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专 题 一,地球的运动规律,第二部分 核心知识突破 模块一 自然地理原理与规律,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直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和难点。本专题复习要重点把握好以下两方面内容: (1)强化地方时、时区计算能力的训练,尤其是结合时事新闻进行相关的计算。 (2)弄清弄透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明确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进而带来昼夜长短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基本原理,理清与之有关的判断季节变化等问题的基本思路。,专题指要,主干知识再现,(1)地球运动的基本特征:角速度、线速度、近日点、远日点、二分二至日。 (2)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昼夜现象、昼夜更替、昼夜长短、地方时、时区、区时、北京时间、及其日界线、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昼长夜短、昼变长、夜变短、极昼、极夜、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一、地球的自转 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方向,并标注是南极点(S)还是北极点(N)。 (2)比较图中A、B、C三点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 答案: (1)顺时针 南极点(S) (2)A、B两点角速度相等,A点线速度大于B点;C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画出晨昏线,用/表示出夜半球。 (2)图中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是_(晨/昏)线,它与太阳光线的关系是_。,(3)B即将进入_(昼/夜)半球。 (4)图中各点中,地方时为正午12:00的点是_,比B晚2小时的点是_。 答案: (1)ABC一线的左侧为夜半球。 (2)晨 垂直 (3)昼 (4)C、D F、H,二、地球的公转 1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方框内分别标注近日点、远日点;1月初、7月初。 (2)说出图中地球由C至D和由D至C公转速度的变化。,答案: (1)左边方框:远日点 1月初 右边方框:近日点 7月初 (2)逐渐加快。,2读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时北半球节气是_,南极圈内昼夜长短情况是_。 (2)此时太阳直射在_上,并开始向_移动。 (3)B点昼长是_小时,_时日落。,(4)此日起三个月后,北京昼夜长短及其变化情况为_。 答案: (1)冬至 极昼 (2)南回归线 北 (3)8 16 (4)此日北京昼最短夜最长,此后昼渐长夜渐短,三个月后(春分)昼夜平分,3.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对当地纬度进行了实际测量,其测量的记录和结果如下。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测量工具:自制测量台(如右图,竖杆垂直台面)、教学用量角器一个、测绘罗盘一只、手表一块。,测量说明:量角器圆心放于竖杆影子顶端,观察影子投射在量角器上对应刻度。 测量日期:2015年3月21日。 测量结果:在手表显示13时时,杆影与罗盘指针方向重合,竖杆影子投射在量角器上对应刻度为50。,(1)实际测量测得当地:经度为_,纬度为_。 (2)当北京时间分别为12时、14时,该活动小组观察到竖杆影子的方向分别为:_、_。 (3)请帮该地理兴趣小组绘制出该地全年的正午太阳高度曲线。 答案: (1)105E 40N (2)西北 东北 (3)春秋分50,夏至7326,冬至2634。,考点分类突破,(2015四川文综)2013年4月5日,我国帆船手驾驶“青岛号”帆船荣归青岛港,实现了中国人首次单人不间断环球航海的壮举。下图为此次航行的航线图。据材料完成下题。,考点一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其应用,帆船返回青岛港当日,青岛( ) A日出东南方向 B于地方时6时前日出 C昼长较广州短 D正午物影较春分日长,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 尝试解答 B,1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及其变化之间的关系 (1)太阳直射点位置与昼夜长短的关系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地区白昼越长,极圈内有极昼现象。另一半球情况相反。 (2)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与昼夜长短变化的关系 太阳直射点向哪个方向移动,哪个半球白昼变长,黑夜变短。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为例):,2日出、日落方位与昼夜长短的关系 (1)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相反。 (2)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相反。 (3)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赤道,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全球昼夜平分。 (4)出现极昼的地方:北半球正北升起,正北落下;南半球正南升起,正南落下。,2利用“对称法则”突破昼夜长短规律的技巧 (1)在同一天中,N的昼长等于S的夜长;N的夜长等于S的昼长。如图:,(2)关于夏至、冬至对称的两个日期,其昼夜分布是一样的,即其昼长、夜长、 日出时间、 日落时间等都相等。因为关于夏至或冬至对称的两个日期,其太阳直射点在同一条纬线上。如下图: (a与b这两个日期关于夏至日对称,c与d这两个日期关于冬至日对称),(3)关于春分、秋分对称的A、B两天,其昼夜分布关于赤道对称,即A昼长等于B夜长,A夜长等于B昼长。因为关于春分或秋分对称的两个日期,其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关于赤道对称。如下图: (a与b这两个日期关于秋分对称,c与d这两个日期关于春分对称),1(2015福建文综)下图为某摄影爱好者在图中广袤草原上拍摄的“日出”美景。读图完成(1)(2)题。,(1)摄影爱好者拍摄“日出”美景的方向和北京时间分别是( ) A东南 7月1日06时 B东北 7月1日06时 C东北 1月1日12时 D东南 1月1日12时 (2)拍摄“日出”美景的地点是图1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拍摄地点纬度较低,昼夜长短变化较小,因此日出时间应在当地地方时6时左右,该地大约位于东2区,与北京时间(东8区)大约相差6小时,因而此时北京时间应在12时左右;假如该地在北半球,如果日出东北,表明该地昼长夜短,应为夏季,则日期不可能为1月1日,假如在南半球,如果日出东北,则表明该地昼短夜长,应为冬季,则日期也不可能为1月1日,日出方向不可能是东北,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第(2)题,由题意可知,该拍摄地点为广袤的草原景观。读图1分析可知,甲地位于海拔较低的刚果盆地,为热带雨林景观;丁地位于高山地区,不可能是一望无际的草原景观;乙、丙两地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根据上题可知图2景观是向东南方向拍摄的,而乙地东南方向为湖泊景观,故只有丙地符合。 答案: (1)D (2)C,2(2015山东文综)日照时数指太阳在某地实际照射的时间。图们江是中国与朝鲜的界河。下图为图们江流域日照时数年内变化柱状图。完成下题。,日照百分率为一个时段内某地日照时数与理论上最大的日照时数的比值(%)。该流域3月份的日照百分率约为( ) A53% B62% C70% D78% 解析: 3月份(31天)该地昼夜长短差别小,即理论上平均昼长12小时,即每天日照时数约12小时,所以理论上最大日照时数为1231372(小时),图中3月实际日照时数约为230小时,所以日照百分率约为62%。 答案: B,(2014全国课标卷)太阳能光热电站(下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下题。,考点二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应用,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与塔高的比值为P,则( ) A春、秋分日P0 B夏至日P1 C全年P1,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 (1)准确画出图形,理解P与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 (2)回顾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3)进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算出二分二至日时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尝试解答 D,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纬度变化规律: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靠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反之越小),具体如下图所示。,(2)季节变化规律(“之最”思考法)。 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极大值,整个南半球达极小值。 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极大值,整个北半球达极小值。,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一年有两次极大值,一次极小值;赤道上一年有两次极大值和两次极小值。,正午太阳高度的测量和比较方法“立竿见影”,近大远小,来增去减,(1)正午太阳高度的测量 正午太阳高度是各地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即地方时为12时的太阳高度。可利用“立竿见影”的方法进行正午太阳高度的测量与计算。如图所示,已知图中杆高为h,当某日正午太阳从3位置照射时的影长为l,则该日正午太阳高度H可通过公式计算:tan Hh/l。,(2)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近大远小) 某日太阳直射某纬度,则该纬线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离该纬线越远,则正午太阳高度越小(简记为“近大远小”)。由此可以推知:一日内,同一纬线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正午太阳高度从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3)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来增去减) 由近大远小的规律可以推知:直射点向本地所在纬线移来,正午太阳高度增大,反之减小(简记为“来增去减”)。,(4)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 H90纬度差 其中,H为所求点的正午太阳高度,90为太阳直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纬度差是指某地的地理纬度与当日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之间的差值。,3(2015重庆文综)马尔代夫是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著名岛国。2014年12月4日,马累海水淡化厂设备损毁导致该岛淡水供应中断。应马尔代夫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及时向其提供了饮用水等物资和资金援助。下图是马尔代夫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中国一架满载饮用水的飞机紧急从广州飞往马累,若北京时间12:00出发,经4小时到达马累。机长身高为1.8 m,到达时其在机场地面的身高影长接近于(tan 551.43;tan 652.14)( ) A0.6 m B1.2 m C1.8 m D2.4 m,解析: 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12月4日太阳直射点大约在19S。从图中可知,马累的纬度约为4N,故该日马累的正午太阳高度约为67。由于马累地处赤道附近,昼长约12小时,从正午到日落,时间约为6小时,太阳高度由67减小为0,每小时大约减少11。飞机到达马累时,当地地方时约为13时,已经过了正午约1小时,故此时,马累的太阳高度大约为56,机长的身高为1.8米,机长的身高影长应为1.8米tan 56。根据题目所给条件(tan 551.43;tan 652.14),可以得出B选项最接近。 答案: B,4(2015江苏地理)北京时间2015年2月19日零点钟声敲响时,某工程师在南极长城站参与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微信抢红包活动。下图为长城站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春节假期期间( ) A南京太阳从东北方升起 B南京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增大 C长城站日落时间推迟 D长城站正午太阳高度角减小,解析: 春节假期期间的2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南京太阳从东南方升起;南京属于北半球,虽然昼短夜长,但昼在变长,夜在变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减小;长城站属于南半球,昼在变短,夜在变长,日出时间推迟,日落时间提前,正午太阳高度角减小。 答案: D,识图技能提升,1光照图的判读步骤(以极点俯视图为例),晨昏线的应用和光照图的判读,2判读光照图的关键“点、线、面、角”,光照图上的时间信息往往是隐藏着的,需要仔细“挖掘”,关键在于找出并确定太阳日照图上重要的七个时间点,如图所示:,(2015天津文综)2015年某日出现了日食现象,在四幅日照图中,深色阴影为夜半球,浅色阴影为当时可观测到日食的地区范围。读图,回答(1)(2)题。,(1)发生日食的这天,在上图所示四地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在上图所示四地中,观测者正朝西南方向观测日食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2)调动和运用有关知识。 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甲、乙、丙、丁四地中,甲的纬度最低(离赤道最近。)根据地球的自转运动来判断,甲地位于晨线附近、日出后不久,应该是向东南方向观测;同理,乙地也在12时之前,也是朝向东南方向观测;丙地接近地方时12时,应该是朝向正南方向附近观测;丁地位于昏线附近、接近日落时分,观测日食恰恰是朝向西南方向。 尝试解答 (1)A (2)D,(2015东北四校联考)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经线MO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完成(1)(2)题。 (1)此时,下列四个城市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 A海口 B拉萨 C合肥 D北京,(2)此时,北京时间最接近( ) A3时20分 B15时20分 C2时 D14时 解析: 第(1)题,由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可知,该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故所给四个地点中北京的白昼时间最长;第(2)题,经线MO为20W,地方时为18时,则北京时间为次日3时20分。 答案: (1)D (2)A,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