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一篇 专题通关攻略 专题一 基本概念 第1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化学用语,【高考这样考】 1.(2014新课标全国卷T7)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 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 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 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存水果 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解析】选A。A项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没有发生化学变化;B项,油污在碱性条件下发生了水解反应;C项,高锰酸钾与水果释放出的乙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项,铁粉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起到防氧化作用。,2.(2015全国卷T27节选)硼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许多用途。可以以铁硼矿(主要成分为Mg2B2O5H2O和Fe3O4,还有少量Fe2O3、FeO、CaO、Al2O3和SiO2等)为原料制备硼酸(H3BO3)。 (1)以硼酸为原料可制得硼氢化钠(NaBH4),它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还原剂,其电子式为_。 (2)单质硼可用于生成具有优良抗冲击性能的硼钢。以硼酸和金属镁为原料可制备单质硼,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制备过程_。,【解析】(1)硼氢化钠为离子化合物,由Na+和 构成,在 中, 硼原子与3个氢原子形成共用电子对,同时结合一个H-,使硼原子达 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H均为2电子的稳定结构。 (2)根据题意,该反应可理解为H3BO3加热分解生成B2O3和H2O,Mg与 B2O3发生置换反应,因此反应方程式为2H3BO3+3Mg 3MgO+2B +3H2O。,答案:(1) (2)2H3BO3+3Mg 3MgO+2B+3H2O,【考纲要求】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5.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6.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7.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 8.了解溶液的含义,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考查特点】 1.客观题: (1)考查“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考查“分类”:结合物质俗名,认识常见物质的分类。 (3)考查“化学用语”:判断物质化学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示意图等化学用语使用的正误。 (4)考查“组成”:物质成分的判断。,2.主观题: (1)考查“式子”: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2)考查“化学用语”:考查化合价的计算,考查物质的分类和化学用语的综合运用。 (3)考查“分类”:根据性质,判断物质归属。,1.掌握常见的物质类别: (1)单质:由_组成的纯净物。 (2)化合物:由_组成的纯净物。 (3)纯净物:由_组成的物质。 (4)混合物:由几种_组成的物质。 (5)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的化合物。 (6)碱: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为_的化合物。,同种元素,不同种元素,一种单质或化合物,不同单质或化合物,氢氧根离子,(7)盐:由_(或 )和_组成的化合物。 (8)氧化物:由_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为_元素的化合物。 2.常见的3个“似是而非”:纯碱不是碱,而是盐;核反应、焰色反应不是化学反应(化学变化);淀粉溶液和蛋白质溶液不是溶液,而是胶体。,金属阳离子,酸根离子,两,氧,3.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中常考的“三馏”“四解”“十二化”:,4.理清物质的分类标准:,元素性质,性质,按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分散质,5.化学用语中常考的“一图”“二模型”“六式”:,OCO,CH2CH2,KAl(SO4)212H2O,考点一 物质的变化 【典例1】(2015福州一模)一定条件下,中学化学常见物质甲、乙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乙是( ) A.HCl B.FeCl2 C.KOH D.NaHCO3,【破题关键】 (1)理解复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的特点。 (2)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3)结合物质的组成,分析反应合成该物质的方法。,【解析】选D。由甲乙发生复分解反应可知,甲、乙均为化合物。A中由于甲为化合物,不能通过化合反应生成HCl,故A错误;B中若乙为FeCl2,甲乙的化合反应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不满足甲乙发生复分解反应,故B错误;C中甲为化合物,不能通过化合反应生成KOH,故C错误;D中若甲为碳酸钠,与少量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乙(碳酸氢钠),碳酸钠、水、二氧化碳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乙(碳酸氢钠),故D正确。,【误区提醒】物质变化的认识误区 (1)误认为有新物质生成、有化学键断裂的变化就是化学变化,如16O转化为18O、NaCl溶于水都不属于化学变化。 (2)误认为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为物理变化,如石墨转化为金刚石、O2转化为O3均为化学变化,并且为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3)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钠或硫酸铜溶液均有沉淀生成,前者为蛋白质的盐析,为物理变化;后者为蛋白质的变性,为化学变化。,【题组过关】 1.(2015重庆高考)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明史,下列发明创造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用胆矾炼铜 B.用铁矿石炼铁 C.烧结粘土制陶瓷 D.打磨磁石制指南针,【解析】选D。A项,胆矾的化学式为CuSO45H2O,由CuSO45H2O Cu,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反应;B项,由Fe2O3Fe,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反应;C项,制陶瓷的原料是粘土,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硅酸盐产品;D项,打磨磁石制指南针,只是改变物质的外形,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反应。,2.(2015长春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的干馏涉及化学变化 B.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一定是H0 C.焰色反应是物质燃烧时火焰呈现的颜色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D.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3e-=Fe3+,【解析】选A。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则得煤焦油、出炉煤气等物质,说明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反应,A正确;H0、S0的反应或H0、S0的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取决于反应的温度,也可能自发进行,故B错误;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故C错误;负极反应式为Fe-2e-=Fe2+,故D错误。,3.(2015北京高考)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解析】选C。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有新物质生成,该题中A、B、D选项中均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而转轮排字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反应。,【加固训练】1.(2015南京一模)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用石油分馏炼制汽油 B.用煤干馏制备焦炭 C.用铝土矿冶炼铝 D.用海带提取碘单质 【解析】选A。石油分馏得到汽油,利用沸点不同的原理,将石油中的碳氢化合物予以分离,属于物理变化,A符合题意;煤通过干馏获得焦炭等重要化工原料,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用铝土矿冶炼铝,在电解条件下,把熔融的Al2O3分解得到金属铝,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用海带提取碘单质,把碘的化合物转变为碘单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2.(2015镇江二模)下列过程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石油裂解 B.工业制钠 C.蛋白质的盐析 D.煤的液化,【解析】选C。石油裂解是把长链烃断裂为各种短链气态烃和少量液态烃,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工业电解熔融氯化钠制钠,属于化学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蛋白质的盐析是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的无机盐溶液,使蛋白质溶解度降低而析出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故C符合题意;煤的液化是把煤炭转化为液体燃料的洁净煤技术,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考点二 物质的分类 【典例2】(2014广东高考)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制饭勺、饭盒、高压锅等的不锈钢是合金 B.做衣服的棉和麻均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 C.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皂化的饱和酯类 D.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破题关键】 (1)棉、麻主要成分为纤维素,与淀粉的通式相同,均为(C6H10O5)n,但二者n值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2)常见的油脂均为混合物,既有饱和酯,又有不饱和酯,液态植物油中不饱和酯含量较高。,【解析】选A。不锈钢属于合金,A正确;棉和麻属于纤维素,与淀粉的化学式(C6H10O5)n形式上相同,但n值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B错误;花生油属于不饱和酯,牛油属于饱和酯,C错误;豆浆属于蛋白质,加热后蛋白质变性,但不水解为氨基酸,D错误。,【误区提醒】物质分类中的认识误区 (1)误认为由相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若某物质是由一种元素的单质混合而成,如O2、O3组成的混合气体就是混合物。 分子式相同的化合物可能存在同分异构体,如C4H10的结构有正丁烷和异丁烷,二者组成混合物。 (2)误认为能电离出H+的物质一定是酸,如NaHSO4为一种盐。,(3)单质与化合物的理解应注意以下3点。 单质中不一定含有化学键,如稀有气体中不含化学键。 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可能是混合物。 由两个不同原子构成的双原子分子不一定是化合物,如HD为单质。,(4)判断氧化物所属类别时应注意以下3点。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NO2。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 一种氧化物不是酸性氧化物,不一定就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CO、NO为不成盐氧化物。,【题组过关】 1.(2015济南二模)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下列分类依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A.H2O、HCOOH、(NH4)2Fe(SO4)2中均含有氧元素,都是氧化物 B.HCl、H2SO4、HNO3均具有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 C.赤铁矿、磁铁矿、黄铁矿、孔雀石都是常见的铁矿石 D.Na2CO3、Ba(OH)2、NH4Cl、Na2O2都属于离子化合物,【解析】选D。氧化物仅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A项错;氧化性酸是指酸根在反应中体现氧化性的酸,HCl和金属的反应中虽然表现氧化性,但是该性质是H+表现出来的,B项错;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它不是铁矿石,C项错。,2.(2014四川高考)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刚石、白磷都属于单质 B.漂白粉、石英都属于纯净物 C.氯化铵、次氯酸都属于强电解质 D.葡萄糖、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解析】选A。金刚石、白磷均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A正确;漂白粉为次氯酸钙和氯化钙的混合物,B错误;次氯酸是弱酸,是弱电解质,C错误;葡萄糖是单糖,不是高分子化合物,D错误。,【加固训练】1.(2015沈阳一模)将下列物质按电解质、非电解质、弱电解质分类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硫酸 烧碱 醋酸 B.硫酸 铜 醋酸 C.高锰酸钾 乙醇 醋酸 D.磷酸 二氧化碳 硫酸钡,【解析】选C。烧碱是NaOH,属于强碱,是强电解质,A错误;铜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错误;高锰酸钾是盐,属于电解质,乙醇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醋酸溶于水部分电离,属于弱电解质,C正确;硫酸钡是盐,属于强电解质,D错误。,2.(2015广州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青铜、碳素钢和石英都是合金 B.陶瓷、玻璃和水泥都是无机非金属材料 C.乙醇与乙醛互为同分异构体,都能发生银镜反应 D.油脂皂化和蛋白质水解都是由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解析】选B。石英为SiO2,不是合金,A错误。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乙醛的分子式为C2H4O,二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乙醇也不能发生银镜反应,C错误。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油脂的皂化反应不是由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D错误。,考点三 化学用语的规范使用 【典例3】(2015江苏高考)下列有关氯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表示正确的是( ) A.质子数为17、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 B.氯离子(Cl-)的结构示意图: C.氯分子的电子式: D.氯乙烯分子的结构简式:H3CCH2Cl,【破题关键】 (1)分析结构示意图时,应注意是原子还是离子。 (2)注意微粒 中A、Z、a、b、c的不同含义:A代表质量数,Z代表质子数,a代表构成微粒的原子数,b代表离子所带电荷数,+c表示X原子的化合价。,【解析】选C。质子数为17、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可以表示为 ,A项错误;氯离子最外层为8个电子,结构示意图为 ,B项错误;两个氯原子构成氯分子时形成一个共用电子对,电子式为 ,C项正确;氯乙烯分子的结构简式为CH2CHCl,D项错误。,【误区提醒】电子式书写的“六项”注意,【题组过关】 1.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 B.S2-的结构示意图: C.乙醇的结构式为CH3CH2OH D.甲苯的比例模型为,【解析】选D。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A错误; 是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B错误;CH3CH2OH是乙醇的结构简式,结构式为 ,故C错误;D正确。,2.下列表达形式正确的是( ) A.甲基的电子式: B.用分子的变化表示化学平衡建立的示意图:,C.甲烷的分子结构模型为(外面虚线表示一立方体) D.不同类型化学反应间的关系:,【解析】选C。甲基的电子式应为 ,A错误。B中考查了化学平衡的概念,图中平衡前有4分子SO2、4分子O2,平衡后得到4分子SO3、剩余2分子O2是错误的,因为反应是可逆的,不可能使SO2全部转化为SO3。C中显示的是CH4的空间结构,甲烷为正四面体形分子,表达形式正确。置换反应全部为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3.(2013江苏高考)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丙烯的结构简式:C3H6 B.氢氧根离子的电子式: C.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中子数为146、质子数为92的铀(U)原子,【解析】选B。烯烃的结构简式应写出碳碳双键,即CH2CHCH3,A错误;OH-为阴离子,故其电子式应加“”带上电荷,B正确;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即 ,C错误;铀原子的质量数为146+92=238,故原子符号为 ,D错误。,4.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Na+的结构示意图: 乙酸的分子式:CH3COOH CO2的电子式: 葡萄糖的实验式:CH2O 聚乙烯的结构简式: CO2的比例模型: A. B. C. D.,【解析】选C。Na+质子数为11,核外电子数为10,有2个电子层, 各层电子数分别为2、8,结构示意图为 ,故正确;乙酸 的分子式为C2H4O2,CH3COOH是乙酸的结构简式,故错误;CO2的 电子式为 ,故错误;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其 实验式为CH2O,故正确;乙烯通过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结构简 式为 ,故正确;碳原子半径比氧原子半径大,但 题述比例模型中碳原子的半径比氧原子半径小,正确比例模型为 ,故错误。,【加固训练】(2015开封二模)下列关于化学用语的表示中,正确 的是( ) A.次氯酸的电子式 B.重水的分子式H218O C.乙酸的结构式CH3COOH D.Mg2+的结构示意图,【解析】选A。次氯酸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 ,故A正 确;重水的分子式为D2O,故B错误;CH3COOH为乙酸的结构简式,乙 酸的结构式为 ,C错误;镁离子的核电荷数为12,最 外层为8个电子,镁离子正确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D错误。,考点四 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典例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Fe(OH)3悬浊液Fe(OH)3胶体FeCl3溶液 B.依据丁达尔效应可区分氯化钠溶液和蛋白质溶液 C.有色玻璃、淀粉溶液都属于胶体 D.PM2.5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m的颗粒物,PM2.5值越高,大气污染越严重,因此由PM2.5引起的雾霾一定属于胶体,【破题关键】 (1)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100 nm,胶体微粒直径介于悬浊液和溶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之间。 (2)可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和溶液。,【解析】选D。分散系中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1 nm的是溶液,大于 100 nm的是浊液,在1100 nm的是胶体,所以分散质粒子的直径:Fe(OH)3悬浊液Fe(OH)3胶体FeCl3溶液,故A正确;丁达尔效应是胶体所特有的性质,氯化钠溶液是溶液,无丁达尔效应,而蛋白质溶液是胶体,有丁达尔效应,依据丁达尔效应可区分氯化钠溶液和蛋白质溶液,故B正确;有色玻璃、淀粉溶液属于胶体,故C正确;PM2.5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因此颗粒物的直径可能大于 100 nm,因此由PM2.5引起的雾霾不一定是胶体,D错误。,【方法归纳】胶体制备及性质考查热点总结 (1)Fe(OH)3胶体制备方法:制备Fe(OH)3胶体时,应向沸腾的蒸馏水中加入12 mL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饱和FeCl3溶液不能过量,也不能持续加热,因为过量的FeCl3和加热都会使胶体聚沉。 (2)Fe(OH)3胶体微粒为Fe(OH)3分子的集合体,因此1 mol Fe3+完全水解得到的Fe(OH)3胶体微粒少于1 mol。,(3)丁达尔效应并不是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微粒的直径为1100 nm,胶体微粒可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除去胶体中混有的溶液,可用渗析方法。 (4)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征,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属于物理变化而不是化学变化。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胶体和溶液。,【题组过关】 1.(2015扬州二模)区分胶体和溶液的实验方法可行的是( ) A.观察颜色 B.用可见光束照射 C.静置沉降 D.过滤 【解析】选B。观察颜色不能区分溶液和胶体,A错误;用可见光束照射胶体和溶液,胶体会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不会出现光亮的通路,B正确;溶液和有些胶体也是均匀透明的,静置不发生沉降,C错误;胶体和溶液都能透过滤纸,不能区别溶液和胶体,故D错误。,2.(2015上饶一模)关于溶液、胶体、悬浊液、乳浊液的说法: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溶液是纯净物,而胶体、浊液是混合物; 在溶液中化学反应通常进行得比较快; 在河海的交汇处易形成沙洲(如珠江三角洲); 浊液中分散的都是固体小颗粒; 浊液都是不均一、不稳定的;,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溶液静置多久都不分层; 由水和酒精构成的溶液中,酒精既可作溶质,也可作溶剂; 向稀盐酸中滴加硅酸钠可制得胶体,胶体粒子直径大小在1 100 nm; 胶体、溶液和浊液属于不同的分散系,其中胶体最稳定。 正确的组合是( ) A. B. C. D.,【解析】选C。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为蓝色溶液,故 错误;溶液、胶体、浊液都是分散系,属于混合物,故错误;在 溶液中,参加化学反应的粒子的接触面积比较大,一般反应速率较 快,故正确;河水中含有泥土颗粒,形成胶体,胶体遇到电解质溶 液会发生聚沉,所以在河海的交汇处胶体遇到海水中的电解质形成沉 淀,因此易形成沙洲,故正确;浊液分为悬浊液和乳浊液,乳浊液 中分散的是小液滴,故错误;浊液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故 正确;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静置不会沉淀,故正确;,由水和酒精构成的溶液中,一般酒精作溶质,水是溶剂,故错误;向稀盐酸中滴加硅酸钠可制得硅酸胶体,胶体粒子直径大小在1 100 nm,故正确;溶液属于稳定体系,胶体是较稳定体系,浊液不稳定,则胶体、溶液和浊液属于不同的分散系,其中溶液最稳定,故错误。,【加固训练】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制备Fe(OH)3胶体后可以用渗析的方法净化 B.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 C.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都带电 D.胶体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 nm的分散系 【解析】选C。胶体作为一种分散系是电中性的,电泳现象说明胶体分散质粒子带电,C说法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