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I).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419689 上传时间:2019-11-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I)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60分)1.史书记载:“封诸侯,班赐宗彝,作分殷之器。”它最符合: A.大禹建夏朝 B.汤灭夏建商C.西周分封制D.春秋诸侯争霸2.旧唐书良吏传记载了一名叫王方翼的官员,“(高宗)永徽中累授安定令,诛大姓皇甫氏,盗贼止息,号为善政”。当时此类记载尚有许多。这说明 A.官府与大姓的关系是地方治理的关键 B.朝廷一直压制门阀士族C.朝廷对地方缺乏影响力 D. 士族大姓势力膨胀导致割据3.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这段话意在揭示: A.指出嫡长子继承制的弱点 B.嫡长子继承制的出现具有历史必然性C.没有比嫡长子继承制更好的权力交接制度了D.嫡长子继承制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4.秦始皇在中央机构中设太尉一职,但只是虚设其位,并未任命任何人担任,他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皇帝掌握全国政务,加强中央集权B.皇帝直接控制全国军队,使权力更加集中C.缺乏可以委此重任的优秀人才D.秦朝短命而亡,未及任命5.以下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认识正确的是以分化事权为特点 以强干弱枝为原则直接目的是加强皇权 消除了地方割据的根源A. B. C. D. 6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够反映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A.明朝废除宰相制度 B. 唐朝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C.清朝设置军机处 D.清朝延续明朝的内阁制度7.汉武帝统治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制度较秦始皇统治时期有了发展,主要表现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和诸卿 形成“中朝”“外朝”体制建立对地方高官的监察制度确定了州、郡、县三级行政区划A. B. C. D.8.英国1855年文官改革令是以择优录取的方式取代官职恩赐制的重要起点。1870年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制度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取。这说明英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和唐代科举制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都打破了特权阶层对官职的垄断 加强了中央集权推进了社会公平公正 提高了官员队伍素质A. B. C. D. 9.“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这种情形以汉武帝为例的话,下列哪一项的叙述是正确的:A.尚书省被中书省取代 B.重用近臣,攘夺相权,朝廷始分内外朝,丞相属外朝C.设三公辅政皇帝 D.将相权一分为三,互相制衡以分削相权10.据说明太祖曾写诗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A.设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B.设内阁授予“票拟”权C.设三司总管国家财政 D.设军机处处理政务11.清朝制度规定,军机处对皇帝当日所下谕旨和当日所收公文,均要在当日处理完毕。由此可见,军机处的设置: A.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军机大臣地位高,有决策权D.加强了专制皇权12.“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人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 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13.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就雅典的民主政治如是说:“政治家所治理的人是自由人”,他们所执掌的权威为“平等的自由人之间所托付的权威”。由此可以看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是:A.雅典社会是人人平等的社会 B.雅典公民享有人民主权C.雅典是一个高度自治、轮番而治的国家 D.雅典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国家14.法国学者加奈隆说:“民众支配雅典,演说支配民众。”这不能反映出:A.人民主权 B.演说是民众参与政务的重要手段C.作者对雅典民主制的肯定 D.演说是雅典事务决策的唯一途径15古代雅典为保护公民利益,制约官员,曾经实行“陶片放逐法”,把多数人确认为损害公民利益的人流放国外。这种做法所体现的精神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哪一原则最为相似 A.执政为民B.以人为本C.民主集中D.权力制衡16.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B.罗马法追求至善至美的境界C.罗马法体现了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D.罗马法主张消灭阶级压迫17.十二铜表法规定:“此时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将其押至家中拘留,系以皮带或脚镣”由此可知十二铜表法A.对平民没有一点好处 B.维护平民的利益C.维护债权人的利益 D.是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18罗马帝国极盛时,有这么一件事,一个自由的男子娶一女奴为妻后又后悔,将妻子“休”回“娘家”。该女子决定到法庭起诉前夫。那么法庭将A.进行调节 B.宣布“休妻”无效 C.要求男子赔偿 D.干脆不予理睬19.海洋文明与大河文明在政治体制方面呈现出“民主与专制”的明显差别,形成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A.思想观念不同B.经济活动方式不同 C.地域位置差别 D.人口数量不同20.华盛顿在其著名的告别演说中,一再告诫“那些领导政府的人们,要谨慎行事,把自己限制在各自的宪法范围内,避免在行使权力时一个部门侵犯其他部门的权力。”华盛顿在此强调的是A.联邦至上原则 B.分权制衡原则C.自由平等原则 D.两党制原则 21.在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中,国王的政治作用包括:作为国家元首,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 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 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 参与党派政治纷争A.B.C.D.22.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颁布的主要意义在于:A.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 B.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了专制王权C.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规范 D.国王“统而不治”,成为名义上的国家元首23.林肯总统在某次内阁会议上就某个方案征询意见,结果出席会议的七名内阁成员都表示反对。但林肯在宣布结果时却说:“七票反对,一票赞成,反对无效,方案通过。”你认为林肯的做法是A.符合民主集中制原则B.违反了权力制衡原则C.违背宪法,林肯反对无效D.符合宪法对总统权限的规定 24.19世纪英国宪法权威W白芝浩特说:“上下院如果做出决定,就是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的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材料说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内阁行使行政权 法律权威高于国王权威 英王是“虚位元首”,“统而不治”:A. B. C. D.25.权利法案载:“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对此最准确的理解是:A.国王与议会商讨国家大事成为一种制度B.法律的权威高于国王的权威C.议会权力超过王权,国王“统而不治”D.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26.历史学家在评论1832年英国议会选举制度改革时说:“英国比欧洲任何国家也许更接近于革命”。这是因为:A.工人阶级和下层群众获得了解放 B.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更多席位C.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D.英国保持了政局长期稳定27.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的规定,美国总统有以下权力:美国总统有权提名任命政府高级官员 美国总统可以制定并征收一定的税费作为行政经费 美国总统有权与外国缔结条约 美国总统是国家的最高行政首脑,拥有最高行政权力A.B.C.D.28.著名学者汉斯科恩认为,普鲁士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胜利,“为1918年和1945年的失败打下了基础”。以下各项可以作为科恩论断依据的是A.德国继承了普鲁士的旧制度B.德国结束了四分五裂的局面C.俾斯麦宰相实行“铁血政策”D.德国推行海外殖民扩展政策29.下列体现人民在民主政体下享有的权利源于古雅典的有:xx年11月美国选民投票选举出新一任美国总统美国总统任命的官员、与外国缔结的条约必须得到参议院的批准方可生效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进行了三场电视辩论美国总统的任期是4年,不得连任两届以上A. B. C. D.30.二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民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支持。”上述材料反映出:美国的内阁只对总统负责 美国总统及其内阁要对国会负责英国内阁阁员必须联合起来集体负责 英国首相必须对内阁负责而不必对议会负责A. B. C. D.二、材料分析题(三组题,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12分)材料一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报制四海,适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时则有叛吏,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材料二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扶伤之不暇后乃谋臣献画(计策),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治,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失以明矣。”材料三 “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然犹桀滑(凶恶狡猾之人)时起,虐害方城,失不在州而在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以上三段材料出自柳宗元封建论材料四 “知封建(指分封制)之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柳宗元认为秦、汉、唐的过失分别是什么?(4分)顾炎武的观点与柳宗元的观点有何相同点?(2分)顾炎武的观点与柳宗元的观点有何差异?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6分)32.阅读下列材料:(12分)材料一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把抽象的哲理与具体的罗马法相结合,认为法源于自然,“自然赋予所有人理性”,所以也赋予所有人“法”;自然界存在着一种普遍法制,它永恒不变。材料二 奴隶和隶奴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奴必须严加惩治。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起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 民法大全(请回答:材料一中西塞罗关于“自然”和“法”的关系,应如何认识?(4分)材料二反映出罗马法有何局限性?(4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的内容是否可以否定罗马法的历史作用。为什么?(6分)33.阅读下列材料:(14分)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得到内阁的支持。”材料二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指出,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材料三 西方国家的代议制,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其核心是经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由于各国政体不同,议会在国家政权组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所不同。 1689年权利法案请回答:从两国政府首脑与议会、内阁的关系中,指出丘吉尔言论的依据。(4分)材料二反映了德国政体的什么特点?这一特点给人类历史带来了什么影响?(4分)以英、美、德为例,分别指出三国议会在国家政权体系中的地位。(6分)一、单选题(60分)15 CABBC 610 CBCBA 1115 AABDC 1620 CCDBB 2125 BBDAD 2630 BDACC32、认识:“自然”指理性的客观规律,是制定法律的依据。罗马法体现了奴隶主的意志和要求,其实质是维护少数奴隶主利益的工具,并不能真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可以。 原因:罗马法虽有其局限性,但它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它提出的法律原则,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产生了重要影响。33、美:总统与议会相互制约。总统领导内阁;英:首相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任,与内阁在政治上共进退。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德国积极对外扩张,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给世界带来了深重灾难。英:议会主权至上,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美:掌握立法权;与总统、最高法院相互制约;德:不掌握实权,受帝国皇帝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