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从“朕即国家”到“主权在民”1 欧洲的君主专制课件 岳麓版选修2.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422695 上传时间:2019-11-23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6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从“朕即国家”到“主权在民”1 欧洲的君主专制课件 岳麓版选修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从“朕即国家”到“主权在民”1 欧洲的君主专制课件 岳麓版选修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从“朕即国家”到“主权在民”1 欧洲的君主专制课件 岳麓版选修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课 欧洲的君主专制,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中世纪的封建制度 1.形成: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进入封建社会阶段。 2.特点 (1)在欧洲封建社会,土地所有权和政治权力都是分散的。 (2)天主教会的势力遍及欧洲各地。 3.表现 (1)天主教会拥有精神权力和世俗权力,王权受到教皇的制约。 (2)国王只是王国里的最大领主,不能在贵族领地内直接向人民征税。 (3)国王的军队规模很小,遇有战争时,需要召集贵族封臣带领他们的士兵参战。 (4)一些取得自治权的城市,拥有独立的司法权和财政系统,内部管理不受国王或大封建领主的干预。,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新君主国 1.兴起 从15世纪开始,西班牙、英国、法国成为最早一批走向集权的国家,被称为“新君主国”。 2.特征 (1)打破了封建割据局面,在历史上第一次确立了比较明确的 国家疆域。 (2)英国、法国、西班牙等领土明确的国家开始形成,出现了“英国人”“法国人”“西班牙人”等民族概念,这些国家后来被称为 “民族国家”。 (3)开始建立起常备军,是近代国家兴起的一个重要标志。 3.重大影响 扩大并巩固了王权,对民族国家的形成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自主思考“新君主国”新的表现有哪些?说明了什么? 提示:王权加强;明确了国家疆域;实现了政治统一;民族国家形成;实行重商主义。说明了统一和王权的强化与集中成为大势所趋。,知识点二,知识点三,“朕即国家”及沙皇专制 1.路易十四的专制统治,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2.沙皇专制,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自主思考路易十四和彼得一世的统治有何积极历史影响? 提示:促进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强大;有利于早期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有利于文化艺术和科学的繁荣。,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君主专制产生的历史背景 史料导入 教皇还利用德意志内部的矛盾,挑动诸侯推翻亨利四世,结果亨利四世众叛亲离。1077年,迫不得已,亨利四世和他的妻子亲自到了意大利的卡诺莎,跣足免冠,立于教皇居所的门外,请求准许忏悔、恢复教籍。 摘编自齐思和世界中世纪史讲义 互动探究史料说明了天主教会在欧洲具有怎样的地位? 提示:天主教会的教权高于王权,垄断了世俗权力。,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名师精讲 君主专制产生的背景 (1)政治:权力分散 教会拥有精神权力和世俗权力。 国王拥有最高的世俗权力,但王权受教皇的制约,受封建贵族领主的制约,受一些封建自治城市的制约。贵族在领地内权力较大,国王不得随便干预;取得自治的城市内部管理不受国王和大封建领主的干预。 (2)经济:土地所有权分散 主要有国王领地和贵族领地。 封建庄园是主要的经营方式。 (3)思想文化:教会垄断教育、思想、文化和舆论机构。,探究点一,探究点二,【例题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格列高历(利)七世将亨利四世逐出教会并废除了他的皇位,对11世纪的基督徒来说是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同时也将日耳曼诸国对萨利尔王朝中央集权郁积已久的敌视也彻底释放了出来。许多日耳曼人包括教士和世俗贵族都拒绝为一个被逐出教会的君主效力。日耳曼贵族甚至试图革命性地新立一帝,取代亨利四世,以冲击由来已久的世袭选举制。 欧洲中世纪史,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材料二 佛兰德斯商人获得城市自治特许状 城市是中世纪的工商业中心。一些城市获得了自治权,拥有独立的司法权和财政系统。这些城市的内部管理不受国王和大封建主的干预。 (1)材料反映了中世纪王权居于怎样的地位? (2)据材料,分析中世纪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特征。,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题目立意:本题考查君主专制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培养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及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解题指导:第(1)问要通读两则材料,紧扣材料中的信息点分析,如根据材料一中“格列高历(利)七世将亨利四世废除了他的皇位”“日耳曼贵族取代亨利四世”“城市的内部管理不受国王干预”,分析可知王权受到教权、大贵族及自治城市的制约。第(2)问在分析第(1)问的基础上,从教权、王权、贵族权力及城市自治权等方面归纳出中世纪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特征是政治权力分散。 参考答案:(1)王权屈从于教权,受到天主教会、教皇、贵族及自治城市的制约。 (2)政治权力分散。,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欧洲封建君主专制的形成和典型 史料导入 15世纪以来(如路易十一以来的法国和亨利七世以来的英国),西欧各封建国家都在加强中央政府权力,等级君主制在向专制君主制转化。火炮把封建城堡炸得粉碎,市场经济又使墨守成规的贵族日益贫困化。这些专制君主在完成国家统一,维护领土完整(法国君主追求国家的所谓“自然边界”),建立常备军,实施行政、司法统一,在培育国内统一市场(如1834年德意志关税同盟),统一度量衡和币制,取消内地关卡(英国在这些方面最为成功),保护民族工商业并支持本国商业公司向海外扩张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张跃发主编近代文明史,探究点一,探究点二,互动探究(1)史料反映了15世纪以来的哪一政治趋势? (2)据史料和所学知识,归纳专制君主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3)结合所学知识,说出15世纪以来欧洲君主专制的典型。 提示:(1)君主专制权力不断强化。 (2)巩固了王权,巩固了国家统一,促进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3)法:路易十四君主专制。俄:彼得一世君主专制。,探究点一,探究点二,互动探究(1)史料反映了15世纪以来的哪一政治趋势? (2)据史料和所学知识,归纳专制君主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3)结合所学知识,说出15世纪以来欧洲君主专制的典型。 提示:(1)君主专制权力不断强化。 (2)巩固了王权,巩固了国家统一,促进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3)法:路易十四君主专制。俄:彼得一世君主专制。,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名师精讲 1.“新君主国”的含义、形成原因及评价 (1)含义:王权由分散到集中,由分权到集权的君主国。 (2)形成原因:中世纪后期,欧洲工商业的发展和各地区之间联系的加强,客观上要求结束封建割据,实现政治上的统一,王权的强化与集中成为大势所趋。 (3)评价: 促进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兴起和强大;有利于早期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有利于文化、艺术和科学的繁荣。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其对资本主义的阻碍作用日益明显;受君主个人因素影响大,积极作用难以持久。,探究点一,探究点二,2.路易十四和彼得一世统治的异同点,探究点一,探究点二,【例题2】 识读下列两幅历史人物图片: 材料 请回答: (1)法王路易十四和沙皇彼得一世都是欧洲君主专制的典型代表。指出两人在治国理念及其影响上有何相同之处。 (2)由于具体国情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彼得一世的政策举措又有哪些不同于路易十四的地方?,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题目立意:本题考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专制。重在培养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迁移运用所学知识、比较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解题指导:第(1)问结合“治国理念”和“影响”及所学知识比较回答。第(2)问注意解读“国情”“发展水平”。 参考答案:(1)治国理念:专制集权,削弱贵族和教会的权力,加强军备,发展经济。影响:使其国家成为欧洲强国,首都成为欧洲文化中心。 (2)俄国落后,彼得一世注重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俄国农奴制盛行,彼得一世强化农奴制;对外极力扩张。,2,3,4,5,1,1.教皇英诺森三世认为,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月亮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这句话反映了( ) A.封建君主的权力是从教皇的权力中分化出来的 B.天主教迫使各国统治者听命于教皇,取得政治上的神权统治 C.罗马教会统治一切,影响世俗社会的每一个方面 D.人们既是国家的臣民,也是教会的子民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国王的权力来自教皇,体现了教权高于王权的思想。 答案:B,2,3,4,5,1,2.从15世纪开始,西班牙、英国、法国成为欧洲最早一批走向集权的国家,被称为“新君主国”。“新君主国”的本质内涵是( ) A.宗教势力被驱逐 B.贵族势力被彻底摧毁 C.正在形成中的王权专制的统一的民族国家 D.君主专制统治达到极盛 解析:“新君主国”是相对于原来的封建割据王国而言的。“新”就是体现在此类国家开始走向中央集权,开始形成明确的国家疆域,国家居民的民族意识逐渐增强等。C项反映了这些特征。 答案:C,2,3,4,5,1,3.(原创)列宁说:彼得一世改革是“跳出落后圈子的一种独特尝试”。这种“独特尝试”( ) A.是指用野蛮手段废除农奴制 B.引进了西方先进成果 C.推行资本主义制度 D.仿效西方政治废除沙皇专制 解析: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是维护沙皇专制,其改革加强了农奴制,并未废除农奴制,故A、C、D三项错误。其改革注意学习西方,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成果,故B项正确。 答案:B,2,3,4,5,1,4.圣彼得堡和巴黎能分别成为东欧和西欧的文化中心得益于( ) 伊凡四世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 路易十四改革 天主教会改革 A. B. C. D. 解析:经过伊凡四世和彼得一世的改革,圣彼得堡成为东欧文化中心;经过路易十四的改革,巴黎成为西欧文化中心。 答案:A,2,3,4,5,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世纪时,国王登基要经过教皇加冕才算有效。 查理大帝加冕仪式 材料二 英王亨利七世(14851509年在位)、法王路易十一(14611483年在位)、西班牙王斐迪南二世(14791516年在位),是近代国家的“三个智者”。 弗朗西斯培根,2,3,4,5,1,材料三 那幸福的时代,标志着放纵自由。 那时候,狂妄象匹野马,响着小铃铛, 轻快的步子跑遍整个法兰西的国土; 那时候,没有一个凡人甘愿虔诚超度; 那时候,万事可为,只除开反省自守。 伏尔泰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中世纪时期王权与教会的何种关系? (2)材料二中弗朗西斯培根为何称英国、西班牙、法国的三位君主为近代国家的“三个智者”? (3)材料三反映了法国怎样的历史现象?,2,3,4,5,1,参考答案:(1)天主教会势力强大,国王是最高的世俗统治者,但国王的权力受到教皇的制约。 (2)这些“新君主”打破了封建割据局面,在历史上第一次确立了比较明确的国家疆域,成为名副其实的“一国之君”。 (3)它反映了路易十四时代法国君主专制统治达到极盛,法国成为欧洲强大的国家,巴黎引领着欧洲文化的潮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