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地理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433990 上传时间:2019-11-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人教版必修3一、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前面两个单元我们从环境中与人类联系最为密切的事物和现象入手,认识了地球表层,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的各个组成部分: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的相关知识。学生对于自然地理各圈层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在此基础上,从自然地理总体性的高度来对前面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融合,站在一个全新的高度上来认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困难不大。(二)课标与教材分析1、课标要求: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2、教材分析:地球是由一系列物质圈层构成的。其中的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在地球表层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四大圈层的特点、机理各异,地貌、土壤、水、大气、生物等环境要素及其组合也存在时空上的差异,从而形成地理环境的的差异性。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互不相同,在气候、植被、土壤、地形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这是本节课自始自终贯穿的主线。基于以上问题的出现,教材以叙述课文和各种案例的形式,说明了地理环境差异性,最终得出:人类活动必须因地制宜、适应环境,否则就会破坏地理环境。(三)教学目标与要点分析: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和自然带,掌握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2)过程与方法: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地理环境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海拔高度的差异,分析其温度、水分的差异,使学生了解各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从而培养学生提取、加工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掌握影响地域分异的原因和地域分异规律,初步学会辩证分析为问题的方法;明确人类活动必须因地制宜、适应环境,树立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观念。2、教学重点: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其影响因素。3、教学难点: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中:根据山体自然带能达到的高度判断山体在南北哪个半球;根据山体雪线判定迎风坡与背风坡;山体自然带的变化及其达到高度的不同。 影响不同地区非地带性的因素。(四)教学策略设计:运用图像导学、问题启发、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等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判断、推理、归纳地理现象和结论,培养学生应用地图和资料提取、加工信息,分析地理事物的综合能力,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五)过程设计: 通过活动,设置情境,引入。通过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图,引出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情况。通过对非洲的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的分布以及亚欧大陆北部的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的分布来说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通过对中纬度亚欧大陆自然带的分布来说明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通过对珠穆朗玛峰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的变化来说明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通过对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带的分布、巴西高原东南部热带雨林带的分布、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热带雨林带的分布来阐述非地带性的地域分异。对于每一部分知识要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看课本,进行思考、讨论、解答,经过学生合作探究后由教师解答析疑、进行总结,同时运用以前学过的地理知识对与本节课的相关知识进行比较,掌握规律和方法。最后以一定量的练习题加以巩固练习。二、教学实施:(一)新课导入:如果你由中越之间北仑河口沿我国东部沿海北行至中朝之间鸭绿江口,沿途各地在气候、植被、土壤等方面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异?是否有规律可循?参考课本53页“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图”并阅读本节一、二部分教材,你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预习是应紧紧围绕“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明确各种自然带的名称和位置,认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其次,要与世界气候图作比较,总结两者分布规律,找出分布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一步归纳出自然带从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二)讲授新课1、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1)、展示生长在不同地理环境中的植物图片:干枯了的胡杨林、椰树、雪莲、荷花。提出问题:说出这些植物生长分布区地理环境的主要特点通过图片,很容易的可以回答出各种植物生长环境的不同。(2)、展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图、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提出下列问题:世界各地的气候和自然带是否都是单一的形式存在?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于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看图,学生就可以得出,世界气候和自然带的分布是复杂多样的,即不同地域地理环境的各组成要素及其组合上是有差异的。通过对比两幅地图,可以明显看到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与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是基本吻合的。充分说明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有章可循,这个“章”就是地域分异规律。(3)、总结出自然带的分布与气候类型分布的对应关系:冰 原 气 候冰 原 带苔原气候苔原带亚 寒 带 针 叶 林 气 候亚 寒 带 针 叶 林 带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带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带热带季雨林带热带雨林带热带雨林带 2、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请同学们观察“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中:非洲自然带的南北分布状况、亚欧大陆北部自然带的南北分布状况以及中纬度亚欧大陆自然带的东西分布状况,阅读课本59页和60页的水平地域分异,结合前几单元所学的地理知识,思考完成下列问题:(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的表现: 太阳辐射从赤道到两极:(递减)热量带从赤道到两极的变化:(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植被从赤道到两极的变化:(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苔原、冰原)(2)、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的表现:海陆间水分交换从沿海到内陆:(减弱)降水量从沿海到内陆的变化:(递减)植被从沿海到内陆的变化:(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3)、填写表格 根据课本60页陆地自然植被与热量、水分的关系总结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在全球的表现:高纬度地区和低纬度地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表现最为明显。这是因为高纬度地区气温低,蒸发量少,相对湿度大,东西方向上的水分条件差异小;低纬度地区则因地处赤道低气压带,降水普遍较多,水分条件的东西差异也很小。中纬度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表现尤为显著。这主要是因为中纬度地区大陆开阔,大陆西岸通常受来自海洋的西风的影响,大陆东岸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影响,降水从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从而形成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到内陆的由森林带到草原带再到荒漠带的依次更替。(4)、请同学们观察课本第61页“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垂直自然带示意图”并阅读课本垂直地域分异的相关知识思考回答下列问题:规律:地表景观随(海拔高度)发生有规律的更替成因:主要是山地随海拔的增加,(水分)条件、(热量)状况及其组合有垂直变化垂直自然带的发育程度与山体所在的(纬度)、(相对高度)有关(5) 、总结山地垂直地域分异的几个规律性问题:山地垂直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更替规律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有些相似。山麓带基本上与当地自然带相一致,如珠穆朗玛峰的南坡山麓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影响山体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有以下几点:山体所在的纬度-纬度愈低愈复杂,纬度愈高愈简单。山体海拔-海拔愈高愈复杂(有极限),海拔愈低愈简单。与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有关-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6)、影响山体同一自然带海拔高度的因素有: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海拔高;纬度高,海拔低。坡向-同一山体,阳坡高,阴坡低(7)、在判定各自然带分布高度的纬度差异时,要注意雪线高度的纬度变化山体所在的纬度-纬度低,雪线海拔高;纬度高,雪线海拔低坡向-阳坡雪线海拔高,阴坡雪线海拔低降水量-迎风坡降水多,雪线海拔低;背风坡降水少,雪线海拔高(8)、阅读课本第61页最后一段,思考后,填写下列表格从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到内陆分布特征延伸方向沿纬线(东西)方向沿南北(平行于海岸)方向更替方向沿南北方向沿东西(垂直于海岸线)方向形成基础热量水分影响因素水分海陆位置典型地区低、高纬度低平地区中纬度大陆地区举例说明非洲大陆沿东经20度自南向北自然带的变化亚欧大陆中部从沿海向内陆自然带的更替实际分布的自然现象形成原因按理想状态的地带性分布南美大陆西岸南纬3度到南纬30度之间狭长的热带荒漠带(安第斯山脉阻挡海洋水汽)自北向南是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秘鲁寒流降温减湿)南美大陆南段东岸形成温带荒漠带(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气流深入内陆)温带草原带(中)、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东)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呈现热带草原景观(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不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带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的热带雨林带(东部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热带草原带马达加斯加暖流(增温增湿)东南信风来自海洋,暖湿巴西高原东南部的热带雨林带成因类似于马达加斯加岛东岸的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南半球缺少寒带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南半球相应纬度是海洋,没有陆地分布寒带苔原带(较高纬度)、亚寒带针叶林带(较低纬度)天山、昆仑山山麓的绿洲高山冰雪融水使其地表水或地下水丰富温带荒漠(四)巩固练习:1、以亚洲为例,说明地域分异的表现2、说明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丰富多样的原因(五)总结地理环境差异性和地域分异规律的现实意义:认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和地域分异规律,有利于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分异规律,有利于树立“因地制宜”的思想观念,充分挖掘利用当地优势条件,扬长避短,突出重点,合理安排生产、生活。三、教师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采用了探究式的课堂教学,运用了多种多种教学方法,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较为和谐,效果较为理想。但是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引导学生复习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在讲课中应及时的诱导和铺垫;课本中的相关的图没有得到充分的运用,在今后的授课中应、加强运用;对于乡土地理的涉及内容较少,应加强乡土地理的教学。四、专家点评本节注重学法渗透及读图和析图能力的培养,各知识点系统连贯,教学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但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略显不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