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学案3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课标要求,学习探究区,反馈训练区,学习探究区,一、摇摆不定的赫鲁晓夫改革,1.背景 (1) 的弊端日益显现。 (2)1953年,斯大林的逝世为苏联体制的改革提供了契机。 2.改革措施 (1)经济上:农业方面: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削减 ,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鼓励大规模开垦荒地和 。工业方面:对工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扩大 。 (2)政治上:批判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平反冤假错案活动。,历史叙述,答案,斯大林模式,农业税,种植玉米,地方权力,3.结果 没有找到个人崇拜产生的真正根源,把错误归于 的个人品质,使苏联重新陷入了个人崇拜的泥淖。 4.评价 (1)进步性: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打开了_ _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2)局限性:缺乏 ,没有进行总体的规划和科学的试验,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答案,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改革,正确的理论指导,重点精讲,1.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1)理论上没有打破社会主义传统观念的束缚,对于苏联所处的社会主义阶段缺乏科学的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2)赫鲁晓夫本人喜欢浮夸冒进,缺乏深思熟虑,在改革开始后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跟进,最终导致改革失败。 2.怎样评价赫鲁晓夫的改革? (1)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苏联当时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的不合理环节进行改革和调整,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2)局限性:对斯大林模式缺乏科学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只是在原有经济体制上的局部调整。,易混易错,赫鲁晓夫的改革是在当时教条主义盛行、思想僵化的时期进行的,虽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冲击了斯大林体制,起到了“掘墓人”的作用,但其在经济改革理论上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基础上进行的局部改革。,深化探究,探究点 赫鲁晓夫改革的原因及评价,材料一 放在当时(1953年)赫鲁晓夫面前的斯大林所留下的苏联是:“越来越贫困的、实际上半崩溃的农村、技术上落后的工业、最尖锐的住房短缺、居民生活的低水平所有这一切都要求有新的政策和彻底的变革。” 苏尤里阿法纳西耶夫编别无选择 思考 据材料一分析赫鲁晓夫改革前,苏联的国民经济具有怎样的特点?造成这种特点的历史根源是什么? 答案 特点:农业与轻工业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根源:僵化的斯大林模式(或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答案,材料二 “他(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潭之中而不能自拔。” 苏联文学报评论 思考 结合材料一,你如何理解材料二的观点? 答案 赫鲁晓夫的改革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因此说“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但其改革最终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所以说“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潭之中而不能自拔”,“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答案,二、逐渐停滞的勃列日涅夫改革,1.前期改革 (1)内容:改革工业,推行“ ”。 (2)成就:苏联 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也大为增强,苏联一跃成为与美国匹敌的 。 2.改革局限 没有改变优先发展 的基本国策。,历史叙述,答案,新经济体制,国民经济,超级大国,重工业,3.后期改革 (1)概况: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勃列日涅夫过分追求 ,改革的步伐逐渐缓慢下来,经济发展呈现 和下降趋势。 (2)结果:使苏联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滋生和积聚,苏联陷入困境。,答案,稳定,停滞,重点精讲,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原因何在? (1)改革仍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架。 (2)勃列日涅夫本人专断、保守,不利于改革。 (3)苏联与美国军备竞赛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影响经济发展。,归类比较,比较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异同。 (1)同:目的: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结果:前者收效甚微,后者初期效果明显,后期停滞不前。原因:两者都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都是对原有体制的小修小补。 (2)异:内容有所不同,前者的重点在农业,后者的重点在工业。,深化探究,探究点 勃列日涅夫改革的特点及结果 材料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由于军备竞赛和改革停滞,生产效率和经营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较大的提高。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苏联人均生活水平只相当于美国的1/3左右。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越来越强烈,渴望改变现状的呼声日益高涨。,思考 请结合以上材料说明勃列日涅夫改革将重点放在哪一方面?这一做法有何后果? 答案 (1)重点发展重工业,尤其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 (2)后果:造成经济负担持续增长,农、轻、重工业比例继续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经济停滞。,答案,三、莫斯科落日,1.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目的 改变国民经济发展衰退的趋势,维持苏联的超级大国地位。 2.改革内容 (1)经济方面:制定了发展苏联社会经济的“ ”,但困难重重。 (2)政治方面:提出背离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 ”;纵容自由化思想,倡导“民主化”和“公开性”;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历史叙述,答案,加速发展战略,科学社会主义,3.结果 戈尔巴乔夫改革使苏联整个社会陷入失控状态,政局不稳,经济滑坡,思想混乱, 运动加剧。 4.影响:导致苏联解体。 (1)开始:1991年,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改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联盟变成了松散的邦联。 (2)加速:“ ”事件后,苏联国家政权发生了质变。 (3)解体:1991年12月21日,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在哈萨克斯坦首都签署 ,苏联完全解体。 (4)消失: 年12月25日,苏联国旗降落,第二天,“苏联”被宣布正式停止存在。,答案,民族分裂,八一九,阿拉木图宣言,1991,归纳总结,苏联改革的经验教训。 (1)改革需要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 (2)需要大胆突破传统的束缚,要有探索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3)要有全面一贯的改革思路、政策和配套措施,不能急躁冒进,也不能保守停滞,更不能改变改革的方向。 (4)要妥善处理好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阻力和矛盾,保证改革的顺利有序进行。,返回,深化探究,探究点 戈尔巴乔夫改革,材料一 19811985年,苏联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5.1%、3.1%、2.2%、1.8%。因此,戈尔巴乔夫一上任就惊呼,“国内形势已经潜伏着严重的社会经济危机”。 思考 据材料一,指出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首要目标。 答案 改革的首要目标是摆脱苏联国内长期以来经济发展出现的停滞和衰退局面。,答案,材料二 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总书记后,对苏联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有人曾形象地说:“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 思考 材料二中所指的“肿瘤”和“挥向了党的脖子”分别指什么?最终导致怎样的影响? 答案 “肿瘤”指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挥向了党的脖子”指提出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背离社会主义道路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影响:苏联解体。,答案,返回,反馈训练区,1,2,3,4,5,6,1.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是( ) A.“开垦、开垦、再开垦” B.“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C.“废除余粮收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 D.“谁不加入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解析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大规模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玉米。 B项是戈尔巴乔夫时期政治改革的内容; C项是列宁时期; D项是斯大林时期的农业集体化运动。,解析答案,A,解析答案,1,2,3,4,5,6,2.有的史学家认为:“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有一半是失败的,但也说明另一半是成功的。”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 A.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 B.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 C.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 D.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解析 赫鲁晓夫的改革最终是失败的,但是在教条主义盛行、思想僵化的时期,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了一定成效。,C,解析答案,1,2,3,4,5,6,3.1972年5月美苏条约规定:双方陆基洲际导弹冻结在1972年7月1日水平上,苏联1 618枚,美国1 054枚。苏联取得数量优势得益于( ) A.斯大林的工业化建设 B.赫鲁晓夫“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C.勃列日涅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加速发展战略” 解析 勃列日涅夫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他注重发展苏联的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苏联军事实力迅速增强。,C,1,2,3,4,5,6,4.俄罗斯科学院某院士说:“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成为耶稣,悲壮地走上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 ) A.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 B.苏联政局动荡 C.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解析 根据材料的信息:“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指的是D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不仅未能重新驱动停滞已久的苏联经济,反而使它陷入空前的危机。最根本的就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背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包括取消党的领导、抛弃无产阶级专政。,解析答案,D,解析答案,1,2,3,4,5,6,5.苏联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最终都没有成功,主要原因是( ) A.缺乏正确的改革理论和政策指导 B.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 C.没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D.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 解析 赫鲁晓夫的改革没有从苏联的实际出发;勃列日涅夫的改革过分追求稳定;戈尔巴乔夫的改革面临问题、困难重重。B、C、D三项说法都不全面。,A,1,2,3,4,5,6,6.阅读苏联19611990年国民经济增长情况统计表:,1,2,3,4,5,6,请回答: (1)分别指出19611970年、19711980年、19811985年国民收入呈现的趋势和主要原因。 答案 19611970年,国民收入增长速度较快,主要原因是勃列日涅夫改革推行“新经济体制”,重点发展工业,取得成效;19711980年,国民经济呈停滞和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勃列日涅夫改革不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改革后期思想保守,步伐缓慢下来;19811985年,经济进一步下降,主要原因是勃列日涅夫之后的苏联领导人暮年上台,短暂执政,无法遏制苏联的衰败趋势。,答案,1,2,3,4,5,6,(2)19851990年,国民收入呈现怎样的趋势?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 经济继续下滑,1990年出现严重负增长。主要原因是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困难重重,难以奏效,政治改革引起国家混乱。,答案,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