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404119 上传时间:2019-11-23 格式:PPT 页数:111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见学生用书P127),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1.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和影响,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3.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4.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一、传统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的特点是: 和 。,二、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 。,三、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1.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1)二者是 的两个方面。,(2)继承是发展的 ,发展是继承的 。,(3)文化在 的基础上发展,在 的过程中继承。,2.怎样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四、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 ,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 的发展方向。,2. ,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 的重要因素。,3. 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五、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1.教育在传承中的特点: 。,2.教育在传承中的功能: 。,3.教育在传承中的作用,(1) 。,(2) 。,【答案】 相对稳定性 鲜明的民族性 “取其精华,去其 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同一过程 必要前提 必然要,求 继承 发展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科学技术的进步 思想运 动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选择、传递 、创造文化 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 文化传递给下一代 教育能够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 既有的文化财富,传统文化是一成不变的。,点评: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 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它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 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典例】 中国古代意义的婚俗,更注重求偶的过程。现代人与古 代人在婚姻礼仪认识上已经有所差异,更注重求偶的结果。可民俗 所蕴含的传统力量却不可能随着那些外在的形式一同急剧变化,一 些传统礼仪和习俗仍然被保留了下来。这说明( )。,A.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持基本不变,B.传统文化产生于过去,而只存在于现实中,C.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D.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解析】 题干强调古代婚俗到现代婚俗的演变,但保留了基本特 征,这体现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故选C;A说法笼统;B表述错误;D 不符合题意。,【答案】 C,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碍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所以,我 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 新、革故鼎新”。要反对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两种错误做法,也要 反对只继承,不发展的观点。,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对待传统文化就是继承。,点评: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政治的变化, 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 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典例】 古孝称“父母在,不远游”,但现在为了求学、为了事业, 许多年轻人都不得不离开父母到别的城市去发展。但这并不意味 着不孝,只要经常给父母打个电话,报个平安,关心一下他们的生活, 父母就很满足。这说明( )。,A.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B.传统文化不适应社会发展,应彻底否定,C.传统文化应与时俱进,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D.传统文化应随着个人的需求相应变化,【解析】 社会生活节奏变快,人们很少能陪在父母身边,但“孝” 这种传统思想不能丢,但也不能全盘继承,应该坚持与时俱进,继承和 发展“孝”这种传统思想,故只有C符合题意。,【答案】 C,1.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到这一节日,人们吃粽子、赛龙舟以 纪念屈原的习俗,在世代相传中基本未变。这说明(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B.传统文化是凝固不变的,C.传统文化是凝固的艺术,D.传统文化是不会消失的,【解析】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它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 特征,但其具体内涵又能因时而异。故本题选A。,【答案】 A,2.社会上近几年掀起了一轮国学热,使得国学再次成为当今的热门 词汇。国学热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在今天要发 挥积极作用,必须( )。,A.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B.与经济、政治的发展亦步亦趋,C.发挥其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作用,D.把传统文化的发展作为政治、经济发展的中心工作,【解析】 B错误,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和传承性;C与设问重复;D 说法错误;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要因时而变,与时俱进,故选A。,【答案】 A,3.对于京剧艺术,有人认为应该先继承后发展。这一观点的错误在 于( )。,A.否认了文化发展的意义,B.割裂了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C.违背了文化发展的现实,D.否认了文化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前提,【解析】 文化并不是在继承之后才发展,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 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 然要求。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不是先后两个阶段。 故本题选B。,【答案】 B,4.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指出,火药、指南针 、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 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 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三大发明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 了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这些事实主要佐证 了( )。,A.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B.社会制度的变化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C.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D.世界文化的传播要通过一定的媒介实现,【解析】 三大发明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了对精神发展创 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杠杆,说明科技进步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只有A 符合题意。,【答案】 A,(见学生用书P128),1.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和影响(5年8考),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5年3考),3.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5年7考),4.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5年5考),一、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和影响,最近几年主要是通过选择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影响,有模块间的 综合和模块内综合的趋势,如2014年江苏卷22题综合文化生活与,生活与哲学知识加以考查。考生在复习时要认真掌握这一知识 点,并学会灵活运用。,(1)(2014年四川卷,7)廉洁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 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楚辞有“朕幼清以廉洁兮”之语,东汉 王逸有“不受曰廉,不污曰洁”之释,现代汉语词典把廉洁解释 为“不损公肥私;不贪污”,当代共产党人正践行“为民务实清廉” 的新要求。这表明廉洁文化( )。,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 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 对政治经济的发展有反作用 具有社会历史性和生命力,A. B. C. D.,【解析】 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材料体现了廉洁文化自古 至今一直存在着,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日益丰富,这体现了廉洁文 化的相对稳定性和社会历史性,也体现了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 生命力,正确;廉洁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但不是集中 体现,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到廉洁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 不符合题意。,【答案】 D,(2)(2014年北京卷,24),数间民居、一湾流水、挺拔的青松和结伴的人们以丰子恺漫 画为底稿的“中国梦”公益广告,亮相于全国大街小巷,向人们诠释 着我国仁爱宽厚、孝悌友善等传统美德,引起了人们内心的共鸣。 这说明传统美德( )。,A.只能通过特定的方式传播,B.必须按照原有的涵义理解,C.始终具有同样的社会背景,D.仍然具有巨大的时代价值,【解析】 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知识,题眼是“公益广告向人 们诠释着我国传统美德,引起了人们内心的共鸣”,由此可见,传 统美德在今天仍然具有巨大的时代价值,故D正确;A错误,传统美德 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传播;B错误,传统美德虽具有相对独立性,但它的 内涵会因时而变;C错误,不同时代,传统美德的社会背景不同。,【答案】 D,(3)(2014年江苏卷,22)被誉为古代织锦“活化石”的南京云锦借用 西方的“错视艺术”,因其时尚度高而深得年轻人喜爱;用硫酸纸拼 装的创意秦淮花灯,内置节能环保的LED灯,各部件以中国家具榫卯 原理扣合,可以拆解装盒带往各地这些老工艺的新诠释( )。,淡化了传统文化的民族特色 体现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 的状态 丰富了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 反映了事物是绝对运 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A. B. C. D.,【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创新与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的知 识。题眼是“老工艺的新诠释”。由题眼可知,对老工艺进行的新 诠释一方面体现了文化的发展与创新,丰富了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 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符合题意,选D;对老工艺的发展和创新并没有淡化传统文化的民族 特色,错误;事物发展的状态是量变和质变,错误。,【答案】 D,(4)(2013年福建卷,29)贴窗花,写春联,辞旧迎新;年夜饭,压岁钱,阖家 团圆;发微信,拜大年,走亲访友;花各异,韵相同,岁岁年年。中国式过 年魅力无穷,在于它( )。,A.涌动着人们对中华民族强烈的认同感,B.引导着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潮流,C.汇集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大全,D.展现各民族和睦相处的美好图景,【解析】 中国式的过年风俗,体现了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中国人对中华民族的强烈认同感,使得中国式过年魅力无穷,A符合 题意。,【答案】 A,(5)(2011年北京卷,24)文化重建是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内 容,三年来,当地政府积极修复都江堰建筑群等一批文化遗产,重视培 养羌绣、羌笛演奏等传统艺术的新传人,鼓励编排羌魂等原生 态歌舞作品,灾后恢复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 )。,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 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A. B. C. D.,【解析】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 新的源泉,说法不正确;正确且符合题意。,【答案】 D,(6)(2011年海南卷,14)“公期”是海南的传统民俗节日。以前每逢 “公期”,人们都要拜祭“公祖”,举行“过火山”、“上刀梯”、 “贯铁杖”等仪式。今天,人们移风易俗,利用这一民俗节日“赛红 歌”、“赛书法”、“赛技能”,建设和谐文化,倡导文明新风。这 表明民俗节日( )。,体现了民族心理和情感,富有民族文化韵味 是传统文化的组 成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 集中展示了本区域文化,是民族文明程 度的重要标志 是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A. B. C. D.,【解析】 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体现了民族 心理和情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符合 题意;表述错误,科学技术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表述错 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答案】 A,(7)(2011年天津卷,5)最近,河北农业大学一群毕业生默默帮助病逝 同学李宝元父母的事迹被广为传颂。15年前毕业之际,有人提议 “宝元的父母咱们得管”,一个算不上约定的“约定”,让两位老人 15年收到了15张汇款单和56封信。同学们用实际行动使扶危济困 、重情信诺的传统美德在当代得到完美绽放。这一事迹表明( )。,A.传统道德准则完全适应现代生活,B.中华文化的具体内涵是亘古不变的,C.传统道德对今天人们的价值选择有深刻影响,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解析】 A说法太绝对,不选,传统与现代毕竟还有一定的距离和 差距;B说法错误,具体内涵不能说亘古不变;C说法正确,体现了传统 道德对今天我们的价值选择的影响;D说法不符合题意。,【答案】 C,(8)(2010年江苏卷,21)中央电视台开播百家讲坛以后,一些艰涩 高深的传统经典经过现代诠释变得通俗易懂,富有时代气息,为大众 所接受。这说明( )。,A.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B.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C.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认同感,D.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解析】 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传统经典经过现代诠释变得通俗 易懂,富有时代气息”,说明传统文化的内容随着经济、社会生活的 变化而变化,A入选;B表述错误,应该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 具有积极作用;C、D均与题干指向不符。,【答案】 A,(1)(2014年安徽卷,7)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时代,“常回家看看”成 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最基本 、最重要的德行之一。过去,人们推崇“父母在,不远游”;现在,社 会倡导“常回家看看”。这告诉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 )。,A.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B.破除陋习,移风易俗,C.博采众长,求同存异 D.批判继承,推陈出新,二、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最近几年对本考点的考查较少,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考生对批 判继承的运用。,【解析】 本题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的知识。传统文化有精 华,也有糟粕,因此对待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推陈出新,故选D;A、C 是不同文化进行交流的做法,不符合题意;B是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 的做法,不符合题意。,【答案】 D,(2)(2013年江苏卷,19)唐卡是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 集历史、艺术及经济价值于一身,堪称“藏文化百科全书”。它与 堆绣、泥塑等一起以“热贡艺术”的名义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 遗产名录。加强对唐卡艺术的保护和传承是为了( )。,A.维护各民族的平等团结,B.建立新型的民族关系,C.加强各民族的文化交流,D.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繁荣,【解析】 加强对唐卡艺术的保护和传承,目的是保护和发展民族 文化,与民族团结、建立新型民族关系无关,排除A、B,选D;题干仅 仅是对藏文化之一的唐卡艺术的保护和传承,没有体现各民族的文 化交流,C不选。,【答案】 D,(3)(2010年天津卷,7)目前,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有22个民族的人口在 10万以下,有的不足5000人。由于人口较少民族的核心文化区范围 小,其文化传承的状况堪忧。面对这一现象,当务之急是( )。,A.提高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能力,B.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C.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文化,D.加强与其他民族文化的融合,【解析】 针对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传承状况堪忧的现实,当务之急 就是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文化,C符合题意;A、B、D与题意不 符。,【答案】 C,(1)(2014年江苏卷,19)(同前),三、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最近几年对此考点的考查频率较高,主要考查“影响文化发展的主 要因素”,如教育和科技发展、制度创新、生产发展等。考生在复 习时要重点关注。,(2)(2013年北京卷,25)为了保护和发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 西太平鼓”,北京有些中小学将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纳入学校教育 。这表明( )。,A.教育的基本功能发生了改变,B.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功能,C.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D.教育是文化交流融合的主要途径,【解析】 把民间艺术纳入学校教育说明教育具有选择性,这样做 是为了保护和发展民间艺术,B符合题意;A说法明显错误;社会实践 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C错误;民族融合交往是文化融合的主要 途径,D错误。,【答案】 B,(3)(2013年广东卷,32)2013年1月,教育部发布贯彻中小学书法教 育指导纲要的通知,要求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甲认 为,这样可以化解汉字书写危机;乙认为,在键盘时代学书法是浪费 时间。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甲的合理之处在于认识到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根源,乙的不足之处在于漠视了新媒体时代书法的文化价值 书法 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完美人格 书法教育传递传统文 化的精神,培养审美能力,A. B. C. D.,【解析】 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根源,错误;乙认为学书法是浪 费时间,没有认识到新媒体时代书法的文化价值,正确;书法提高 人们的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无关,错误;书法属于传统 文化,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有利于传递传统文化的精神, 培养审美能力,正确。,【答案】 D,(4)(2012年海南卷,18)为制作纪录片中国古建筑,某摄制组运用 现代数码摄影技术在全国各地拍摄101处古建筑,运用三维动画技术 再现已消失的古建筑,借助现代传媒介绍中国各个时期的建筑文化 。该纪录片的播出助推了中国建筑文化热。这表明科学技术( )。,推动了文化资源收集、传递、储存方式的变革 决定并改变 当代建筑文化的性质 是传统建筑文化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是促进文化传播和发展的重要因素,A. B. C. D.,【解析】 运用现代数码摄影技术拍摄古建筑,运用三维动画技术 再现已消失的古建筑,借助现代传媒介绍中国各个时期的建筑文化, 表明当代科学技术的运用使收集、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 方式发生了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正确; 夸大了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的作用,均错误。,【答案】 B,(5)(2010年北京卷,24)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网络电视、手机 报、电子书等新媒体日益深入人们的生活,催生了数字出版等新的 文化产业。这说明,技术是( )。,文化创新的不确定因素 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多样性产生的根源 推动大众传媒发展的基础,A. B. C. D.,【解析】 新媒体“催生了数字出版等新的文化产业”,说明技术 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入选;“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 展,网络电视、手机报、电子书等新媒体日益深入人们的生活”,说 明技术是推动大众传媒发展的基础,入选;错误,技术是文化创 新的因素,但不能说是不确定因素;错误,文化多样性产生的根源 在于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 同。,【答案】 C,(6)(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敦煌莫高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莫高窟文化遗产,敦煌研究院联合高校、研 究机构、科技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科技创新:建立了综合防沙体系;研 发了无线传感环境检测分析系统,开发了十亿级像素数字相机系统, 形成了包括前期摄影采集、后期图像处理、虚拟漫游等环节在内 的数字处理系统等。随着这些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莫高窟自然环 境得到改善,壁画、彩塑等图像采集取得进展。不久的将来,世界各,国人民除了实地参观莫高窟外,还能在互联网上便捷地欣赏3D效果 的“数字莫高窟”,随时随地感受莫高窟文化艺术的无穷魅力。,结合材料,说明科技创新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作用。,【解析】 此题设问比较明确,答案来自课本,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 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主要说明了科技创新对于文 化遗产保护、文化传播手段的更新、文化交流等方面的作用。,【答案】 科技创新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物质技术手段;科技创 新带来了更快速、方便的文化传播手段和方式,促进了文化的交流; 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因素。,(7)(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中医药文化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从龙脑樟树中提取的龙脑 具有极高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寿域神方记载:“治头脑疼痛, 龙脑一钱,纸卷做拈,烧烟熏鼻,吐出痰涎即愈。”唐代医药典籍称龙 脑“为百药之先,万物中香无出其右者”。,不知从何时起,龙脑樟树在我国“销声匿迹”了,我国所需龙脑不得 不长期依赖进口。,1988年我国发现了一棵野生龙脑樟树!,科研人员以此为契机创立了专业研发中心和实验室,他们深入研究,中药典籍中有关龙脑的资料,利用现当代科技成功培育了万亩龙脑 樟树原料林,改变了原料生产完全依赖自然的状况;研制了我国第一 套天然龙脑工业化提取成套设备,改进了传统龙脑提取方法,开发了 新产品;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龙脑樟资源基因库,积累并保存了大量珍 贵的数据;通过电视,网络等着力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现代科技对于光大中医药文化的 作用。,结合材料从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传承和创新等角度组织答案。,【答案】 科学技术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科技有利 于培育珍稀中医药植物,开发新产品,促进中医药文化创新;有利于 建立中医药植物资源基因库,更好地传承中医药文化;网络等现代信 息技术有利于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扩大中医药文化的影响。,【解析】 本题从文化生活角度考查现代科技对于光大中医药文 化的作用,答题时先明确科学技术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然后,(1)(2013年北京卷,24)“笔墨当随时代”,绘画艺术要有时代精神,就 要有创新。然而不继承优秀的传统遗产,创新很难有稳固的根基。 这表明绘画艺术的发展要( )。,A.正本清源,独树一帜 B.海纳百川,有容乃大,C.薪火相传,推陈出新 D.各美其美,和而不同,四、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最近几年对本考点的考查主要以非选择题的形式,综合其他考点一 起进行。,【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只有C符合题意。,【答案】 C,(2)(2013年江苏卷,34)城镇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今天,中国的 城镇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农耕社会,乡土中国”逐渐转变为 “工业社会,城市中国”。城镇化加快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一 个全新的城市文明时代似乎正在悄然到来。,在城镇化的浪潮中,大批村庄被合并,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 消失。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描绘的那种“一片冬麦,一片高粱, 十里荷塘,十里果香”的田园景象日益不再。有人伤感地说:“不要 问我从哪里来,因为我已经没有故乡。”,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有人会对乡村的衰落感到惋惜。,【解析】 解答此题要结合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从传统文化的价值 、文化多样性、中华文化的特点等方面组织答案。,【答案】 乡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乡村的衰落不利于优秀 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乡村承载着不同地域的特色文化,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乡村寄托了人们的乡情乡思,可以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和归属感。,(3)(2012年安徽卷,39)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某网站开 设“思想道德论坛”,引起网友关注。,论坛中呈现的以下话题引发了同学们热议,请你参与探究。,网友心声:践行道德不止步 追求完美无止境,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 。近年来,安徽好人和道德模范已成为引领公民道德建设和精神文 明创建的指向标,成为道德建设中引起广泛关注的“安徽现象”。 超越感动,弘扬美德,争做先进人物的“粉丝”是网友们的共同心声。,请你从文化传承和思想道德建设的角度,回应“网友心声”。,【解析】 本题需明确“网友心声”的主题,扣住“弘扬美德、争 做先进”,利用文化传承和思想道德建设的知识,从为什么要弘扬传 统美德、怎样加强道德建设两方面来分析。,【答案】 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我们 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并与时代精 神相结合。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 容和中心环节,要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引领社会风尚。不 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 风尚作贡献。,(4)(2012年江苏卷,37)材料:(略),阅读上述材料,探究下列问题:端午节即将到来,请你设计一个有助 于吸引中学生了解其文化内涵的主题活动,并从文化生活角度 说明活动的意义。,活动意义:促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弘扬以爱国主义为 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解析】 此题属于开放式设问,考查考生的探究意识。答题时首 先要设计主题活动,然后再根据本主题活动阐述其中蕴含的文化生 活意义。,【答案】 主题活动示例:以“重读离骚,追思屈原”为主题的 阅读节。,(5)(2013年山东卷,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华民族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五岳独尊”的泰山、“水墨落 纸如雨入沙”的宣纸、“功深熔琢,气无烟火”的昆曲许许多 多的文化遗产带着历史的体温成为我们的文化基因,使我们成为我 们,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文化遗产可以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但有些地方开发方 式单一,缺乏特色;有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打着“保护”的旗 号过度开发,使其在“保护”中慢慢失去体温,失去未来。,运用文化传承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使我们成为我们,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的理解。,【解析】 此题要明确知识范围“文化传承”,并理解好“使我们 成为我们,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使我们成为我们”体现传 统文化的鲜明民族性,只有坚持民族性,才能体现民族文化的基因。 “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就是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继承 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答案】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 精神纽带。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使我们成为我们”。文化 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使我们在文化发展中保持正确方向。,(见学生用书P130),根据考情和考向来看,备考本课考点除了紧扣教材掌握基本知 识外,还要把握以下重点知识,特别注意领会其中包含的技巧方法。,(1)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2)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 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 上的内容,应该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 、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要加以改造或剔除。,(3)区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指要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 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指在文化 继承中,不断革除陈旧、过时的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侧重于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侧重于对文化的传承、发 展和创新,是创造新文化、发展新文化的过程。,继承传统文化的几个注意点,(1)不能认为只有抛弃传统文化才能实现文化发展。继承是发展的必 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2)在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要积极发展先进文化,不断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3)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即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应用举例】 毛泽东是诗词大家,他在回复诗刊主编臧克家 的信中写道:“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旧诗可以写一些,但是不宜 在青年中提倡,因为这种体裁束缚思想,又不易学。”对此理解正确 的是( )。,旧体诗是旧文化,新诗是新文化 诗歌创作要适应时代发展的 要求 对待传统文化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文化的形式 要为内容服务,A. B. C. D.,【解析】 毛泽东的话表明了我们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均 符合题意;表述错误,应排除,故选C。,【答案】 C,(1)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含义:所谓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 文化,而是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所谓文化 的发展,是指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不是对旧事物的简单否定,是既克 服又保留,不是简单的文化更替,是前进的、上升的,是对传统文化的 扬弃。,(2)文化继承和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继承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 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在 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文化传播与文化继承,【应用举例】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我们目睹了太多的城 市记忆被抹杀,历史文脉被割裂,地域特色被淡化。而扬州通过古城 复兴改善人居,实现传统文化载体与现代城市交相辉映的可持续发 展思路,打造出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扬州城。这启示我们( )。,A.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前提,B.传统文化能提升城市品位,C.传统文化影响城市发展,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解析】 回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题干材料的内涵。材料中扬州 人“古城复兴”“改善人居”的做法,使“传统文化载体与现代城 市交相辉映”,体现了继承传统文化与城市发展的关系,A符合题意; B中的传统文化没有区分出优秀文化与落后文化,表述不正确;C、D 与题意不符。,【答案】 A,(时间:45分钟 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见精练案P65),1.春节期间,全国各地纷纷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进行庆祝,这对弘扬 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 义。这说明(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传统习俗是展 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传统习俗是民族精神的火炬 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深刻影响,A. B. C. D.,【解析】 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 化的重要标志,故表述错误;文学艺术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故表 述错误。,【答案】 C,2.儒家主张“仁爱”,有利于人与人的和谐;道家追求“天人合一”, 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禅宗推崇“即心即佛”,有利于人的内心和 谐这些国学思想在今天仍有积极意义。由此可见(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B.国学思想应成为我国当代文化的主旋律,C.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D.国学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应被全部传承,【解析】 “这些国学思想在今天仍有积极意义”说明传统文化 具有相对稳定性,故A切题,C不切题;B说法错误,我国当代文化的主 旋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是国学思想;D说法错误,中华文化 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精神。,【答案】 A,3.文化大师张岱年说:“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具有民 族的自信心与自尊心。而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有其思想基础,即 对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对这段话的理解, 正确的是( )。,A.传统文化就是指优秀的民族文化,B.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C.发挥民族文化的积极作用才能使民族兴旺发达,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继承性,【解析】 要抓住“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材 料强调民族文化在树立民族自尊和维系民族生存发展中的作用,故 选B;A错误,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C、D不符合题意。,【答案】 B,4.漫画月饼的作用给我们的启示是( )。,月饼的作用,A.越是民族的文化就越是世界的,B.文化的交融导致对本民族文化的漠视,C.传统习俗的传承需要重视教育和引导,D.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将面临巨大冲击,【解析】 中秋节吃月饼是我国的传统习俗,而漫画中的小朋友却 舍弃月饼,追求巧克力,启示我们要加强对传统习俗传承的教育,故选 C。,【答案】 C,5.“传统文盲”是与“现代文盲”相对应的。不懂电脑、不会英语 是后者的标志,不读书(特别是不读传统经典)、少写字(至少不会正 确规范地写作)则是前者的表现。就年轻一代而言,“现代文盲”越 来越少,“传统文盲”却越来越多。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很令人痛心 的,这是因为(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我们必须固守 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任何外来文化 任何时代的文化,都 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否则民族文化就无根基 传统文化被 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A. B. C. D.,【解析】 根据题干,题中对“传统文盲”,显然是持反对的观点,指 出现代人出现“传统文盲”是令人痛心的,符合题意;表述属 于守旧主义或封闭主义,观点错误;文学艺术是民族精神的火炬, 表述错误。,【答案】 B,6.“清明祭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送元宝,烧纸钱,这是古人 留下的方式。而今,一些地区出现了鲜花祭祖、植树祭祖,在祭祖扫 墓追思先辈的同时,为山野增添了一片新绿。这启示我们在对待传 统文化时更应该( )。,A.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B.推陈出新,革故鼎新,C.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D.尊重差异,理解个性,【解析】 题干阐述的是祭扫方式的变化,这相对传统祭扫方式是 一种发展、创新,故应选B。,【答案】 B,7.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国学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一些几岁的孩童开 始诵读包括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孝经中庸 论语大学老子等在内的古文(书)。有人认为,让孩子 们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是应该的,但是笼统地提倡学习传统文化是很 危险的。这一观点表明( )。,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应辩证认识传统文化在 现实中的作用 要看到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对儿童成长的消极作 用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A. B. C. D.,【解析】 题干强调笼统地学习传统文化是危险的,意思是对传统 文化的继承,要坚持正确的态度,要辩证认识,要看到传统文化既有精 华又有糟粕,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符合题意;与题意无关。,【答案】 B,集成,协调组合,创造出的画面令人目不暇接、真假难辨。其成功说 明( )。,A.继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基础,B.尊重文化多样性是促进文化繁荣的要求,C.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D.继承与发展是辩证统一的,8.2014年11月12日,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寻梦龙虎山正式和广大 观众见面。独特的“游船观演全景移动式6D体验”的观演模式,各 种大型艺术灯光,高保真音响系统,动漫投影影像,水上射灯映照,仿 真技术合成,多媒体控制技术,多色激光投射和自然景观等要素完美,【解析】 本题强调寻梦龙虎山的成功是借助了高新技术,体 现了科技的重要作用,故选C。,【答案】 C,C.教育在人类文化传承中起着独特的作用,D.教育是文化传播最主要的手段,9.2014年9月9日,习近平走访北京师范大学时说,“一个人遇到一个 好老师是一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一个学校的光荣,一个 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是民族的希望。”重视教 师、重视教育是因为( )。,A.教育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综合国力中起着决定作用,B.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作用,【解析】 题干材料强调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B正确,C不 符合题意。当前的国际竞争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 较量,故A错误;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途径,而不是手段,D错误。,【答案】 B,10.“学有所教”的政策指向是让每一个适学个体都能平等地享受 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这一提法,与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所 提倡的“有教无类”的教育观十分相似。这说明( )。,文化具有继承性 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 影响 文化复古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传统文化具有相 对稳定性,A. B. C. D.,【解析】 “学有所教”政策是对孔子“有教无类”教育观的继 承和发展,这表明了文化具有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符合题 意;题干阐述的是教育观念的继承和发展,而不是文化复古主义,故 排除。,【答案】 C,11.“名人效应真好,滚滚飞来钞票。称为行者故里,石头立马变宝。 ”下面漫画悟空故里警示我们( )。,悟空故里,A.传统文化已成为名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B.发展传统文化,既要体现时代精神,又要尊重客观事实,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D.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要注意发展传统文化,【解析】 孙悟空本是小说中虚构的一个角色,但现实中却大肆宣 扬其故里,这显然是不尊重客观事实的表现,故B符合题意;A表述和 实际不符;C、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答案】 B,12.“中国网事感动2014”四季度网络人物评选正式启动。从2014 年11月20日9时起,网民可以通过投票向心目中的“草根英雄”致 敬,投票选出第四季度的10位感动人物。网络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让更多的人理解。这说明网络能( )。,改变文化的性质 方便人们的文化交流 更新文化的传播 方式 扩展人们的文化视野,A. B. C. D.,【解析】 材料反映了网络方便了人们的文化交流,更新文化的传 播方式,当选;不正确,科技的发展不会改变文化的性质;不 符合题意。,【答案】 D,有人认为京剧应该加入芭蕾元素;有人认为不可以,应该保持纯净。 请就此谈谈你的观点。(16分),二、非选择题(共40分),13.2014年11月12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在第七届中国京剧 艺术节上表示,京剧需要不断创新,虚拟影像、立体音效、LED展示 等现代科技方式和手段完全可以为京剧服务,但不能远离京剧的本 源,京剧一定姓“京”,而不能姓“歌剧”“芭蕾”等。,(2)在继承民族文化的过程中,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 基础上发展,在发展中继承。既要反对守旧主义,也要反对历史虚无 主义。(5分),(3)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学习借鉴和交流,要结合时代变化,推陈出新。 京剧在发展中,要善于学习外来艺术的形式,加入芭蕾因素是可取的, 但是因为学习而失去京剧的特点和本色就不可取了,反对闭关主义和 民族虚无主义。(5分),(4)因此,对题中观点我们应该全面认识,防止片面性。(1分),【答案】 (1)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必须继 承其中的精华。京剧作为优秀传统文艺的代表,凝聚着中华民族文 化的精华,必须继承和发扬。(5分),为妈妈做一件事”活动系列活动旨在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中汲取 营养,以激发其爱国爱家情感和奋发图强的学习热情。同时,为学生 提供互相学习交流的机会,提升其人际交往能力。,(1)结合传统文化的特点,分析说明“诵读活动”的意义。(12分),(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1 2分),14.某校为弘扬传统文化,开展弟子规诵读活动,弘扬孝文化。利 用校园媒体开展校园剧展播活动,组织大型朗诵会比赛,开展了“我,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具有积极作用。(6分)传统文化具有鲜明 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此次活动有利于激 发学生的爱国爱家情感和奋发图强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对中华传 统文化的认同感。(6分),【答案】 (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 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诵读活动 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2)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对待传统文化应“取其精华,去 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4分)要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 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 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其中不符 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 地加以改造或剔除。(4分)要正确处理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不断推陈出新,革故 鼎新。(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