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 专题复习 专题十 区域可持续发展课件.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445525 上传时间:2019-11-24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9.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 专题复习 专题十 区域可持续发展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高考地理 专题复习 专题十 区域可持续发展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高考地理 专题复习 专题十 区域可持续发展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十 区域可持续发展,考试标准,知识点1 荒漠化的含义及原因 1.读我国西北地区沙漠、沙地分布及内蒙古某县人口增长与荒漠化发展统计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1)有关荒漠和荒漠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荒漠就是沙漠 B.荒漠化都是由自然原因形成的 C.我国荒漠化只发生在西北内陆地区 D.荒漠化不仅仅表现为沙漠化 (2)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判断该县荒漠化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干旱 B.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C.开采矿产 D.过度开垦,解析 第(1)题,沙漠是荒漠的一种。荒漠化大部分都是由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共同造成的。荒漠化在我国其他地区也会发生。第(2)题,读图可知该地区人口和耕地面积逐年增长,因此过度开垦是该县荒漠化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 答案 (1)D (2)D,知识点2 荒漠化产生的危害及综合治理措施 2.(2016舟山学考)非洲的萨赫勒地带(下图)是世界上最贫瘠的地区之一。作为半干旱草原地区,萨赫勒地区生态环境恶劣。特别是近年来,一些西方国家大片圈租土地,种植经济作物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原本不多的可耕地越来越少。据此完成(1)(2)题。,(1)在萨赫勒地区大片圈地租地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可能是( ) A.土壤污染 B.水土流失 C.湿地萎缩 D.土地沙化 (2)当地采取收获后留茬的方法,解决上述问题。该措施的目的是( ) 减小风的侵蚀力 增加土壤肥力 保持土壤水分 减轻流水冲刷 A. B. C. D.,解析 第(1)题,萨赫勒地区位于非洲北部,位于半干旱草原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不适合发展耕种业,大片圈地租地进行不合理耕作容易导致土地沙化,故D项正确。第(2)题,收获后留茬的方法可以减少风力侵蚀,增加土壤肥力,保持土壤水分(类似于我国宁夏中卫的草方格沙障),故A项正确。当地降水较少,流水的冲刷作用并不明显。 答案 (1)D (2)A,知识点3 湿地的重要价值 3.某研究机构利用水池(4 m2 m1 m)、土壤、芦苇、水管等材料设计了一个人工湿地系统(如图)。读图回答(1)(2)题。,(1)该设计主要模拟的湿地功能有( ) 防风固沙 净化水质 涵养水源 塑造地形 A. B. C. D.,(2)若用无植物的相同模拟系统实验,则检测到( ) A.出水口的排水量减少 B.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 C.出水口的含沙量增加 D.土壤矿物质总量增加,解析 第(1)题,图示为一人工湿地系统,植被(芦苇)能净化水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第(2)题,若无植物,则该系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的作用将减弱,出水口的含沙量会增加,土壤有机质和矿物质含量均会减少。 答案 (1)C (2)C,知识点4 湿地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保护措施 4.下图为吉林省湿地面积变化图,据此回答(1)(2)题。,(1)图中显示吉林省湿地存在的问题是( ) A.湿地总面积急剧减少 B.天然湿地生态功能下降 C.湿地建设得不到重视 D.旅游开发导致湿地污染严重,(2)有利于吉林省湿地保护的措施有( ) 生态退耕 建立自然保护区 南水北调 建立有效的管理协调机制 铺设防渗地膜 A. B. C. D. 解析 第(1)题,与1986年相比,2000年吉林省天然湿地面积下降,生态功能降低。第(2)题,退田还湖、恢复湿地、建立湿地保护区、建立健全保护区管理机制等都是湿地保护的有效措施。 答案 (1)B (2)A,知识点5 流域开发和建设的基本内容 5.(2014浙江学考)下图为雅砻江干流某河段梯级开发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通过对雅砻江进行梯级开发,该流域适宜发展的工业是( ) A.甘蔗制糖 B.精密仪器 C.高档家具 D.有色冶金,(2)雅砻江水电开发受季节影响较大,针对“丰枯不均”的现象,开发时应注意( ) A.统一管理,科学调度 B.修高大坝,增加库容 C.招商引资,扩大开放 D.疏浚河道,发展交通 解析 第(1)题,雅砻江干流流量大,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适宜发展有色金属等高耗能工业,而甘蔗制糖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精密仪器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高档家具属于市场指向型工业。第(2)题,雅砻江水电开发受季节影响较大,丰水季发电量大,枯水季发电量小,因此要统一管理,科学调度。 答案 (1)D (2)A,知识点6 流域开发综合治理的措施 6.下图为某流域河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剖面图。据图回答(1)(2)题。,(1)为开发该流域河流的水能,最理想坝址应选择在(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2)该流域的d处河段洪水危害较严重,下列选项中,治理措施成效不大的是( ) A.疏浚河道 B.加固大堤 C.建分洪、蓄洪工程 D.在d处植树造林 解析 第(1)题,根据该河流干流河床的剖面图可知,河流c处的落差大,因此该处水能资源丰富,是修建大坝的理想位置。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d河段位于河流下游,地势平坦,缺乏支流汇入,此地洪水危害解决措施重点在于疏浚河道,加固大堤,建分洪、蓄洪工程,植树造林对此地基本没有作用。 答案 (1)C (2)D,易错点1 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形成原因,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干旱的自然特征本身就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而人为因素大大加速了土地荒漠化这一过程的发展,并且常常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具体分析如下:,方法技巧 1.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的分析方法,(1)自然原因:地形原因(地形类型、地势起伏状况等);气候原因(热量条件、降水条件、风力、风向等);土壤条件(土壤组成、肥力等);植被原因(疏密状况、季节变化等);河流原因(流量大小、侵蚀强度或沉积强度等)。(2)人为原因:包括当地农业结构、居民能源消费结构、生产技术、政策导向等。,2.有关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图判读,(1)明确主题,看图名,弄清是什么图。 (2)区域定位,根据经纬度、相对位置、重要地理事象等进行准确定位。如上图中的区域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绝大部分位于甘肃省中部,主要的地形区有祁连山、河西走廊、内蒙古高原。 (3)明确区域特征,根据区域的位置,分析该区域在人文、自然方面的基本特征及形成原因。如上图中的区域由于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多荒漠,祁连山的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为农业提供灌溉水源,使灌溉农业发达。,(4)明确区域发展方向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如图示区域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此外,过度引水和抽取地下水灌溉会加剧水资源短缺,不合理灌溉会加剧土壤盐碱化。为防止该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在农业生产中应提高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全流域水资源管理,合理分配水资源;合理开采地下水;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优化产业结构、合理控制人口规模是本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扩大的人为因素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影响因素中比重最大的是( ) A.过度樵采 B.过度放牧 C.过度开垦 D.水资源利用不当,2.关于该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气候干旱 黑土广布 植被稀疏 水源充足 A. B. C. D. 解析 第1题,直接可从图中读取,比重最大的是过度樵采,占比超过30%。第2题,该地是我国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水汽难以到达,因此气候干旱、植被稀疏,水源缺乏;黑土分布在东北地区。 答案 1.A 2.C,(2016宁波模拟)读“我国西北地区某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情况示意图”,回答34题。,3.该流域最可能产生的生态问题是( ) A.土地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地盐碱化 D.地面沉降,4.有关该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沙尘暴强度和频率降低 B.气温日较差增大 C.城镇面积增长幅度最大 D.河流流量增大 解析 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耕地大幅度增加,而水体大幅度减少;在我国干旱的西北地区,水体的减少最有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的产生。第4题,该地区林地、草地和水体的减少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干旱加剧,气候的大陆性增强,气温日较差增大。 答案 3.A 4.B,下图为我国荒漠化土地成因比例图。读图回答56题。,5.我国下列地区与其主要的荒漠化现象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煤炭开采 B.黄土高原风蚀 C.云贵高原物理及化学作用 D.江南丘陵水蚀,6.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荒漠化的共同原因是( ),石灰岩广布、土层发育浅薄 植被破坏 土层疏松、直立性强 降水集中,多暴雨 地表水缺乏 A. B. C. D. 解析 第5题,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风蚀作用显著;黄土高原煤炭开采加剧水土流失;云贵高原和江南丘陵水蚀作用明显。第6题,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土层浅薄;黄土高原土层疏松,直立性强;地表水缺乏不是造成两地荒漠化的原因。 答案 5.D 6.D,易错点2 沼泽湿地形成的原因分析,沼泽地的形成一般着重分析降水量(水位季节变化)、蒸发量、下渗量、排泄能力、水网密度等要素。 例如三江平原地区沼泽地形成主要原因是:气候湿润,降水较丰富;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发育,不易下渗;凌汛现象使河水泛滥。 青藏高原湿地成因: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冰川积雪融水较多;低洼地易积水;地下冻土层厚,不易下渗。 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成因:降水丰富;河湖较多,地表水丰富;地势低平,洪水易泛滥,排水不畅。,特别提示 不同类型湖泊萎缩原因及危害 由于所处区域特征不同,外流湖与内流湖面积萎缩的原因也各不相同,具体分析如下: (1)外流湖萎缩的原因及危害(以洞庭湖为例),(2)内陆湖萎缩的原因及危害(以咸海为例),(2014浙江学考)鄱阳湖近60年来出现初冬严重枯水的年份有12年。枯水期时,大面积的河滩、草洲显露,成为天然的牧牛场。据此回答12题。,1.从下列水循环环节分析,枯水期时鄱阳湖湖面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 A.地表径流汇入减少 B.湖水下渗增加 C.地下径流流出增加 D.湖面蒸发增大,2.下列措施有利于保护鄱阳湖湿地的是( ),A.退耕还林 B.围湖造田 C.移民建镇 D.截弯趣直 解析 第1题,鄱阳湖的湖水主要来自地表径流(河流)的汇入,枯水期流域内降水减少,地表径流汇入减少,则湖面就会下降萎缩。第2题,保护鄱阳湖湿地的措施有退田还湖、平垸行洪、移民建镇等。 答案 1.A 2.C,西藏和黑龙江的沼泽湿地面积广大。读表回答34题。 占全国沼泽湿地面积比(%),3.黑龙江省和西藏自治区沼泽湿地成因的相似之处是( ) A.降水丰富,集中于夏季 B.气温低,蒸发微弱 C.冰雪覆盖,有利于下渗 D.地势低平,排水不畅,4.下列关于两地湿地变化的原因和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黑龙江湿地大幅减少,主要是由于农业基地的开发 B.湿地减少加剧了黑龙江的洪涝灾害 C.西藏湿地面积增大与全球变暖有关 D.旅游资源的开发是西藏湿地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解析 第3题,黑龙江省地处高纬地区,西藏自治区位于高海拔地区,两地沼泽湿地共同的成因是气温低,蒸发弱。第4题,黑龙江省由于农业基地的开发,湿地减少,加剧了洪涝灾害;西藏地区湿地的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全球变暖导致冰雪融水量增大,湿地面积扩大。 答案 3.B 4.D,(2016嘉兴高二期末)因环境的变化,我国昔日第一大淡水湖洞庭湖面积急剧缩小。据此完成56题。,5.使洞庭湖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是( ) 围湖造田 上游水土流失严重 蒸发加剧 引水灌溉 A. B. C. D. 6.湖泊面积缩小后易发生水灾,主要是由于( ) A.水土流失加剧 B.水资源大量地减少 C.入河水量减少 D.湖泊调蓄功能降低,解析 第5题,洞庭湖面积缩小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主要是由于上游水土流失严重,流入洞庭湖的泥沙增多,泥沙淤积使得湖泊面积缩小;人为原因主要是围湖造田。故A项正确。第6题,湖泊能够调节洪峰流量,洪水时,上游洪水流入湖泊,可以削减洪峰流量,而湖泊面积缩小使得湖泊调节洪峰的功能降低,导致暴雨时容易引发洪水灾害,故D项正确。 答案 5.A 6.D,易错点3 河流水力资源与航运价值的分析,(1)分析一条河流水力资源丰富与否的思路 一条河流或某一河段水力资源是否丰富,主要看两方面:一是河流水量的大小。二是河流的落差。水量和落差的大小又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具体分析思路如下:,(2)河流的航运价值分析思路,特别提示 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措施,方法技巧 流域开发与综合治理示意图的判读,(1)读流域名称:图示主要为湘江流域图。 (2)读地形:若有等高线、山峰等信息,则根据等高线等信息判断地形类型。若没有以上信息,则根据具体区域判断地形类型,如上图中南部为南岭山地,河流中下游为湘江平原。 (3)读地势:根据河流流向,可判断该地区的地势总体特点是南高北低。 (4)读气候:根据经纬度、海陆位置或具体区域判断出该地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5)读水文、水系特征:如流量大小、季节变化等水文特征和干支流形状、河网密度、河流长度、流域面积等水系特征。,(6)读资源:本区矿产资源,特别是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河流上建有水电站,水能资源丰富。 (7)根据流域内的自然条件判断河流开发利用方向,如湘江中上游开发的重点是水能资源的开发和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中下游河段以发展航运为主。 (8)判断流域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制定出合理的解决措施。如湘江流域主要的环境问题有:中上游生态破坏(水土流失);中下游环境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城市固体垃圾污染等);洞庭湖面积萎缩、湿地破坏等。根据上述问题制定相应措施加以解决。,(2016丽水高二质检)长江从青海玉树到四川宜宾之间被称作金沙江,其下游已建和在建4座巨型水电站,下图为金沙江流域图。读图完成12题。,1.金沙江流域水电开发的最大优势条件是( ) A.资金充足 B.对生态破坏小 C.支流众多 D.落差大,水能丰富 2.金沙江流域梯级开发,可以( ) A.扩大当地耕地面积 B.减少下游洪涝灾害发生 C.减少当地地质灾害的发生 D.改善鱼类的栖息地环境,解析 第1题,河流水能资源是否丰富的条件主要是水量大小和落差大小。金沙江位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处,落差大,水能丰富,所以D对。第2题,流域梯级开发后,可以减轻下游地区洪涝灾害的发生,所以B对。梯级开发不能扩大耕地面积,而且可能会加大地质灾害的发生,鱼类的栖息地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所以A、C、D错。 答案 1.D 2.B,读金沙江下游梯级开发示意图,完成34题。,3.金沙江干流适于水电梯级开发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 ) A.华中、华东地区能源短缺,电力缺口大 B.位于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C.径流量丰富,且季节变化大 D.地质条件稳定,适于建坝,4.水库建设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可能有( ) 库区及周边地区云量增多、湿度增加 上、下游间物种交流受到阻隔 流速减缓造成水质下降,河口三角洲面积萎缩 引发旱涝灾害 A. B. C. D.,解析 第3题,A项为社会经济因素;径流季节变化大不是水库建设的有利条件,C项错误;金沙江主要流经横断山区,地质条件不稳定,D项错误。第4题,为有利因素;水库建设能有效地缓解旱涝灾害,错。 答案 3.B 4.B,读某水库运行后入库泥沙量、出库泥沙量及拦截率变化统计图,完成56题。,5.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该水库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上游来水减少 B.水库库容逐渐变小 C.库区水污染加剧 D.入库泥沙量不断增多,6.2009年出库泥沙量剧增的主要原因是( ),A.上游水土流失加剧 B.水库库容变小 C.水库清淤 D.水库拦截率高 解析 第5题,图中显示入库泥沙量大于出库泥沙量,则该水库泥沙不断淤积,水库会不断变浅,库容必然不断变小。第6题,图中显示出库泥沙量多少主要受拦截率影响,故2009年拦截率最低,导致出库泥沙量最大,而该年拦截率突然降低,很可能是人为的水库清淤所致。 答案 5.B 6.C,(2016浙江学考)读长江经济带略图,完成下列问题。,(1)四川省内以AB一线为界_(填“东”或“西”)部人口稠密,造成这种人口分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 (2)江西省、湖南省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基地,该类工业在这两省布局,主要是考虑接近_和_。,(3)生态保护和修复是长江经济带规划的重点内容之一。从保护长江水环境的角度,图中C、D两地的生态保护重点分别是_、_。 (4)与区域内其他河流相比,乌江冬季径流量较丰富,其主要原因是乌江流域冬季受_(天气系统)影响,流域内_丰富。 (5)从能源消费的角度,简述西电东送工程对长三角地区的积极意义。,解析 第(1)题,观察图中AB一线以西在四川盆地以西,为山地分布区;AB一线以东地形平坦,人口、城市密集。第(2)题,有色金属冶炼属于动力指向型工业,能源需求量大。从图上看,江西省、湖南省铜、钨等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图中显示水电站多,推知水能资源丰富。第(3)题,看图定位,C位于河流上游,为山地分布区,要注意保护林木,防止森林破坏;D位于湖区,要注意退耕还湖,保护湿地。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乌江位于云贵高原,冬季受锋面影响,降水较多,因此,乌江冬季径流量较丰富。第(5)题,从能源消费的角度,西电东送为长三角地区输送电力,缓解长三角地区能源紧张状况;长三角由用煤转为用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答案 (1)东 地形 (2)原料地(矿产资源) 动力基地(水电站) (3)植被 湿地 (4)锋面 降水 (5)增加能源供应;改善能源消费结构。,知 识 体 系,知 识 清 单,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1)荒漠化的含义(b) 荒漠化是指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耕地、草原和森林等资源的生产能力下降,即土地退化。 (2)荒漠化形成的原因(c) 自然原因:气候干旱少雨;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且集中;气候异常、生态环境失衡。 人为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3)荒漠化产生的危害及综合治理措施(b) 荒漠化产生的危害:荒漠化的发展使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粮食和牧草减产甚至绝收,进而影响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荒漠化极易产生扬尘,从而使附近地区沙尘暴天气猛增。 荒漠化产生的综合治理措施: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采取封沙禁牧、禁樵禁采、合理用水、生态移民等措施。保护好现有的草林植被和其他自然资源,科学合理地利用荒漠化地区有限而宝贵的自然资源,以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1)湿地的概念与类型(a) 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即为湿地。 湿地既包括沼泽、滩涂、低潮水时水深不超过6 m的浅海区,也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稻田等。 (2)湿地的重要价值(b) 湿地具有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具有涵养水源、提供水资源、调蓄洪水、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净化水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航运、旅游观光、提供农副产品及矿产、能源等功能。有“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鸟类的乐园”等美称。,(3)湿地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保护措施(c) 湿地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人类对资源、环境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导致湿地数量不断减少,质量逐渐下降,功能、效率降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降低,严重威胁到人类生存环境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保护措施:制定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和相应的政策法规;建立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保护区;实施退田还湖、退耕还林与天然林保护工程。,3.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1)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地理背景(b) 发源于美国阿巴拉契亚山脉西坡,是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是俄亥俄河的一级支流。 地形为上游山地丘陵、中游丘陵、下游平原。 流域内气候特征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水汽来源于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冬季和早春(12月到次年4月)持续降雨。 煤炭石油资源丰富,水能资源丰富(落差大、降雨多)。 由于长期的过度垦殖,加上滥伐森林和经常性的暴雨,田纳西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土地大面积垦荒,农业生产条件相当恶劣。,(2)流域开发和建设的基本内容(c) 水资源的综合开发是流域治理的核心,包括防洪、航运、发电、灌溉、旅游等综合性长远开发方案。 (3)流域开发综合治理的措施(b) 综合治理的措施,治理经验:a.设置专门的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b.因地制宜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c.不断加大开发力度;d.提高流域的开放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