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专题25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三部分 现代史部分,600分易混 概念&考点,700分综合 考法&考练,600分基础 考点&考法,本专题主要叙述了新中国在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等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600分基础 考点&考法,考点77 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考点78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考点79 教育事业的发展,考法1 新中国科技成就突出的原因 考法2 新中国科技成就的表现 考法3 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考点77 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考法1 新中国科技成就突出的原因,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前提);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决策(保证);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技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推动(动力);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增强(物质基础);科研人员的努力钻研和奉献精神(人才)。,考法2 新中国科技成就的表现,1国防科技 (1)成就: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中国自行设计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1970年“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75年成功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中国拥有了导弹、原子弹“两弹”相结合的战略核导弹,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2)“两弹元勋”邓稼先(安徽怀宁人)。 (3)意义:增强了中国国防力量,为经济建设提供和平的国际环境;提高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和平利用核技术。,2航天科技:从1999年起,“神舟”飞船四次无人飞行试验成功;2003年以来,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中国首次载人航天杨利伟)、六号、七号等飞船相继发射成功,中国的航天科技步入发达国家行列。 3生物技术 (1)成就: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成功;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此后又成功培育出“超级杂交稻”;1999年我国加入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 (2)意义: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对解决全球范围的粮食短缺问题作出了重大贡献;为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作出贡献。 (3)计算机技术:1983年成功研制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银河号”;1997年每秒运算130亿次的“银河号”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8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在多个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考法3 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1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2科学技术日益加速地转化为生产力,有力地推动着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社会发展的进程。 3推动了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4促进教育和文化的发展。 5推动当今社会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的变革。,考点78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考法1 “双百”方针的提出及含义 考法2 “双百”方针的发展历程 考法3 “双百”方针提出的意义,考法1 “双百”方针的提出及含义,1提出: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毛泽东正式提出“双百”方针。 2含义:“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是指科学研究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考法2 “双百”方针的发展历程,考法3 “双百”方针提出的意义,1“双百”方针是党在总结我国文化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符合文化发展的规律,为繁荣文化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科学进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 3我们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努力发展学术自由和创作自由。 4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大力促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考点79 教育事业的发展,考法1 古今中国教育的社会性质与教育方针的变化 考法2 现代中国的教育措施与成就 考法3 教育发展的原因与经验教训,考法1 古今中国教育的社会性质与教育方针的变化,1教育的社会性质 (1)封建社会: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维护专制统治的封建教育。 (2)近代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 (3)新中国:社会主义的人民教育。教育对象:向广大工农开门。,2教育方针的变化 (1)近代:封建儒家教育为主,学习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实行奴化教育。 (2)新中国成立以来 新中国成立之初:确立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7年确定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新时期:1983年提出“三个面向”;20世纪90年代,提出“科教兴国”战略。,考法2 现代中国的教育措施与成就,1新中国成立初期: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2“文革”时期:“左”倾思想的错误指导,教育战线一片混乱。 影响: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人才缺乏;整个国民素质大大下降;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 3新时期 (1)拨乱反正:整顿教学秩序,恢复高考(1977年),倡导尊师重教。 (2)1986年制定义务教育法,到20世纪末,我国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2006年,开始实施免费义务教育。 (3)1989年启动“希望工程”,促进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 (4)高等教育:20世纪90年代,实施发展高等教育的“211工程”计划。 (5)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发展力度。,考法3 教育发展的原因与经验教训,1发展原因 (1)新中国成立和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指导。 (2)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对各种人才需要的推动。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改革的蓬勃发展,特别是“科教兴国”战略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2经验教训 (1)“国运兴衰,系于教育”。(2)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3)教育要优先发展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4)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5)结合国情发展教育。(6)教育必须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易混点 “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与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实质,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反映的是政治斗争激烈,流派多且阶级阵线鲜明。“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主要体现在学术上,没有阶级的差别与对立。,综合考法1 我国科技发展呈现出的 阶段性特征及原因,近几年高考中对科技内容的考查呈弱化趋势,但作为热点内容之一,备考时有必要把有关科技方面的考点考法梳理清楚。命题者往往会从以下角度考查: 1古今科技发展史实。 2古今科技发展呈现的阶段性特征及其联系历史背景分析原因。 3中西科技的不同特点的比较。 4科技与政治、经济、思想、教育等的关系及相互影响。,综合考法2 古今中外教育的发展,近几年古今中外教育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呈现强化趋势。命题角度有: 1教育发展的阶段性成就。古代教育往往与选官制度联系考查;近代教育从教育内容、体制等方面考查近代化;列强的文化侵略;近代教育的半殖民地特征等。现代教育主要考查教育方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断发展变化、政治对教育的影响以及教育取得的成就等。 2联系西方工业革命背景下的教育发展变化及对中国的影响等。 3教育发展与政治、经济、科技之间的关系。 4从能力上看,一是考查对教育发展历程的再现能力,二是考查对教育重大意义的理解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