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单元优化总结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428747 上传时间:2019-11-23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3.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单元优化总结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单元优化总结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单元优化总结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元优化总结,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本单元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 设 道路的光辉历程,它分为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全面建设社 会 主义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等 几 个阶段。主要包括两条线索:,线索1 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新中国成立后,从19491952年,中国人民用三年多时间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随即开展了“一化三改”,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既有诸如中共八大、八字方针等正确的决策,也有“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甚至后来的“文化大革命”的重大失误。,线索2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改革开放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走上了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978年以前,体制僵化,发展不畅。 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1992年 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进入一个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针对训练 1下图为唐僧东方取经漫画.它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C片面发展农业生产 D脱离了生产力水平,D,解析:从图片中“东方红三社水稻亩产四万三”可以判断 是“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大跃进”运动严重超越 了当 时生产力发展水平,故D项正确;“大跃进”运动反 映的 是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适应,故A项错误;图片反映的是“ 大 跃进”时期的浮夸风,是人为扩大化,不是科技的作用, 故 B项错误;“大跃进”运动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 ,不 是片面发展农业生产,故C项错误。,2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对宪法第十条第四款所作的修改,做出这一修改的背景是( ) A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高潮已经到来 B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解析:本题考查宪法修订过程中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 土 地使用权可以转让,但不允许变更土地所有制性质。这表 明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允许土地使用权的变更,正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即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故选C。,一、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新解放区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发展,分散的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把土地等生产资料变为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党的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生产力发展,提高公有化程度和扩大公有化规模,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阻碍了生产力发展,党中央在总结教训的前提下,决定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在坚持公有制前提下,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对点训练 11986年3月,安徽省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协会成立。它 是安徽全省个体工商户和民营企业及从业人员自愿组成的全 省联合非营利社会团体。对此点评正确的有( ) 反映了当时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说明安徽最先进行了 改革尝试 是中国经济体制变化的产物 说明安徽摆脱 了姓“资”姓“社”的束缚 A B C D,B,解析:从材料中的组织名称及成员构成看,当时安徽私营 经济得到发展,并达到一定数量和规模,这是商品经济发展 的重要体现,也说明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和正确。材 料体现不出安徽改革走在了前列,排除。人们挣脱姓“资” 姓“社”的束缚是在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排除。,二、新中国成立后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 1.第一次:新中国成立初到1956年 (1)内容: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 新民主主义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 (2)原因:照搬苏联模式,主观上急于追求实现现代化。 (3)结果:这种体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恢复国民经济, 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并取得一定成就。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的阶段,严重的弊端使企业失去了活力.,2.第二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1)内容: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 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 (2)原因:党中央正确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建设正反 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吸取了“文革”的教训,并借鉴了外 国经验,决定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 (3)作用:增强了企业活力,解放了生产力,工业开始腾飞,成就举世瞩目。,3.第三次:20世纪90年代以来 (1)内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 集约式经营转变。 (2)原因:党中央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验 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深化经济体制改 革。核心是把企业推向市场。 (3)作用: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迈向21世纪。,C,A1992年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 B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 制改 革 的决定 C1997年中共十五大的决策 D1999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正式确立的依法治国战略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 材料反映了人们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偏见,使 人们 摆 脱 这 种 恐 “私”症困扰的制度性决策是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实现的,故C项符合题意。,组合型选择题的解答技巧 【题型特点】 题干首先给出一个集中主题,根据这一主题列出两组或两组以上的说明小项,并以数字序号冠之。将这些小项分成四组,组成四个选择肢,要求选出组合准确的一组.其主要特点是容量大、考查知识面广、考查形式灵活,既可以是知识归纳,也可以是评价分析,还可以是异同比较。,【基本过程】 此类题目因为比较特殊,最常用的方法是 排除法,即在组合项中确定一至两个正确或错误的选项,进 行排除。基本步骤是: (1)审:仔细审读题干,找出关键字词;明确题目的时空限 定;明了题意要求。 (2)析:根据题意要求,分析备选分项,将含有确定不符合 题意的选项排除掉。 (3)验:将认为应该选择的项带入到选择肢中,结合所学知 识综合判断,如果确实合适则确定此项正确,如果 不合适, 说明前面分析出了问题,需要重新分析判断。 (4)答:将正确答案选出。,【以例释法】 (2014高考浙江卷)20世纪80年代,农村 改 革 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学 者 敏 锐地 看 到 “公社体制改革后,农工分了手,农业经营承包到户”; 企 业家感慨“现在不同了,我得考虑如何增强企业活力”。 这表明( ) 人民公社体制逐步废除 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 现代企业制度开始试点 非公有制经济开始起主导作用 A B C D,A,题法对接,针对训练 1下列宣传画和图片反映了我国农村建设的历史进程,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D,A B C 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根据图片“万斤”信息,可得出图片反映的是1958年的“大 跃进”运动;根据图片“实现耕者有其田”信息,可得出 图片反映的是建国初期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根 据图 片“农业生产合作社”信息,可得出图片反映的是1953 年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根据图片“土地承包经营权”信 息,可得出图片反映的是1978年开始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根据时间先后顺序排列,选择D项符合题意。,2(2014高考四川卷)邓小平曾说,如果当初搞经济特区时加上上海,“现在长江三角洲,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改 革开放的局面,都会不一样”。当时没有把上海列为经济特区,主要是基于( ) 改革初期摸索中的谨慎 经济改革国际阻力太大 上海自身经济基础薄弱 国人思想解放程度不足 A B C D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 改革开放初期,上海与被设立为经济特区的深圳、珠海等城 市的经济基础相差很大,上海的经济基础更好,排除。当 时中国经济改革的阻力主要来自于国内,尤其是来自于人们 的思想观念的阻碍,排除。故答案为D项。,D,1(2015高考新课标全国卷)下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 ) 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 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 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A,解析:本题关键信息是“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美国和英国早就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而新中国 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工业基础相当薄弱。由 图示信息可知,中国的钢、生铁、发电量的年均增长速度快,有的指标甚至超过美国和英国好几倍,这符合当时我国工业 基础薄弱的实情,故选A项;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资本 主义 国家发展的黄金时期,故B、D两项说法错误;1958年中国在 “左”的思想指导下掀起“大跃进”运动,重工业发 展急 躁冒进,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C项。,2(2015高考福建卷)下图为中国19521960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对此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 A“过渡时期”农业总产值始终超过工业总产值 B“三大改造”期间工业总产值均高于农业总产值 C“一五”计划完成时工农业总产值都大幅提高 D“大跃进”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呈现背离状态,D,解析:解题的关键是准确解读图示以及抓住“19521960年”的时间信息。过渡时期是指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 三大改造完成这一时间段.A项“始终”说法不符合图示信 息;“三大改造”发生于19531956年,B项“均高于”说 法不 符 合图示信息;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一五”计划优 先发展重工业,因此工业产值得到大幅提高,但是农业产 值并未得到大幅提高,其产值呈下降趋势,故C项说法不 符合 图示信息;1958年开始“大跃进”运动,大炼钢铁,使工农 业产值呈现背离状态,D项符合图示的信息,故选D项。,3.(2015高考重庆卷)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规定,在县以下设立乡、民族乡、镇一级人民政府,作为 一级行政机关,以此取代人民公社行使行政权力。下列属于 这一规定出台背景的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推行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 C政企分开的管理体制已普遍实行 D经济体制改革全面从农村转向城市,A,解析:B项发生在21世纪初,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 革开 始 于1984年,所以B、D两项不合乎题干的时间要求;实行政企分 开的管理体制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之一,故排除B、C、 D三项。1982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行后 ,原 来体现“大锅饭”性质的人民公社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在 这种背景下党和政府对基层政府进行了改革,A项符合题意。,4(2015高考天津卷)对比下列两幅图片,可以看出近三十年来( ),D,市场经济体制影响加深 东西方文化融为一体 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增强 国际性交流范围扩大 A B C D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图片信息。由1987年第一家肯德基餐厅在北京开业到2013年兵马俑巡展广告灯箱在 马德里街头出现可知,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增强以及国际性 交流的范围扩大,故选D。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 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故错误。东西方文化交流不断加强,但并没有融为一体,故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