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1鸦片战争前:物质文化生活与社会习俗多沿袭传统。 2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逐步渗透到国民生活中。 (1)衣 “洋布”“_”渐渐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设计了_。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服、粗布大衫、旗袍、学生装 和 裙子等五花八门。,洋装,中山装,(2)食: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3)住:西方_在中国传统民居中引人注目。 (4)社会风俗 维新派主张“_”“废止缠足”,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 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有_的色彩。 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 大城市的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_,农村仍沿袭传统的风俗习惯。,建筑样式,断发易服,反清革命,简约文明,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120世纪5070年代 (1)人民生活逐步得到改善,但许多生活必需品要凭_计划供应,生活水平总体较低。 (2)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 2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把实现_作为 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 (1)衣:颜色从灰蓝色调为主变为五彩缤纷,从单一款式走 向_。,票证,小康,多样化,(2)食:到1987年,中国已基本解决了_,政府还倡导“_”。 (3)住: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_”。 (4)风俗习惯:_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的社会风尚逐步形成。,温饱问题,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休闲娱乐,思维启迪 碧城:敬告中国女同胞:“时势变 迁, 人情移易,古法虽精,恐不合于今世,况未必能垂之久远 而无弊也。” “古法”指的是什么?民国初年在婚姻风俗上突破“古法”的表现有哪些? 提示:“古法”:中国古代的习俗风尚。表现:反对包办婚姻、主张_,婚姻礼俗删繁就简,仿效西方婚礼。,婚姻自主,易错提醒 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环境 因素、 人 口因素、社会制度因素、社会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因素、科 学技术因素以及社会经济的变化与发展等。其中,社会经济 的变化与发展对于社会变迁具有决定性作用。,轻巧识记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的“一、二、三、四”,名师点睛 (1)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结构从传统 社会 向近代社会逐步转型。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汇扑面而来,新 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冲击着中国的社会生活。作为社会转型 重 要组成的社会生活和习俗,在力度和深度上,发生了前所未 有的变迁。 (2)中国近现代社会的物质生活,在鸦片战争后直至民国时 期经历了由盲目排外到学习西方、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 社会 渐进的过程,呈现出既追新慕异、去土存洋,又新旧并 存、 中西合璧的特征。 (3)新中国改革开放前的衣食住行和生活时尚体现出统一性 的特点,受政治生活影响较大;改革开放后,生活时尚 向个 性化方向发展,受经济发展和外来文化影响较大。,史料一,从服饰看社会变迁,史料二 史料三 20世纪90年代样式繁多的服装,探究问题 (1)史料一中的图片说明中国服装有什么变化? (2)史料二中20世纪50年代为什么流行“布拉吉”和列宁装? (3)为什么会出现史料三中的现象? (4)结合上述史料,分析影响中国服装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提示:(1)鸦片战争后洋装在中国的流行,促成中国服装的改良,中山装和旗袍的出现就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2)新中国成立之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孤立、封锁、敌视政策,新中国制定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20世纪50年代苏联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大量帮助,所以中国在社会生活方面也学习苏联。,(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生产出 大量各式各样的服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 中国的服装市场迅速壮大。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需要各 种款式的服装。 (4)西方文化的传播;社会政治变革;经济发展;思想观念 的转变。,史料一 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 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 今天决计行不通!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 陆秋心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 (新妇女1920年4月15日) 史料二 新闻报道:在当今的中国,每到圣诞节或情人节, 不管是商家还是顾客都会全程投入,气氛愈演愈烈。与之相反 的是传统的中国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节日的气氛却是越 来越淡化,这不得不让人深思,近现代社会习俗的变化,探究问题 (1)史料一反映出我国近代婚俗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这一 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2)面对史料二中的现象,一些人认为,西方文化的进入有利于推动社会生活的进步,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就是一 种文 化侵略。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请说 说你的理由。 提示:(1)变化:从遵从父母之命到追求婚姻自由。 原因:近代西方文明的影响;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 观念深入人心,这是当时人们崇尚新礼仪、追求新风尚的重 要原因。,(2)观点一:这是一种进步。理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向前发展,这时候旧的文化显然是不合时宜的,西方文化 的进入,给我们带来新的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中国逐渐改 掉了一些传统陋习,与世界接轨。 观点二:这是一种文化侵略。理由:西方文化的进入,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一步步丧失,我们应该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一、影响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因素 1鸦片战争后 (1)近代西方国家侵略中国的客观影响。西方列强在不断扩 大对中国侵略的同时,西方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传入中国, 带来了近代文明。 (2)政府政策的影响。中国政府在不同程度上不断推行各种 改革,使中国社会进一步发生变化。 (3)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民主、自由、平等思想的不断传 播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也促进了近代社会生活的演变。 (4)近代先进中国人的努力和开风气之先。一些先进的中国 人积极主动地吸收国外的生活方式,引领时代潮流。,2新中国成立以来 (1)政治局势的变化。新中国的成立和政治体制的改革使人 们获得了自由和平等地位。 (2)经济的发展是推动社会生活发生巨变的根本原因,直接 推动了物质生活的变化。 (3)国家政策的影响,如“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 婚姻法、统购统销政策等。 (4)科技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使物质生产能力大幅 度提高,使人们的生活用品更加丰富,而且直接促使人们的 生活方式发生变化。,1最早促使中国近代社会风俗习惯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A西方列强的入侵 B清政府支持发展工商业 C西方民主革命思想 D康有为、孙中山的个人作用 解析:注意题干强调的是“最早”,鸦片战争后,中国国 门被打开,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文化开始影响中国, 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习俗开始发生变化,A正确 ,B、C、D 不符合“最早”这一要求。,A,2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人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视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这最能体现( ) A政治革命起了移风易俗的作用 B政治革命引起了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 C人们的平等观念增强 D民众盲目模仿西方生活方式 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现象本质的理解能力。从材料看, 辛亥革命前后人们对“辫子”的认识截然不同,由此反 映了 政治革命引起了生活习俗的变化,A项正确。B、C、D 三项 从材料中不能直接体现。,A,二、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及影响 1.特点 (1)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2)随着中国民主进程的发展而不断加深。 (3)变化首先从通商口岸开始,逐渐向内地扩展。这与帝国 主义列强势力的深入路线相同。 (4)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人们社会生活近代化进程明显, 农村和内地变化不大。 (5)东西方生活习俗不断碰撞和交融,但始终保持着民族特色.,2影响 (1)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促进了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2)经济上: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工业化进程。 (3)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弊端,既保留中国文化的精髓,又顺应时代变革。,3“文明婚礼实有三长。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而取 男 女之同意,以监督自由”这里的“文明婚礼”( ) A彻底冲破了传统婚姻的束缚 B表现出新旧杂陈的某些特征 C体现出契约性的原则 D采用了简单化的形式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属于中国传统婚姻特征,“取男女之同意”说明尊重男女双方的意愿,是新式婚姻的体现,因此应选B。,B,41906年,赏奇画报的征订广告上画着一位身穿西装、 戴着西式小帽的先生;当时的伟人牌香烟盒上也印着一位 扎领带、穿西服的先生。这反映出( ) A洋装流行促成中国服饰改良 B辛亥革命倡导移风易俗 C工业文明推动社会生活变化 D社会风尚倾向全盘西化 解析:题干材料是说广告和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故排 除 A项。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材料信息与之不符。D项 在 材料中体现不出来。从材料信息看,当时世界处于工业文明的潮流中,中国的广告也深受其影响。,C,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