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机电运输隐患排查.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2384714 上传时间:2019-11-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机电运输隐患排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煤矿机电运输隐患排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煤矿机电运输隐患排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_煤矿机电运输隐患排查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11 页煤矿机电运输隐患排查根据我矿的实际情况和以往的事故暗例分析,当前我矿机电运输存在的主要隐患是:1、煤矿机运事故的原因剖析(1)轮眼管理存在问题,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麻痹大意,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违反了“三大规程”及有关安全规定,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时有发生。要加强轮眼绞车工和信号把钩工的技术培训,随抽随答,落实终端责任。井下使用的电车头驾驶室内要有明显的操作示意图说明。(2)特种作业人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掌握特种作业技术不娴熟。对技术工种安全操作知识掌握不牢,熟悉程度不够,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3)指令性的新来人员顶替。由于代岗人员顶替时间短,对顶替工种操作熟练程度差,缺乏顶岗前的安全培训,产生违章指挥和盲目操作双重不安全因素。(4)特种作业人员的频繁调换,岗位的调整,给安全埋下隐患。特别作业人员大都是经过专业培训取得操作合格证后作业者,对他们的工种不宜随意予以变动。但是,矿山某些技术性工种,有些企业领导不去考虑学识水平,不讲究用工要求,而是当作好工种,并通过人情关系把一些不合格的人员充塞进去,加之一些人员不钻研技术业务,违章违纪现象比较突出。另外,临时性工作调整时安全培训工作没有及时到位也带来了安全隐患。(5)安全基础工作要长抓不懈,设备的防爆失爆检查要放在首位。2控制煤矿机运事故对策(1)加强特殊工种的用工制度管理。煤矿机运工种的技术性较强,其各岗位工种都不能以照顾的身份出现,要由思想端正、技术全面的工人来担任。同时加强临时用工的安全管理,尽量少用或不用临时工。除特殊情况外,特殊工种人员不能随意调换,要严格考核发证,持证上岗。(2)加强职工的安全业务培训工作。减人提效后,以岗定人,管理层和工人岗位限额,原有的培训组织形式已不适应,需根据新的形式采取新的对策:一是建立竞争机制,如对技术工种和管理人员采取竞争上岗,对所有职工都采用岗位技能工资,划分工资等级,引导和迫使职工自发学习安全业务知识;二是每隔一定时期组织职工进行技术比武,对优胜者给予重奖,以调动职工学技术、学业务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在岗位上按标准及规程进行作业;三是采用“三结合”的培训方式,即业余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以重点培训为主,内培与外培相结合,以内培为主;对新工人、新岗位、新技术要进行强化培训,以全面提高职工的安全业务素质为目的,为搞好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以人为本”的基础。(5)努力加强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矿井质量标准化是煤矿安全的基础。实践证明,矿井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投入,能得到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效益产出,有力地促进了安全生产。要把这项工作当作一项经常化的工作来抓,要由静态达标向动态达标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实现生产全过程达标。(6)加强安全工作力度,向管理要安全。实践证明,要抓好安全工作,离不开有效的监督,失去了监督作用,必然助长麻痹侥幸、违章蛮干的现象。监督不到位或流于形式,是导致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充分发挥现场安监人员的作用;同时,必须坚持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特别是要建立和完善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工人的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个人的安全职责。另外,采取安全资金激励机制,通过经济杠杆,严格考核,兑现奖惩,从而促进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机电运输工作要想上一个台阶,必须牢牢抓住第一、杜绝电气设备一、设备更新换代要跟上,要尽快把无MA标志的电气设备进行更换。1、矿井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设备管理制度、防爆设备入井检验制度、设备包机制度、设备定期检查制度、各种安全装置定期试验制度和停电检修挂牌制度。建立设备、电缆、小型电器的台帐管理,妥善保管大型设备的技术性能档案。2、认真贯彻执行设备使用与维修相接合的原则,设备谁使用,谁管理,谁维护,负责安全直接责任并实行专责制,主要设备实行包机制,做到定人、定机、凭上岗证操作,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和设备操作规程,对多班制生产的设备,操作工人必须执行设备交接班制度,大型设备均有运行记录。3、建立大型机电设备安装验收管理制度。为进一步规范大型机电设备安装、改造、验收管理工作,强化大型机电设备安装、改造工程的设计、选型、设备购置、施工和验收等环节的管理和监督,强化业务保安部门的管理职能,防止大型机电设备恶性事故的发生,各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大型机电设备安装验收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二、矿井主通风机装置1、矿井必须安装两套同等能力的主通风机装置,其中一台备用,备用风机必须能在10分钟内开动。2、矿井的主要通风机必须每三年至少进行1次性能测定。3、生产矿井主要通风必须装有反风设施,并在10分钟内改变巷道中的风流方向;当风流方向改变后,主要通风机的供风量不应小于正常供风量40%。4、矿井主要通风机房内必须安装水柱计、电流表、电压表、轴承温度计等仪表,还必须有直通调度室的电话,并有反风操作系统图、司机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等,主要通风机的运行必须由二人及以上的专职司机负责。5、局部通风机和掘进工作面的电气设备,必须装有风电闭锁装置。三、井下防排水装置1、矿井必须配备三台及以上水泵,两趟及以上排水管路,水仓、泵房机电设备安装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278条规定。每年进行1次性能测定。2、排水系统配备与矿井涌水量是否相匹配。第 5 页 共 11 页煤矿注浆堵水技术的新进展1.概述煤矿水害影响矿山工程施工的进度和质量、恶化工人的劳动环境、增加矿井的排水设施及排水费用、给煤矿生产带来了不安全因素、严重者甚至发生淹井事故、造成生命和财产的重大损失1。我国煤田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目前我国约有18%待开采的煤炭储量受到较为严重的水害威胁,对其进行防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和十分迫切的现实意义。注浆堵水是矿井水防治的重要方法之一,具有减轻矿井排水负担,节省排水用电,降低吨煤成本,提高工效和质量,加固井巷薄弱地段,减少突水机率、延长矿井服务年限的明显优点2。2.注浆堵水技术的发展历程注浆堵水作为注浆技术的一个分支,是随着注浆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注浆堵水技术作为工程技术的一个新领域不过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18xx年法国首次把注浆法应用于俢复挡潮闸3,英国于1856年第一次将水泥用于注浆,1882年1920年相继研制了气动注浆机和水玻璃-氯化钙化学浆液,此后又相继研制出铬木素、丙烯酰胺等浆液材料。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来,各种新的化学浆液(如木质素类、脲醛树脂类、丙烯酰胺类、聚氨酯类等)和改性水泥浆相续问世,将注浆堵水技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注浆堵水技术在国内的发展是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煤矿井筒井壁注浆堵水开始的4,从60年代后,我国相继开发了一系列无机或有机注浆材料,并逐渐建立了适用于特定浆液的注浆理论、注浆工艺。进入21世纪后,注浆堵水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入一个鼎盛时期,在注浆堵水技术许多方面,包括材料品种、设备器材等都获得了一定发展。注浆堵水技术近年来在各种岩土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技术效益及社会效益也很显著,但注浆堵水技术本身还不成熟,还需不断完善。3注浆堵水技术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成果注浆堵水技术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部分又包括注浆材料和注浆设备,软件部分可简单地分类注浆工艺和注浆参数计算理论。3.1注浆堵水材料目前煤矿井巷堵水注浆材料大都选用水泥类浆材或水泥水玻璃类浆材,其主要优点是成本低、材料来源广,但由于其硬化后易收缩而产生细小裂隙,在水力冲刷下裂隙逐渐扩大,堵水效果不理想,且因其为颗粒性材料,对细小裂隙难以压入,因此其应用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中国业大学(北京)研制的有机高水材料(HWM)具有粘度低、凝胶时间可在几秒至几小时的时间范围内人为调节并能准确控制、易于被压注进岩体深部微细裂隙内,所形成的凝胶体要求结石率高、渗透性低的特点,已成功地应用于透水岩层注浆堵水工程。其反应过程及与含水流砂反应生成的固结体如图1所示。3.2注浆堵水设备注浆设备组成中的关键设备是注浆泵,目前国内注浆堵水工程中所使用的大都是电动调速高压注浆泵,但因其重量较大,使用不便。近年国内开发了以乳化液为动力的双液注浆泵38,可以输送包括聚氨酯在内的多种注浆堵水材料,但其需要由乳化液作动力,使用不便。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制的QB-25(12)系列高压双液注浆泵,如图2所示,具有性能可靠、使用方便安全,最大注浆压力可达30MPa,能适用于井下狭小空间。并已成功地应用于煤矿井下透水岩层注浆堵水工程中3.3注浆堵水工艺采用注浆法对裂隙岩体进行注浆堵水时,浆液经过注浆孔靠外力作用被压注到岩体内部的空隙中去。有机高水材料结合QB-25(12)型注浆泵在煤矿井下的注浆堵水工艺如图3所示。近年来,注浆技术发展很快,注浆方法种类繁多,除上述几种典型的注浆方法外,注浆法从脉状注浆、渗透注浆发展到应用较多材料品种的复合注浆法或综合注浆法;从无压注浆到通电、抽水、压气、喷射、旋喷等多种诱导注浆法;从钻杆锚固注浆、双管胀圈式注浆、储能复合注浆、布袋注浆、袖管注浆、以水顶浆注浆、爆破注浆发展到多种形式的综合注浆技术方法,通过预处理以及孔内爆破等方法,大大提高了同等条件下的浆液的可注性,扩大了注浆法的适用范围。3.4注浆堵水理论研究现状注浆堵水理论是研究浆液在岩体裂隙内的流动规律,揭示注浆参数之间的本质联系。3.4.1岩体裂隙网络渗流规律分析天然岩体内部分布着大量的裂隙,彼此连通的裂隙形成网络对岩体的渗流具有控制作用。在岩体裂隙网络渗流场中,流体的渗透性可用渗透率张量和渗透系数张量来描述。岩体的空间内不同点上渗透率张量构成了岩体系统内介质的渗透率张量场。设岩体由多组裂隙组成,第i个方向上的裂隙组的密度(单位长度上的裂隙个数)为Si,平均裂隙宽度为,则第i方向上裂隙组构成介质的裂隙度为,则岩体裂隙的等效渗透率张量为:渗透系数张量是描述岩体介质和介质内流动的流体在空间同一点上不同方向上的渗透性能的量,其值可表示为:3.4.2注浆堵水参数计算理论5近几十年来,国外学者对渗透注浆法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发展了一系列注浆理论,如孔隙土体渗透注浆理论(其中马格理论即球形扩散理论、柱形扩散理论、卡罗尔理论等最具代表性)、裂隙岩体渗透注浆理论、劈裂注浆理论等。国内学者田开铭、速宝玉、刘嘉材等也分别提出了不同状态下的裂隙注浆理论。这些理论大都是基于稳定渗流的基础上而建立的,近年国内开发的具有膨胀性能的浆液在注浆过程中不仅具有粘度随注浆过程增加的特性,而且还具有二次渗透压力现象,从而使浆液的渗流规律有所改变。采用具有二次渗透特性的浆液进行注浆堵水,在浆液与水反应的过程中,所生成的气体摩尔数越多,则在一定的注浆压力作用下,注浆压力就越容易克服静水阻力和因浆液凝固所产生的粘滞阻力,也就越有利于注浆的进行,在裂隙网络注浆堵水时注浆参数的计算公式为:裂隙的粗糙度对浆液渗透性的影响可用粗糙度系数来对注浆参数计算公式进行修正:以上具有二次渗透特性的注浆参数计算理论的建立极大地丰富了注浆理论内涵,并基本上形成了比较完整准确的注浆理论体系。4结论注浆堵水是将各种堵水材料制成的浆液压入岩层预定地点,如突水点、含水岩层储水空洞等,并使浆液扩散、凝固和硬化,从而起到堵塞空隙、隔绝水源,增大岩层整体强度和隔水性能的目的,可以减少突水机率、延长矿井服务年限。作为注浆技术的一个分支,其是随着注浆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近年来,注浆堵水技术无论是在堵水材料、注浆设备的研制方面,还是在堵水注浆理论研究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新型注浆堵水材料、注浆设备的研制成功,提高了注浆堵水效率和效果;具有二次渗透特性注浆堵水参数计算理论的提出,丰富了注浆理论内涵,结合前人以稳定渗流为基础建立的裂隙注浆理论,形成了比较完整准确的注浆堵水理论体系,从而为矿井注浆堵水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手段和理论指导。第 10 页 共 11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11 页 共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