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单元整合提升课件 鲁教版必修1.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433859 上传时间:2019-11-24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2.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单元整合提升课件 鲁教版必修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单元整合提升课件 鲁教版必修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单元整合提升课件 鲁教版必修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单元整合提升,栏目索引,知识网络构建 梳理知识 构建纲要,重点难点整合 整合重点 提升技能,知识网络构建 梳理知识 构建纲要,返回,重点难点整合 整合重点 提升技能,一、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板块运动与地貌,2.剖析“地质构造图” 地质构造图有剖面图和平面图,根据岩层的弯曲方向或新老关系,分析图示是向斜还是背斜,有无断层,有无侵入岩,地质构造与矿产分布有什么关系等。 (1)若地层呈水平状态,从下到上依次由老到新连续排列,说明地理环境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2)若地层出现倾斜甚至颠倒,说明地层形成后,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地壳运动剧烈。,(3)若地层出现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有:缺失地层所代表的时代,发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当地开始有沉积作用,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 (4)若上下两岩层之间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说明下部岩层形成后,该地地壳平稳抬升或褶皱隆起上升,地层遭受外力侵蚀而成。 (5)若地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围岩形成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围岩形成时代。,3.地质构造的应用 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实践意义,具体如下图所示:,例1 下图是“某区域地质地貌剖面图”。读图,回答(1)(3)题。,(1)图中高速公路隧道穿过( ) A.向斜谷 B.背斜谷 C.向斜山 D.背斜山,解析答案,解析 由岩层的弯曲状况可判断为背斜山。,D,(2)图中甲地多见石芽、溶洞等地形,推断未知岩层应为( ) A.页岩 B.板岩 C.石灰岩 D.花岗岩,解析答案,解析 石芽、溶洞出现在喀斯特地貌区,结合选项应在石灰岩层中。,C,(3)若河流沿岸地区柑橘分布广泛,则图中乙地常见植被类型最可能为( )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针阔混交林 D.针叶林,解析答案,解析 柑橘是亚热带水果,亚热带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A,二、主要外力作用与地貌的应用 1.几种主要外力作用规律 (1)沉积规律 陆地上的沉积作用可分为风、流水、冰川和湖沼等沉积类型。其中风力沉积和流水沉积是在碎屑颗粒的重力大于水流或风的搬运力时发生的,一般是颗粒大的、密度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密度小的后沉积,使沉积物按照砾石砂粉砂黏土的顺序形成有规律的带状分布。冰川的机械沉积多因冰体融化而发生,冰碛物大多没有分选性,大小颗粒混杂。如下图:,(2)不同河段流水作用的差异,河流上游,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如图中A。 河流中游,以流水搬运作用为主,如图中B。 河流下游,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如图中C。,(3)沙丘坡面形态与风向的关系,2.地貌的应用 (1)判定风向 根据沙丘的坡度陡缓,根据颗粒物大小的分布规律,沉积物的颗粒由粗变细的方向为风的去向。,(2)判定河流流向 根据冲积扇和三角洲的扩展方向,根据河谷的形状,(3)判定地壳运动和气候 峰林是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发育最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目前在青藏高原发现的已被侵蚀的古峰林,充分说明青藏高原气候的变迁是由亚热带湿热环境向高寒环境演化的过程,也就是说青藏高原已发生显著的上升运动。 冰斗是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发育的最为典型的冰川侵蚀地貌。现代雪线位于古冰斗的上方,则表明气候转暖或地壳下降;反之,现代雪线位于古冰斗的下方,表明气候转冷或地壳上升。 沙丘是在干旱气候条件下发育的典型堆积地貌。现代南北美洲的一些湿润地带发现有被茂密植被固定的沙丘和长满草的古风蚀盆地,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气候由干旱向湿润变化的特点。,(4)判断自然灾害 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自然灾害,与该种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地貌类型紧密相连,如泥石流冲积扇。,解析答案,例2 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南部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包括山东省的东营、滨州和潍坊、德州、淄博、烟台市的部分地区。读“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示意图”和“黄河三角洲景观示意图”,回答(1)(3)题。,(1)三角洲与冲积扇是河流作用形成的重要地表形态,对冲积扇、三角洲分布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冲积扇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入湖口附近 冲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附近 三角洲只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 A. B. C. D.,解析 三角洲分布在河流入海口或入湖口处,冲积扇分布在山前。,C,解析答案,(2)下列地貌中,与该河口三角洲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黄土高原的沟壑地貌 B.台湾岛 C.华北平原 D.喀斯特地貌,解析 华北平原是在河流冲积作用下形成的。,C,解析答案,(3)近年来,由于入海泥沙减少,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明显减缓。黄河入海泥沙减少的原因不包括( ) A.黄土高原加强了水土保持工作 B.黄河中游水利枢纽的建设 C.黄河入海水量减少,输沙能力减弱 D.黄河入海口的位置不确定,解析 黄河入海口的位置不确定,不是黄河入海泥沙减少的原因。,D,三、因果分析气候与天气 1.大尺度,2.中尺度,3.小尺度,例3 读“大陆西岸四地气压带和风带影响时长示意图”,回答(1)(2)题。,解析答案,(1)四地中气候类型可能相同的是( ) A. B. C. D.,解析 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应为热带雨林气候;地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应为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终年干燥少雨,应为热带沙漠气候。所以气候类型可能相同的是。,C,解析答案,(2)仅考虑大气环流影响,四地中降水季节变化最大的是( ) A. B. C. D.,解析 是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为热带草原气候,一年分为明显的干湿两季;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干旱少雨。所以四地中降水季节变化最大的是。,B,四、水循环、洋流及河流水文特征 1.水循环的类型、环节及意义 (1)水循环的类型和环节 水循环包括海陆间循环、陆上内循环、海上内循环三种类型。每个类型又由若干环节组成,具体如右图所示:,(2)水循环 的意义,2.洋流及其分布规律 (1)洋流成因分类: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世界上的洋流大多属于风海流。 (2)北印度洋海区冬、夏季环流系统的区别,3.河流水文特征分析 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径流量大小、水位季节变化、含沙量、有无结冰期、流速(或水能蕴藏量)等五个方面,与流域的气候密切相关。 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归纳,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对于不同的河流,其侧重点也有差异。如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华北地区的河流,水量不大且季节变化明显,汛期集中在夏季,含沙量大,冬季结冰;西北地区的河流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与气温密切相关,水量小且季节变化明显,夏季水位高,冬季断流,含沙量小,冬季结冰;横断山区的河流,水量大,流速快,含沙量小,,冬季不结冰;华南地区的河流,河流流量大,汛期较早且时间较长(56月受梅雨影响,78月受台风影响),但江淮地区有夏旱,南岭以南有秋旱和冬旱。河流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列表归纳如下:,例4 右图所示为局部海域的表层等温线。据图回答(1)(2)题。 (1)若该海域位于太平洋,则甲、乙两处的洋流名称可能分别是( ) A.日本暖流、南赤道暖流 B.阿拉斯加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 C.千岛寒流、日本暖流 D.加利福尼亚寒流、秘鲁寒流,解析答案,解析 如果该海域位于北太平洋,则甲可能是阿拉斯加暖流,乙可能是加利福尼亚寒流;如果赤道横穿该海域中部,则甲可能是日本暖流,乙可能是东澳大利亚暖流。,B,解析答案,返回,(2)关于图中洋流对地理环境所产生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处洋流会对沿岸地区起增温增湿作用 B.该图的中心部分为甲、乙两处洋流的交汇处,形成世界级的大渔场 C.乘海轮自北向南经过甲、乙两处时,都是顺着洋流,速度可以加快 D.如果乙处海域受到石油污染,则甲处易受影响,解析 据以上分析可知,甲处如果是暖流,它对沿岸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如果乙处海域受到石油污染,流经该地的洋流会将污染物带向南方,不易影响到甲处。,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