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二章知识整合课件 湘教版必修3.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434283 上传时间:2019-11-24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5.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二章知识整合课件 湘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知识整合课件 湘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知识整合课件 湘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例题1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读图,从我国土壤侵蚀量较大的两个流域中,任选其一简述土壤侵蚀严重的原因。 (2)说出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具体措施。 (3)简述长江上游水土流失的治理对中下游地区产生的有利影响。,解析第(1)题,我国土壤侵蚀量较大的两个流域是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土壤侵蚀的成因从自然原因(地形、土质、降水)和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导致植被破坏)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主要从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方面回答。第(3)题,河流上游水土流失的治理对中下游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使河流含沙量减少。河流含沙量减少,使河流泄洪、蓄洪能力增强,减轻洪涝灾害;使河流径流量更稳定,水位平稳,利于航运。 答案(1)长江流域:流域面积广,降水量大;流域内山地丘陵广布,地势起伏大;植被破坏。黄河流域:流域面积较大,降水集中,多暴雨;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任选其一即可) (2)修筑梯田、打坝淤地、修建小水库、植树种草、小流域综合治理、矿区土地复垦等。 (3)减少泥沙含量或淤积,减轻洪涝灾害,保障通航。,二、资源型地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资源型地区在长期开发过程中往往形成以某种资源为基础的主导产业,但伴随着资源枯竭或替代品的冲击,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发展方向,会导致区域的衰落。“矿竭城衰”已经成为世界性课题。 1.资源型地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1)经济结构单一:经济发展过分依赖非可再生资源(本地区主要资源),其他资源利用开发不充分。 (2)资源枯竭:随着发展,非可再生资源枯竭,主导产业衰落,效益下滑,失业人员大增。 (3)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在开发利用资源的过程中,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环境质量下降,而一些技术型的产业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很高,因此新兴产业不愿进驻,地区的经济活力不足。 (4)用地紧张、交通拥挤:很多资源型企业在此集聚,导致用地紧张、交通拥挤,企业效益下降,甚至出现产业转移、外迁现象。,2.应对措施 (1)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和产业转移:改造传统产业,减少数量,扩大规模;鼓励和引进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如旅游业、金融业等。 (2)发展科技和教育,为本地区企业改造和转型提供技术支持。 (3)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4)消除污染,美化环境。,例题2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晚期或末期阶段,其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个世界性的难题,资源枯竭型城市都面临着如何寻找新出路的问题。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以下城市可能会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是( )。 A.大庆、西安、玉门、克拉玛依 B.大庆、抚顺、阜新、匹兹堡 C.多特蒙德、伊春、郑州、长沙 D.玉门、抚顺、郑州、西安 (2)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找新出路,下列举措不正确的是( )。 A.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B.禁止开采煤炭、石油,寻找绿色替代能源 C.坚持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D.大力发展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解析第(1)题,大庆、抚顺、阜新、匹兹堡都是著名的资源型城市,其发展受资源影响较大。第(2)题,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措施主要有:在资源枯竭到来之前,事先培植新的经济支撑点和增长点;大力发展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答案(1)B (2)B,三、区域农业发展问题的思路分析 1.自然地理条件的分析 农业发展必须建立在自然条件基础之上,气候、地形、土壤及水源条件是农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上述四个条件的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面对不同区域,要找出发展某种农业部门所需的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如黄淮海平原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1)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光热及水分条件满足农作物两年三熟的需求。(2)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广大。劣势条件表现在:(1)水源缺乏,尤其是春旱严重;(2)旱涝灾害、寒潮、虫害等较频繁;(3)盐碱地面积大。 2.社会经济条件的分析 主要从当地居民的饮食习惯、工业基础、交通条件、劳动力状况、开发早晚等方面分析。,3.农业布局特点的分析 农业布局必须因地制宜,不同区域存在自然条件的差异,同一区域内部同样差别较大,如何合理利用土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般而言,平原地区适宜发展耕作业,形成专业化生产基地;山区适宜发展林牧业、水果种植业、畜牧业等;水资源丰富地区适宜发展淡水养殖业;气候相对干旱区应该从育林、护草,改善生态,适当发展畜牧业角度考虑;城镇周边地区应该布局面向城镇市场的蔬菜种植业、观光农业等。 4.农业发展方向的分析 农业发展方向要符合生态农业特点,要追求效益最大化,应该把符合当地实际的特色产业作为发展重点。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加以分析,在以上原则基础上,找准重点发展的方向。,例题3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有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北大荒”变粮仓,“西大荒”变成棉仓、粮仓,“南大荒”变成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读我国“三大荒地”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从地形类型看,“南大荒”位于 ,“北大荒”位于 。 (2)从农业发展限制性条件看,“北大荒”主要是 ,“西大荒”主要是 。 (3)“南大荒”橡胶种植北界从17N扩大至24N,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4)简述“南大荒”发展橡胶生产、“西大荒”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 (5)简要说明“北大荒”地区粮食生产的有利条件。,解析第(1)题,从图上看,“北大荒”位于东部地区,地形类型为平原;“南大荒”位于两广丘陵和海南岛,地形类型以丘陵为主。第(2)题,“北大荒”纬度高,热量不足;“西大荒”地处内陆,降水少,水源不足。第(3)题,天然橡胶种植界线的北移与栽培技术有关。第(4)题,主要从光照、热量、水分、昼夜温差等角度分析。第(5)题,可从气候、地形、土壤、机械化程度和政策等角度归纳。 答案(1)丘陵 平原 (2)热量条件不足 水源条件不足 (3)(生产)技术 (4)“南大荒”:亚热带或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雨热同期;“西大荒”: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 (5)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平原面积广大;黑土肥沃,有利于作物生长;地广人稀,利于机械化耕作;国家政策扶持。(任答四点),四、不同类型湖泊萎缩原因及危害分析 由于所处区域特征不同,外流湖与内流湖面积萎缩的原因也各不相同,具体分析如下: (1)外流湖萎缩的原因及危害(以洞庭湖为例)。,例题42014课标全国文综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题。 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下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河流众多,沼泽广布。,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 解析考查沼泽的成因。沼泽的形成主要与地形、气候等因素有关。结合图文材料可知,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较小;地下冻土发育,阻滞水分下渗;河流自低纬向高纬流动,易发生凌汛,导致河水泛滥。因而该地沼泽广布。 答案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量小;下部土层冻结(永冻层),阻滞水分下渗;(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