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元学习总结,知识导图 整体架构 客观简明了然,线索归纳 思维整合 横向纵向竖向,学会解题 体验高考 真题案例技巧,栏目索引,知识导图 整体架构 客观简明了然,返回,重点难点探究 理解深化探究,一、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线索归纳 思维整合 横向纵向竖向,二、新中国各个阶段的外交关系及成就,返回,例题 (2015福建高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9年1月,共和党人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当时正值美国面临着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1971年6月,尼克松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摘编自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学会解题 体验高考 真题案例技巧,材料二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跨出了改善中美关系的第一步。2月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这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对世界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双方的贸易、科技和文化往来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美双方政府官员也在不断进行接触。 摘编自谢益显中国外交史,材料三 二战结束后,日本政府长期执行追随美国、敌视中国的政策。50年代以来,随着中日两国民间贸易和人员往来的增多,日本各界人士要求恢复中日邦交的呼声越来越高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对日本产生极大的震动。日本把美国的这种举动视为“越顶外交”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摘编自王圣心当代国际关系,材料四 田中首相来我国访问,揭开了中日关系史上新的一页。在我们两国的历史上,有着两千年的友好来往和文化交流值得我们珍视。但是,自从1894年以来的半个世纪中,由于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使得中国人民遭受重大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样的经验教训,我们应该牢牢记住。 摘自周恩来政论选,(1)据材料一,概括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怎样理解联合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日本对美国“越顶外交”的举动作何反应?分析日本对华政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重大改变。 (4)综合材料三、四并结合甲午战争以来中国百年史,试从日、中两方面阐释周恩来所指出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含义。,主题解读,解题思路,规范答案,主题解读 本题的主题是中美关系、中日关系问题。长期以来,中美关系是中国外交的核心问题,美国在战后成为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最强大的国家,西方大多数国家在外交上唯美国马首是瞻,所以中美关系问题关系到中国的外交前景问题,关系到中国能否打破外交坚冰,取得外交上的巨大突破。日本是中国的邻国,历史上日本曾多次发动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所以中日关系问题也是中国外交的核心问题。本题主要考查了战后中美关系以及中美关系的改善给中日关系的影响。,解题思路,解题思路 (1)根据材料一“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可以归纳为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危机加深;美苏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根据材料一“1971年6月,尼克松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可以归纳为世界向多极化趋势发展,中国成为世界五个力量中心之一。 (2)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是台湾问题。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双方的贸易、科技和文化往来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美双方政府官员也在不断进行接触”可以归纳为两国官方与民间往来逐渐增多。再结合所学知识,联合公报的发表意味着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美两国结束长期敌对状态。,解题思路,(3)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日本把美国的这种举动视为越顶外交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可知,是日本赶在美国之前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三“50年代以来,随着中日两国民间贸易和人员往来的增多”可以归纳为中日民间往来增多;“日本各界人士要求恢复中日邦交的呼声越来越高”可以归纳为日本各界要求恢复中日邦交;“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对日本产生极大的震动”可以归纳为中美两国关系的缓和。还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国际地位提高角度作答。,解题思路,(4)注意题干要求“结合甲午战争以来中国百年史”。从日本方面,根据材料四“自从1894年以来的半个世纪中,由于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使得中国人民遭受重大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作答;从中国方面,应该吸取教训,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等等,只要言之有理。,规范答案,规范答案 (1)原因: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危机加深;美苏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世界向多极化趋势发展;中国成为世界五个力量中心之一。(答对其中4点即可) (2)问题:台湾问题。 理解:中美两国结束长期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两国官方与民间往来逐渐增多。(答对其中3点即可),规范答案,(3)反应:日本赶在美国之前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原因:中美两国关系的缓和;中日民间往来增多;日本各界要求恢复中日邦交;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4)日本:甲午战争及三十年代的侵华战争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应深刻反省侵略历史;以史为鉴,珍爱和平。 中国:甲午战争以来,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的反侵略斗争;铭记历史,开创未来。(言之有理即可),历史主题类非选择题的解题技巧,题型特点 1.该类题考查方式一般分两类: (1)在题干引文中直接给出本题意在考查的核心主题,相比较而言,这种方式更普遍。 (2)题干引文中不明显或没有直接显示题目主题,而是将主题隐含在设问中。 2.应考措施:题干、正文材料及材料出处中包含丰富的信息,应全面关注。 3.答题技巧:此类题型要求作答某一问前先全局浏览设问,尤其是题干主题不明显的呈现方式,可通过这一步骤来把握主题所在。,4.题型特点:此类题型就某一主题设置情境,材料来源广泛,形式多样,覆盖面广,需要学生具备敏锐的主题洞察能力和对材料的合理而充分的整合能力,一般属于难度偏大题目。,考场破题 1.首先找出主题所在。读题干引文和总体设问,在答题之初就找出本题要考查的主旨。 2.充分提取材料信息。除了正文材料的全面研读之外,还要特别留意注释、出处等非正文信息,以获取时空限定或作者阶级、立场等关键信息。 3.认真审清作答依据。特别关注“据材料”“依据所学知识”“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三种设问作答依据的不同,按要求去组织答案。,返回,4.相关知识联系对比。围绕同一主题组合而成的材料或是类似情形、类似举措、类似评价,或是截然相反的情形、举措和评价,要从整体上把握材料间的关系。 5.关注时政洞察主题。主题类型的解析题目往往和时政联系密切,建议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多种途径了解国内外大事,逐步增强自己的时代感,提高自己解答此类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