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基础知识ppt课件.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2404581 上传时间:2019-11-23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电图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心电图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心电图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电图的基本知识,窦房结 结间束 房室结 房室束 左右束支 浦肯野纤维,心脏的传导系统,心电图: 心脏在每个心动周期中,由起搏点、心房、心室相继兴奋,伴随着生物电的变化,通过心电描记器从体表引出多种形式的电位变化的图形(简称ECG)。心电图是心脏兴奋的发生、传导及恢复过程的客观指标。,第一类:标准导联 标准导联属双极导联,电极连接方法是: 第一导联(简称) 右臂(-)左臂() 第二导联(简称) 右臂()左足() 第三导联(简称) 左臂(-)左足( + ),导联: 常规使用的心电图导联方法有12种。,这种导联记录出的心电图电压比单极肢体导联的电压增加50左右,故名加压单极肢体导联。根据探查电极放置的位置命名,如探查电极在右臂,即为加压单极右上肢导联(aVR)在右上肢为加压单极右上肢导联(aVL)在左上肢为加压单极左上肢导联(aVF)在左下肢为加压单极左下肢导联,第二类:加压单极肢体导联,电极的位置是: V1,胸骨右缘第4肋间; V2,胸骨左缘第4肋间; V3,在V2与V4连线的中点; V4,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 V5,左腋前线与V4同一水平; V6,在腋中线与V4同一水平。,第三类:单极胸导联,0.5mV,0.2S,0.04S,0.1mV,心电图纸纵线和横线意义图解,心电图纸的划线与定标,心电图记录纸上有粗细两种纵横 线,纵线距离代表电压,横线距离代表时间,通常记录纸移动速度为每秒25毫米,故从横线看每一小格代表0.04秒,每一大格(5小 格)代表0.2秒。从纵线看每一 小格代表0.1毫伏,每一大 格(5小格)代表0.5毫伏,典型心电图各波及其时程 用标准导联引出的心电图各波,命名 为P,Q,R,S,T波,U波是以后发现命 名的。,P波 : 心脏的兴奋发源于窦房结,故心电图各波中最先出现的是代表左右两心房兴奋过程的P波。P波形小而圆钝,P波的宽度一般不超过0.11秒,电压(高度)不超过0.25毫伏。,PR间期 : 是从P波起点到QRS波群起点的时间距离,代表心房开始兴奋到心室开始兴奋所需的时间,一般成人约为0.120.20秒,小儿稍短。超过0.21秒为房室传导时间延长。,QRS波群 : 代表两个心室兴奋传播过程的电位变化。第一个向下的波为Q波,继Q波后一个狭高向上的波为R波,与R波相连接的又一个向下的波为S波。 QRS波群所占时间代表心室肌兴奋传导所需时间,正常人在0.060.10秒之间。,典型心电图图形及其测量,ST段 : 由QRS波群结束到T波开始的平线,正常时接近于等电位线,任何正常心前导联中,ST段下降不应低于0.05毫伏。偏高或降低超出上述范围,便属异常心电图。,T波 :,是继QRS波群后的一个波幅较低而波宽较长的 电波,反映心室兴奋后复极化过程。 T波与ST段同样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T 波代表心室肌复极过程的电位变化,称心室复 极波。,U波: 在T波后0.020.04秒出现宽而低的波,波高多在0.05毫伏以下,波宽约0.20秒。血钾不足,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强心药洋地黄等都会使U波加大。,典型心电图图形及其测量,意义及应用 :,反映心脏兴奋的电活动过程 分析、鉴别各种心律失常 反映心肌受损的程度 指导心脏手术、药物处理有参考价值 心电图的检查必须结合多种指标和临床资料,进行全面综合分析,才能对心脏的功能结构做出正确的判断。,常见异常心电图诊断标准,窦性心律及失常,凡是起源于窦房结的心律,称为窦房结心律(简称窦性心律)。 窦房结是正常心率的第一起博点,窦房结激动大抵都能传至心房,引起心房肌的电激动,产生P波,因此可以借P波间接反映窦房结的激动规律,每一个P 波表示有一次窦房结激动,窦房结规则地发出激动,心电图上也就能规则地记录到P波 。,窦性心律P波形态呈圆拱状,、aVF、V4、V5、V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 P波按规律发生,正常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1)、期前发生的P波,其形状与窦性P波有差别。 (2)、PR间期大于0.11秒。 (3)、期前的P波后继以一个形态正常的QRS波。 (4)、常是不完全性代偿间歇。 (5)、房性期前收缩也可以是间位性的,也可形成二联、三联或四联律等,但联律间期应相等。,频发性房性期前收缩有时形成三联律,交界性期前收缩,(1)、期前出现的QRS波群,其形态与正常窦房结下传的QRS波相同。 (2)、在QRS波群前如有逆行P 波,则PR间期应小于0.11秒,在后则RP间期应小于0.2秒,逆行P波也可落在QRS波群中而不易见到。 (3)、常是完全性代偿歇。 交界性期前收缩也可以是间位性的,同样也可以呈二联、三联律等搏动。,频发性交界区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1)、期前发生的QRS波群,其前无P波。 (2)、QRS波群形状宽大畸形,时间多大于0.12秒。 (3)、T波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4)、除间位性室性期前收缩外,都有完全性代偿间歇。,频发室性期收缩形成二联律,心房扑动与颤动,一、心房扑动 1、P波消失,代之以240350次分,间隔匀齐、形态相同的锯齿波,特命名为F波(扑动波)。 2、QRS波群与F波呈某种固定的比例关系(心室律齐)或比例关系不固定(心室律不齐)。 3、心电图无明确的基线。,心房扑动伴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心房纤颤伴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1、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同、形态各异、间隔不齐的f波,其频率350600次分。 2、心室搏动间隔完全不匀齐(RR间隔不等)。,二、心房颤动,心室扑动与颤动,一、心室扑动 1、心电图出现连续而匀齐的扑动波,扑动波呈正弦形,无法将QRS波群与STT区别出来。 2、 扑动波的频率常在180250次分之间。,二、心室颤动 1、QRST波群消失,代之以一系列快速而不匀齐的、波幅高低不一的颤动波。 2、心室颤动波的频率在259500次分之间。其幅度比心室扑动波小,但比心房颤动波的f波要大,一般规律是心室颤动发生的初期波幅较大(大于0.5mV)持续一段时间后变低(小于0.5mV)。,房室传导阻滞,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1、PR间期大于正常最高值成人0.21秒,儿童0.18秒。 2、PR间期虽正常,但较过去延长0.04秒以上。 3、每个P波均能下传至心室,引发QRS波。,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度房室传导阻滞 度型(文氏型) 1、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心室(QRS波)脱漏, 周而复始。 2、RR间期进行性缩短,长RR间期最短RR 的两倍。,二度型(莫氏型) 1、PR间期固定,时限可正常或延长。 2、QRS波规律地或不定时脱漏,长RR间期为窦律周期的整倍数。,三、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1、心房波(P波)与心室波(QRS波)均按各自固有 频率出现,且两者完全无关,室律缓慢匀齐。 2、房率室率(室率2540次分)。 3、QRS波可呈室上性或宽大畸形。,再见!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