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检查技术规范.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2383021 上传时间:2019-11-22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5.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MRI检查技术规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MRI检查技术规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MRI检查技术规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MRI技术规范,MRI适用于人体任何部位检查: 包括颅脑、耳鼻咽喉、颈部、心肺、纵隔、乳腺、肝脾、胆道、肾及肾上腺、膀胱、前列腺、子宫、卵巢、四肢关节、脊柱脊髓、外周血管等。 对人体多种疾病的诊断:包括肿瘤性、感染性、结核性、寄生虫性、血管性、代谢性、中毒性、先天性、外伤性等疾病等,均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磁共振成像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利用原子核在磁场内共振而产生影像的一种新的诊断方法 MRI的优点和特点: 无放射性 比CT有更高的软组织对比度 多方位、多参数成像 无需对比剂即可显示血管 可进行各种功能成像,MR成像的过程,把病人放进磁场 人体被磁化产生纵向磁化矢量 发射射频脉冲 人体内氢质子发生共振从而产生横向磁化矢量 关掉射频脉冲 质子发生T1、T2弛豫 线圈采集人体发出的MR信号 计算机处理 显示图像,MRI检查的禁忌症,装有心脏起搏器、颅内神经刺激器、耳蜗植入物、疑有眼球内金属异物和不锈钢内固定三个月内的患者严禁做MRI检查 以下患者应慎重(相对禁忌):3个月孕妇、幽禁恐怖综合症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和不合作患者。,MR检查前准备,1、认真核对MRI检查申请单。 2、确认病人没有禁忌症。 3、进入扫瞄室前嘱患者及陪同家属除去随身携带的任何金属物品并妥善保管,严禁将其带入检查室。 4、给患者进述检查过程,消除恐惧心理,争取检查时的合作。告知患者所需检查时间、扫描时机器会发出较大噪声;嘱患者在扫描过程中不得随意运动。 5、婴幼儿、烦躁不安及幽闭恐惧症患者,应给适量的镇静剂或麻醉药物(由麻醉师用药并陪同),提高检查成功率。 6、急危重患者,必须做MRI检查时,应由临床医师陪同观察,所有抢救器械、药品必须齐备在扫描室外就近。,MR基本检查方法,1、普通扫描 即不注射对比剂直接进行的扫描,适用于大多数患者,初诊者一般均需先行普通扫描。 2、增强扫描 即通过静脉内注射MRI造影剂后的扫描。,颅脑MR检查技术,解剖:颅骨、脑、脑膜、脑室、血管、脑的腔隙及脑脊液共同构成。 线圈 选用高分辨率头部专用线圈/头颈联合线圈。 体位 仰卧位,头先进,双手自然置于身体两侧,肩部紧靠线圈。头置于头托架上,使眶耳线与床面垂直,再通过定位灯调整头位,使矢状定位光标与面部中线重叠,轴位光标平行于双眼外眦,然后在头部两侧加海绵垫,以固定头部防止运动。 扫描方法:常规横断位、矢状位,扫描技术规范 (1)平扫检查 SURVEY DWI TRA SWI TRA T2W TSE TRA T1W FFE TRA T2W FLAIR+SPIR TRA T2W TSE SAG (注:若平扫发现病灶时,需行增强扫描;若病灶较小,适当调整层厚) (2)增强检查 (GdDTPA,剂量0.2mmol/kg,手推后扫描) T1W FFE+C TRA T1W FFE+C COR T1W FFE+C SAG (3)定位要点 同方位的T1WI、T2WI要保持一致。,颅脑横断位扫描基线:前、后连合连线(胼胝体膝部下缘和压部下缘的连线),脑垂体扫描 1、线圈选择、患者体位 同头部常规扫描 2、扫描技术规范 (1)平扫及动态增强 SURVEY DWI TRA T1W SE COR T1W SE SAG T2W TSE COR T2W TSE SAG C+ T1W_TSE_dyn(注射与扫描同时进行) T1W SE+C SAG T1W SE+C COR (2)扫描要点 同方位的T1WI、T2WI要保持一致,动态增强时剂量0.2mmol/kg,速率2-3 ml/s,垂体扫描,眼眶MR检查技术,1、线圈选择 头部正交线圈/头颈联合线圈。 2、患者体位 同颅脑MR检查,但头部摆位时应使下颌稍抬起,眶耳线与床面垂线呈15,以使视神经与床面垂直。扫描时嘱患者注意闭双眼,保持眼球勿动,以免造成运动伪影。 3、扫描技术规范 SURVEY T2W TSE SAG T2W TSE TRA (使用定位中sag像定位,呈斜行,平行于视神经走行方向) T1W SE TRA T2W TSE SPIR TRA T2W TSE SPIR COR T2W TSE SAG(使用所得tra像定位,顺视神经长轴定位),眼眶扫描,脑血管成像,1、线圈选择、患者体位 同头部常规扫描 2、扫描技术规范 (1)3D-TOF-MRA:主要用于流速较快的动脉血管成像。可用于动脉及分歧血管形态及闭塞性病变;评估Willis环;评估颅内动静脉畸形,显示供血动脉和异常血管团;发现评估颅内动脉瘤,对直径3mm的动脉瘤效果较好。成像层面取横断位,与多数血管垂直。在颅顶设定饱和带。一般采用多个3D块重叠采集,以减小流体的饱和效应。 成像序列:TOF_MRA (2)MRV :常用于静脉及静脉窦成像,PC-MRA以流速为编码,以相位变化作为图像对比的特殊成像技术,能够准确反应流动自旋的流速和方向,血流越快,信号越高。 成像序列:VEN 3D PCA MRV 扫描要点:MRV在增强扫描后进行(对比剂能缩短T1时间,在相同的扫描参数条件下对于流动的血液产生的信号的纵向分量更多,从而得到更多的信号强度。),鼻咽部、颈部MRI检查,1、线圈选择 头颈联合线圈。 2、患者体位 一般取仰卧位,检查过程中,嘱病人平静呼吸,勿张口及做吞咽动作,以免运动伪影影响图像质量。 3、扫描技术规范 SURVEY T2W TSE TRA(使用定位中sag像定位,平行于颅底) T1W TSE TRA T2W TSE SPIR TRA T2W TSE SAG C+ T1W SPIR C+ TRA T1W SPIR C+ COR T1W SPIR C+ SAG,脊椎与脊髓的MR检查,1、线圈选择 头颈联合线圈、脊柱表面线圈 2、患者体位 (1)颈椎与颈髓:取仰卧位,把颈部安放于线圈凹槽处,头先进,检查者身体长轴与床面一致,注意头不可过仰,尽量使颈部与线圈贴紧,固定头颈位置。嘱患者在检查过程中不要咳嗽及做吞咽动作。扫描中心:矢状线正对患者鼻尖到胸骨柄切迹连线;轴位线对准甲状软骨水平线。 (2)胸椎与胸髓:头先进,双上肢置于身体两侧,尽量摆正体位,保持胸椎在同一矢状平面上,不可人为造成脊柱侧弯而影响胸椎全长在同一矢状层面显示。扫描中心:矢状线正对身体中线;轴位线对准T10椎体水平。 (3)腰椎与腰髓:线圈下部应包括骶尾部,扫描中心:矢状线正对身体中线;轴位线对准L3椎体水平(约为脐上两横指,即2-3cm)。,3、扫描技术规范 (1)颈椎MRI(C-spine) SURVEY T2W TSE SAG T1W TSE SAG T2W SPAIR SAG T2W TSE TRA 由于受吞咽运动和呼吸运动影响,颈部采集会产生伪影。对颈前应加局部饱和。椎间盘横断面扫描颈3/4、颈4/5、颈5/6、颈6/7,定位时平行于椎间隙。 (2)胸椎MRI(T-spine) SURVEY T2W TSE SAG T1W TSE SAG STIR SAG STIR COR (3)腰椎MRI(L-spine) SURVEY T2W TSE SAG T1W TSE SAG T2W SPAIR SAG T2W TSE DRIVE HR TRA 椎间盘横断面扫描腰2/3、腰3/4、腰4/5、腰5/骶1,定位时平行于椎间隙。,腹部MR检查,1、线圈选择 体线圈 2、相关准备和体位 检查前空腹4小时,训练病人屏气(呼气末屏气)。采用呼吸门控技术采集,需将呼吸门控感应器安放在上腹呼吸动度最大处,加腹带压力适中。患者仰卧,身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头先进,双臂自然置于身体两侧。扫描中心:矢状位定位光标正对患者身体中线。轴位定位光标正对剑突。,3、扫描技术规范(abdomen),SURVEY e-THRIVE BH COR DWI TRA T2W SPIR RT TRA(呼吸触发-呼气末的一个相对平台期) DUAL FFE BH TRA(同反相位) C+ e-THRIVE dyn BH C+ TRA(6期,第一期平扫,第二期打药后15-20s进行动态扫描) e-THRIVE BH COR e-THRIVE BH C+ TRA(延迟期),MR胆胰管成像(MRCP),1、线圈选择、患者体位 同肝、胆、脾MRI。 2、相关准备 空腹4小时 3、扫描技术 MRCP 3D HR 4、图像后处理 多层扫描序列的原始图像需经MIP重建,根据需要剪切、删除与胆道重叠结构,如胃肠、脊髓,以提高图像的质量,多视角旋转观察胰胆管树。,盆腔MR检查,1、线圈选择 体线圈 2、相关准备和体位 一般无须充盈膀胱,如检查膀胱,应于检查前2小时口服清水使膀胱中度充盈。患者仰卧,身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头先进,双上臂置于身体两侧。矢状位定位光标正对身体中线,轴位定位光标正对两侧髂前上棘连线。 3、扫描技术规范 (1)前列腺(prostate) SURVEY THRIVE COR DWI TRA T2W TSE TRA T1W TSE TRA T2W TSE SPAIR e-THRIVE dyn C+(6期,第一期平扫,第二期打药后20-30s进行动态扫描) T1W SPIR C+ SAG T1W SPIR C+ COR T1W SPIR C+ TRA,(2)子宫附件(UTERUS) SURVEY T2W TSE SAG DWI TRA T2W TSE TRA DUAL T1 FFE TRA T2W SPAIR TRA C+ T1W SPIR C+ TRA T1W SPIR C+ COR T1W SPIR C+ SAG,关节MR检查,肩关节 1、线圈选择 表面线圈 2、患者体位 首先将线圈包绕、覆盖在被检查的肩部,中心点对准肱骨头,用带子固定。患者通常采用仰卧位,尽量使被检查的肩部靠近床面中线,掌心朝上,可用水袋或沙袋固定手掌。定位光标的中心应正对被检查侧肱骨头内侧。,3、扫描技术规范(shoulder) SURVEY T2W SPAIR TRA STIR TSE COR STIR TSE SAG T2W TSE COR T1W TSE COR (1)肩关节MR检查中,首先进行横断面Tra扫描,其范围应上自肩锁关节水平,下达关节盂下缘,在冠位像上定位时扫描线一般与肱骨长轴垂直。 (2)肩关节的冠状面Cor和矢状面Sag扫描定位应该在横断面图像上进行。选择轴位,平行于冈上肌腱长轴并平行矢状位上的肱骨头扫描获得肩关节的斜冠状面图像,垂直于冈上肌腱长轴并扫描获得斜矢状面图像。,髋关节MRI检查 1、线圈选择 体线圈 2、患者体位 仰卧位,头先进双下肢伸直,双臂置于身体两侧。定位时矢状位光标应正对前腹正中线,轴位光标正对髂前上棘。 3、扫描技术规范(hip) SURVEY T2W TSE SPAIR TRA PDW SPAIR COR T2W TSE COR T1W TSE COR 扫描时应该将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结构完整包括,横断面定位时扫描线平行约两髋臼下缘连线;冠状面定位时扫描线平行于两股骨头中心线连续 。,膝关节MRI检查 1、线圈选择 膝关节专用线圈 2、患者体位 仰卧位,足先进,患肢自然伸直,将被检查侧的膝部置于线圈内,使线圈中心正对髌骨下缘水平,再利用各种辅助固定装置使关节处于稳定的舒适状态,以利于患者配合相对长时间的扫描。定位时轴位光标正对线圈中心即可。 3、扫描技术规范(knee) SURVEY T2W TSE SAG T1W TSE SAG PDW SPAIR SAG PDW SPAIR COR T2W SPAIR TRA C+ T1W SPIR +C SAG T1W SPIR +C COR T1W SPIR +C TRA (1)常规扫描方位包括矢状位及冠状位,辅以轴位。矢状位要垂直于股骨内外侧髁后缘连线进行扫描,有利于诊断半月板和交叉韧带病变;冠状位要平行于股骨内外侧髁连线进行扫描,为诊断内外侧副韧带病变的主要依据;横断位亦平行于股骨内外侧髁后缘连线进行扫描,是评价髌骨后缘软骨的较好方位。 (2)发现非外伤性髌上囊积液需做增强扫描,以观察滑膜病变 。,踝关节MRI检查 1、线圈选择 头线圈 2、患者体位 患者仰卧,下肢伸直,踝关节自然放松置于中立位,通常可以用各种辅助固定装置避免踝关节内外旋。定位光标的中心应正对内外踝连线水平。 3、扫描技术规范(ankle) SURVEY STIR TSE TRA STIR TSE SAG STIR TSE COR T2W TSE SAG T1W TSE COR 踝关节MRI检查中,通常包括横断面、冠状面和矢状面三个方向。横断面扫描最为重要,能提供最多的有关肌腱和韧带的诊断信息。踝关节横断面扫描通常在冠状位(或矢状位)定位像上定位,要平行于距骨顶进行扫描,向上应该至跟骨下缘水平。踝关节的冠状面应该平行于内外踝的连线,它和标准冠状面间存在一定的夹角。踝关节矢状面应该垂直于内外踝连线。 临床要求重点距腓前韧带时,在矢状面上平行跟距关节面,骶髂关节MRI检查 1、线圈选择 体线圈 2、患者体位 仰卧位,头先进双下肢伸直,双臂置于身体两侧。定位时矢状位光标应正对前腹正中线,轴位光标正对髂前上棘。 3、扫描技术规范(sacurm joint) SURVEY T2W TSE SPAIR TRA PDW SPAIR COR T2W TSE COR T1W TSE COR 扫描时在矢状面上定位,轴位垂直骶椎,冠状面平行骶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