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410584 上传时间:2019-11-23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2.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高中历史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高中历史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近代民主革命,1840年,1919年,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1949年,1、概述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的史实 2、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课标要求:,导火线:,巴黎和会上 中国外交失败,一)原因:直接原因(导火线):,一五四风雷,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阅读材料,材料一:1912年1919年,全国田赋增加了七倍;盐税、烟税、酒税增加了三倍;印花税增加了六倍。,阅读以上材料,分析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材料三:1916年1919年5月,北洋政府共借外债100多次,债权国包括:日、美、英、法、德、俄、比、荷等国,以中国的银行、矿山、交通、税收、国库券、期货为担保。,材料二: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中国社会:,一五四风雷,根本原因: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 激化了社会矛盾。,直接原因(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材料(1) 1912年1918年,民族资本主义投资额达1.4亿元;新注册的工厂、公司数量已经达到476家。这些数字都大大超过了民国前的水平。 材料(2) 辛亥革命前,中国工人有5060万人;1919年中国产业工人达200万人,手工工场工人和店员则增至1200万人。 1912年1919年的七年间,工人罢工130余次,仅1919年的前5个月就达19次。,请阅读下列历史素材(二),通过阅读以上材料请分析一战期间我国经济结构、阶级结构的变化。,经济上:中国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 阶级结构上:工人阶级队伍壮大,罢工斗争频繁发生。,材料(2) “新文化运动沉重打击了封建的思想文化,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它促使人们加紧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伟大的五四运动作了思想的先导,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导路” 中国通史,材料(1),请阅读下列历史素材(三),请回答: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什么,对五四运动起了什么作用?,口号:民主、科学 作用:它为五四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奠定了思想基础.,请阅读下列历史素材(四),材料(1)据统计,1913年日本在华投资总额4.9亿日元;1914年输华货值1.6亿日元,1919年增至4.47亿日元;美国对华贸易额从1913年0.35亿海关两白银增至1919年的1.08亿海关两白银;同一时期,英国、法国、德国等对华贸易额有较大下降。 材料(2)日本首相寺内称:在他任期内,1916年1918年日本对华贷款三倍于前,日本在华权利何止十倍于二十一条,通过阅读以上材料请概括“一战”期间中国当时的国际形势。,(1)一战期间,美日加紧对华侵略,尤其是日本. (2)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材料(3),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国际背景,日美加紧侵华,反帝,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国内背景,军阀统治黑暗,阶级矛盾激化,(根本原因),工人阶级队伍壮大,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解放思想,(一)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指明方向,小结,一、五四风雷,导火线(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二)经过,一五四风雷,根本原因:北洋军阀的封建统治 激化了社会矛盾。,一)直接原因(导火线),二)经过,结合课本内容完成下表:,5月4日 6月4日,学生,北京,示威游行(罢课),外争主权 内惩国贼等,6月5日起,上海,工人阶级,工人罢工 学生罢课 商人罢市,取得初步胜利,第一阶段:,第二阶段:,为什么说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胜 利,初 步,释放 罢免 拒绝,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山东的状况,提出的口号没有完全实现,二)经过,三)意义,一五四风雷,根本原因:北洋军阀的封建统治 激化了社会矛盾。,一)直接原因(导火线),材料一:“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毛泽东五四运动 材料二: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唯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 材料三:“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正是在这样一种大潮下,马克思主义也作为西方学说的一种,比较广泛地在中国传播,并迅速与中国的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 彭明五四运动与二十世纪的中国,三)五四运动的意义,结合教材和材料:回答五四运动的性质,特点、作用以及 影响。,三)意义,性质: 特点: 作用: 影响:,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工人中去,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新”表现在哪?,新的领导阶级 新的指导思想 新的奋斗目标,工人阶级,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五四精神,是爱国、民主、进步、科学的精神 是敢为天下先,永不低头的精神,正是在对五四生生不息的纪念中,我们感受到一个民族的不屈与奋进,人的一生只能享受一次青春。青年时期就把自己的奋斗与国家、民族、人民的最大利益联结在一起,将赢得永恒的青春。当这种人生追求成为一代青年的孜孜实践,迎来的,就是生机盎然的青春中国 。 (引文人民日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共和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比较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 毛泽东,刚刚登上历史舞台的工人阶级迫切需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一个自己的政党。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时代的必然要求。,2、中国共产党是在怎样的条件下诞生的?,1、毛泽东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阅读教材P67,归纳建党的条件,阶级基础: 思想基础: 组织基础: 外部条件:,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并同中国工人运动日益结合,党的早期组织的建立,共产国际的帮助,二 、中国共产党诞生,二 、中国共产党诞生,时间:,地点:,代表:,党纲 内容:,1921年7月23日,上海 嘉兴南湖,毛泽东等13人,党的名称: 奋斗目标: 党的中心工作: 党的中央机构:,意义:,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新”在哪里?,新的领导阶级:,新的指导思想:,新型的政党:,新的奋斗目标:,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材料: (三)依中国社会的现状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革命的党。 (四)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 摘自中共“三大”决议,阅读材料,请说一说共产党为什么与国民党联合进行民主革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国共产党在开展工人运动中,深感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联合其他革命阶级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而当时的国民党是一个比较革命的政党,长期从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斗争。,一)国共合作,三、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1、原因: 2、标志: 3、影响:,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国民革命运动迅速展开,只有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才能战胜敌人,国民革命军北伐时,很多群众误解北伐又是一场军阀混战。请以北伐军政治宣传员的身份,结合国民革命歌向群众解释北伐的目的、对象和结果。,情景创设:,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民國十五年七月一日公布為暫代國歌,詞為黃埔軍校政治教官所作,以法國兒歌你睡了嗎?(一般所熟知的兩隻老虎)為曲調。,二)北伐战争(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三、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1、目的: 2、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消灭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北伐战争前形势图,直隶,广东,广西,湖 南,安 徽,山东,黑龙江,吉林,辽宁,湖北,广东,广西,吴佩孚,兵力20万,孙传芳,兵力20万,兵力35万,张作霖,国民政府 兵力约10万,三、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二) 北伐战争(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1、目的:消灭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 2、对象: 3、成果:,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从广州迁至武汉 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1927年1月武汉民众欢庆北伐胜利和广州国民政府迁都武汉,蒋介石 四一二政变,汪精卫 七一五政变,一)国共合作 二)北伐战争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 三)反革命政变,三、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材料一: “此后我们的人力务全用在民众方面,万勿参加政府工作。” 中央局给鄂区的信1926.9.27 材料二: “只是注意政治宣传的事,而不可干涉到军事行政上事。” 中央给国民军联军政治部副主任刘伯坚的信1926.11.9 材料三:中国国民党目前的使命及进行的政策应该是:统帅革命的资产阶级,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 陈独秀资产阶级的革命和革命的资产阶级,a敌人力量强大; b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a中共处于幼年,缺乏经验; b陈独秀犯了右倾错误,(1)原因:,客观:,主观:,(2)教训: a中国民主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 b必须坚持对于革命,尤其是革命武装的领导权,中国共产党 (焕然一新),一个政党,五四运动,一次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一次高潮,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一条道路,本课小结: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19191927),一个开端,国民革命 (北伐战争),一个开端,一个政党,一个开端,一个政党,一个开端,一次合作,一个政党,一个开端,一次合作,一个政党,一个开端,一次高潮,一次合作,一个政党,一个开端,一个政党,1、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B、废除二十一条 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课堂反馈,2、右下图为某年的一份报纸的一角,它反映了: A、响应“五四”运动的国内专电 B、“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C、北伐战争的胜利 D、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课堂反馈,3、五四运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A、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B、无产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并显示了伟大的力量 C、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D、陈独秀、李大钊领导了学生运动,课堂反馈,4、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下列不能体现其“新”的是 A、以工人运动为中心工作 B、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C、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D、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课堂反馈,5、有誓词称:“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誓词涉及到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课堂反馈,6、大革命失败的客观原因不包括: A、帝国主义干涉、破坏中国革命 B、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中国革命 C、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D、陈独秀的右倾错误,课堂反馈,7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是 A、斗争性质是反帝反封建 B、具有初步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领导作用 C、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A,8 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的信息是 A京津两地工人罢工游行 B学生爱国浪潮遍及全国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北洋政府逮捕大批学生,C,9.东方杂志某年2月发表文章说:一年以来,社会主义的思潮在中国可以算得起风起云涌了。报章杂志的上面,东也是研究马克斯(思)主义,西也是讨论布尔希(什)维克主义;这里是阐明社会主义的理论,那里是叙述劳动运动的历史;蓬蓬勃勃,一唱百和,社会主义在今日的中国,仿佛有雄鸡一鸣天下晓的情景。“文中所说的“一年“是指 A、1915年 B、1917年 C、1920年 D、1924年,C,10依据上海警察局档案,1919年5月,上海许多学生家长都收到同样一份由上海华童公学校长发出的通知(见右框)。引发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通知亲爱的先生:5月26日,星期一。昨天早晨九时,你的儿子无故缺席。但目前仍然缺席。我请你通知我,到底是你儿子自行缺席,抑或是你希望他继续荒废学业 校长:LH泰纳(Turner) A民族工业发展,劳动力需求增加 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C淞沪会战,逃避战火 D国民经济崩溃,难以维持学业,B,11 1918年底到1919年4月,中国人普遍对协约国胜利持高度肯定态度;但1919年4月后,列宁批判帝国主义的理论却迅速流行开来。舆论的这种变化反映出 A国人一度对借巴黎和会获得世界强国地位充满信心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官的退让引发了国人情绪变化 C马列主义思想给国人带来了重组世界新秩序的希望 D马列主义成为了国人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指导思想,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