,因此时北半球为冬季,晨昏线与70N纬线相切。此时最接近1月。,跨越瓶颈增分 图表解读系列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 母图索引,读图指导 1.读数值大小及递变 根据图中各等降水量线的数字,分析等降水量线数值的递变规律,明确其空间分布的基本规律。如图中降水量基本上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2.描延伸方向 (1)若与海岸线平行说明影响降水多少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或季风)。如图中的东南部,等降水量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说明该区域降水深受太平洋和印度洋水汽的影响。 (2)若与等高线平行说明影响降水多少的主要因素是海拔。,3.看形状变化 (1)若闭合可能为多雨中心,也可能是少雨中心(原因可能是背风坡或内陆盆地等)。 (2)若等降水量线弯曲,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降水多少,并分析其原因。 4.把握疏密程度 (1)等降水量线密集,说明降水地区差异大,一般山区或山地迎风坡等降水量线比较密集。如图中的东南部。 (2)等降水量线稀疏,说明降水地区差异小,一般地势平坦的平原、高原等降水量线比较稀疏。如图中的西北部。,常见变式 1.海陆分布对降水的影响 该区域为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受海陆位置影响,降水由东向西递减。,2.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图中A处地处喜马拉雅山的南坡,该处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受地形抬升,形成大量降水。,图为我国西南部分地区,B处为河谷,处受地形影响降水较多,处地势较高,降水较少。,3.洋流对降水的影响,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图1、2、4中沿岸有寒流经过,使等降水量线明显向高值凸出;图3中沿岸有暖流经过,等降水量线明显向低值凸出。,高考实战 (2013浙江)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 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 描述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_,【信息解读】,【思路分析】 (1)关注图中等降水量线的变化: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西北部降水空间差异大。 (2)分析成因:从美国西部地区的突出特征进行分析,即美国西部有一条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在此洋流、海陆位置等因素的分析则没有必要。 【自我解答】 分布特点: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西北部降水空间差异较大。 成因:西部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山脉西侧地处迎风坡,降水多,西部的山间高原盆地,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读图特练 (2014吉林质检)读“我国某省年降水量等值线图”,完成(1)-(2)题。,(1)推测甲地年降水量高于周边地区的原因是 ( ) A.山地地形截留水汽,形成地形雨 B.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扩散,云雨较多 C.湖泊蒸发导致水汽增多,降水增加 D.茂密的植被涵养水源,增加空气湿度 (2)甲、乙两地相比 ( ) A.乙地正午太阳高度较小 B.甲地降水的年际变化较大 C.乙地气温年较差较大 D.甲地气温日较差较小,答案 (1)A (2)B 解析 第(1)题,甲地位于闭合的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中心,其年降水量大于600毫米,降水量出现高值中心,可能的原因就是山地截留水汽(陕西黄龙山),形成地形雨。第(2)题,甲、乙都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乙地的纬度比甲地低,正午太阳高度一年四季都比甲地大。乙地位于秦岭山脉,年降水量800-1 000毫米,甲地年降水量600-800毫米,从区域位置和降水量来看,甲地气候的大陆性比乙地更强些,所以甲,地降水的年际变化比乙地大。甲地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也都比乙地大。乙地纬度比甲地低,海拔也比甲地高,所以乙地气温年较差比甲地小。乙地纬度低,日较差应该比甲地大。乙地海拔高,日较差又应该比甲地小,但乙地位于秦岭山区,纬度与甲地相差仅有2度左右,所以甲、乙两地属于中小尺度的地域范围,因此,地形对日较差的影响更大些,所以乙地海拔较高,日较差较小,加之乙地降水多,阴雨天气使乙地日较差更小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