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5月模拟考试 语文.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431484 上传时间:2019-11-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5月模拟考试 语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三5月模拟考试 语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三5月模拟考试 语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5月模拟考试 语文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什(sh)锦 参与(y) 侥(jio)幸 垂涎(xin)三尺B解(xi)数 坊(fng)间 逶(wi)迤 囤(tn)积居奇C搁(g)浅 责难(nn) 露(lu)脸 性格倔(ju)强D关说(shu) 颤(zhn)栗 纰(p)漏 众擎(qng)易举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歌谣 宵禁 奖掖后进 天有不测风云 B修葺 解潮 刚愎自用 惶惶不可终日 C编篡 履历 拾人牙慧 风马牛不相及 D九州 镂空 含辛茹苦 必其功于一役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作家、艺术家与批评家既是朋友又是对手,在思想和审美的碰撞中,相互 ,彼此成就,共同促进文艺的进步。有了这样的认知,种种批评之外的因素如人情、市场等等,就不会成为批评的 。在需要批批评家表明立场的时刻,他决不会 ;在应该 的地方,他一定拒绝隔靴搔痒。 A较量 牵制 虚张声势 表里如一 B砥砺 羁绊 虚与委蛇 入木三分 C较量 羁绊 虚与委蛇 表里如一 D砥砺 牵制 虚张声势 入木三分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仓廪实而知礼节”并非虚言。来自各方的调查充分说明,虽然过去几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不断增加,但中国游客的素质确实在逐步完善。 B网络语言有其简洁生动的一面,但是对于滥用网络语言的做法是应该受到批评的,有些专家公开呼吁抵制粗鄙、低俗的网络语言,还网民一个纯净的网络环境。 C近年来,遴选院士以及院士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国家有关部门进行了改革,但这些改革,都没有触及院士由最高荣誉变异为最高学术特权的问题。 D规划中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将是一个政府间合作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按照多边开发银行的模式和原则运营,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仁”的思想统率论语全书,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对“仁”有许多解释,如“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意在强调以爱人之心来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提出了“仁政”的学说。B红楼梦前面十几回,写刘姥姥初入荣国府的见闻,写宁国府为秦可卿出殡时的声势,写元春加封贤德妃及省亲等,层层推进地表现出贾府显赫的地位和令人目眩的富贵豪奢。从这些繁华景象中,还看不出贾府的衰败气息。C故乡反映的是农民的生活,作品以浓郁的抒情笔调描绘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破败的图景。作者没有详细叙述闰土的具体生活情况,而是通过“我”记忆中的生活场景和跟前所见的现实场景之间存在的强烈反差来表现闰土的性格和命运。D博尔赫斯是阿根廷著名作家,沙之书是其短篇名作。“沙之书”所代表的“无限之物”可以做多方面的阐释:它可以看作是对无穷尽的存在的隐喻,可以看作是无限时间空间的模型,也可以看作是人类浩瀚知识的象征。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谈审丑快感童庆炳人们不难发现,在艺术创作中,丑成了一个重要的描写对象。照理,丑的东西只能使人厌恶,何以某些丑的东西进入艺术作品,倒给人们带来美感呢?“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的王熙凤,其卑污的灵魂难道不让人恨得咬牙切齿吗?为什么读者在手捧红楼梦之际,又会产生“骂凤姐,恨凤姐,不见风姐想凤姐”的心理呢?或者说生活丑怎么会变成艺术美呢?这实际上是一个审丑快感问题。 丑作为一种艺术内容是怎样引起我们的快感的呢?这可以从以下三点加以说明: 第一,丑是一种背景,用来衬托美的丽质。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艺术中,美的东西都不是孤立的存在。美的东西总是同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心理学的实验证明,对比效应是人感知事物的一大特征。高个子在矮个子旁边显得更高;白色在黑色包围中显得更白;健美置身于病态旁显得更健美;崇高与卑劣相比较显得更崇高;美与丑相对照显得更美。 在我国的古代诗歌中,把丑作为一种背景,用以衬托美的写法,是屡见不鲜的。如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以“沉舟”的死静来衬托“千帆”竞发的生动,以“病树”的病态来村托“万木”争春的壮美。生动因有死静相与共而显得更生动,状美因有病态相陪伴而显得更壮美。这就是说,丑还是丑,但丑作为陪衬而成为美的条件,成为美的一个源泉。这也就是艺术家在自己的作品中把阴影掺入光明,把滑稽丑怪置于优美崇高之旁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丑往往比美更能揭示内在的真实,更能激发深刻的美感。丑的对象,其外在的形态对审美感官具有阻拒性,它不会顺利地给人们带来快感。但它却具有一种吸引力,而且促使人们从对象的外在表象中解脱出来,而去关注与追寻对象内部蕴含的意味,这样,丑的对象就给人带来一种更深刻、更震撼人心的美感。而艺术家也就利用“丑”这个特性,用以表现人们的内心世界里最深邃的东西。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有一件欧米哀尔的雕塑,所表现的是一个年老的风尘女子。面容的憔悴,肌肉的萎缩,皮肤的皱纹,表情的悲哀,都令人感到这是一位再丑不过的女人。然而这件雕塑却比无数的美女雕塑更成功。有的评论家在欧米哀尔面前惊呼:“啊,丑得如此精美!”实际上,罗丹的这件雕塑吸引人之处,是超越外在形态的更加深刻的美学意义:罪恶的社会把一个人美好的青春和幸福给毁灭了。正是这种内在蕴含使欧米哀尔显得精美,并给人带来了心灵的震动和深刻的美感。 第三,对丑的揭露、谴责和批判,是令人痛快的。艺术既是对客观的反映,同时又是主体的创造。在这种创造中,艺术家的审美理想是一道美的光亮,它可以刺穿丑,使其丑态毕露而被征服。对丑的征服会使人产生胜利感而激起愉悦之情。车尔尼雪夫斯基早就说过:“在滑稽中丑态是使人不快的;但是,我们是这样明察,以至能够了解丑之为丑,那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我们既然嘲笑丑态,就比它高明。”这种以美裁判丑从而激起快感的说法,是解释审丑快感的一种最流行最重要的说法。这是因为,“丑的现象本身不会令人高兴。但是痛斥他却真是一件快事啊!这是对丑的谴责,在美的理想之光照射下使人目眩,让丑的劣迹在美面前原形毕露”。在红楼梦中,王熙凤的所作所为,只能引起我们的厌恶。但对她的心狠手辣、无恶不作的揭露、谴责,却使人无比痛快。由此可见,艺术创作中以美裁判丑,是审丑快感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有删改)6下列有关“审丑快感”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心理学实验证明,对比效应是人们感知事物的一大特征,审丑快感的产生离不开这种对比效应;从这个意义上讲,丑可以成为美的一个源泉。 B丑的对象的外在形态虽然不会顺利地给人们带来快感,但它能促使人们关注与追寻对象内部蕴含的意味,并给人们带来更深刻、更震撼人心的美感。 C在艺术家审美理想之光的照射下,丑的东西会原形毕露,这种对丑的征服会让人产生胜利感和愉悦之情,从而也就产生了审丑快感。 D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生活中丑的东西进入到艺术作品中能够给人们带来“审丑快感”,这种快感完全取决于艺术家的主体创造。7下列各项中,不适合用来证明“丑是一种背景,用来衬托美的丽质”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求美则不得美,不求美则美矣。求丑则不得丑,不求丑则有丑矣。(淮南子) B贵珠出乎贱蚌,美玉出乎丑璞。(葛洪抱朴子)C癫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杜甫漫兴其五)D滑稽丑怪作为崇高优美的配角和对照,要算是大自然给予艺术的最丰富的源泉。(雨果序)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真正的艺术作品中,丑的对象能转化为美,让人产生兴味盎然、无比震撼的审丑快感,这种快感是美的对象所不能给予的。 B美与丑是对立中的存在,两者是相反相成的。离开丑孤立地去求美,得不到美;相反,若能把丑置于美之旁,那么美就在对比中显露出来了。 C罗丹的欧米哀尔以丑的、病态的形象为题材,其目的不是为了展览丑,而是为了激起欣赏者心灵的震动和深刻的美感。 D“以美裁判丑从而激起快感”之所以成为美学界一种最流行最重要的说法,是因为它较为合理地解释了艺术创作中审丑快感产生的原因。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教化,国家之急务也,而俗吏慢之;风俗,天下之大事也,而庸君忽之。夫惟明智君子,深识长虑,然后知其为益之大而收功之远也。光武遭汉中衰,群雄麋沸,奋起布衣,绍恢前绪,征伐四方,日不暇给,乃能敦尚经术,宾延儒雅,开广学校,修明礼乐。武功既成,文德亦洽。继以孝明、孝章,遹追先志,临雍拜老,横经问道。自公卿、大夫至于郡县之吏,咸选用经明行修之人,虎贲卫士皆习孝经,匈奴子弟亦游大学,是以教立于上,俗成于下。其忠厚清修之士,岂唯取重于缙绅,亦见慕于众庶。愚鄙污秽之人,岂唯不容于朝廷,亦见弃于乡里。自三代既亡,风化之美,未有若东汉之盛者也。及孝和以降,贵戚擅权,嬖幸用事,赏罚无章,贿赂公行,贤愚混淆,是非颠倒,可谓乱矣。然犹绵绵不至于亡者,上则有公卿、大夫袁安、杨震、李固、杜乔、陈蕃、李膺之徒面引廷争,用公义以扶其危,下则有布衣之士符融、郭泰、范涝、许邵之流,立私论以救其败。是以政治虽浊而风俗不衰,至有触冒斧钺,僵仆于前,而忠义奋发,继起于后,随踵就戮,视死如归。夫岂特数子之贤哉,亦光武、明、章之遗化也!当是之时,苟有明君作而振之,则汉氏之祚犹未可量也。不幸承陵夷颓敝之余,重以桓、灵之昏虐:保养奸回,过于骨肉;殄灭忠良,甚于寇雠;积多士之愤,蓄四海之怒。于是何进召戎,董卓乘衅,袁绍之徒从而构难,遂使乘舆播越,宗庙丘墟,王室荡覆,烝民涂炭,大命陨绝,不可复救。然州郡拥兵专地者,虽互相吞噬,犹未尝不以尊汉为辞。以魏武之暴戾强伉,加有大功于天下,其蓄无君之心久矣,乃至没身不敢废汉而自立,岂其志之不欲哉?犹畏名义而自抑也。由是观之,教化安可慢,风俗安可忽哉! (选自资治通鉴卷六十八)【注】遹:y,遵循。烝:zhng,众多。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俗吏慢之 慢:傲慢,不敬B乃能敦尚经术 乃:却,竟然C上则有之徒面引廷争 引:揭发,检举D岂特数子之贤哉 特:仅仅,只是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用来说明教化是国家“急务”的一组是(3分) 光武遭汉中衰,群雄糜沸 足以教立于上,俗成于下 风化之美,未有若东汉之盛者也 是以政治虽浊而风俗不衰 加有大功于天下 犹畏名义而自抑也 A B C D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教化是国家的紧要任务,风俗是天下的大事。只有圣明智慧的君王,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会明白重视教化、匡正风俗的益处和功效。 B在群雄蜂起、天下大乱的背景下,汉光武帝却能凭一介平民之力,奋发起兵,恢复祖先的事业,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教化的作用。 C孝和帝以后,贵戚专权,朝政腐败。面对混乱局势,志士仁人坚守道义,勇于赴死,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保证了东汉王朝不至倾覆。 D虽然汉室衰徽,但如果有明君发奋振作,那么汉朝的福运仍然不可估量。可惜桓帝和灵帝昏庸暴虐,人心离散,王朝的灭亡就不可避免了。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武功既成,文德亦冷(3分) (2)其忠厚清惨之士,岂唯取重于缙绅,亦见慕于众庶。(3分) (3)然州郡拥兵专地者,虽互相吞噬,犹未尝不以尊汉为辞。(3分)13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6处)(3分) 于是诸将议上尊号。马武先进曰:“天下无主如有圣人承敝而起虽仲尼为相孙子为将犹恐无能有益反水不收后悔无及。大王虽执谦退,奈宗庙社稷何?”光武惊曰:“何将军出是言?可斩也!”武曰:“诸将尽然。” (选自后汉书光武皇帝本纪)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宴散白居易小宴追凉散,平桥步月回。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将何迎睡兴,临卧举残杯。 (1)首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请作简要分析。(4分) (2)请简要赏析“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一联的表达效果。(4分)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5个小题,如超过5个,按所答的前5个小题计分)(5分) (1)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 (2)锲而不舍, 。(荀子劝学) (3)青泥何盘盘, 。(李白蜀道难) (4)戎马关山北, 。(杜甫登岳阳楼) (5)蓬山此去无多路, 。(李商隐无题) (6)廊腰缦回, 。(杜牧阿房官赋) (7)沙鸥翔集, 。(范仲淹岳阳楼记) (8)望中犹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绝代名士杨宪益韩晗 在这个大师相继谢世的时代,杨宪益的辞世颇有点英雄末路的意味。与季羡林、任继愈的逝世不同,他在理论上并无太大建树,所以构不成学术界的“大丧”。杨宪益的离去与贝时璋、钱学森等院士们的辞世也有着截然不同的意义,钱、贝两泰斗乃是中国现代科技的奠基人,仅凭这点,翻译家杨宪益是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但有些人却注定不能被遗忘,因为越是在这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核心的时代,越是要看重某些表面上不是那么重要的人以及他们的故事。 名士是一种风范,杨宪益终身追寻这种风范。在他童年的时候,正值“五四”运动如火如荼,造反的思想也贯穿到杨宪益的脑海里。好几位私塾先生因为向他传授“克己复礼”的四书五经,竟被四五岁的杨宪益狠狠地“教训”了一通,最后灰溜溜地离开杨家。如果说杨宪益幼年此举纯粹是因为懵懂无知才无畏的话,那么其后的事实证明,幼年的杨宪益并非是公子哥脾气作怪。虽然他“撵走”多位私塾先生,但最后他终于被一位老师制服了。这位老师没有棍棒,也没有“仁义道德”,而是一位清贫不移志的诗人,他就是魏汝舟先生。魏老先生虽为前清秀才,且是名噪一时的“同光体”诗人,但不满清政府腐败无能,也不愿意与袁世凯等人同流合污,拒不出仕,终身困苦,靠为富家担任私垫先生为业。杨宪益赶走其他私垫先生后,这位魏老师勇敢地担任为杨宪益“启蒙”的重责。除了讲授唐诗宋词二十四史之外,魏老师还通过中西方历史故事,向杨宪益传授了一个知识分子在国家存亡之际怎样做人的道理。魏老先生的名士态度影响了杨宪益的一生。 青年杨宪益勇敢刚毅,是一位“罢课领袖”。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正在读初三的杨宪益勇敢地组织同学们走上街头。校方派遣一位教师代表来劝阻“风头正劲”的杨宪益。杨宪益的脾气岂是可以“劝阻”的,一下子就和这位教师代表起了冲突,但这位老师却一直器重杨宪益的才华。“一个革命者不能只会在街头喊话。”这位老师的教诲深入杨宪益的内心,他开始对这位年轻的老师刮目相看。数年后,杨宪益负笈留洋英国,与这位老师在伦敦的街头邂逅,此时的杨宪益已是剑桥大学的高材生,而这位老师也是戏剧大师萧伯纳的高足。同在异乡为异客,名士不惧寂寞,只患无友。在1935年的泰晤士河畔,师徒二人成了莫逆之交。这位老师,就是当代戏剧大师黄佐临先生。 魏汝舟、黄佐临两位老师为杨宪益的世界观定下了不可磨灭的基调。杨宪益的翻译之路,竟然也是从“名士”的赌气开始的。在剑桥的课堂上,一位叫布伦顿的教授成了杨宪益的指导教师。布伦顿老师是一名典型的英国绅士,开口莎士比亚,闭口德莱顿、蒲柏,这让有着很强民族自尊心的杨宪益爱不了。他从小受魏汝舟先生教育,中国是诗的国度,只有屈原、李白才是世界顶级的诗人。这些西洋诗人如何能与中国的诗仙诗圣们相提并论? “我要把离骚翻译成英文!”年少气盛的杨宪益一赌气,真的决定翻译离骚。离骚是出了名难懂的中国古诗,翻译成白话文都非常困难,翻译成英语,那更是难于上青天了。 处女译作选择离骚,杨宪益费了不少脑筋,但他凭借扎实的西学底子和古典文学造诣,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终于把离骚翻译成了英语。或许是因为同为名士,杨宪益的译作大气磅礴而又流畅,略带夸张和嘲弄的口气,不但把屈原的名士气派表露得淋漓尽致,更赋予了作品全新的文学内涵,连一向苛刻的布伦顿教授都拍案叫绝。资治通鉴儒林外史红楼梦阿Q正传各种名著在杨宪益的笔下都被翻译成美丽隽永的英文,流传到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比利时等国家。东方文化头一次这样走出国门,不由得令西方学者惊羡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文化与精神,都在中国这片辽阔神秘的土地上。 杨宪益一生有三个头衔:洋博士、真名士和革命者。在这三个头衔中,“真名士”最能反映杨宪益的性情。1953年,毛泽东主席接见了杨宪益,问他:“你觉得离骚能够翻译吗?”“主席,谅必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可以翻译的吧?”杨宪益不假思索地反问。只要进入到感兴趣的领域,他会迅速地暴露出自身的性格:自信,果敢,甚至有些自我。但这一切都来自他的才情与底气,哪怕在当时几乎被神化的毛泽东面前,30多岁的杨宪益依然没有丝毫的掩饰。 一个民族的前行,除了科技的发达、技术的革新之外,似乎更需要一些类似于脊梁、血脉与精神的东西。所以,我们不期望驾鹤西行的一代名士会成为一个让我们望尘莫及的绝代名士,仅此而已。 (本上有删改)16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准确的两项是(4分,两项都对得4分,答对一项得2分,有错项得0分) A杨宪益在学术上没有像季羡林、任继愈等人那样取得大的建树,作为翻译家又无法与贝时璋、钱学森等人相提并论。因此,他的辞世无足轻重。 B魏汝舟不仅学养深厚,还是名噪一时的“同光体”诗人。魏先生之所以能够“制服”幼年的杨宪益,是因为他本身也是名士,其拥有的声望让杨宪益折服。 C作为翻译家,杨宪益成就斐然。他将离骚资治通鉴儒林外史红楼梦等翻译成英文,使西方学者能够感知汉字的优美和中国文化的魅力。 D作为一代名士,杨宪益在他感兴趣的领域会自然表现出自信、果敢甚至有些自我的性格,即便在领袖面前他也敢于表露真性情,没有丝毫的掩饰。 E杨宪益为人记取的不仅是其名士性情和风度,更重要的是杨宪益身上体现出来的一些类似于民族脊梁、血脉与精神的东西能给人以影响和启迪。17本文第1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18杨宪益的“真名士”性情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简要归纳。(4分)19为什么杨宪益能成为“真名士”?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8分)五、语言文字运用(共12分,共3小题)20请你根据下面材料的内容,以“传统文化与语文”为主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语言表达简明、得体;不超过50字。(4分) xx4月,教育部公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今后我国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近日,教育部规划课题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总课题组透露,国内第一套自主研发的高中传统文化通识教材将于今年9月出版。该教材以“青少年完美人格”为教育目标,内容涵盖四书和道德经,并有望进入今后的语文高考。21下面是阿Q正传的片段,试比较原稿和修改稿的优劣,并说明理由。要求:理由充分、合理;语言表达准确、简明。(4分) 原稿:人人愿意知道现钱和新夹袄的阿Q的中兴史,看去是天然的事,所以在酒店里,茶馆里,庙檐下,便渐渐的问出来了。这结果,是阿Q得了新敬畏。 修改稿:人人都愿意知道现钱和新夹袄的阿Q的中兴史,所以在酒店里、茶馆里、庙檐下,便渐渐的探听出来了。这结果,是阿Q得了新敬畏。22对下图反映出的现象进行简要点评。要求:观点明确;语言表达准确、简明;不超过50字。(4分)六、写作(共60分,共1小题)23阅读下面的材料,接要求作文。(60分) 材料一: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锤的打击,而是水的且歌且舞。(泰戈尔) 材料二:玉不琢,不成器。(礼记) 材料三:拒绝严格的冶炼,矿石并不会比发掘前更有价值。(格言) 请根据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评分说明1C(A项,与-y;B项,逶-wi;D项,纰-p)2A(B项,解嘲;C项,编纂;D项,毕其功于一役)3B(较量:用竞赛或斗争的方式比本领、实力高低,计较;砥砺:本为磨刀石,引申为磨复杂的美学问题,二者很难简单地区分优劣)9A(慢:怠慢,懈怠)10C(介绍光武帝起兵时面临的局势;是介绍曹操立下的功劳)11B(曲解文意,原文是说光武帝在征战中依然能够重视教化)12(1)军事上的功业已经建立,教育和感化的德政也普遍推行开了。(“既”1分,“洽”1分,句意1分)(2)那些忠诚、厚道、清正、有修养的人,哪里只是受到官员们的尊重,也被百姓仰慕。(“其”1分,“见于”1分,句意1分)(3)然而各州郡掌握军队、占据地盘的人,虽然互相吞并,但还没有不以尊崇汉朝为理由的。(“吞噬”1分,“辞”1分,句意1分)【文言文参考译文】教化是国家的紧要任务,而俗吏却对此怠慢;风俗是天下的大事,而庸君却对此疏忽。只有明智的君子,经过深思熟虑,然后才知道它们的益处之大、功效深远。汉光武帝遭逢汉朝中期衰落,群雄蜂起,他以一介平民的身份奋发起兵,继承恢复祖先的事业,征伐四方,终日忙碌,没有空闲,却能够推崇儒家经典,以宾客之礼延聘儒家学者,大力兴办学校,昌明礼乐。军事上的功业已经建立,教育和感化的德政也普遍推行开了。接着是明帝、章帝,遵循先辈的遗愿,亲临太学拜访有学问的长者,手拿经典向他们请教。上自公卿、大夫,下至郡县官吏,全都选用熟悉儒家经典、品行端正的人,即便是虎贲卫士也都学习孝经,匈奴贵族的子弟们也要到国家设立的太学游学。因此,教化确立于朝廷,风俗形成于民间。那些忠诚、敦厚、清正、有修养的人,哪里只是受到官员们的尊重,也被百姓仰慕。那些愚蠢卑鄙、邪恶下流之徒,岂止是不被朝廷容纳,也被乡邻鄙弃。自从夏、商、周三代灭亡之后,教化风俗之好,还没有像东汉那样兴盛过。到汉和帝以后,皇亲国戚独揽大权,奸佞小人得势妄行,赏罚没有标准,贿赂之风公然流行,贤良愚劣混淆不清,是非颠倒,可以说是混乱啊!然而东汉朝廷仍然能够延续,不至于灭亡,原因在于上有公卿、大夫袁安、杨震、李固、杜乔、陈蕃、李膺等人敢于当面检举、争辩,用公正的道义扶持危局;下有身为平民的符融、郭泰、范滂、许邵之辈,形成民间的舆论来挽救颓败的形势。所以,国家朝政虽然污浊,可是社会正气却没有衰微,直至有人敢于冒着杀头的危险,前面的人倒下了,而人们的忠义之心更加激奋,在后面紧紧跟随,虽然紧跟着被杀,他们仍然视死如归。哪里只是这几个人(本身)贤德,也是汉光武帝、明帝、章帝留下的教化之功啊!在那时,如果有贤明的君主发奋振作,则汉朝的福运仍然不可估量。不幸的是,国家经受衰败、凋敝之后,又加上桓帝、灵帝昏庸暴虐:袒护姑息奸佞小人,胜过骨肉之亲;屠杀忠良之士,比对待仇敌还厉害;积累了众多士人的愤怒,汇集了天下的愤怒。于是何进从外地召来了军队,董卓乘机夺权,袁绍等人以此为借口向朝廷发难,使得皇帝流亡,宗庙荒废,王室倾覆,百姓遭殃,汉朝的命运终结,无法挽救。然而各州郡掌握军队、占据地盘的人,虽然互相吞并,但还没有不以尊崇汉朝为理由的。以魏武帝曹操的残暴强横,加上在世人面前建立了大功,他存下取代君王的野心已经很久了,可直至去世都不敢废掉汉朝皇帝而由自己取而代之,难道是他没有做皇帝的欲望?不过是畏惧名声(不好)和道义(不合)而克制自己罢了。由此看来,教化怎么可以轻视,风俗又怎么可以忽略!13天下无主/如有圣人承敝而起/虽仲尼为相/孙子为将/犹恐无能有益/反水不收/后悔无及。(每处05分)【参考译文】这时众将议论刘秀称帝的事。马武率先进言说:“天下没有君主。如果有圣贤之人趁着衰败的机会兴起,即使让孔子担任丞相,让孙子担任大将,还会担心于事无补。泼出去的水是收不回来的,机会错过了后悔也来不及。您虽然坚持谦虚退让,可面对先祖的江山社稷怎么办呢?”光武帝吃惊地说:“将军怎么说出这种话?这是可以杀头的啊!”马武说:“众将军都是这样的看法。”14(1)首联表现了作者与朋友小聚之后悠闲、惬意的心情。(2分,意思对即可)聚会结束后,诗人送走了客人。初秋之夜,凉风习习,月色迷人,诗人信步而归,一路上饱览秋夜的美景,感觉聚会似乎是“追着凉意”而散似的。不然,错过了如此良宵,岂不是太可惜了。(2分,意思对即可)(2)颈联“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两句抓住时令和物候的变化特征,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把夏去秋来的季节变化表现得极富诗意。(2分,意思对即可)诗人认为暑气消退是急切的蝉鸣之声催促走的,凉爽的秋天的到来是南飞的大雁引来的。作者用别致的造语、新奇的想象来深化作品的主题和意境,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2分,意思对即可)15(1)思而不学则殆 (2)金石可镂 (3)百步九折萦岩峦 (4)凭轩涕泗流(5)青鸟殷勤为探看 (6)檐牙高啄 (7)锦鳞游泳 (8)烽火扬州路16A B(A项,“他的辞世无足轻重”有误。B项,魏汝舟的深厚学养、名士风度和对杨宪益的言传身教“折服”杨宪益)17结构上总领全文,设置悬念(“英雄末路”的杨宪益为什么“注定不能被遗忘”);内容上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含蓄点明杨宪益辞世的时代意义。(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18勇敢刚毅;学贯中西,才情横溢;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自信、果敢,甚至有些自我。(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19家庭环境的宽松。童年时候,杨宪益“教训”并“赶走”几位向自己传授“克己复礼”思想的私塾先生,并没有受到家长严厉的处分和责罚,为杨宪益的自由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良师益友的教诲。魏汝舟先生的名士态度,黄佐临先生的言传身教,为杨宪益的世界观奠定了不可磨灭的基调。东西文化的化育。私塾教育为他奠定了深厚的国学根基,负笈英伦又使之拥有渊深的西学底子。时代潮流的影响。如火如荼的五四运动在杨宪益心中播下了造反的种子,风起云涌的五卅运动为杨宪益提供了展示勇敢刚毅和爱国热情的舞台。(每点2分。如从其他角度作答,只要言之成理,可正常评分)20答案示例:传统文化的回归,为语文注入了源头活水,有助于学生涵养性情,养成人格,发展个性。(内容2分,表达2分)21答案示例一:修改稿优。作者用“都”强调人人想知道阿Q的“中兴史”,故删去“看去是天然的事”,使行文更简洁。“探听”更形象、深刻,既活画出未庄人对阿Q“中兴史”的浓厚兴趣和询问之细致,又语含讽刺,批判了未庄人爱管闲事的劣根性。答案示例二:原稿优。“人人愿意”即含有“全部”的意思,比加“都”更简洁;“看去是天然的事”深刻讽刺了未庄人爱看热闹、管闲事的劣根性;“问”字既有“探听”之意,又符合农民的身份。(理由充分、合理给2分,表达准确、简明给2分)22答案示例:中国学生出国留学低龄化趋势明显。选择低龄留学一定要慎重,盲目地赶潮流,有可能会适得其反。(内容2分,表达2分。如考生从其他角度点评,只要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可正常评分)23参见xx高考湖北语文卷作文评分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