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的安装调试与维护.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2388597 上传时间:2019-11-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动机的安装调试与维护.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电动机的安装调试与维护.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电动机的安装调试与维护.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_电动机的安装调试与维护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10 页电动机的安装调试与维护当今社会,科技高速发展,机械制造业水平也不断提高。作为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动力设备电动机,其可靠性直接影响企业生产。电动机是电力系统运行中的重要设备之一,在其安装过程中经常会各种故障,且有些故障具有一定的潜伏性,因此需要运行人员维护过程中能够对各类异常现象准确判断、及时处理。电动机的安装及完善安装的相关途径1.1.电动机安装程序电动机是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一种设备。在实际应用中,电动机的安装质量作为电动机正常运行的核心保障,是工业一切生产活动顺利开始的基本前提,安装技术是否规范、到位,对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及今后的发展有着直接关系。电机其安装程序包括:质检、干燥、安装、试运行等。质检包括开箱检验、电动机的外观检查等;电动机干燥,电动机由于运输、保存或安装后受潮,绝缘电阻或吸收比达不到规范要求,应进行干燥处理;电动机的安装与校正;电动机试运行,开车通电前应摇表测量绝缘电阻并符合规定值,同时脱开与其相连的传动装置,使电动机处于空载状态,用手转动电动机机轴,机轴转动灵活,无卡阻或异响后方可启动。1.2.完善电动机安装的途径完善电动机安装,在提高电动机运行质量的同时,还能延长电动机的使用寿命,使其更好的投入到工业生产中,为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及市场竞争力作出应有的贡献。而在其完善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途径:1.2.1.结合电动机的安装说明,精化安装程序。一般来讲,在电动机安装中,其按照程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安装人员在安装前,应结合着按照说明书,对电动机的型号、配件进行一一检查,避免安装中出现不必要的麻烦;其次,应避免漏装、错装的现象出现;最后,在安装结束后,还应对电动机的安装效果进行测试,并对电动机的各个程序进行检查,只有在符合相关规定后,方可投入使用。1.2.2.加强对安装人员的技术培训。结合安装人员现有的技术水平,在此基础上提高安装人员的综合水平,确保安装过程中使用正确的安装技术,避免安装出错的现象发生。电动机运行调试在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通常要对电动机及其拖动机械作单机调试和联动调试,其目的是验证设备正常工作的可靠性,将检测数据与设计参数逐一对比,对设备工程的质量作出客观评价。2.1.电动机起动前检查2.1.1.检查电动机内部有无杂物,用清洁、干燥的200300KPa的压缩空气吹净内部,但注意不能碰坏绕组。2.1.2.检查电动机铭牌所示电压、频率与所接电源电压、频率是否相符,电源电压是否稳定(允许波动范围为5%),接法是否与铭牌所示相同。2.1.3.检查电动机紧固螺栓是否松动,轴承是否缺油,定转子间隙是否合理,间隙处是否清洁和有无杂物,机组周围有无妨碍运行的杂物。2.1.4.检查保护电器(断路器、熔断器、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等)规格、容量是否符合要求,其整定值是否合适,熔体是否完好,动、静触头接触是否良好。2.1.5.检查传动装置是否符合要求。转动是否灵活,传动带松紧是否适度,联轴器连接是否完好。2.1.6.检查电动机通风系统、冷却系统和润滑系统是否正常。2.2.电动机试运行时检查2.2.1.检查电动机拖动设备是否正常,电动机与设备之间的传动是否正常。2.2.2.检查电动机声音是否正常,有无焦味和冒烟。2.2.3.用验电笔检查电动机外壳是否有漏电和接地不良。2.2.4.检查电动机外壳有无过热现象并注意电动机的温升是否正常,轴承温度是否符合规定。电动机起动失败的原因分析与对策3.1.电机启动失败原因分析3.1.1.电动机瞬时跳闸一般来讲,设备安装完毕,作完耐压试验方可带电试车,短路故障可能较少。此时应确认断路器选择的脱扣电流值是否合理。如40KW的电动机,其额定电流约80A。选用断路器脱扣电流为100A,瞬时电流倍数为10,可达1000A,就可以躲开电动机(46)的起动电流。3.1.2.降压起动失败跳闸降压起动失败跳闸有两种情况,两种情况成因是不同的:3.1.2.1.在未切至全电压时即跳闸往往是电动机端电压不足造成的,此时从监测到的电压情况即可判断。造成端电压过低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供电线路过长,另一方面可能是降压电抗(或电阻)值偏大,致使电动机端电压过低,起动转矩减小,电动机接近堵转,形成过电流,过载保护机构跳闸,起动失败。3.1.2.2.降压过程是成功的,在投切至全电压运行时跳闸。在电动机从降压阶段至全电压工作的切换过程中,有一供电间隙(如Y-起动),此时因电动机内有剩磁,当合至电网时由于相位不一致,有时会造成大的冲击,其电流甚至会超过全压起动的情况,出现意料不到的断路器过流动作或接触器失压跳闸。遇到这种情况考虑改用补偿器降压,其起动过程没有供电间隙,就可避免上述情况。3.2.电动机运行中的监视与维护3.2.1.听电动机在运行时发出的声音是否正常。电动机正常运行时,发出的声音应该是平稳、轻快、有节奏的。如果出现尖叫、沉闷、摩擦、撞击、振动等异声时,应立即停机检查。3.2.2.经常检查电动机各部位温度有无异常变化,尤其对无电压、电流指示及没有过载保护的电动机,对温升的监视尤为重要。电动机轴承是否过热、缺油,运行中是否发出焦臭味,如有,说明电动机温度过高,应立即停机检查原因。3.2.3.保持电动机的清洁,特别是接线端和绕组表面的清洁。不允许水滴、油污及杂物落到电动机上,更不能让杂物和水滴进入电动机内部。3.2.4.要定期测量电动机的绝缘电阻,特别是电动机受潮时,要及时进行干燥处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大量应用于生产实际。我们在工作中要不断积累经验,进一步完善系统设计,做好调试运行的各项工作,密切注意机电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异常现象,及时发现电动机和控制设备存在的问题,产生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第 6 页 共 10 页电动机的检修维护规程4.1电动机保养4.1.1每周清洁电动机,清除电动机外壳上的灰尘和污物,以利散热。4.1.2检查传动装置是否可靠,皮带松紧是否适中,传动装置有无损坏。4.1.3检查和清洁接线盒。清除合里灰尘及污物,测量绝缘电阻。并检查压线螺钉有无松动和烧伤,拧紧螺母。4.1.4检查各固定螺丝钉及接地线。检查接地螺钉,端盖螺钉及轴承盖螺钉是否紧固,接地是否可靠。4.1.5每季度检查轴承。拆下轴承盖,检查轴承是否缺黄油,拆下一边端盖,检查气隙是否均匀,以判断轴承有无磨损。4.1.6检查传动装置是否可靠,皮带松紧是否适中,传动装置有无损坏。4.1.7检查和清洁起动设备,清扫外壳灰尘污物,检查触头有无烧伤,接触是否良好,擦净触头接线头有无烧伤和电蚀,动作是否一致,接地是否可靠,测量绝缘电阻不低于0.5兆欧。4.1.8每年抽芯检查一次。4.1.9检修完毕,应填写电动机检修保养记录。4.2电动机拆卸4.2.1拆卸前,应清理好现场,准备好工具,并在接线头、端盖与外壳、轴承盖与端盖等上做好标记,以便装配时各归原位,保证装配质量。卸下皮带或脱开联轴器的连接销。4.2.24.2.3拆去接线盒内的电源接线和接地线。4.2.4卸下底脚螺母和垫圈。4.2.5卸下皮带轮或联轴器。4.2.6卸下前轴承外盖。4.2.7卸下前端盖。4.2.8卸下风叶罩。4.2.9卸下风叶。4.2.10卸下后轴承外盖。4.2.11卸下后端盖。4.2.12抽出转子。4.2.13卸下前后轴承及前后轴承的内盖。4.3电机的装配步骤与拆卸步骤相反4.4主要零部件的拆装方法4.4.1皮带轮或平轴器的拆装,拆卸时,先在皮带轮或联轴器与转轴之间做好位置标记,拧下固定螺钉和销子,然后用拉具慢慢地拉出。如果拉不出,可在内孔浇点煤油再拉。如果仍拉不出,可用急火围绕皮带轮或联轴器迅速加热,同时用湿布包好轴,并不断浇冷水,以防热量传入电机内部。装配时,先用细铁砂布把转轴,皮带轮或联轴器的轴孔砂光滑,将皮带轮或联轴器对准键槽套在轴上,将熟铁或硬木块垫在键的一端,轻轻将键敲入槽内,键在槽内要松紧适度,太紧或太松都会伤键和伤槽,太松还会使皮带打滑或振动。4.4.2轴承盖的拆装,轴承外盖拆卸只要拧下固定轴承盖的螺钉,就可取下前后轴承外盖。前后两个轴承外盖分别标上记号,以免装配时前后装错,轴承外盖的装配是:将外盖穿过转轴套在端盖外面,插上一颗螺钉,一手顶住这颗螺钉,一手转动轴,使轴承内盖也跟着转到与外盖的螺钉孔对齐时,便可将螺钉顶入内盖的螺也并拧紧,最后把其余两颗螺钉也装上拧紧。4.4.3端盖的拆装,拆卸前,应在端盖与机座的接缝处作好标记,以便复原。然后拧下固定端盖的螺钉,用螺丝刀慢慢地撬下端盖(拧螺钉和撬端都要对角线均匀对称地进行)。前后端盖要作上记号,以防装配时前后搞错。装配时,对准机壳和端盖的接缝标记,装上端盖,插入螺钉拧紧(要按对角线对称地旋进螺钉,而且要分几次旋紧且不可有松有紧,以免损伤端盖),同时要随时转动转子,以检查转动是否灵活。4.4.4转子的拆装。前后端盖拆掉后,便可抽出转子,由于转子很重,应注意切勿碰坏定子线圈。对于小型电机转子,抽出时要一手握住转子,把转子拉出一些,再用一只手托住转子,慢慢地外移。对于大型电动机,抽出转子时,要两人各抬转子的一端,慢慢外移,装配转子时,要按上述抽出转子的逆过程进行,要对准定子腔中心,小心地送入。4.4.5滚动轴承的拆装。拆卸滚动轴承的方法与拆卸皮带轮类似。将拉具丝杆对准转轴顶针孔,调节拉钩尺寸,使其紧紧夹住轴承内圈,慢慢地扳动丝杆,就可以逐渐地拉下轴承,如果没有拉具,也可用两根扁铁夹住转轴,使转子悬空,用木块,铜垫在转轴上端用榔头敲打,使轴承脱离转轴(应在地上垫以木板等,以防轴承脱离转子时,转子突然落地撞坏轴端,另外在敲打时,要一人扶住转子,另一人敲打)。另外,也可用铜条等对准轴承内圈敲打)使轴承脱离转子(要注意均匀对称地沿转轴四周轻轻敲打)。装配时,可把轴承套在转子上,然后找一根内径略大于轴外径的车口铁管,套住转轴,使管壁正好顶在轴承的内圈上,便可在管口上垫木板或铁板,用榔头轻轻敲打,轴承即可逐渐地套入转子定位处。如果没有套筒,也可用铜条紧顶在轴承内圈上,沿轴承内圈四周对称均匀地敲打,使轴承水平地套入转轴定位处。装配时注意,轴承内圈与轴之间不能过紧。不要硬打进转轴中,可用细砂布把轴表面四周均匀的砂一下,使轴承套后能保持一般的紧密便可,另外,轴承外圈与端盖之间也不能过紧,若过紧会影响轴承使用寿命。轴承装好后应与未装时一样灵活。4.4.6在电机总装时要特别注意,如没有将端盖、轴承盖装在正确位置上,或没有掌握螺钉的松紧程序和均匀度,都会使电机转子产生偏心,造成扫膛等不良运行故障。5相关文件和质量记录表格5.1电动机检修保养记录表第 9 页 共 10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