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安全培训.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2392219 上传时间:2019-11-22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10.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安全培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安全培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安全培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培训,关注安全 关爱生命,前 言 构建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目的是要实现事故的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是“基于风险”的过程安全管理理念的具体实践,是实现事故“纵深防御”和“关口前移”的有效手段。前者需要在政府引导下由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后者需要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基础上督导、监管和执法。二者是上下承接关系,前者是源头,是预防事故的第一道防线,后者是预防事故的末端治理。 构建两个体系需要一个过程,需要研究研发、需要配套标准、需要配套资源,是企业责任主体和政府监管主体的有效手段。体系建设解决了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能够有效破解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诸多瓶颈。,创建双重预防机制的起源,2016年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就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5点要求: 四是必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势头,对易发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加强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李克强总理同时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以更大的努力、更有效的举措、更完善的制度,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党委和政府领导责任,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强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治理,加快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风险预防控制体系和社会共治体系,依法严惩安全生产领域失职渎职行为,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势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风险控制措施的确定,风险评价,危险源的辨识,单元的划分,确定危险源的识别范围,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几个概念,成立工作组,风险分级管控 根据风险评价的分级结果,根据危险源的风险级别,采取不同的管控措施,交由不同层级管控,按照风险级别、所需的资源、需具备的管控能力、管控措施的复杂性及难易程度等因素,确定不同的管控层级。并逐级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风险分级管控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 有的企业规定如一级、二级风险可由公司直接管控;三级可由车间级管控;四级可由班组或岗位管控或因风险较小可直接忽略。确保了每一风险责任到岗到人。,什么是隐患排查? 单位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并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的工作过程。 什么是隐患治理? 隐患治理就是指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包括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职责分工明确整改责任,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资金、实施监控治理和复查验收的全过程。,(一)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例如,危险化学品罐区、液氨站、煤气炉、木材仓库、制冷装置是风险点;在罐区进行的倒罐作业、防火区域内进行动火作业、高温液态金属的运输过程等也是风险点。风险点有时亦称为风险源。 排查风险点是风险管控的基础。企业的一企一测就是对风险点的信息统计,一、几个概念,(二)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根源,是指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或有害物质。如运转着的机械、易燃液体、爆炸品、噪声源、粉尘源等。 行为,是指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作业行为。 状态,是指不良的物的状态和环境的状态等。 风险是危险源的属性,危险源是风险的载体 (三)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是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10,切片机 机械伤害 安全限位开关 违章操作 触电 作业指导书 火灾 漏电保护器,危险源与事故隐患的关系,1、危险源包括事故隐患; 2、事故隐患是危险源,危险源不一定是事故隐患; 3、危险源的现实风险达到不可承受的程度,则构成隐患。,危险源,隐患,隐患,11,风险分级管控 基于风险的非强制性思维 管控过程,二者 区别与联系,隐患排查治理 基于后果的强制性思维 管控结果,1、为什么要成立工作小组? 主要是为了以下几个方面: 1、确保可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所需要的资源。注: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专门技能、方法、监测工具或仪器、信息系统、技术与财务资源。 2、确保涉及各部门、各岗位安全职责与责任得到落实。 3、确保各团队或小组其他人员履行其职责。 4、确保全员参与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2、工作组都需要那些人参加? 领导层:经理、车间负责人、办公室相关科室,班长,组长 专业层面:安全、生产、技术、工艺、设备、消防等部门的专业人员。,二、成立工作组,所选的各类人员应具备哪些基本能力: 主要负责人应具备熟悉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政策,了解适用的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及风险管控的相关方法或技能; 其他人员应具有熟悉本单位工艺、生产、人员分布及管理现状的,熟悉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法律法规,掌握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及风险管控的相关方法或技能,对相关的安全法律法规较熟悉、有较强的责任心和组织能力的,危险源辨识的范围应覆盖: 1.常规和非常规活动; 2.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承包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 3. 生产场所周边环境的影响; 4.在本单位工作场所所产生的危险源对相邻单位及人员的不利影响; 5、基础设施、设备和材料; 6.组织及其活动、材料的变更,或计划的变更; 7.工作区域、过程、装置、机器和(或)设备、操作程序以及人的能力的适应性。,三、确定危险源辨识的范围,为全面识别、系统评价风险及准确管控措施,应收集必要的企业现状信息、相关法律及其他相关信息,可包括: (1)与企业相关的安全、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规程、规范; (2)企业平面图及周边环境; (3)组织架构图; (4)在用设备清单(特种设备可单列); (5)安全操作规程、工艺技术操作规程、设备操作规程; (6)外协或外包的类型(如土建、设备大修等); (7)原材、辅材、过程、最终物料清单; (8)过去已识别的风险点(危险源)识别清单、重要风险点(危险源)清单,对应的措施(可能在危险源清单中体现); (9)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文本; (10)各岗位职责或安全生产责任制; (11)特种作业人员或需持证上岗人员台账; (12)行业隐患排查表、专业检查表 (13)安全评价报告;,五、收集相关信息,风险点划分原则:对设施、部位、场所、区域等风险点的划分,应当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如储存罐区、装卸站台、生产装置、作业场所等。 对操作及作业活动等风险点的划分,应当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对于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应重点进行管控,如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等特殊作业活动。 风险点排查: 企业应组织对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风险点辨识,形成包括风险点名称、所在位置、可能导致事故类型、风险等级等内容的基本信息。 一般可按生产(工作)流程的阶段、场所、装置、设施、作业活动或上述几种方法的结合等进行风险点排查。,17,六、单元的划分、识别风险点,1、风险点识别(单元划分),每个风险点可按车间、班组、岗位所管辖的区域,以区域内活动、过程及所包含的设施设备为内容对识别单元再进行细分,形成相对独立的“模块”单元。,划分作业活动的方法(风险点的划分),作业活动一般按照下列方法: 1.按生产(工作)流程的过程、阶段划分;配料搅拌-涂布烘烤-极片压实-极片分切-电芯叠片-电芯铆接-入壳焊接-真空烘烤-电池注液-化成老化-电池封口-电池分容-批次入库 2.按地理区域划分;搅拌车间-涂布车间-电芯车间-注液间-化成车间-老化间等 3.按设备装置划分;搅拌机-涂布机-烤箱-扎膜机-切片机-叠片机-铆接机-焊接机-封口机等等 5、在实际工作中也可是上述几种方法的结合。,风险点, 危险源的识别,人的不安全行为 物的不安全状态 作业环境的缺陷; 安全健康管理的缺陷,第二部分-两个体系建设汇报,危险源的分类,人的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 (1)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作业、心理异常(主要包括: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其他心理异常)、辨识功能缺陷(主要包括:感知延迟、辨识错误、其他辨识功能缺陷)、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2)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指挥错误(主要包括:指挥失误、违章指挥、其他指挥错误)、操作错误(主要包括:误操作、违章操作、其他操作错误)、监护失误、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第二部分-两个体系建设汇报,危险源的分类,物的因素(物的不安全状态) (1)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缺陷、防护缺陷、电伤害、噪声、振动危害、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诸如:紫外辐射、激光辐、)、运动物伤害、明火、高温物体、低温物体、信号缺陷、标志缺陷(诸如:无标志、标志不清晰、标志不规范、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陷、其他标志缺陷)、有害光照;其他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2)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主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然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粉尘与气溶胶、其他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3)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主要包括: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真菌、其他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其他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第二部分-两个体系建设汇报,危险源的分类,环境因素(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室内作业环境不良 主要包括:室内地面湿滑、作业场所狭窄、作业场所杂乱、地面不平、梯架缺陷、洞口防护缺陷、安全通道缺陷、采光照明不良等。 室外作业环境不良 主要包括:恶劣天气条件、场地杂乱、防护围栏缺陷、地面湿滑等。 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 主要包括:隧道/矿井顶板缺陷、冲击地压、地下涌水、自发火灾等。 其他作业环境不良(如强迫性体位、综合性作业环境不良及其他上述未涉及的作业环境不良因素等),管理的因素 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 、责任制未落实 、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 、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未落实 、操作规程不规范 、事故应急预案及响应缺陷 、培训制度不完善、 投入不足 、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 、其他管理因素缺陷,26,P,D,C,A,风险典型管控措施包括: (1)工程控制措施 (2)管理控制措施 (3)个体防护控制措施 (4)教育培训措施 (5) 应急控制措施,九、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工程控制,(1)消除或减弱危害通过对装置、设备设施、工艺等的设计来实施; (2)密闭对产生或导致危害的设施或场所进行密闭; (3)隔离通过隔离带、栅栏、警戒绳等把人与危险区域隔开; (4) 移开或改变方向如危险及有毒气体的排放口。,管理控制,(1)制定实施作业程序、安全许可、安全操作规程等; (2)减少暴露时间(如异常温度或有害环境); (3)监测监控(尤其是使用高毒物料的使用); (4)警报和警示信号; (5)安全互助体系; (6)培训; (7)风险转移(共担)。,个体防护,(1)个体防护用品包括:防护服、耳塞、听力防护罩、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绝缘鞋、呼吸器等; (2)当工程控制措施不能消除或减弱危险有害因素时,均应采取防护措施; (3)当处置异常或紧急情况时,应考虑佩戴防护用品; (4)当发生变更,但风险控制措施还没有及时到位时,应考虑佩戴防护用品。,应急控制,(1)应急风险的控制属于“现实风险”控制,是风险控制中难度最大的一类,关键原因在于“急”,“急”到无法进行充分的风险分析,“急”到人容易判断和决策失误; (2)做好应急风险的控制,重要的是对自身可能发生的应急事 件进行事前的分析和应急准备; (3)编制应急预案的目的重在“防”。确认和提高应急事件所在位人员的应急能力;现场处置方案是应急预案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第二部分-两个体系建设汇报,体系建设过程培训工作,(三)、风险分级管控管控的内容是什么?,根据相关法规、规程要求,结合企业实际,风险控制措施的原则是按以下顺序考虑降低风险: a) 消除;b) 替代;c) 工程技术控制措施;d) 标志、警告和(或)管理控制措施;e) 个体防护装备。,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是企业法定义务,也是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的充分应用,针对每个危险源应采取的控制措施进行排查,才能真正实现隐患排查治理的系统化、规范化,才能真正实现隐患排查治理的不留盲区、不留死角。,第六部分 隐患排查治理体系,35,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识别评价的 “风险点、危险源”即为隐患排查的对象,是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基础”。 根据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要求,企业组织实施风险点识别、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典型措施制定和风险分级,确定风险点、危险源为隐患排查的对象,即“排查点”。 通过隐患排查,可能发现新的风险点、危险源,进而对风险点和危险源信息进行补充和完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关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风险分级管控体系,36,风险点,危险源,确定排查点,分级排查,隐患,隐患上报,验收,分级治理,隐患分级,隐患排查概述,公司级:通常风险级别为I级和II级的风险点,I级和II级风险通常应包括重大危险源,风险所产生的后果严重、易产生重大隐患的风险,或后果不严重、但发生概率较高的风险所涉及的危险源。 专业级:专业管理直接管理或相关的活动、过程、装置、设施、设备、物料等风险所涉及的危险源,如供电专业的排查点可包括高压线路、高压配电、低压配电、低压固定线路、配电柜(箱)、接地系统、避雷系统、设备绝缘耐压(电机、电焊机、手持电动工具等)、临时用电、检维(抢)修等活动等风险中的危险源。 车间级:基层单位管辖范围内所有的设施、设备、作业过程、人员(含外来人员)等风险所涉及的危险源可设为排查点,包括在本区域内的公司级、专业级排查点,除专业能力或设备能力不足导致无法实施排查的危险源(如设备接地是否良好需接地电阻检测仪,可以由专业实施排查)外,可设为排查点。,分级隐患排查的内容,37,班组级:除专业能力或设备能力不足导致无法实施排查的危险源,将本班组内所有的设施、设备、作业过程、人员(含外来人员)等风险所涉及的危险源可设为排查点。 岗位级:除专业能力或设备能力不足导致无法实施排查的风险,将本岗位内所有的设施、设备、作业过程、人员(含外来人员)等风险所涉及的危险源应设为排查点。,38,公司级,车间级,班级级,专业级,岗位级,39,排查周期: 根据风险点特性及危险源风险确定检查周期(隐患排查的实施时间间隔),可能的周期包括: 一班三检 每班一次 每周一次 每月一次 每季一次等。 隐患排查周期可根据安全形式的变化、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等情况,增加隐患排查的频次。 涉及季节性、节假日、检修、抢修、开停机等间断性出现的风险点、危险源,可针对其特点制定专项排查表。,40,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程序,明确隐患排查依据,编制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明确职责及要求等,确定隐患排查方法,收集、整理法规及标准规程,如分专业、分层次、分区域等,实施隐患排查,编制隐患信息统计等,隐患整改效果验证,隐患整改销号,隐患整改效果验证,编制重大以上事故隐患整改方案,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隐患排查的方法: (1)日常隐患排查 (2)综合性隐患排查 (3)专业性隐患排查 (4)季节性隐患排查 (5)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隐患排查 (6)事故类比隐患排查 (7)聘请专家隐患排查 (8)各级主要负责人履职排查 每一种检查都要制定相应的安全检查表(或检查标准)及检查频次,各级负责人要制定履职清单。,隐患排查的方法,1、日常隐患排查是指部门、班组、岗位员工的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以及基层单位领导和工艺、设备、电气、仪表、 安全等专业技术人员的日常性检查。日常隐患排查要加强对关键装置、要害部位、关键环节、重大危险源的检查和巡查。 2、综合性隐患排查是指以保障安全生产为目的,以安 全责任制、各项专业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情况为 重点,由各关专业和部门共同参与的全面检查。 3、专业隐患排查主要是指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季节特点及实际情况,由归口专业管理部门针对不同的设施设备、电气、消防等事项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的专业安全检查。 专项排查对象:电气设备、高温金属冶炼、煤气、高温金属吊运、锅炉、压力容器、消防设施、危险易燃易爆物品、电梯、吊笼、叉车等。 专项隐患排查要制定工作方案,隐患排查工作方案中应明确排查的要求,如:组织人员、采取预定的排查方式、方法,排查的范围、工作程序等,4、季节性隐患排查是指根据各季节特点开展的专项隐 患检查,主要包括: (1)春季以防雷、防静电、防触电、防解冻泄漏、防解冻坍塌为重点; (2)夏季以防雷暴、防设备容器高温超压、防台风、防洪、 防暑降温为重点; (3)秋季以防雷暴、防火、防静电为重点; (4)冬季以防火、防爆、防雪、防冻、防滑、防静电为重点。 5、 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隐患排查主要是指在重大活动 和节假日前,对生产是否存在异常状况和隐患、备用设备状态、备品备件、生产及应急物资储备、保运力量安排、企业保卫、应急工作等进行的检查,特别是要对节日期间干部带班值班、机电仪保运及紧急抢修力量安排、备件及各类物资储备 和应急工作进行重点检查。 6、 事故类比隐患排查是对企业内和同类企业发生事故 后的举一反三的安全检查。 7、各级主要负责人履职排查。各级领导按照岗位责任制的要求组织的检查,事故隐患信息获取途径如下: (1)政府部门组织的各类检查。 (2)公司及公司各专业管理部门组织的各类检查。 (3)分厂、车间、班组组织的各类检查。 (4)员工主动报告。 (5)其他途径获取的事故隐患信息。,事故隐患排查频次:公司安委会每半年进行一次综合性隐患排查,各专业委员会每季度进行一次专业性隐患排查,分厂级至少每月进行一次隐患排查;车间级隐患排查可根据各自不同的生产工艺特点,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每周进行一次;班组要在班前、班中、交班前认真进行检查巡查。公司安委会办公室每季度至少要进行一次专项隐患排查。 。,当发生以下情形之一,企业应及时组织进行相关专 业的隐患排查: (1)颁布实施有关新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或原有适用法 律法规、标准规范重新修订的; (2)组织机构和人员发生重大调整的; (3)装置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公用工程或操作参数 发生重大改变的,应按变更管理要求进行风险评估; (4)外部安全生产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5)发生事故或对事故、事件有新的认识; (6)气候条件发生大的变化或预报可能发生重大自然灾 害。,事故隐患分级 根据国家安监总局第16号令规定,按危害和整改难度大小,事故隐患分为两级: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按照山东省安监局工贸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试用版)中的规定:可分为一般隐患和重大隐患二个等级。 其中: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易导致伤害事故发生且整改难度较小,在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对重大隐患,相关行业可制定重大事故隐患目录。,隐患排查的分级,山东省安监局工贸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试用版)中的规定,出现以下情况确定为重大事故隐患的一般原则是: 违反法律法规有关规定,企业必须停产停业整顿的 涉及重大危险源、重要装置的隐患 涉及多人滞留,暴露10人以上的(管道30人以上) 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一定时间得不到整改的 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市级以上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认定为属于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的 程序:遵循“发现评估确定治理责任单位落实整改整改反馈组织验证”的流程对事故隐患实施闭环管理。 不同层级负责的隐患治理由治理所需的资源配置、权限、管理及技术能力等因素来确定。 每一级均应建立健全隐患治理台账,对隐患清单、隐患治理过程以及隐患治理效果验证均应保持完整记录。 一般隐患的整改 隐患排查人员向存在隐患的部门、车间、班组下发隐患排查治理通知单。由隐患整改责任单位负责人或班组立即组织整改,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要求、整改时限等内容。,隐患治理原则与程序,体系建设过程隐患治理,治理的 程序:遵循“发现评估制定措施、排期、责任人落实整改复查验证考评激励建立台账”的流程对事故隐患实施闭环管理。,1、小微企业、风险较小企业的特点与不同点: 工序相对简单、设备设施相对少 人员能力相对不足 人员素质相对较差 人员安全意识相对薄弱 安全卫生投入相对较少,因专业能力或设备能力不足,必要时,充分利用外部第三方资源和力量。,2、基本思路 风险点识别为主; 危险源辨识为辅;,风险点识别,风险点分级,典型管控措施,对照措施进行隐患排查,隐患整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53,3、风险点的确定 根据小微企业所属行业的不同,建议将小微分按照不同的规则划分辨识单元: (1)工序性强的行业按流程划分。如,机械制造行业可分为钢材或原材装卸、预处理、下料、组装、铆焊、喷漆、组装、试压、调试、运输等; (2)工序流程性不强的行业或者企业中流程性不强的活动或区域的可按区域或活动划分,如分动力辅助设施(煤气发生炉、空压机室、变配电系统、仓库、环保系统设施等); (3)识别厂区内及周边环境。,4、风险点的分析、确定 风险点分析: 可能的事故类型; 后果程度, 根据经验,依据以下判定准则(参考)进行风险分级:,55,5、隐患排查: 小微企业规模较小,部门人员设置有限等原因,隐患排查可简化为: 公司级排查 班组级排查 岗位级排查 如果微型企业隐患排查亦可简化为: 公司级排查和岗位级排查。 公司级排查可包括:综合治理性检查、季节性检查及消防、配电等专业性检查等。,56,6、隐患排查内容: 小微企业相对风险点可能会较少,但关注方面的考虑主要包括以下: 公司管理设备绝缘耐压(电机、电焊机、手持电动工具等)、临时用电、检维(抢)或相关的活动、过程、装置、设施、设备、物料等所涉及的风险点,如机电专业的排查点可包括高压线路、高压配电、低压配电、低压固定线路、配电柜(箱)、接地系统、避雷系统等活动。 7、其他操作步骤类似。,57,企业如何基于现有的安全管理基础做好两个体系建设?,充分理解自身现有的安全管理的基本状况和原理; 充分理解“两个体系”有关的安全管理基本规则、行业典型实施指南等内容; 充分分析现有安全管理系统与两个体系内容之间的差异,找出现有安全管理在环节缺失、制度不良、操作不到位等方面的不足; 按照两个体系的要求,完善和优化企业现有的安全管理系统,确保多层皮现象弱化,以保证管理制度等落实施 ; 企业应提高认识,充分理解两个体系建设对企业安全管理的作用,安全管理人员应系统掌握相关要求,确保能力有效提升,只有融会贯通,才能应用自如。 以两个体系建设为核心,提高安全生产标准化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形成一体化运作。,风险点警示告知,(二)有限空间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作业点警示标识,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