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社区建设管治总结.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2390882 上传时间:2019-11-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社区建设管治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安全社区建设管治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安全社区建设管治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总结范本:_安全社区建设管治总结姓名:_单位: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7 页安全社区建设管治总结一、指导思想以党的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幸福”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资源整合,全员参与,持续改进,共建共享”的工作机制,把安全社区建设与全镇各项日常工作紧密联系起来,不断提高全镇群众安全防范意识,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各类伤害事故发生。二、工作目标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安全社区标准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广泛宣传安全社区理念,积极推进镇安全社区建设工作,建立伤害监测、安全反应等工作机制,营造全民关注安全、全员参与安全的良好氛围,逐步提高社区安全促进和伤害预防水平,使全镇群众安全意识明显增强,安全环境显著改善,各类事故不断减少,为镇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力争到年底,把镇建设成为全国安全社区和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国际安全社区。三、组织机构成立镇安全社区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创建办公室和11个功能组。11个功能组分别是安全生产工作组、交通安全工作组、消防安全工作组、社会治安工作组、居家安全工作组、学校安全工作组、外来人口工作组、涉水安全工作组、农业安全工作组、监测评估工作组、宣传教育工作组。各社区、行政村也相应成立安全社区推进小组。四、职责分工安全社区建设领导小组:镇安全社区建设领导小组的任务要求是:组织开展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其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确定工作重点及安全促进项目;制定安全社区建设规划与目标;制定安全社区管理规章制度;定期召开安全社区建设领导小组会议,持续推动安全社区计划的执行;协调、整合社区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和力量,协调各个部门和工作小组的工作。检查各项安全计划执行情况及绩效评估,监督、修订和评估正在进行的工作。为各工作小组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支持;检查、评估安全建设促进项目执行情况及绩效,并提出持续改进计划;积极参与本地区及国际安全社区网络的有关活动。安全社区创建办公室:镇安全社区创建办公室的任务要求是:负责“安全社区”创建的日常工作;配合有关政府职能部门组织开展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其评价工作;组织制定安全目标和计划;负责协调“安全社区”创建各专业组;制定“安全社区”实施方案;协调各专业组的工作,全面实施创建计划;在工作过程中做好相关资料记录工作;组织评审社区安全绩效;为持续推动安全社区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和必要的人、财、物、技术等资源保障。五、创建标准(1)有一个负责安全促进的跨部门合作的组织机构。(2)有长期、持续、能覆盖不同的性别、年龄的人员和各种环境及状况的伤害预防计划。(3)有针对高风险人员、高风险环境以及提高脆弱群体的安全水平的预防项目。(4)有记录伤害发生的频率及其原因的制度。(5)有评估安全促进项目、工作过程、变化效果的评价方法。(6)持续不断地参与本地区及国家安全社区网络的有关活动。六、创建步骤(一)启动阶段:1、镇政府决定启动安全社区建设;2、邀请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全国安全社区促进中心专家举行安全社区建设业务知识培训;3、向全国安全社区促进中心提出安全社区建设备案申请;4、整体推进安全社区建设,举行镇创建“国际安全社区”整体推进仪式。市、镇、各行政村、社区领导及居民、志愿者积极参与,并通过新闻媒体宣传安全社区建设实施方案。5、成立创建镇安全社区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和创建目标。(二)实施阶段:1、落实镇创建安全社区工作方案,各功能组根据方案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2、开展基本情况调查,摸清全镇安全情况底数。通过入户走访、问卷调查、座谈会、意见箱、网上征集等多种形式,对全镇安全管理情况、安全现状以及不同人群对安全保障的实际需求进行全面调查和系统评价,分析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3、建立镇伤害监测机制,开展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科学、全面地识别全镇设备、设施、场所的危险源,确定全镇的高危险人群、高风险环境脆弱群体,从而策划具体的安全促进项目,制定一套适合本辖区特点的切实可行的安全干预措施。4、开展安全社区创建的实践活动。建立安全社区网络,编制各类安全培训资料、宣传手册,更新完善安全文化、消防安全一条街、司法知识广场等,聘请20名信息员和1名志愿者,采取宣传栏、图片展、横幅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安全社区建设相关知识,形成人人皆知、人人参与的良好创建氛围。5、开展评审与持续改进活动。通过开展各类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进行纠正;开展伤害的统计与分析,对安全社区建设绩效进行评审。6、积极参与国内外创建安全社区经验交流。定期邀请中国职业健康协会、全国安全社区促进中心专家进行指导、培训,到深圳等地学习先进经验,积极参与国际安全社区建设有关活动。(三)全国安全社区申请阶段根据国家安监总局安全社区评定办法,向全国安全社区促进中心提交申请材料,邀请专家到镇进行实地考察评定。(四)国际安全社区申请阶段根据“全国安全社区”评审的建议进行改进,策划和推进国际安全社区促进项目,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安全社区准则,向世卫组织提交国际安全社区申请材料,邀请专家到镇进行实地考察评定。七、相关要求(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安全社区建设是一项惠民工程,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任务繁重,创建周期长。各相关部门要从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切实重视安全社区建设工作。要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大局意识,相互配合,团结协作,齐抓共管。要将安全社区建设工作职责进一步细化,制定本专项工作小组的安全社区建设工作规划,并将责任落实到人。(二)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工作实际,找准创建工作的重点,把安全社区建设工作和开展“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深化年”等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和平安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三)广泛动员,全民参与。要因地制宜,通过各种途径对创建工作进行广泛宣传,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文化宣传活动,增强社区居民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共建安全社区。(四)建立机制,严格奖惩。把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纳入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在创建安全社区工作中工作不认真、措施不落实,影响创建工作的,将严肃追究有关单位负责人及责任人的责任。第 6 页 共 7 页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