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祖国在我心中》意大利的爱国少年教案 北师大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420009 上传时间:2019-11-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祖国在我心中》意大利的爱国少年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祖国在我心中》意大利的爱国少年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祖国在我心中》意大利的爱国少年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意大利的爱国少年教学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3.了解热那亚少年身在异国他乡,穷困潦倒,却不忘维护祖国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懂得应时时刻刻把祖国的尊严放在第一位。重点难点1.在理解热那亚少年当时的处境和心情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热那亚少年需要钱,为什么又把那些钱扔回去?3.通过理解“热那亚少年需要钱,但又把那些钱扔回去”,体会热那亚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课时两课时 知识点详解 意大利的爱国少年 法兰西:即法国,全称为法兰西共和国。一艘法兰西的轮船从西班牙起航,开往意大利的热那亚。句导读:首先介绍轮船航行的起点和终点。 热那亚:意大利最大商港和重要工业中心。乘客中有法国人、英国人、西班牙人和回国的意大利人。一个年幼的孩子,被拐卖到异国他乡,受到非人的虐待,没有家人的关心,得不到父母的疼爱,真令人同情。“终于”说明少年逃跑十分不容易,也从侧面表现了他受虐待的时间之长,境遇之凄惨。段导读:介绍轮船的目的地和乘客。船上有一个十一岁的少年,他是意大利的热那亚人。两年前,他被拐卖给一个马戏班,戏班的人将他带到了国外。他们打他,骂他,欺负他,逼他干重活,还不让他吃饱饭。看了少年的身世,你有什么体会?他实在受不了这些人的虐待。在西班牙,他终于找到一个逃跑的机会,找到意大利驻西班牙的领事馆寻求帮助。加点的词说明了什么?在领事馆的安排下,他搭上了这艘船,回热那亚老家。句导读:少年无时无刻不在思念自己的家乡,这个坚强的少年在经历无数的艰辛与痛苦之后,最终踏上了归乡的旅途。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介绍船上的乘客和意大利少年的身世。 不好。“衣衫褴褛”是对少年外貌的描写,突出表现他此时的艰难处境。难句解析:不是。“乘着酒兴”说明这些人并不是真正同情和关心少年,而是一时冲动;“扔”字说明这些人对少年不尊重。为下文写这些人侮辱少年的国家埋下伏笔。乘客们见到船舱里有这样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都非常奇怪,主动询问他的情况。把加点的词语删去好不好?少年本来不想说,见他们很关心的样子,只好把自己的身世和遭遇讲了出来。那些人听了,有的叹息,有的议论,还有一些人乘着酒兴,拿出一些硬币很响地扔在桌子上:“给你,拿去!”扔钱的人是真正同情和关心少年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段导读:有些人听了少年的身世后,扔给他一些硬币。少年低声道谢,从桌子上捡起了硬币。他的衣服太破了,他还想给父母买点什么,这两年他没有赚到一分钱。 写了少年捡起这些硬币的原因。 铺,在这里读p。这句话写了什么内容?少年回到自己的铺位,躺了下来,拉上了帘子。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乘客们询问了少年的身世后,扔给他一些硬币,少年太需要钱了,就捡起了硬币。那些人继续喝酒、聊天,他们不再谈论少年的事,而谈起了他们要去的意大利。看样子他们并不是第一次到意大利去。他们先是抱怨 抱怨:埋怨。注意不要把“抱”误写为“报”。旅馆不好,交通太差,后来越说越起劲,把意大利说成了世界上最糟糕的地方。句导读:乘客们对意大利的不满和抱怨,“最糟糕”是对意大利极大的侮辱。段导读:这些人对意大利的不满和侮辱。“肮脏的国家!”一个说。 少年竟然把这些硬币扔到了这些大人的头上,说明少年对他们的议论忍无可忍。哪怕冒着极大的风险,他也不容许任何人侮辱自己的祖国,这充分显示了少年对祖国的热爱,真是可敬!重点句解析:对少年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的描写,不仅表现了他的愤怒情绪,态度严肃认真,而且表现了这个少年的勇敢率真,从而更加深刻地揭示出少年热爱祖国,维护祖国尊严的高尚品质。“愚蠢的国民!”另一个说。“可恶的”句导读:“”表示话还未说完,乘客们仍在喋喋不休地抱怨。第三个的话还没有说完,一旁的帘子突然拉开,一把硬币扔了出来,劈头盖脸地砸在这些人的头上、肩上。如何看待少年此时的行为?段导读:少年把硬币扔到了这些侮辱他的国家的人的头上。热那亚的少年跳下床,站直了身子,大义凛然地说道:“你们侮辱我的祖国!我不要你们的钱!”对少年的描写表现了什么?第三部分(第510自然段):少年听到有人侮辱自己的祖国,毅然把硬币扔还给这些人,他宁可一分钱也不要,也要维护祖国的尊严。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了解爱的教育这本书。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爱的教育。一介绍爱的教育1.出示爱的教育一书:同学们,你们看过这本书吗?2.请同学介绍这本书或说说其中的故事。3.板书课文题目:意大利的爱国少年。4.齐读课文题目,找出关键词。(爱国)5.质疑:围绕关键词,你都想了解什么?质疑:从哪儿看出少年爱国?二学习生字、新词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按要求读课文。(1)读准字音。(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利用工具书解决。(3)独立识字,掌握字形。2.指名读课文。(1)读准字音,出示幻灯投影。热那亚(y)铺(p)位可恶(w)侮(w)辱(2)掌握字形:运用自己已有的识字方法自学生字。重点指导:班:左中右结构。第四画是“”。怪:第三画是“丨”。(3)理解词义。大义凛然:严峻不可侵犯的样子。形容为了正义事业坚强不屈。三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本文写了一个十一岁的热那亚少年,在一艘从西班牙开往意大利热那亚的轮船上,用自己大义凛然的行为,维护祖国尊严的感人故事。)2.理清课文的脉络。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文章可分为几段?全文共九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第一段(第1、2自然段):介绍船上的乘客和意大利少年的身世。第二段(第3、4自然段):乘客们询问了少年的身世后,扔给他一些硬币,少年太需要钱了,就捡起了硬币。第三段(第510自然段):少年听到有人侮辱自己的祖国时,毅然把硬币砸在那些人的身上,大义凛然地维护祖国的尊严。3.再次读课文。意大利的爱国少年爱的教育为什么?身世给硬币扔硬币1.在学习中,将读准字音、读懂词句、体验语言的画面、体验美好的情感有机融合在一起,让学生经历体验、感悟的过程,读出少年的义愤填膺。在学习“扔硬币”的过程中,理解“大义凛然”的意思是第一层面,看图想象当时的情景是第二层面,读出少年的“大义凛然”的样子,再现当时的画面是第三层面。2.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都很重要:因为刚进入中年级的孩子不像五、六年级的孩子那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需要老师指导、指点、引导、帮助他们,交给他们学习方法,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教师要敢于放手,但放手不等于放开教师的指导,不等于放任自流,放手不管,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教师既要敢于放手,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问题进行恰当的引导,不等于学生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否则学生表面上看起来在自主学习,但其实是一种形式,没有效果1. 给多音字组词。 3.请你读读爱的教育这本书,然后把感受最深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1.理解“热那亚少年需要钱,为什么又把那些钱扔回去”,体会热那亚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2.在理解热那亚少年当时的处境和心情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幻灯投影。一质疑问题,直奔中心1.指名读课文,提出问题。从哪些地方能看出他是一个爱国少年?2.课文第三段交代了这一问题。二学习第一段1.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思考:这个少年的身世如何?这个少年十一岁,是意大利的热那亚人。两年前,他被拐卖给一个马戏班,戏班的人将他带到了国外。他们打他,骂他,欺负他,逼他干重活,还不让他吃饱饭,他实在受不了这些人的虐待。在西班牙,他终于找到了一个逃跑的机会。他找到意大利驻西班牙的领事馆寻求帮助,在领事馆的安排下,他搭上了这艘船,回热那亚老家。2.什么是“虐待”?课文中的“虐待”指什么?(“虐待”指用残酷凶狠的手段对待。本课指“打他,骂他,欺负他,逼他干重活,不让他吃饱饭”。)3.在读少年身世时,你有什么体会?学生甲:我觉得他太可怜了。学生乙:我觉得他的命运太悲惨了,我们比他幸福多了。4.有感情地读一读。过渡:是啊,船上的乘客在看到这个少年时,有什么反应?三学习第二段1.自由读第三、四自然段,说说船上的乘客在看到这个少年时,有什么反应。学生甲:先是奇怪,然后主动询问他的情况。学生乙:在听完他的诉说之后,乘客们有的叹息,有的议论,还有一些人乘着酒兴,拿出一些硬币扔给他。想象这些乘客可能在叹息、议论什么。学生甲:有的叹息说:“这个孩子可真可怜哪!”学生乙:有的议论说:“这么小遭遇这么多事,真不容易!”2.少年为什么捡起了硬币?(因为他太需要钱了。)3.他想拿这些钱做些什么?学生甲:他想给自己换件衣服。学生乙:他想给父母买点儿礼物。学生丙:他想吃一顿饱饭。总结:是啊,他太需要这些钱了!4.自由读第三、四自然段。四学习第三段1.思考并与同桌讨论:少年这么需要钱,为什么又把这些钱扔回去?2.互相交流讨论。3.小组汇报。学生甲:因为少年听到了那些人侮辱自己的国家。学生乙:因为少年是意大利人,他不允许别人辱骂自己的祖国。你从哪些词语能看出热那亚少年很爱国?(拉、扔、砸、跳、站直)4.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少年?学生甲:他是一个爱国的少年。学生乙:他是一个不为金钱而活着的少年。学生丙:他是一个维护祖国尊严、大义凛然的少年。5.分角色朗读最后一段。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总结:少年的行为令我们敬佩,在他最需要钱的时候,他没有向金钱低头,而是维护了祖国的尊严,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热爱祖国的故事?讲给大家听。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特点,采取不同的读文方式,让学生尽快熟悉课文,采用自读、同桌读、小组合作读等方式读懂读通课文,对重点词语、句子的理解也融入朗读课文中,在语言环境中理解。2.在本课教学时,要选择巧妙的切入点:在深入与文本对话后,将课文解读为“回老家”“捡硬币”“扔硬币”三部分。先以“回老家”为切入点,抓住“领事馆”体会少年的爱国之情;通过了解少年被拐卖的遭遇和遭虐待的情景,理解少年为什么会“低声道谢”。捡硬币的原因是因为他非常需要钱,从而与后面的“扔硬币”形成强烈的对比。前面是“捡”,后面是“扔”,包含的是少年对祖国深深的爱1.选字填空。到道(道)路(道)歉(道)谢迟(到)买卖出(卖)(卖)艺收(买)叫(卖)2.摘抄课文中表现少年爱国精神的语句。1.作者介绍亚米契斯(18461908),意大利作家。曾在军事学校学习。所写日记体小说心(亦译爱的教育),描写学生生活,提倡谅解和友爱。代表作品有爱的教育公共马车工人女教师小抄写员等。2.爱的教育爱的教育是一本令全世界亿万人感动而泣的伟大作品。作者亚米契斯谨以此书奉献给9岁到13岁的小学生们!这本书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告诉我们:素质教育就是“爱的教育”。对父母的爱、对教师的爱、对同学的爱是孩子做人的根本,也是其他素质的基础。爱的教育一书细腻、生动地刻画了各种高贵品质爱国、善良、侠义、英勇、宽大、无私,令人深受感动。爱的教育的特色在于它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笔触、孩子的眼光,来写孩子的生活和思想。全书采用日记体的形式,更具真实感,更能贴近孩子的内心,也更能被孩子们接受,是那些空洞的理论与说教,以及那些抽象的教科书所无法比拟的。这本书是为人父母、为人师长、为人子女者一生必读的教育经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