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382785 上传时间:2019-11-22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高中历史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高中历史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学习目标: 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问题解决: 一、经济特区的创办 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三、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四、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新华网快讯:2007年6月底我国外汇储备已超过1.3亿美元,高居世界榜首。11月27日,欧洲财政三巨头来华“叫苦”,要求人民币升值。根据资料显示:2007年11月29日,人民币与美元的兑汇率为1:7.39,与欧元的兑汇率为1:10.97。,出现这些现象的根源是什么?,导入,教学过程设计及特点:,什么是对外开放?,指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基础上,遵循平等互利原则,同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合作和 技术交流,它是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 决策。,合作探究,开放政策是中国的希望 邓小平,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伍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可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4、78页,请回答: 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当代中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及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和立足点。,阅读下列材料,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1.实行对外开放是经济生活全球化的客观要求,2.实行对外开放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二.实行对外开放是总结我国历史经验的必然结果,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表明:历代经济、文化、政治的兴衰更替总是同开放和封闭程度呈正相关的联系。,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1978年10月24日,邓小平乘敞篷汽车参观日本日产汽车公司的车体车间和装配车间。,“我懂得什么是现代化了”,1978年10月26日,邓小平乘新干线“光81号”超特快列车赴京都访问。,“感觉到快,有催人跑的意思,我们现在正合适坐这样的车”,邓小平1979年2月2日在休斯敦参观林登 约翰逊航天中心时,登上航天飞机的模型,坐在乘务员的位置上,就像在作一次航天飞行。,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1979年1月底至2月初,邓小平出访美国。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第一次对美国的访问。,探究一:结合上图分析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背景、过程和特点。,合作探究,1、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走向缓和 2、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1、十年“文革” 使中国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急需恢复 和发展。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改 革开放伟大国策已经制定。 3、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团已经形成。,一、经济特区的创办,1、经济特区概念,是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在这里实行与其它地区不同的经济政策,如在吸引外资,减免税收等方面,给予特殊待遇,以此引进外资、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思考:经济特区的 “特” 体现在哪里?,特区的“特”主要体现在中国政府对其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于内地的经济管理体制。 主要包括: 一、特区建设以利用外资为主,外商投资企业所占经济比重可以 大于内地。 二、在国家宏观经济指导下主要采取市场调节手段,充分发挥市 场机制的作用。 三、对前来投资的外商提供更多的优惠待遇,企业的所得税率减 按15征收,对进出特区的境外客商、外籍人员简化手续。 四、特区政府拥有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属于中央统一管理的外 事、边防、公安海关、金融、外汇、港口、铁路、邮电等方面的业务,由国家主管部门结合特区实际情况,制订专项管理办法。 五、国家对特区建设实行特殊政策倾斜,如,增加银行信贷资金,新增财政收入、外汇收入全部留用,特区进口基本建设所需的物资 免征关税等。,2、经济特区的特点,(1)国家给予特区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 (2)以吸引和利用外资为主 (3)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 经济所有制形式 (4)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对外商投 资给予优惠和方便,3、设立,(1)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 (2)1988年,中国设立海南省,划出海南岛设置海南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的建立,4、特区设立的意义,经济发展迅速 吸收大量的外资 出现了一批创汇企业 探索和示范作用,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 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 外政策的窗口。,国家为什么决定首先在广东、福建两省设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学思之窗,1、靠近港澳,华侨多,有利于引进外资。 2、靠近沿海,交通便利。 3、广东、福建两省原有的经济基础较好。 4、拥有广阔的腹地,资源丰富。,1.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1984、5),(1)开放:1984年,国家决定开放天津、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2)目的:旨在加快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步伐。,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请同学们在P59地图上找出14个城市的位置,并思考:这些城市发展经济具有哪些有利条件?,(1)沿海城市具有较雄厚的工业基础,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交通方便,具有较大的外运港口,并且同内地铁路相连,是中国重要的贸易口岸。,2.沿海经济开放区,(1)开放:1985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2)结果: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3)意义:进一步深化了对外开放;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对促进本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内地开发,都有深远影响。,3.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1)建立:中国政府在沿海和其他地区的开放城市中,划出一定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2)特点 a以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产品为 主; b通常汇集了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具有知识密集的特点; c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场所,也是了解国际行情的重要窗口。,三、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浦东位于黄浦江以东,面积556平方公里,是上海面积的1/12,过去的浦东仅表示位置在黄浦江以东,在地图上没有任何标志。历史上黄浦江两岸没有桥梁和隧道沟通,浦东虽与繁华的上海外滩、南京路仅一江之隔,但经济上远远落后于有“东方小巴黎”之称的上海老城区。以至于人们“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1、浦东的地理、历史状况,(1)、为什么要开发浦东? (2)、浦东的发展有哪些有利条件?,目的:是以该区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并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这是90年代初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条件:上海原有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文化基础较好,地理优势、交通优势、人才和产业优势。,2、开发的目的,3、时间: 1990年,浦东开发成为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4、意义: 浦东新区已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市,内地省会开放城市,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点,线,面,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市,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知道: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引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要热爱和崇敬邓小平同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受到世人的关注。我们要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刻苦学习,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我国现代的开放与近代的开放有何区别?,当今开放目的是发展社会主义;在旧中国是被迫开放。,目的不同:,内容不同:,当今对外开放是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引进外资,扩大对外贸易;旧中国则是成为列强经济掠夺的场地。,我国现代的开放与近代的开放有何区别?,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的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 A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 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 C 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D 尽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我国逐步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 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3. 1980年珠海是一个普通小县城。20世纪90年代发展成为环境优美的现代 化城市,并获得联合国“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珠海快速发 展的主要原因是( ) A.毗临港澳 B.政策扶持 C.科技领先 D.资源丰富 4.新中国建立以后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比较缓慢,造成 这一状况的相关系因素包括( ) 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 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政治上的“左倾”错误 没有可供出口的产品 A B C D,沙场点兵,C,A,C,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