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3讲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课件 新人教版.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445283 上传时间:2019-11-24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2.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3讲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3讲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3讲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一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第23讲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 (1)背景 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以 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已难以维系。 美国的经济实力空前膨胀,企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资本主义 体系。,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英镑,世界货币,(2)建立:1944年7月,美国、中国等44个国家举行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 ,决定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45年12月):主要任务是稳定 ,消除外汇管制;在货币问题上促进国际合作,提供短期贷款。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1945年12月):成立初期宗旨是致力于战后的 经济复兴,后来转向全球性发展援助,为成员提供 和技术援助。 (3)基本内容和特点:“双挂钩一固定”的世界货币制度。_与黄金直接挂钩,美元充当黄金的等价物或代表。 国际货币基金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的汇率。,布雷顿森林协定,国际汇率,欧洲,长期贷款,美元,(4)影响 对世界: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 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对美国:加强了美国在 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使其逐步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 归纳总结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阶段性的国际货币体系,而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是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虽然崩溃了,但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仍然存在,并且世界银行的宗旨已经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货币体系,国际金融,2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 (1)原因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实行 主义。 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促使各国开始认识到国际贸易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 (2)标志:1947年,美、中等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署 。 (3)宗旨:降低关税,减少 ,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 (4)影响:客观上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贸易保护,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贸易壁垒,3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1)三大支柱: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和“关贸总协定”。 (2)影响:调整了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标志着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 方向发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制度化,思维导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示意图,多元思维 1“二战”后初期美国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在政治、经济领域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提示:政治上:为遏制苏联,推行“冷战”,先后推出杜鲁门主义、实施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 经济上:建立以美元为主导的货币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推动签署“关贸总协定”,建立起以美国为首的国际贸易体系。,1欧洲联盟 (1)背景 文化传统: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欧国家有着相似的文化传统。 历史教训:持续不断的冲突和战争激起欧洲人对欧洲统一的强烈愿望。 现实原因: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苏 形成的影响。,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两极格局,(2)过程 1951年,法、意、荷、比、卢和联邦德国六国签订欧洲_。 1957年,六国签订了罗马条约。 1967年, 成立,大大增强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实力。 1993年, 成立,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1999年, 正式问世。 (3)影响:欧盟在经济领域已经取得了突出成就,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力量。,煤钢共同体条约,欧共体,欧洲联盟,欧元,2北美自由贸易区 (1)背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美国在国际经济中的绝对优势地位面临欧洲和日本的挑战。 (2)建立 1992年,美国与加拿大、 签订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1994年, 正式成立。 (3)特点: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经济集团。 (4)作用 促进了这一地区的 增长。 促使三国加快 的调整,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国际竞争力。,墨西哥,北美自由贸易区,经济,产业结构,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1)背景:20世纪80年代,世界经济 发展的影响。 (2)过程 年,亚太经合组织成立。 1991年,通过汉城宣言,确立宗旨和目标。 1991年, 正式加入,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以地区经济体名义加入。 (3)宗旨和目标: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坚持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内贸易壁垒。 (4)成就:在贸易和投资 、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以及经济技术合作三个方面取得了成就。 (5)影响因素:成员之间存在着文化和历史差异。,区域集团化,1989,中国,自由化,多元思维 2与欧盟相比,北美自由贸易区有什么特点? 提示:(1)北美自由贸易区成员之间虽然享受减免关税的待遇,但没有形成关税同盟,它们之间只是一种贸易伙伴关系。 (2)欧盟主要是由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发达国家组成,而北美自由贸易区则是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 (3)欧盟既是经济组织也是政治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只是经济组织。,1经济全球化 (1)进程 新航路的开辟:开启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工业革命以后:世界市场迅速扩大。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加速发展。 (2)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原因 交通运输技术和 的发展,加速了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 跨国公司和各种 成为强有力的推动者。 的瓦解,为经济全球化扫清了障碍。 绝大多数国家实行 体制,推动了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发展。,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信息技术,国际组织,两极格局,市场经济,(3)表现 贸易全球化:从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 资本全球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生产全球化:跨国公司。 (4)影响 利弊共存: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发达国家:最大的 。 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应该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谋求发展。,受益者,通史链接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2.世界贸易组织建立 (1)原因 关贸总协定存在弊端,缺乏法律性的强制措施。 为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 (2)时间:1995年, 取代关贸总协定。 (3)宗旨:促进各国 的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4)作用 使 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起来。 极大地促进了全球贸易发展。 对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的利益给予足够重视。,世界贸易组织,市场,规范化,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时间:2001年12月。 (2)机遇 促进中国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 。 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有利于建立完整的 。 (3)挑战:使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强的竞争,有些产业受到冲击。 (4)对策: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以适应新的国际经济形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世界贸易体系,网络构建,史料一 美国前财政部长福勒得意地宣称:“各个行星围绕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 史料二 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的30多年中,这个世界一直是事实上的美元本位制。美元是核心的货币,大多数国际贸易和金融都以美元结算和支付,汇率的标定也是以美元为基准。在这一阶段,世界经济出现繁荣,工业国开始减少贸易壁垒,它们的货币可以自由兑换。欧洲和亚洲的经济从废墟中恢复,并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着。 洪千帆、林忠凡外汇知识与交易技巧,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和作用,主题一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史料三 表面上看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是美元的灾难,动摇了美元的地位,是美国全球霸权衰落的象征。其实相反,美元从此获得了黄金的生命,而不是和黄金共享生命美国依靠独步全球的经济总量,垄断了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地位,刺杀了黄金,偷取了黄金的生命,建立了全球美元经济独裁美国购买全世界的资源仅需要用美国的印钞机印出来的一张纸(美元)。 谭智元金融战争与美元霸权 问题 布雷顿森林体系有何特点?起到了什么作用?,读史支招 (1)史料一表明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充当“世界货币”,具有特殊地位。 (2)史料二评价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为世界经济稳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3)史料三表明“美国依靠独步全球的经济总量,垄断了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地位”。,史论拓展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特点和作用 (1)特点:美元等同黄金,美元“唯我独尊”。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保持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关系。 (2)作用 暂时结束了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维持了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 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资本的流动,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中的特权和支配地位,使美国建立起以美元为支柱的国际货币制度,加强了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控制。,史料 19461949年,美国对外投资增加了近50%,到1970年,美国资本输出总额达1_555亿美元,占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半左右。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率19481960年为6.8%,19601965年为7.9%,19651970年为11%,而战前平均每年只增长0.7%。 史料研读 本则史料主要描述了“二战”后美国经济霸权的确立,具体解读如下: (1)史料信息表明“二战”后形成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是以美国为主导,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也有利于美国的经济扩张。 (2)史料信息实质反映了美国凭借其经济实力控制了世界经济。,“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政治领域的世界霸权,要点精讲 “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政治领域的世界霸权 1金融方面 美国凭借布雷顿森林协定确立了美元的霸权地位,建立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新的世界货币体系。 2国际贸易方面 美国积极推动国际贸易的自由化,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以扩大自己的商品输出,实际上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3工业科技方面 美国拥有强大的工业力量,成为世界工厂;战后美国在第三次技术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加强了它在世界政治经济中的主导地位。,4政治格局方面 通过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逐步确立起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对抗,北约成为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重要军事、政治集团。 5国际事务方面 二战后期起,着手策划成立联合国,1945年联合国成立,美国暂时控制了联合国,并以此作为推行世界霸权政策的工具。,史料一 西欧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说 史料二 2007年1月31日,墨西哥7万农民在市中心集会,抗议政府对农产品价格控制不力,使墨西哥人的主食玉米饼价格上涨,由每公斤7比索上涨到15比索,个别地方上涨到28比索。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后,美国玉米大量涌入墨西哥市场。近年因美国用玉米造乙醇代替汽油,进口玉米涨价,引起墨西哥玉米涨价。,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影响,主题二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史料三 欧元诞生一周年 问题 结合上述史料,分析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产生了哪些影响?,读史支招 (1)史料一表明西欧已经成为美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这说明经济区域集团化促进了成员国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导致国际竞争加剧。 (2)史料二表明因国家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墨西哥在该组织的合作中处于不利局面。 (3)史料三图中小孩的轻松活泼与山姆大叔、东洋人的忧愁沮丧形成鲜明对比。漫画反映了欧元诞生及发展表现出强劲的活力和竞争力,形象地说明了欧元诞生对国际货币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史论拓展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影响 (1)积极影响 有利于成员国经济的发展,缩小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差距。 对国际资本、技术、人才和商品的流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增长。 各个区域的和平与稳定,进一步增强了世界多极化趋势,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2)消极影响 由于经济区域集团的排他性,使贸易保护主义再度抬头,导致国际竞争加剧。 经济区域集团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因此使南北差距、南南差距加大,国家间的不平衡加剧。,史料一 跨国公司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有选择地向第三世界国家投资。贸易自由化所创造财富中的百分之七十被发达国家获得,占世界人口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只获得30%。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年增长速度每下降3%,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有可能下降百分之一。发达国家占据着高层次的工业部门,而发展中国家拥有的工业部门的层次是比较低的。 史料二 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史料研读 两则史料主要论述了经济全球化的有利影响和弊端,具体解读如下: (1)史料信息表明世界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但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2)史料信息表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有利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凭借经济实力在贸易自由化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3)史料信息表明经济全球化是新殖民主义,主张发展中国家联合起来抵制经济全球化;说明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反对经济全球化的声音。,要点精讲 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 1利 它加速了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赶超发达国家。,2弊 (1)它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由于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的,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 (2)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间的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加深,经济危机一旦发生,其传染性和破坏性会空前加强。 (3)发达国家把利润高、污染重的企业迁至发展中国家,甚至将工业垃圾和有害物质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严重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进一步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例1 (201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有学者指出,欧元作为具有震撼力的新事物,它的问世成为21世纪初欧洲甚至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欧元的巨大作用表现在( ) A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 B消除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C促进了欧盟对外贸易额的增加 D巩固了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经济区域集团化,解题思路 欧元诞生是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有利于欧洲经济的稳定发展,推动了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故选A项。B项中的“消除了”表述过于绝对,排除;欧元的使用未必会带来欧盟对外贸易额的增加,排除C项;二战后的欧洲在世界经济中并未处于领导地位,故D项中“巩固了”的表述与史实不符。答案为A项。 答案 A,视角透析,新题预测 120世纪70年代,欧共体对外开始“用一个声音说话”,并制定了对亚非拉地区的共同政策。这说明欧共体( ) A军事联合正在发展 B一体化程度有所提高 C成为经济、政治、军事联盟 D压制亚非拉国家的崛起 解析:欧共体是经济一体化组织,对外开始“用一个声音说话”说明向政治一体化发展,体现一体化程度有所提高,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外交政策,A项错误;经济、政治一体化是欧盟,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压制亚非拉国家的崛起,D项错误。 答案:B,例2 (2014年高考福建卷)下表是1980年、1996年世界不同类型国家进出口依存度表。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A.国际贸易总体发展缓慢 B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区域经济集团化削弱 D各类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缩小,解题思路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1980年、1996年四种不同类型的国家进出口依存度都在增长;中等收入国家、中低收入国家、低收入国家三种类型国家对进出口依存度更大,说明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故B项正确;A项与表格的信息相反,故错误;C、D两项与题干材料无关,且不符合史实,故错误。答案为B项。 答案 B,视角透析,新题预测 2联合国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目前大约有6.5万家跨国公司在全球有大约85万家子公司。跨国公司的快速发展反映了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 ) A多极化 B区域集团化 C全球化 D一超多强 解析:跨国公司是国际贸易的主体,在国际技术转移、商品流通和资本流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各国的跨国公司不断生成、发展和壮大,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最活跃、最直接、最重要的推动力量。故选C项。 答案:C,1(2014年高考广东卷)美国试图通过某项协定,用新型的金本位来达到贸易自由化,把国际金融的大权集中到华盛顿。以此协定为基础所建立的是( ) A北美自由贸易区 B世界贸易组织 C布雷顿森林体系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解析:本题以某个组织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根据题干信息“新型的金本位”“把国际金融的大权集中到华盛顿”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的主体地位,确立了美国在战后相当长时期内的经济霸主地位,故答案为C项。A项是区域集团组织,不是国际组织,排除;B项是贸易组织不是金融组织,排除;D项是军事组织,排除。 答案:C,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2196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耶鲁大学教授詹姆斯托宾说:“在自家的院子里有印钞机是一件愉快的事,而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十年来我们在收支平衡中能够允许亏空,是因为我们的债券普遍地被作为货币接受。”材料表明当时美国( ) A外部债务大幅度下降 B掌控着国际金融霸权 C黄金的储备不断增加 D任意调整黄金与美元比价 解析:战后形成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使美元拥有特殊地位。从材料信息“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我们的债券普遍地被作为货币接受”可知,当时美国掌控着国际金融霸权。故选B项。 答案:B,3下表为某国际经济组织对中国的援助战略和主题内容,该国际经济组织是(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关贸总协定 D世界贸易组织,解析:从材料关键词“中国环境技术援助”“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体现的是“技术援助和帮助经济转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银行为成员国提供发展经济的中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帮助经济社会转型,故A项正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成员国提供解决国际收支暂时不平衡的短期贷款,故B项错误;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是关贸总协定,属于经济贸易组织,不涉及经济援助,故C、D两项错误。 答案:A,4(2015年深圳模拟)货币变局一书中写道:“伴随英镑衰落的是美元的崛起,一个新的时代被开启了。或许,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一“时代”的开启( ) A加速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B加强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合作 C缓和了美苏争霸造成的紧张局势 D推动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解析:1945年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美元充当黄金的等价物或代表,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有利于加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合作,故选B项。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实力的相对衰弱,加速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20世纪50年代出现美苏争霸,20世纪50年代欧洲的一体化进程开始,都不符合时间限制,故A、C、D三项错误。 答案:B,5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该材料所反映的年代是( ) 二战后世界主要经济实体的国民生产总值(单位:10亿美元),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A.1945年 B1951年 C1980年 D1993年 解析:欧共体成立于1967年,排除A、B两项。1993年苏联已经解体,由此排除D项。 答案:C,6从贸易区内部的实力来看,美国占有2/3的人口和90%的经济实力,加拿大则仅有7%的人口和8%的经济实力,墨西哥虽拥有近26%的人口,但经济实力则不到2%。材料可以体现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特征是( ) A货币一体化 B政治合作 C大国主导 D军事合作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数字的对比,可知贸易区内各国实力不均衡,相应地,贸易区内事务由大国主导,故C项正确;北美自由贸易区未实现货币一体化,A项错误;B、D两项同题干内容不符,排除。 答案:C,7(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右图为波兰开放边境线时的情景,它反映的是( ) A冷战结束 B华约解体 C北约东扩 D欧盟扩大 解析:本题以波兰边境线开放的图片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图片信息的能力。这张历史图片中的旗帜为欧盟的旗帜,说明波兰与欧盟的关系,体现了欧盟的扩大,故D项正确。图片不是北约和华约的标志,而是欧盟的旗帜,故排除B、C两项;图片无法体现两大阵营结束对抗,故A项错误。 答案:D,8(2014年高考江苏卷)有学者认为,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仅仅是资本运动的全球化,而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西方资本的大规模跨国运动将世界的生产和交换活动连为一体,但是从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这一观点旨在强调经济全球化( ) A表现为大规模的跨国运动 B.不利于世界经济均衡发展 C使生产和交换活动更密切 D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解析:本题以学者的言论为切入点,考查经济全球化,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中“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说明经济全球化不利于经济平衡,故本题选B项。A、C两项只是材料反映的一个方面的信息;D项材料中没有提及。 答案: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