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语文 现代文复习教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439841 上传时间:2019-11-2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语文 现代文复习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2020年高考语文 现代文复习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9-2020年高考语文 现代文复习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语文 现代文复习教案(一)说 明 文1、 说明文定义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 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二、分类及方法与顺序(一)、分类1、从说明对象的角度:事物性说明文、事理性说明文。2、从说明文语言特征:平实的说明文、文艺说明文。 (二)、说明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的具体分类: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三)、说明的方法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比较、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 坐(作)下摹画打分数1.)举例子: 使文章更加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客观地说明了事物。2).作比较: 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3.)下定义: 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4.)列图表。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还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5.)作诠释。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诠释法。6).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说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同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不同的是,比喻修辞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说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则不宜使用。7.)摹状貌。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行状貌摹写,这种说明方法叫摹状貌。(和描写要区分开,两者虽一样,不过是在不同的文体中的。)8).引用。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可以引资料说明。引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9.)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10).列数字。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据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三、语言及结构1、对整篇文章语文的品析,一般从二个角度谈:A、准确;B、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A是一般说明文的共同特点。B是针对不同语文风格的角度谈。做这种评析整篇文章语言特点的题目,一定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比如可以选择一句话为例子。规范性的答题格式如下: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语文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的特点,如“”一句,就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像这样的例子文章中还有很多。2、对具体篇/句/词的评析 篇/句的作用基本同上。字词作用有以下考查形式:A、加点字词有何作用?B、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C、加点词语能否删去?这种题目往往要结合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有时是体现语言生动性)的特点答题。第二种题型还要在答题中比较二者的区别。第三种题型还要加上“删去后不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或与客观事实不符合”之类的表述。说明结构:总分分总总分总(常用)四、 考点及对策考点之一:说明对象考查类型:直接让学生回答:“这篇文章(或文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对策: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考点之二:说明对象的特征类型1:直接找出说明事物的特征的句子对策: A、看 题目B、在首段中找C、抓关键词句(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类型2: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对策: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考点之三:说明方法类型1:直接让考生回答文章或段落的说明方法对策: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的主要特点,然后根据文段内容分析判断。类型2:文章某段或某句运用何种说明方法,简要说明它的作用?对策:找出运用的说明方法,再根据下列说明方法的作用具体回答。 1、举例子 :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2、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3、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4、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5、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6、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7、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8、引用法: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9、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10、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11、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考点之四:说明顺序类型: 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对策:1、了解说明顺序的基本常识:说明文有三种写作顺序。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的具体分为: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特殊)、概括具体、整体局部、总分2、中考标准化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_的说明顺序对_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考点之五:说明语言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对策: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格式:准确(或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对策:(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对策:(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对策:找出语言准确的词句,然后说明其作用。找准确词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找有精确数据的句子;找有概数的句子;找使用限制性词语的句子。类型5:指示代词的含义类型:指示代词如 “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对整篇文章语文的品析,一般从二个角度谈:A、准确;B、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A是一般说明文的共同特点。B是针对不同语文风格的角度谈。做这种评析整篇文章语言特点的题目,一定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比如可以选择一句话为例子。格式如下: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语文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的特点,如“”一句,就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2、对具体篇/句/词的评析篇/句的作用基本同上。) (二) 散 文1、 散文的特点 内容上: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认识。 形式上:(1)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2)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3)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4)行文自由,结构灵活。 综合以上两点:“形散神不散”。阅读散文时,要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文脉),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二、散文分类 散文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散文,是指诗词以外的散体文章;狭义散文,则专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这里所要谈的是狭义散文。根据表达方式侧重点不同,一般把散文分作记叙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三类。记叙散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在这类散文中,有的着重是记写、刻画人物,以人物为全篇的中心。抒情散文: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散文,它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抒情散文抒发的是怎样的感情,如何抒发,都与文章揭示的思想意义是否深广有极大的关系。哲理散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它说理,往往借助于事例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进行,文学色彩很浓。它同一般议论文一样,要求观点鲜明、概念准确、说理充分、层次明晰、以理服人。但是,它不需要逻辑推理,严密论证。常见的文学性很强的随笔、杂感等短小精悍的文章,皆属此类;作者常常借助于对古今故事、花鸟草虫等具体事物的描叙来说理,显得妙趣横生并富于感情。散文阅读一般方法:(1)要理出作品选择了哪些材料,中心思想是什么。(2)看“形”和“神”的“结合点”是什么,也就是要抓住散文的线索。(3)看作者组织材料的顺序,选择了怎样的角度。(4)品味散文的语言。三、考点分析1、把握文章内容, 概括文章主题 散文选材广泛,行文自由,表达的细想感情丰富多彩,所以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也是散文的考点之一。把握散文主题方法是:(1)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章主题;(2)从所选的材料中概括,材料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我们可以看文章所选的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态度、感情,从中找到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考题形式:直接概括全文或某一段落的主题或作者的思想感情。答题要点:(1)能利用原文词语,尽可能使用;(2)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注意语言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要做到言简意赅又不漏掉答题点。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顺序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会精心组织、选取材料;在表达上更是精益求精,特别注意词语在表达上的顺序、层次和分寸感。散文中的顺序,一般包括:选取的材料顺序;段落顺序;句子顺序;词语顺序等。(1)线索(可作为线索的有:人、事、物、情)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准绳,我们形象称之为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脉络或描写、记叙的脉络。考题形式:直接问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或说说作者选择材料的依据等答题要点:找到线索,根据提问灵活回答。关键是能判断准线索。(2)顺序考题形式:(1)连续的材料或几个段落或词语能否调整顺序?为什么?(2)从原文中抽出一句话或几个词语,让你放回文中可以选择的几个地方。答题思路:形式(1),要注意审题,有的题是不能颠倒顺序的,有的是可以颠倒顺序的。在出题时会有暗示;同时也要推敲材料和段落、词语之间的关系。不管能还是不能,都要谈为什么。思路是要看材料或段落、词语之间的逻辑关系(参照说明文考点分析的顺序分析部分)。形式(2),从原文中抽出的语句,往往是总结性的或承上启下的,一是靠考生的语感修养;二是对语句进行理性分析。词语顺序也要凭借语感和理性分析,要分析语言环境和词语搭配的问题。这样的题,往往是有选择答案,即使没有选择答案,也不要回答为什么,但思维过程要考虑道词语的逻辑顺序和词语搭配的习惯。3、品味语言在散文阅读中,这是一个大的考点,可以包含很多小项,分析如下:(1)字词含义:原文给一个词语的拼音,让你根据语境和拼音写出词语并结合语境解释词语的含义。这个考点是今年的必考题。填写词语要靠平时的积累,解释词语要根据该词语所在的语境来推断。答题思路:考虑文章或段落的主题,结合主题来答词语的含义;根据该词语前后语句的内容、含义来推断。注意:如果知道该词语的原始意义解释,一定不要忽略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2)词语妙用:考题形式:品评加点词语作用(妙用)或加点词语能否删除答题思路: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表达作用,词语的表达作用,要结合语境或主题思想来回答,要答该词语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题思想的作用,有时也可以考虑词语对景物描写意境的作用或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体现词语的准确性或生动性。(3)哲理性语句的深层含义这样的题,往往结合发展性考题来考(见考点5分析)。有时,也会单纯考哲理性语句的含义,这样的考题,关键要抓住中心词,要体会词语的深层含义和双关意义。4、表达方式的作用一篇文章或一个文段,一般会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为了表达主题需要,往往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有时会考(或变相)其它表达方式的作用,有时会把修辞融合在这里考。(1)描写的作用散文中的描写主要包括景物、人物描写等。景物描写,主要考意境描写的作用,答题时,重点是景物描写对表达作者或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要严格区分小说景物描写与散文景物描写的不同(小说景物描写是渲染气氛或交代时令(季节),衬托人物;散文景物描写是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或主题的);人物描写主要是考外貌、神态、动作、心理,有关细节描写的地方值得注意。人物描写主要是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2)议论的作用散文中的议论,往往是揭示文章的主题或和抒情结合在一起,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此考点一般不单独出题。(3)抒情的作用要注意作者的思想情感倾向,一般不单独出题,往往和词语表达考点结合起来考。5、表现手法泛指写作上的方法,它必须是一段文字或一篇文章写作的方法。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写景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移情于景咏物类托物言志 怀古类借景抒情、即事抒情咏史类借古讽今、借题发挥 送别类即事抒情、即景抒情边塞类真抒胸臆、借景抒情等等有时也见衬托、对比、侧面描写、象征、卒章显志、讽喻、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以实写虚、寓虚于实、虚实相生)手法等。6、发展性考题(1)仿写此考点一般是给一个句子,让考生仿写一个或几个,答题要点:要读懂题旨要求,让考生做什么,怎么做;例句的关键词语是什么,要抓住关键词语思考、答题;在没有答题思路的情况下,要考虑和例句关键词语相对、相同的词语,例如:关键词语是天空,你可以考虑大地、高山、海洋等,联想要丰富,思维开阔。例句的基本思维模式是:XXX对象在XXX条件下,XXX怎么样。例如:“没有蓝天的开阔,可以有白云的悠闲”就是这个公式的叠加使用,我们可以考虑:没有海洋的辽阔,可以有河流的彭湃;没有河流的奔腾汹涌,可以有小溪的清澈;没有高山的险峻,可以有土丘的秀气;没有高楼大厦的明亮,可以有草屋的温馨等等。(2)谈感受这也是散文阅读的热门考题,可分为:(1)对描写对象;(2)对人物情感;(3)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4)对文章某些内容或形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等。此考点灵活多变,把握的关键是:能准确读懂原文的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情感;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或态度,不能模棱两可;答题时,语言要流畅,不能出病句,语言要有层次性。可以引用诗文或名言回答此题。(3)续写给一段话的前半部分,让考生续写后半部分,启发考生答题的的思路,往往在原文上。散文阅读,无非就是为了答题和得分。然而,散文内容千变万化,唯有核心不变。答题窍门口诀:做阅读在原文找答案,跟着中心走,要啥啥都有。一定要知道文章的中心,在运用答题术语,紧扣中心回答。(三)议 论 文一、什么是议论文?议论文是直接阐明客观事物道理,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以表明作者一定的见解和主张的文章。二、议论文的主要特点1、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兼用其它表达方式(最常见的是穿插记叙:用记叙交代议论的背景和对象;以记叙的事实作为论据)。2、 以鲜明的态度表明观点或主张。 3、用充分的材料证明其见解或主张。3、 议论文的分类:议论文分立论文和驳论文两类。1、立论文从正面论述其观点的正确。如纪念白求恩2、 驳论文对反面论点进行驳斥,从而确立其正确的观点。如“友邦惊诧”论四、议论文的要素:论点、论据、论证是议论文的三要素。1、论点(1) 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2) 分类:有的议论文分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但并不是每篇议论文都有分论点,有的只具备一个中心论点。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注系是统帅与被统帅的关系,就是中心论点统帅各分论点,各分论点是证明阐释中心论点的,分论点是中心论点的道理论据。(3) 论点的语言、形式及要求:论点应是一个非常明确的判断句(或肯定的判断,或否定的判断),或肯定句,标志是用判断动词“是”或能愿动词“应该”、“必须”、“要”等,语言要明确,不能是一个令人难以确定含义的语句。作论点的句子,应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但不能是疑问句。论点应正确、鲜明。(4) 怎样寻找和总结议论文的中心论点看议论文的标题,寻找或总结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的标题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如俭以养德。看议论文的开头,寻找或总结中心论点。开宗明义、开门见山往往是议论文常用的写法,因许多议论文的中心论点都出现在开头部分。如谈骨气。看议论文的结尾,寻找或总结中心论点。一些议论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后,至文末得出结论,该结论即文章的中心论点。如纪念白求恩。分析议论文的论据,总结中心论点。一些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不是非常明显,需要分析文章所用的论据才能总结出来,这样的议论文要分析文章的论据是为了证明什么的,这“证明什么”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归纳综合分论点,总结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分解为好几个分论点,这就需要逐个对分论点进行分析,再综合归纳,总结出中心论点。如理想的阶梯。2、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根据(包括事实和道理)。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论据分类:论据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大类。事实论据:包括史实、典型事例、统计数字等。道理论据:包括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名人名言、格言、谚语、原理、定律等。(3)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是证明与被证明之间的关系。论据证明论点,论点被论据证明。 (4)论据的要求:典型、确凿。3、论证(1)论证: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联系的纽带。解决“怎样进行证明”的问题。论证分归纳法(由个别到一般)和演绎法(由一般到个别)两类。(2)论据的要求:合乎逻辑。五、论证方式:论证方式分立论和驳论两种。1、立论: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述、证明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如谈骨气。立论首先要做到对论述的问题有正确的主张。观点要鲜明,论据要充分,有不可辩驳的说服力。其次,要言之有序,言之有理,合乎逻辑。如最后一次讲演2、驳论: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驳斥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和主张,从而确立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如“友邦惊诧”论驳斥论点的方法:六、议论文的结构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形式:引论本论结论。在思路上体现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谈骨气开篇提出论点,并作解释和分析,接着用三个典型事例从三个方面证明论点,最后在议论的基础上提出号召。引论:开头部分,提出问题。本论:主体部分,分析问题。结论:结尾部分,解决问题。七、论证方法1、例证法:例证法就是选用真实而有代表性的实例作论据以证明论点正确性的论证方法,是基本论证方法之一。作为论据的事例主要有两大类,即现实事例和历史事例;此外,还有数字实例(统计数字,必须准确)。运用例证法要注意的几个问题:选用的例证应有代表性,应具有典型意义;选用的例证必须与论点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运用事实论据,只是为议论说理服务的手段,因而要简明扼要、概括,文字简练,并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不需铺叙渲染,要防止“以叙代议”的倾向。运用例证,要结合事例进行分析,只有通过分析揭示所举事例(或数字)与论点的内在联系,才能使事例充分发挥其在论证中的积极作用。否则堆砌再多的事例也只是徒劳无功,甚至弊端丛生。2、引证法引证法是引用正确可信的道理来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这也是一种运用理论论据进行论证的方法。讲道理要有根据,这主要指经典作家的言论、科学上的公理和原理、尽人皆知的常识以至内涵精辟的格言成语等。因为这些道理是从大量的实践中概括总结出来的,已为社会所公认,可直接用来作为论据,证明论点的正确。3、对比论证法对比论证就是以正面材料(或观点)与反面材料(或观点)两相对照,以阐明论点的正确性(或揭露敌论的谬误)的论证方法。对比论证可用于立论,也可以用于驳论;可用于通篇,也可用于局部。4、喻证法喻证法就是比喻论证法,是用具体、生动的事例或故事为喻体,并把它作为论据用来证明自己论点的方法,这种方法用得好,可以使抽象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浅显化,从而让读者更易领悟理解,乐于接受。5、归纳论证法归纳论证就是从许多同类有联系的特殊事物中概括出一般的道理;或者说,用特殊的论据来证明普遍性的论点的方法。它是归纳推理的具体运用。它的特点是从个别到一般,符合人类认识活动的规律。归纳法,由于是从大量事实出发来证明论点,讲清道理,切实可信,因而能以理服人,具有较强的说服力。运用归纳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运用归纳法,必须选择真实、典型的事例进行论证,不能随意挑选某些个别事例作为论据。被归纳的个别事物(现象)必须具备充分的代表性,否则就会陷入“以偏概全”的误区,将论述导入歧途。甚至构成谬误。被归纳的个别事物(现象)相互之间必须具有完全一致性,即必须具有共同的本质属性,否则归纳就会前后矛盾,上下不一,从而失去了论证的可靠性与可信度。八、议论文的语言议论文的语言特点主要是严密,逻辑性强。也有些思想漫谈、杂感一类的文章,语言还讲究生动活泼,犀利有力。议论文的语言特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分析:1、分析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揭示其严密的逻辑性。2、抓住关键性的词语进行分析,揭示其用词的准确性。3、分析修辞方式,以及成语典故的运用,揭示其语言的生动性。识别或提炼中心论点、分论点:、论点出现的形式和位置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较完整的句子。位置:标题、开头、篇末、论述过程中(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表述不集中,需要概括、当碰到文中没有现成的表达论点的句子时,尽管有一定难度,但也有方法可循:需要在准确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抽取文章核心,依据论题和论据,参考作者要解决的问题,准确判断和提炼作者的观点,然后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要注意的是,有些文章中表达中心论点意思的句子不止一句,需要加以比较,找出最简洁、最明确的句子。分析论据与论点的关系:答题方式:本文(段)的论点是,这里所列举的属(事实或道理)论据,是为了从(反面或正面)证明这个论点,辨识论证方法,分析其作用:、回答这类问题,首先需要明确常见的几种论证方法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别,然后结合语境,具体内容具体分析。、答题方式:这一段(一句)运用了论证方法,论证了(论点),显得(好处)。仿照原文中表述论点(分论点)的句式,提出自己的一个观点:、回答这类问题,首先要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再根据阅读文章的启示获取独特体验,最后用规定的句式表述出来,并构成一个论点(分论点)。、这种题目既考查联想能力,又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还考查把握分论点与中心论点关系的能力。(四)小 说 小说被人们称为“生活的教科书”,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以刻画典型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着的环境的描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方法指津】1.把握人物形象。小说是以塑造人物为中心的,人物塑造的方法有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即通过直接地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神态来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及性格特点,反映作品主题。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即通过他人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细节描写。通过分析人物的具体细微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环境和场面的细枝末节的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要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特征,就要从上述刻画人物的方法入手,细致揣摩,整体联系。同时,还要善于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1、判断人物描写的种类并分析作用(塑造人物形象)答题格式:属于 描写,表现了人物 的性格。(或 的高尚品质等)2、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叙述) 答题格式:采用了顺叙的记叙顺序,把 事件叙述得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脉络分明。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答题格式:把 放到前面写,造成悬念,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或另一些事。) 答题格式:插叙了 ,充实了文章内容,丰富了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 性格,突出了文章中心。 2概括小说情节。小说中的情节,是指小说中用于表现人物性格发展变化的事情,它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答题格式: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人+时间+地点+事件)3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我们可从五方面进行思考: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暗示社会环境;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渲染气氛;推动情节的发展。答题模式:这句(段)话描写了 的一幅图画,交代了 的背景,渲染了 的氛围(气氛),烘托(衬托)了人物 的心情,为下文写 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一般只要写到两三个就足够了)附录一:氛围(气氛)的分类1、严肃(肃穆)庄严例如:在参观纪念馆、烈士陵园时、参加追悼会时、参加比较正式的活动,如升旗仪式时。2、静谧安详就很多描写夜景的诗歌文章都营造了这样的氛围,例如叶赛宁的夜,同学们走夜路可能会感受到这种氛围。3、轻松愉快一件事情做成功了,或做了一件好事,可能每个人就会有愉快的情绪体验,此时的景物描写往往就有这种氛围。4、紧张严峻很多描写战争的边塞诗就营造了这样的氛围,如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的“塞下长烟落日孤城闭”就营造了战前紧张严峻的氛围和形势。5、热烈(热闹)喜庆 比如过年、结婚、过生日等喜庆的场合就是这样的一种氛围。6、喧闹嘈杂 比如我们黄陂当街日的时候,街上就是这样的氛围。7、凄凉(忧伤)冷清。许多人失意、失去亲人、忧国思亲时写的诗文往往就笼罩了这样凄凉冷清的氛围。附录二:心情的分类:1、喜:闲适高兴、愉快、喜悦激动、兴奋欣喜若狂2、怒:厌恶、讨厌不快、不满生气痛恨、憎恨愤怒、愤懑3、忧:思念、寂寞忧郁、忧愁忧伤、伤感悲哀、悲伤凄凉、悲苦4、惊:惊奇紧张慌张害怕恐惧5、愧:害羞惭愧内疚后悔悔恨6、渴:怀念急切、焦急渴望、向往、憧憬4.挖掘小说的主题。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主题的深浅往往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分析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1、格式:此文记叙了(描写了) ,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2、找主题句 解题指导: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5.捕捉小说中的技巧。小说离不开精妙的写作技巧,在中考试卷中,捕捉精妙技巧的题型有: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解答这类题目,平时要注意掌握小说的各种表现手法,如细节描写、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等及其特点。1、分析具体词语的含义和作用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引申义,比喻义,双关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使不明了的明了化;将比喻、象征还原)。格式:“”一词原指 ,这里指 。表现了 。2、分析句子含义抓住关键词,透过句子字面意思分析出深层含义,须联系上下文和文章中心。3、句子、语段在结构上的作用A、总领全(下)文,引出下文;B、总结上(全)文;C、承上启下(过渡); D、为后文作铺垫、打伏笔;E、照应前文(开头)。在答题时,一定要写到哪句话承接上文的什么内容或引出下文的什么内容或为后文写什么做铺垫、打伏笔或照应前文(开头)的什么内容,否则拿不到满分。4、判断写作手法并分析作用(往往指整篇文章所采用的手法) (1)拟人手法 答题格式:该文采用了拟人的写作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 。把 写活了,使 富有人情味。 (2)夸张手法 答题格式:该文采用了夸张的写作手法,突出了 ,启发读者联想,使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3)象征手法(通篇比喻) 作用:用 象征 ,含蓄、深刻地表达了 的情感。 (4)对比手法 答题格式:把 和 比较,突出 的性格,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 (5)衬托(侧面烘托)手法 答题格式:通过写 ,从侧面衬托了 的 性格/思想/感情等。 (6)讽刺手法 答题格式:综合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语言辛辣幽默,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 (7)抑扬法:欲扬先抑(先抑后扬)、欲抑先扬(先扬后抑) 答题格式:该文采用了抑扬法,先 ,后 。上下文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 。(8)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答题格式: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形成前后照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9)设悬念 答题格式:设置了一个 悬念,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10)直抒胸臆(在文章结尾经常使用) 答题格式: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抒发了作者 强烈的感情,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动人心弦,引起读者的共鸣。 (11)叠词(和反复、反问的作用相似) 答题格式:加强语气,强化感情,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12)开门见山 答题格式:开篇点明题目,进入正题,使读者容易把握文章内容和中心。 (13)托物言志 答题格式:通过对 的吟咏,含蓄委婉地表达了作者 的情怀/情感/志向。 例题:爱莲说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试简析。 答:爱莲说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通过对莲花高洁形象的吟咏,含蓄委婉地表达了作者不与封建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怀。 (14)卒章显志、画龙点睛(往往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 答题格式:在文章结尾用简洁、精辟的话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表达了 强烈的感情,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发人深思。 例题:荷叶 母亲采用了什么试简析。 答:荷叶 母亲采用了的卒章显志、画龙点睛写作手法,在文章结尾用简洁、精辟的话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热情赞美之情,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发人深思。 (15)以小见大 答题格式: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从 这一件小事中,表现了 这一重大主题,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发人深思。 (16)夹叙夹议(叙议结合) 答题格式:采用了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通过叙述 和发表议论,表现了 这一重大主题,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发人深思。 (17)虚实结合 答题格式:采用了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实写 ,虚写 ,激发了读者的联想和想像,使文章如梦如幻,表达了作者 之情。 (18)联想和想像(常在诗歌中采用,如天上的街市) 答题格式:采用了联想和想像的写作手法,有利作者驰骋才华,表达 之情。 (19)动静结合 答题格式:采用了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 是写动景, 是写静景,动静相间,使文章相映成趣,多姿多彩。 (20)伏笔、铺垫 答题格式:采用了伏笔、铺垫的写作手法, 是为下文写 埋下伏笔、做铺垫,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结构严谨。 6. 谈看法、启示、体验。这是一类开放性试题。回答这样的题,需要注意下面几点:联系背景,读懂内容;针对话题,选取角度;联系实际,具体阐述;中心明确,思想正确;简明扼要,准确无误。(五)判断修辞方法并分析作用一、提问方式:划线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好处/有何作用/有何表达效果?题型变种:请从文中选择你喜欢的一句话进行赏析。(选择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然后分析表达效果)二、答题三步曲:1、判断采用什么修辞手法。 2、写出该修辞手法的一般作用。3、结合具体句子分析含义。(表现了什么/表达了某种感情/突出了什么/强调了什么) 三、答题必备知识即初中阶段必须掌握的8种常见修辞手法的作用1、比喻修辞手法答题格式:把 比做 。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本体) (相似性)。(记叙文)生动形象地说明了 (本体) 的 (相似性)特点。(说明文)2、拟人修辞手法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表现了 。把 写活了,使 富有人情味。3、夸张修辞手法答题格式:突出了 ,启发读者联想,使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4、排比修辞手法答题格式:句式整齐、音律和谐、气势如虹、表现了 ,表达了 的感情(之情)。5、对偶修辞手法答题格式:给人以音节匀称、音律和谐的美感。6、反复修辞手法答题格式:强调了 ,突出表达了 的感情(之情)。7、设问修辞手法答题格式: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启发读者对 进行思考,很自然地引出下文。8、反问修辞手法答题格式:加强语气,意思是说 ,表达了 的感情(之情)。练习:阅读别把植物带回国一文,完成1317题。(共13分)在1845年多雨的夏季里,爱尔兰人从美洲进口了一批马铃薯种薯,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灾难也流进了爱尔兰。这批马铃薯种薯,感染了马铃薯晚疫病。这是一种很厉害的马铃薯传染病,传播速度很快,如果把得了这种病的马铃薯种薯种到地里,薯苗会大面积死亡;侥幸活下来的秧苗,结出的马铃薯,储藏起来也会很快腐烂。由于没有防治能力,马铃薯晚疫病在爱尔兰迅速传播开来,并一年年加重。1848年和1849年间,马铃薯晚疫病在爱尔兰大肆流行,造成了毁灭性的灾害。很多爱尔兰人走投无路,或饥饿而死,或由于无力交地租,被地主赶出家门,无家可归。在马铃薯晚疫病大流行的几年内,爱尔兰有20万人死于饥荒,近200万人移居海外。这方面的例子举不胜举。因此,各国陆续开展了植物检疫工作,以防止类似的悲剧重演。植物检疫分为对外检疫和对内检疫两种。对外检疫又分两部分,一是针对国外的植物或植物产品进行检疫,不让植害进入本国,以保护本国的农业生产安全和生态平衡;二是检查将要出国的植物或植物产品,避免有危险性的植物病虫害和侵略性杂草向国外传播,以维护本国的贸易信誉。对内检疫是将局部地区发生的危险性病虫害,封锁在一定范围内,防止病虫害传播和蔓延。通过检疫发现有害生物后,一般给予扣押和封存销毁,或进行除害处理。目前采用的除害处理的方法主要有:熏蒸消毒处理法:在国际贸易中,木材是应用十分广泛的商品包装材料之一,但有害生物易附着在木质包装上,随商品一起进入进口国。解决方法就是熏蒸。熏蒸一般在场地做,把货物放到集装箱里,用溴甲烷等药剂进行灭菌处理。热处理法:用微波、高温的方法对植物产品等进行灭菌处理。机械汰除法:对植物种子、药材等用筛网过滤、液体漂洗等方法进行淘汰剔除。隔离试种法:对种子、植物等先在指定地点进行隔离试种,观察其情况,如无植害,再推广种植。为把将于今年五月在我国上海举行的世界博览会办得红红火火,组委会从国外引进了很多大型景观植物,我国检疫部门都对它们进行了检疫、消毒、隔离试种等处理。比如从日本引进的600多株日本红枫和日本青枫,在海关机场,就被进行了现场检疫,树体还被消了毒。上海检疫部门还在一些植物园专门开设了隔离试种区,对那些为世博会服务的引进植物进行隔离试种,基地人员每天进行观察记录,市林业病虫防止监管人员也每周前往观察记录。为了我国的植物安全,出国旅行时请别把植物带回国。(选自我们爱科学xx年2月有删改)13文章开头讲述爱尔兰人从美洲进口了一批马铃薯种薯造成毁灭性灾害的事例有何作用?(3分) 14任选一句作答,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2分)(a)通过检疫发现有害生物后,一般给予扣押和封存销毁,或进行除害处理。 (b)木材是应用十分广泛的商品包装材料之一。 a: 。b: 。15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A为把世博会办得红红火火,我国检疫部门对组委会从国外引进的很多大型景观植物进行了检疫、消毒、隔离试种等处理。B植物的对外检疫一是针对国外的植物或植物产品进行检疫,不让植物进入本国。C对内检疫是将部分地区发生的危险性病虫害,封锁在一定范围内,防止病虫害传播和蔓延。D通过检疫发现有害生物后,目前采用的除害处理的方法主要有四种。16在第段和第段中作者运用的说明方法分别是 和 。你觉得在第段中使用这种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作用 : 17阅读上文和下面两则材料,你能获取哪些信息?请至少写出两条。(2分)链接材料一: 在机场、港口、公路等口岸,经常有一些特殊的执法人员,在对旅客携带的植物或植物产品进行细致检查,他们就是植物检疫员。他们手握“尚方宝剑”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检疫条例,严把植物的进出口关,把有可能危害植物健康的生物,以及侵略性强的植物拒之门外,或者严禁带出国门,以保护各国的农业生产安全和生态坏境。植物检疫的范围包括棉、油、麻、菜、果、药材、竹类、花卉、草类等植物以及相关产品。链接材料二:在自然界中,植物的病害、虫害和草害的种类很多,而且每种植害都有一定的区域性,一般不会自行传播很远。但它们可以跟随人和植物产品而四处传播。这些植害到了新的地方,往往因为新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宜或没有天敌而迅速蔓延,给当地的植物带来严重危害。 阅读缓慢的力量,完成1822题。(14分)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当红作家麦家,颇有这样的风采。其长篇小说解密、暗算,写了10年,一推出便震撼文坛。麦家曾说:“虽然我花了十年才写成一部作品,但相对于那些10年推出5部作品,到最后一部都流传不下来的人而言,我比他们更接近成功。”可见,缓慢是有力量的。缓慢而有力量,然此功难持。浮躁难耐,繁华撩人,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没几年,人们觉得惬然快意。对于慢,则不屑一顾,以为慢慢吞吞就是窝窝囊囊,慢了无人可识君。他们信奉流星一划也耀眼,尽管闪得快,逝得也快;喜好昙花一现也风流,尽管开得快,败得也快。所以,持缓慢功夫,不是另类,却须得有大境界、大志向、大耐性的人才做得到。“人民艺术家”老舍的写作就是“慢慢写”。舒立撰文回忆,这个“慢慢写”包含两个步骤:一是落笔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打腹稿”,深思熟虑、构思妥当后才动笔;二是落笔时斟酌再三,每个字、每个标点符号都要仔细推敲。为了“图慢”,他特选择使用毛笔或蘸水笔写字,这样在写字时必须屡屡中断、频频蘸墨水才行。另外在字体上选择魏碑体,这种字的特点就是必须一笔一划地写,写得十分工整,很难写得快。由于这样“慢慢”地写,一天只写一两千字,但成功率几乎为百分之百,一遍就行,无需修改。他的手稿篇篇都是那样的整洁、干净,堪称艺术品。由此看来,快和慢是对立的统一。慢之力,在于目标如一,锲而不舍,滴水穿石,铁杵磨针;在于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慢工出巧匠,慢工出细活”。清醒的慢,不是故意的耍懒蹭滑,不是天生的愚笨迟钝,而是审时度势,顺理成章。众皆狂热躁进,你能清醒头脑,慢下来,便能独树一帜;众皆追名逐利,你能守住心灵,慢下来,便有独到的风采。现代人不能像无头苍蝇,嗡嗡乱撞,应把不定的思绪、焦虑的心情、复杂的生活,梳理好了再出发。清醒的慢,往往是快的起点。慢是执著、坚定和沉着。京剧空城计中,扫街的老军慢慢吞吞,抚琴的诸葛慢条斯理,慢的情调和气氛,弄得司马懿心中无底,直叫大军后退四十里。慢中乾坤大,慢中滋味长。人生需快也需慢,遇事“急急风”,“过把瘾就死”,人生岂不太潦草?该得慢时且得慢,从容、悠然、不慌不忙、不急不躁,慢有情调,慢有精彩。人生有快乐,也有“慢”乐。养些慢功夫和情趣,是人生应有之义。慢是一种厚重,积学储宝,厚积薄发。慢是一种品格,人沉酣,味醇厚,是精雕细刻的打磨打造。“慢”不是鼓励懒惰,不是倡导消极,不是拖延时间,不是降低效率,而是让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寻找平衡,在平衡里体会生活的意义。这样,和谐而舒适,进步得优雅,生活得惬意,有什么不好呢?18本文围绕“ ”这一观点,层层深入地展开论述。(2分)19文章第段分别引述了麦家和老舍的写作经历和体会,这两部分内容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4分) 20根据第段内容,理清作者的论证过程。(2分)(1)由“快和慢是对立的统一”这一道理出发,阐明慢之力的关键所在以及“ ”的内涵;(2)通过对比论证,告诉人们做到清醒的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3)呼应段首,得出“ ”这一结论。21从第段看,人们对“慢功夫”有哪些误解?(3分) 22下列出自课文的事例不能体现“缓慢的力量”的一项是( )(3分) A莎莉文老师用极大的爱心、耐心和毅力,不急不躁地引导海伦凯勒,使她终于弄懂了“水”的含义,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再塑生命)B中国科学家用鲫鱼囊胚期的细胞进行人工培养,前后经过400多天的连续传代培养、试验,最终培养出一条8厘米长的克隆鲫鱼。(奇妙的克隆)C“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散步)D在巴黎学习期间,居里夫人和丈夫专心致志地,像在梦幻之中一般,长年累月地在简陋的书房里研究,后来就在那儿发现了镭。(我的信念)参考答案:13(2分)答: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了说明对象。说明了进行植物检疫工作的必要性。14(2分,任选其一回答)“一般”指“通常情况下是这样,但并不排除例外”。意思是通过检疫发现有害生物后,通常给予扣押和封存销毁,或进行除害处理,但并不排除例外。去掉了以后变成“通过检疫发现有害生物后,一定给予扣押和封存销毁,或进行除害处理”。这与实际不相符合,说明就不够准确。 “之一”是“其中一种”。意思是木材是应用十分广泛的商品包装材料其中一种。去掉了以后变成“应用十分广泛的商品包装材料就只有木材”。 这与实际不相符合,说明就不够准确。15(2分)B16(4分)分类别、举例子。(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