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中的“也”字的妙用.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2381996 上传时间:2019-11-22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7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醉翁亭记》中的“也”字的妙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醉翁亭记》中的“也”字的妙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醉翁亭记》中的“也”字的妙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也”字的妙用,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上册醉翁亭记,枣庄十五中东校区 执教人:赵静 商宗伟,清末古文家林纾说:“须知有用一语助之辞,足使全神灵活者,消息极微,读者隅反可也。”“全神”,其实就是全篇的思想感情。着眼于全篇,才能更好地领会虚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欧阳修在醉翁亭记里连用21个“也”字,是创造性地使用虚词的一个范例,读来只觉得神采飞扬,摇曳生姿,而绝无单调重复之感.奥秘何在呢?,李扶九古文笔法百篇卷六:“评解:随记随解,记体中千古创调也,亦千古绝调也。劈首用一也字,生出下二十也字。然首一也字,是拖起下文,尚应,与下众也字实然者不同。从来文中用也字之多,无过于此,故独出一奇。” 吴楚材古文观止卷十:“通篇共用二十一个“也”字,逐层脱卸,逐步顿映,句句是记山水,却句句是记亭,句句是记太守。似散非散,似排非排,丈家之创调也。 ”,也 助词,表判断或肯定语气,表疑问语气,表感叹语气,表语气的停顿,引起下文,表祈使语气,(1)陈述(用于描述景物) 1环滁皆山也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3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5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10山间之朝暮也 11山间之四时也,13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14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15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16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7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18游人去而禽鸟乐也,(2)肯定(用于介绍人名) 4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6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21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3)感叹(用于直抒胸臆) 8在乎山水之间也 9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2而乐亦无穷也 19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0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再回到醉翁亭记上来.作者连用21个“也”字,大约有两个原因:第一、文章采用了直接诉诸读者形象思维的写法,总是先将实际的景物描绘出来,而后加以解说,如此层层展开,有如画卷平舒,每一层又都用一个“也”字结住,使人感到不疾不徐,自然合拍.第二、作者的纵情山水,决非隐逸之士的超然物外,而是在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前提下,跟老百姓一同享受无忧无虑的生活.这种感情既渗透在景物描写之中,与之互为表里,又表现在某些内心独白式的话语里,这就使全文洋溢着一种平和、愉悦的情调,而“也”字的连用则恰好成为这一情调的最合适的表现形式.对此,细心的读者通过反复吟诵是不难达到心领神会的。,我们无妨来做一点比较.例如“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其实是暗示命名的深意,也表达了作者得意的心情,如果将它改为“作亭者山之僧智仙,名之者太守”,或“山之僧智仙作亭,而太守名之”,上述的意味就消失殆尽了.又如最后一段的前三句,从“太守归”“禽鸟乐”一直写到“太守之乐其乐”,层层加高,最后点明全文中心,其中的三个“也”字都显示了作者“与民同乐”的胸襟,值得玩味再三;如果把“太守归而宾客从也”的“也”改为“之”,把“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的“也”改为“焉”,意境就会变得平淡得多,毫无咀嚼之味了。,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