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政治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新人教版必修4.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379910 上传时间:2019-11-22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1.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 年高中政治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新人教版必修 4 一、选择题 1、(xx 高考全国新课标卷 23)生活在我国长江流域的中华鲟被誉为“活化石”。2009 年 10 月 4 日,我国某 研究所在世界上第一次成功实现了中华鲟全人工繁殖。这是人类在保护这一濒危物种过程中取得的重大技术突 破,具有里程碑意义。从联系的观点看,人工繁殖中华鲟的成功说明 离开了人为事物的联系,自然事物的联系就不能实现认识事物的本质联系,能引导事物朝有利的方向转化 发挥主观能动性,人可以创造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 离开了事物的真实联系,主观能动性就不能发挥作用 A B C D 【解析】 B 人工繁殖中华鲟的成功说明人们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真实的、本质的联 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故正确。错误,联系是客观的;不合题意,题干强调的是需要发挥主观能动, 而非强调联系客观性的制约。 2、(xx 高考福建卷 36)北极熊变瘦了!科学家说,由于污染增多,污染物进入北极熊体内使其体型缩小; 全球气候变暖,海洋冰面减少,北极熊要花费更多的能量猎食,这样就限制了它的生长。下列选项中与“北极熊 减肥”现象所蕴含哲理相一致的是 水集鱼聚,木茂鸟集 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上律天时,下袭水土 物我一体,心物一体 A B C D 【解析】A 本题旨在通过典型素材,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论证和探 讨问题的能力。 “北极熊减肥”现象体现的是根据气候变化,主动做出调整,以适应环境,求得生存,体现的是联系的条件性, 符合。体现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体现的是意识的能动作用。 3、(xx 高考浙江卷 31)历史学家可以记录和重述已经发生的事情也可以预测未来。他们预测未来的客观基 础有 未来世界多变,但并非杂乱无章过去发生过的事,未来必定也会发生未来会发生的事,过去或现在必有 端倪距离过去或现在不远的事,变化一定不会太大 A B. C. D. 【解析】C 世界是变化发展的,但事物的变化发展是由规律的,故入选;说法绝对化;事物的变化发展 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过程,故入选;说法绝对化。 4、(xx 高考福建卷 35)某同学在学校感到自卑,影响了生活和学习。老师开导他,如果只看到自己的缺陷 和不足,就会产生消极情绪,我们要善于挖掘自身优势与潜力,积极体验成功。该同学根据老师的指导,经过 不断努力,逐渐找回了自信。这告诉我们 A转变思考问题的角度决定着自卑向自信的转化 B人们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C调动意识的自觉选择性是解决矛盾的首要条件 D世界观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心理体验 【解析】C 本题旨在通过学生们在社会转型下,思想、心理态势的变化,如何提升其适应社会能力这一教育 热点话题。矛题干说明的是某同学因为存在矛盾,在老师的开导下,挖掘自身潜力,体验成功,由自卑转化为 自信。体现了矛盾双方的相反相成,矛盾的解决需要一定的条件。故 C 为最佳选项,A 说法绝对,B 项应改成 主观世界的调整,D 项与题意无关。 5、(xx 高考福建卷 34)近年来,党和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民 增收。在我国,抗虫棉的推广不仅使农民累计增收了 760 亿元,而且节约了 1 亿公斤农药,减少了环境污染。 抗虫棉的推广还完善了农业科技服务和农民技能教育培训等体系。这表明农业科技创新 A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农业劳动对象 B带来了理论创新和生产实践的深化 C促进了人们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 D推动了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进一步发展 【解析】D 本题旨在通过科技创新和发展,考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科技的进步等长效热点。解答本题的 关键在于抓住题干中心意思:农业科技创新一方面减少环境污染,另一方完善了农业科技服务体系。A 在题干 没有体现,BC 二项容易因题干教育培训等字眼误选,题干中的内容并未体现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理论创新 6、(xx 高考北京卷 27)孔子对不同问“孝”的人回答不同。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子游问孝,子 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上述问 答表明 “孝”的内涵不具有共性 “不孝”的表现大体相同 “孝”的要求要体现个性 “孝”的方式应因人而异 A. B. C. D. 【解析】D 本题主要考查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理解和运用相关知识阐释问题的能力。“孝”要因人而异, 这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典型体现,不同的回答体现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孝”一一共性,故排除,当选 D 7、(xx 高考全国新课标卷 22)在创建美好城市的过程中,人们以前对老旧基础设施一律拆除,今天却有了 新的处理方式。如上海江南造船厂的老厂房被改造成世博会展馆,英国的电话亭被改造成微型图书馆、美术馆, 美国芝加哥的空中铁路被改造成空中花园,荷兰的旧水塔被改造成舒适方便的别墅。人们这种处理方式变化的 哲学依据在于 观念创新可以促进事物价值的转换与创造观念创新为事物价值转换提供了根本途径事物价值的转换取决 于认识的发展性事物价值的转换依赖于事物属性的多样性 A B C D 【解析】C 本题隐形的考查矛盾的转化。人们处理问题方式变化反映的是观念的创新促使事物价值的转换, 使原来的废物变宝;但能否变废为宝关键是事物的属性;故 符合题意。事物价值的转换根本途径是实践, 错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利用来源于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规律,是唯心主义观点,错误。 8、(xx 高考浙江卷 29)xx 年以来,中国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 大技术创新成果,形成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今天,中国已步入高铁时代,并正在成为高 铁技术输出国。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表明 创新就是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创新的过程必定是“扬弃”的过程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 力发展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人类思维的变革 A B C D 【解析】B 本题以我国新技术的发展为载体,考查对创新的理解。创新是“扬弃”,是既否定又肯定,故 错误, 正确;从材料看,中国通过创新,取得了技术成果和生产力发展,而未涉及生产关系和人类思维的变 革,故正确,不合题意。 9、(xx 年高考天津卷 9)与漫画路向何方哲学寓意相一致的是 A.旁观者清 当局者迷 B.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 C.差之毫厘 谬以千里 D.祸兮福倚 福兮祸伏 【解析】D 漫画路向何方 是说每一个方向都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哲学寓意是矛盾就是对 立统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A 项的哲学寓意是从事物的整体和大局出发,才能看清 事物本身。B 项哲学寓意是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要认识到事物在曲折中向前发展。 C 项哲学寓意是告诉我们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 10、(xx 年高考天津卷 10)亚洲有一种毛竹,最初 5 年里在地下生根长达几千米,人们几乎看不到它的生长。 第 6 年雨季到来时,它钻出地面,以每天 60 厘米的速度迅速长到 30 米高。这种现象反映了 A.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B.只要发生量变,就有质的飞跃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认识事物要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解析】A 本题考查运动、静止、发展观、联系的知识。毛竹 5 年地面看不见生长,但在地下生长,它钻 出地面后的快速增长,反映的是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B 项说法绝对化。C 、D 项与题意不符。 11、(xx 年高考江苏卷 30)xx 年 6 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这对于加 快江苏沿海地区的发展,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优化升级和整体实力的提升,完善全国沿海地区的生产力布 局具有重要意义。这表明 搞好局部有利于推动整体的发展 政府运用行政手段对经济实行调控 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 政府努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A. B. C. D. 【解析】A 本题以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 这一热点为背景,综合考查经济、哲学知识。从题干可以看出, 是江苏沿海促进长江三角地区发展,是部分对整体的作用,符合题意,与题意不符。规划是国务院以经济 手段进行调控,错误,正确。 12、(xx 年高考江苏卷 31)针对中小学办学中存在的偏离国家课程计划、片面追求升学指标、学生在校集中 学习时间过长等问题,xx 年 6 月江苏省教育厅颁布了深入人心的实施素质教育的“五严”规定。这表明 A.制度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B.理论创新决定实践创新 C.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解析】D 本题考查考生对信息的获取与解读能力。江苏省教育厅颁布的“五严”规定是依据中小学中存在 的问题而做出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表现,故 D 正确。A 、B 、C 不合题意。 13、(xx 年高考上海卷 20)到“十二五”末,本市人口年龄结构失衡的矛盾将更加突出。为此,有关部门提 出,应加快研究和推行多种养老模式,以提升社会服务水平,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推进社会进步,材料体现的 哲理有 A.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 B.矛盾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C.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 【解析】D 本题考查考生对信息的解读与获取能力。“本市人口年龄结构失衡的矛盾”促使“加快研究和推 行多种养老模式”,故 D 符合题意。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A 错误;矛盾是客观的,B 正确;C 说法错误。 14、(xx 年高考上海卷 21)碘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但“一刀切”补碘会使有些人摄碘过量。作为非缺碘地区, 上海市场增售无碘盐,市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主调节摄碘量。材料体现的哲理有 事情要把握度 看问题要力求全面 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做事情要突出重点 A B C D. 【解析】A 本题考查考生对发展观点、矛盾观点的理解、运用能力。补碘不搞“一刀切”, 市民可以根据实 际情况自主调节摄碘量,正确;碘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但“一刀切”补碘会使有些人摄碘过量。符合题 意。与题意不符。 15、(xx 年高考上海卷 29不定项)英国学者指出,由于人文与科技这两种文化的分裂学术界逐渐丧失了 整体文化观,加重了生态失衡、环境污染、价值观念混淆等危机。这说明人文与科技两种文化应该 A相互联系 B构成统一整体 C互为条件 D.相互影响 【解析】ABCD 人文与科技这两种文化的分裂,导致一系列恶果,故 ABCD 全部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16、(xx 高考北京卷 38)你熟悉互联网,但你了解物联网吗?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和感受奇妙的物联网世界吧。 (1)如图 11 所示,在互联网基础上诞生的物联网,向我们展开了一幅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联系 的新图景。与自在事物的联系不同,物联网实现的联系是一种什么联系? (2 分)这种联系是如何建立的?(4 分) 【答案】人为事物的联系。 这种联系是人们按照实践的需要,在实践中,根据事物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 起来的。 你熟悉互联网,但你了解物联网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和感受奇妙的物联网世界吧。 材料一: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关系到国家竞争力和民族的未来。物联网有望成为我国抢占一代信息技术前沿 的桥头堡,成为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新引擎。我国政府必须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及早谋划,有所作为。 材料二:当前,物联网发展在研发水平、行业标准、人才队伍、相关政策、国家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等方 面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 (4)物联网是创新的成果,物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仍然要以不断创新为动力。运用生活与哲学中有关 创新作用的知识,主彰如何促进物联网的发展。(6 分) 【答案】相关主体应增强创新意识,进一步加强物联网的核心和关键技术的创新;根据物联网发展的客观要求, 适时调整与此不相应的生产关系的部分和环节;在实践中变革思维方式,不断发现和建立新的联系并拓展物联 网的应用范围。 17、(xx 高考浙江卷 40)全国法律法规对行政裁量权规定了一定的范围和幅度,但有的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 和执法基准,这为行政机关滥用行政裁量权提供了可能。比如,道路交通法第 99 条规定,机动车行驶超速的罚 款从 200 元到 xx 元,执法人员应根据案件实际情况合理做出处罚。而在实践中,出现了诸如本应罚款 300 元, 执法人员却因素质、心情等原因处罚 1000 元的现象,群众对此非常不满。规范行裁量权,为政府权利设限,增 强政府共公信力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在这背景下,一些地方政府主动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规范行政量权的办法。经过一段时间,这些地方政府依法 行政水平将上了一个台阶。规范行政裁量权的做法得到了群众的普遍的认可,政府权威进一步提高。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说明地方政府对权力自我射线的做法不仅没有削弱反而提高了政府权威的道理。(10 分) 【答案】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双方在一定条件下 相互转化。政府的权威和权力既对立又统一。行政机关裁量权过大易导致权力滥用,甚至滋生腐败,损害其威 望和公信力。行政机关对权力自我设限,虽然会缩小行政裁量权的自由度,但能够使权力运行更公开、透明、 规范,工作效率更高,群众更加认可政府。因此,地方政府对权力自我设限,不是削弱而是提高了政府的权威。 18、(xx 年高考安徽卷 3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表 2 某市城市居民收入和消费增长率变化表 年份 城镇居民实际人 均可支配收入增 长率() 农村居民实际人 均纯收入增长率 () 城镇居民消费实 际增长率() 农村居民实际增 长率() xx 12.4 9.6 15.8 5.8 xx 8.6 8.2 13.2 5.2 xx 10.1 8.7 13.7 5.4 注:xx 年该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7215 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5365 元。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政府为了增加居民的收入,扩大居民消费,保障人民生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三 农”工作,增加农民收入;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大力 发展教育事业;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在解答上述两个问题的过程中,你是如何运用矛盾分析法的?(8 分) 【解析】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既要全面分析问题,又要抓住重点、分清主次,如在看到城乡居民收入 水平、消费水平的变化和差异时,又抓住收入影响消费这个重点。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问题不同,分析和 解决的方法也不同,如运用收入影响消费的知识分析材料一,运用政府管理与服务的知识分析材料二,解答上 述问题。 19、(xx 年高考山东卷 28)材料二 近年来,沂蒙、南下等“红色”影视剧,从新的角度诠释革 命英雄人物,顺应了当代观众的审美要求,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xx 年山东省“两会”期间,如 何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的热点。 透视沂蒙、南下等影视剧的成功,有人认为“没有否定就没有创新,创新就是否定”。结合材料二, 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评析该观点。(5 分) 【答案】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留。 沂蒙等“红色”影视作品的成功,既是对传统影视作品中不合理因素的否定,同时又是对其合理因 素的肯定、继承和发展。因此,创新不仅仅是否定,但没有否定就没有创新。( 分) 20、(xx 高考广东卷 37)材料二: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咖啡”、“芭蕾”、“沙发”等一些外来语已被汉 语成功吸纳。近些年来,“OK 拜拜”、“雷人”、“粉丝 ”、“介素虾米东东”等用语渐趋流行。对于外来 语、网络语、中英文混用语,有人认为这是使用者个人的自由,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无须干涉;有人则认为 这是语言使用的游戏化、粗鄙化是对汉语规范性、纯洁性的侵蚀和亵渎必须取缔;也有人认为需要具体分 析它们是否符合汉语发展的内在规律,再决定取舍。 (2)结合材料二,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6 分) 【答案】发展具有普遍性。汉语也是不断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陈代谢是汉语发展 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符合汉语自身发展规律的新的语言要素,具有强大生命力。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汉语在其发展中总要经历一个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 点和不完善的地方,人们的争议也表明对新生事物也有一个认识过程。做好量变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要 积极积累、吸收符合语言发展内在规律的新元素,为促进汉语进一步的发展做好准备。(16 分) 21、(xx 年高考天津卷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世博会自诞生以来,一直讲述并预言着世界的改变,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走向成熟。世博会是展示台:上海 世博会吸引了 246 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集中展示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多元的世界文化以及悠久灿烂的中华 文明。世博会是大课堂:上海世博会拓展了人们的知识视野,激励了全社会的创新热情,眺望了世界文明的未 来。世博会是助推器:1933 年荧加哥世博会使美国汽车业大放异彩;1933 年大田世博会推动了韩国从出口加工 型经济向自言创新型经济的转变;xx 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深化了人类对人与环境关 系的思考和探索,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驿站。 某中学组织开展“参与,让世博更美好志愿者服装样式设计”活动。在设计过程中,有些同学认为应突出 美观,有些同学则强调实用。如果由你设计,你会突出美观还是强调实用?请说明理论依据。(5 分) 【答案】突出美观或强调实用,坚持重点论。 主张美观和实用的统一,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22、(xx 年高考江苏卷 37)三、探究题:本题 18 分。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等。 xx 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举办引起了校园世博热,同学们纷纷上网“逛”世博。一个世博专题网页引发了某同学 的兴趣和思考,他发帖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以下是该网页的部分内容。 【世博之愿】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是 xx 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246 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以其特有的方式生动地展现了该 主题。中国江苏馆则以“园林+园区=家园”的特色,构建了对世博主题的独特诠释。 发帖:本届世博会倡导的理念有哪些? 跟帖:绿色低碳环保理念 请你再列举两个理念,并依据唯物辩证法原理,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践行。 【答案】答案要求:列举的理念要温和所列材料中反映的信息,依据的唯物辩证法原理要贴切,践行举措要联 系自身实际、具体可行。 参考答案示例: 创新理念。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我们要不断优化学习方式,积极参加研究型学习,提高创 新能力。 合作理念。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我们要树立合作意识,积极参加合作学习 和社会活动,提供合作能力。 xx 年高考题组 一、选择题 1.(xx上海,13)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以汉字的“人”作为核心创意,既 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色 又呼应了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理念。海宝的设计运用到了综合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特征是 ( ) A从整体到部分 B从部分到整体 C从个别到一般 D从一般到个别 答案 B 2.(xx上海,23,不定项)社会学家费孝通对处理好世界上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有这样的设想与心愿;“各 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 ) A.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 B.事物的矛盾具有普遍性 C.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D.矛盾的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答案 D 3.(xx重庆,30)国有企业改革通过多次试验、反复比较,经历放权让利、承包制和股份制改造等阶段,增 强了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巩固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材料蕴含的哲理有 事物的发展要经历量的积累过程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对社会关系的变革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要从根本上改变旧的生产关系 A. B. C. D. 答案 A 4.(xx天津,4)丝瓜俯视南瓜说:“我的藤蔓很长,可以爬得很高。清晨能看到朝阳冉冉升起,傍晚能看到 夕阳徐徐落下。”南瓜说:“我的果实很重,无法爬到高处。但我依托着泥土,感到踏实和温暖;也能观察 到身边细微的变化。”下列说法中与该寓言寓意一致的是 A.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B.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C.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D.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答案 B (xx全国,2829)美国科研人员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一只青蛙放到沸水中,青蛙触 电般立即窜逃出 去;又将青蛙放入凉水中,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 虽然可以感 觉到温度的变化,确没有立即跳出去而逐渐丧失 逃生能力。这种现象被称为“ 青蛙效 应”。回答 56 题。 5“青蛙效应”说明的关于事物发展状态的哲理是 ( ) 事物变化发展的实质是引起质变的量变 事物的质变是由渐进的量变引起的 事物的质变就发生在无形的量变之中 事物的不显著的量变可以向质变转化 A. B. C. D. 答案 C 6.人可以避免“青蛙效应”在于能居安思危,并因“思所以危”而“安”,其哲学道理是 ( ) 认识“危”的条件、根源和前景是实现“安”的必要前提 认识“危”的必然性,则可以安之若素、泰然处之 认识“安”与“危”的依存、贯通关系,顺应和迎接安危转化的趋势 认识“安”与“危”的包含、转化关系,努力实现转危为安的趋安避危 A. B. C. D. 答案 D 7.(xx江苏,26)“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 ( ) 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 查物质和运动 的关系,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无条件的,故 A 项错误;客观实在性是物质 的唯一属性,故 B 项错误;运 动是物质的根本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故 C 项正确;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故 D 项错误。 8.(xx江苏,27)“5.12”汶川大地震后,温家宝总理在看望北川中学高三学生时,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 “多难兴邦”四个大字。“多难兴邦”一词蕴含的哲理是 ( ) 矛盾双方相互依赖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本题 考查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和事物发展的途径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多难”可以“兴 邦 ”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 转化,但并不体现矛盾双方的相互依赖,错误;正 确;在国家兴旺的过程中少不了磨难,故“ 多难兴邦”也体现 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但并没有体 现事物发展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故错误;正确。故本 题选 B 项。 9.(xx江苏,30)xx 年京沪高铁投资 600 亿元,这将带动 200 万吨钢材和 1200 万吨水泥的需求,提供近 60 万个就业岗位,同时还可以带动沿线地方的建材、农副产品和日用品的消费等。这表明 ( )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自在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事物的联系是人为的 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 查联系的特点,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不管是自在事物的 联系还 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据此可以排除 ,故选 C 项。 10.(xx广东,23)关于运动有几种看法:甲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乙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丙说:“飞鸟之景未尝动也”。这些观点按照顺序分别是 ( ) A.辩证法 、相对主义、形而上学 B.二元论、形而上学、辩证法 C.辩证法、相对主义、两点论 D. 辩证法、形而上学、 相对主义 答案 A 11.(xx广东,34,不定项)下列选项蕴涵以矛盾的同一性的是 ( ) A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B.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C.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D.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面损 答案 ACD 12.(xx浙江,29)鲁、梁等国不战而衰的惨痛教训给我们的启示是,看问题、办事情 ( ) 既要看到运动的绝对性,更要看到静止的相对性。 既要注重量变,更要促成质变。 既要认识矛盾的同一性,又要把握矛盾的斗争性。 既要重视局部,又要统筹全局。 A. B. C. D. 答案 C 13.(xx浙江,32)一个科学研究小组对 5000 只“冰川豹蛛”进行测量后发现,1996-xx 年间,这种蜘蛛的 体形平均增大了 8%-10%,同期当地每年的解冻期提前了 20-25 天,这支持了他们的猜想,剧烈的气候变化对 当地蜘蛛的生长产生了影响。该研究小组负责人表示这种影响的后果很复杂,一下子无法估计出来,这一说 法体现了 ( ) 事物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世界总有一些秘密不能为人所理解 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A. B. C. D. 答案 D 14.(xx四川,32)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前,西医外科手术都是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进行的,不 仅增加了病人 的痛苦,甚至会导致昏厥、休克和死亡。实现“刀下无痛”,一直是医学界的梦想之一。一代又一代的医生尝试用 各种不同的方法,尽可能地减轻病人外科手术的痛苦,但效果都很有限。直到化学止痛剂一氧化二氮和乙醚的 发现、成功使用和推广,医学才真正进入无痛手术时代。 今天,麻醉剂已经广泛运用于外科临床手术,但据医学统计,仍有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二的病人麻醉失败。这 表明 ( ) A.矛盾双方的统一是无条件的 B.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 C.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 D.矛盾的特殊性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 答案 B 15.(xx四川,35)xx 年 11 月,成都市政府决定,从 xx 年 1 月起,返乡农民工等三类人员可一次性申请领取价 值 500 元的就业培训券。持券人 员可自主选择各类职业技能定点培 训机构和培训专业。政府 为此拿出 7500 万 元,惠及群众 15 万人,培训后的就业率将达到 60%以上。 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 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 坚持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的统一 A. B. C. D. 答案 B 16.(xx全国,29)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磨难,同时又促使人类更加自觉地去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增强抵 御自然灾害能力,进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 进步为补偿的”。从灾难到进步,其中体现的深刻哲理是 ( ) “灾难”和“进步”作为矛盾双方,包含着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 “灾难”向“进步”转化是无条件的,体现了矛盾双方的互相贯通。 “灾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进步”转化,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 “灾难”促进“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某些外因的决定作用。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的说法错误,矛盾双方的转化是有条件的而不是无条件的,的说法错误,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外 因不能起决定作用,所以本题 只能选 B。 (xx全国,3031)1978 年安徽小岗村 18 家农户决定分田到户,揭开了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的序幕。在经济体制改革的 进程中,小 岗村不断探索致富之路。xx 年 1 月,该村决定重新走上合作经济的道路, 规划了“调整产业结 构、发展红 色旅游、着力 办好工业园”的 发展战略, 迈进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回答 1718 题。 17.多年来,小岗村在致富路上苦苦探索,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脱贫致富之路。这说明 ( ) 奔向富裕的道路尽管曲折但总是有规律可循 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不断创造财富经验和规律 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升人们对致富规律的认识 致富道路因时因地而变,没有必然的规律可循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中观点错在没有认清规律的客观性, 规律是客观的,只能 认识和利用规律,而不能创造规律。中观 点认识到了致富道路的特殊性,看到了要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也是错误的, 所以本题选 B。 18.小岗村农户做出分田到户和重新走上合作经济道路的两次重大决策都促进了当代经济发展。这说明正确的决 策 ( ) 有利于创造条件促进社会发展 符合客观条件发展变化的要求 取决于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创造了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与规律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正确的决策”是意识,本题考查的正确意识能动性理解, 中观点明显违背了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 的基本观点,是错误的,中 观点没有认清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只能认识和利用规律,而不能创造规 律。所以本题选 A。 19.(xx福建,35)在社会实践活动期间,某校组织学生前往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参观,村干部向同学们生动地 介绍了小岗村改革开放的历程。“小岗村的历史是改革开放的历史,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缩影”。从中 同学们可以领悟到哲学道理是 ( ) A.事物发展的前途都是光明的 B.矛盾的普遍性高于特殊中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D.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答案 B 解析 从题干中看出“ 小岗村的改革 ”是矛盾的特殊性,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普遍性,中的改革开放通过小岗村 的改革展现出来,“ 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缩影”反映了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故 B 项正确;其余各 项均不符合题意。 20.(xx北京,24)“蝴蝶效应”由气象学家洛伦兹于 1963 年提出,其大意是: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 林中的一只蝴蝶,偶尔煽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蝴蝶效应”不仅体 现惊人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学魅力,更蕴涵着深刻的哲学内涵。它揭示了 ( ) 世界上万事万物无不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之中 世界上所有重大事件的发生都是偶然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普遍联系都是大胆想象和合理推论的结果 某个微小因素的变化在一定条件下会对系统产生决定性影响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我们看“ 蝴蝶效 应”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原理,的说法就是联系普遍性原理的体现,的说 法不对,实际上事物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 统一;的说法更是 错误,因 为它否定了联系的客观性,的说法正 确,是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的体 现。所以 综合以上分析,本题选 B。 21.(xx北京,33)医学研究表明,大多数成年人的身体健康与其血液 PH 值有关,如图 9 所示。 ( ) A.PH 值在 7.35 和 7.45 间的任何变动均属于量变 B.PH 值在 6.8 和 7.8 间的任何变动均属于量变 C.PH 值在 6.8 和 7.45 间的任何变动均属于质变 D.PH 值在 7.35 和 7.8 间的任何变动均属于质变 答案 A 解析 根据 图表的内容,实际上它将人的健康分为几种性质不同的状态,分别是健康,非健康,死亡三种,然 后 PH 的值在这些状态之间的变化都是量变,因 为事物的性 质没有变。而从健康到非健康,从非健康到死亡这 些变化才是事物的质变,所以根据此我 们判断上述说明只有 A 是正确的。 22.(xx安徽,9)中医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一是“取类”,把长期实践中积 累的经验集中起来,发现事物之间的相类性,“观其所聚,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二是“比象”,在对 “类”有了认识之后,“因而伸之,触类而长之”。中医“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包含的哲理是 ( ) A.把握主要矛盾才能抓住问题关键 B.从整体着眼才能把握局部的性质 C.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依存 D.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23.(xx上海,36)面对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我国外交工作贯穿一条主线 即全力为确保国内经 济平稳较快发展服务。去年下半年以来,外交部 门协同国内有关方面大力加强经济金融外交工作,积极为国内 经济发展营造有利外部环境。 同时,我国积极开展高层外交,推动国际对话与合作。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分别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 融峰会和世界经济论坛 xx 年会等国际会议全面介 绍中国 应对危机的重大举措,表达了中国与各国携手 应对 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诚意与决心,也表达了中国 为妥善解决 热点问题和全球性问题作出新贡献的诚意与决心。 运用“重点论”和“两点论”关系的原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须简述原理,然后结合材料分析说明)。 答案 重点论指分析和解决问题时,首先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从而抓住重点和主流;两点指 同时要注意和恰当处理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 在错综复杂的外交工作中强调“贯穿一条主线”是抓住了重点和主流,同时强调“与各国携手应对全球性金 融危机”和“妥善解决热点问题和全球性问题”,是对外交工作统筹兼顾,这既分清了主次,更体现了两点 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24.(xx重庆,3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为促进渝 东南民族地区发展,加快城 乡 一体化进程,重庆市政府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 族区域自治法,出台关于加快渝 东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 发展的决定,每年安排 5500 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其特 色产业和社会事业发展;市人大常委会做出关于批准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自治条例的决定,审议通过重 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办法,并 对实 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市政协多次到该地区调研, 形成的多项提案被市政府采纳。 材料二 表 3 渝东南民族地区的特色与优势例举 摘选自: xx 年、xx 年重庆年鉴和重庆经济年鉴 材料一、二是如何体现唯物论和辩证法道理的? 答案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各区县的经济发展符 合本地的实际。 (2)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要树立全局观念,搞好局部,促进重庆城乡一体化发展。 (3)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重点,发展特色经济与优势产业。 (4)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抓住机遇,发挥本地特色和优势, 实现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 25.(xx全国,39)材料 三国时期的荆州地区包括现在的湖北、湖南部分地区。这一区域位于我国经济梯次发展战略的中部。为统筹 区域经济发展,近年来国家推 进“ 中部崛起“战略,确定其为重点开发区域, 拟加大对该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等财 政投入,从而使该地区面临吸 纳资源、 资金和人才的绝好时 机。同时,东部发达地区进入产业升级换代的新阶 段,也使该地区具有承接东部 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改革开放 30 年来,尤其是在 “中部崛起”战略的指导下,位于该地区的甲地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在 经济总量不断增加的同时, 产业结 构也发生了变化。 表 3 三次产业产值比重表(%)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全国 28.2 47.9 23.91978 年 甲地 51 30 19 全国 11.3 48.6 40.1xx 年 甲地 29.7 33.5 36.8 运用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结合材料分析三国时期的荆州地区在当时和现在所处地位的不同。 答案 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影响整体;而各个部分之间的地位是不平衡的。 三国时期荆州地区因其重要战略地位而成为整体中的关键部分,制约全局的形势,是兵家必争之地。整体统 率部分,任何部分的发展都离不开与整体及相关部分的联系。现在荆州地区的发展受国家经济社会整体发展 的影响,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为该地区带来发展的有利条件;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为该地区的发展提 供了机遇。 26.(xx广东,40)根据下述材料,运用哲学常识回答问题。 地球孕育了生命,地球是人类 的摇篮,但 21 世纪地球生态环 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 地利用自然:乱砍乱伐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 过度耕种放牧 导致土地沙化,沙 尘肆虐;过度消费加剧空气污 染,物种退化。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生态问题。 答案 (1)从联系的普遍性看,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利用自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与人类没有 重视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是孤立存在的有直接关系。 (2)从联系的客观性看,地球生态系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联系。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 须从事物客观联系中把握事物,不能肆意掠夺、破坏自然。 (3)从联系的多样性看,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千差万别,人们往往从短期利益出发,只看到直接的、表面的、 眼前的联系,忽视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这加剧了地球生态环境的危机。 27.(xx四川,39)交通为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古今中外,人们都十分重视 交通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民经济各部 门存在密切联系。据测算,建设 1 公里高速公路要消耗钢材 5001500 吨、水泥 40001xx 吨,平均消耗沥青 1900 吨。新增 100 亿元投资 科带动 400 亿元的投资规模。在建设周期内每亿元高 速公路建设可创造就业岗位 3900 个。 xx 年,我国 铁路建设 投资 6000 亿元,消耗钢材 3000 万吨、水泥 1.2 亿吨, 可创造 600 万个就业岗位,对经济 增长的拉动可达 1.5 个百分点 材料二 交通运 输时制约西南地区 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四川省针对其在西南地区的区位特点和省情,在建 设 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过程中,着力打造 贯通南北, 链接东西,通江达海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xx 年四川省境内 新开工铁路建设项目投资规模 1087 亿元,开工建 设高速公路 项目总投资 767 亿元。 xx 年四川省交通建设预计 完成投资 580 亿元。 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说明四川省打造西部部综合交通枢纽的正确性。 答案 (1)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四川省针对其在西南地区的区位特点和省情,发挥交通建设的 带动的作用,正确地认识和把握了事物的联系。 (2)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 新的具体联系。四川省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将会创造新的优势,进一步推动四川和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 28.(xx北京,4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沿着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不懈的 探索。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共产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是我 们党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 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 义建设规律和人 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过程,是 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一系列重大理 论与实际问题的过程(如图 14),是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 运用生活与哲学中关于规律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 答案 (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过程,是立足国情、尊重规律、实事求是的过程。 (2)认识的根本任务是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是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 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和规律的过程。 (3)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需要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的基础上,认识不断 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是我们党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一系列重大理论 和实际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 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 解析 审题,是关键,我们 一定要看清题目中设问的限定,是用规律相关的知识,首先要想到辩证法规律的含 义,然后从认识论里面,和规律有关的是理性认识,以及认识的根本任务的实现,以及科学理论也是不断发展 的观点,最后别忘了,这一切都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把以上知识串联起来,就形成一个完整的答案。 29.(xx全国,3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北方有大面 积 的缺水地区,干旱灾害时常威胁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xx 年冬到 xx 年春,我国北 方冬小麦主产区的 8 个省市遭遇 50 年来的特大旱灾,受面积达 1.57 亩。 在中央统一部署下,遭遇旱灾地区的各级政府迅速启动抗旱救灾 应急预案, 紧急调拔资金、物资,组织干部群 众和解放军官兵,全力抗旱救灾,取得 显著成果。 材料二 xx 年 3 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按照条例,在 紧急抗旱时期,有关地方人 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当组织动员本行政区内各有关单位和个人投入抗旱工作,所有 单位和个人必须服 从指挥,承担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 挥机构分配的抗旱工作任 务。 材料三 以往,有些干旱地区每逢大旱即靠抽取地下水和引河水浸灌抗旱,加剧了地下水的枯竭和河水的断 流;有些干旱地区却发展诸如高尔夫球场、造 纸厂等高耗水型 产业,造成雪上加霜;有些地区采取人工增雨作 业, 但受雨云条件限制难以及时解决干旱问题;有些地方因资金困难,农田水利设施来得缺位,只能靠天吃 饭。 结合材料,说明在抗旱问题上应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哪些观点。 答案 坚持实事求是观点,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认识抗旱的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实践观点,在实践 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识矛盾的特殊性,因地制宜,采取适合当地情况的抗 旱措施;坚持关系和发展的观点,把抗旱当作一个系统工程来对待,并考虑抗旱活动对自然较近的和较远的 影响。 B 组 xxxx 年高考题组 一、选择题 1.(xx广东单科,25)在创建卫生城市活动中,某小区居民全员参与共建文明小区。居民举止与社区文明的关 系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 ) A.部分影响整体 B.部分依赖整体 C.部分与整体相互转化 D.部分与整体同等重要、不可分割 答案 A 解析 相对于社区来说,居民是部分,居民的 举止对于社区文明产生重要影响,所以体 现的哲理是部分影响整 体。 2.(xx广东单科,26)“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说明 ( ) A.矛盾的斗争性寓于矛盾的同一性之中 B.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 C.矛盾的斗争性决定矛盾的同一性 D.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矛盾的普遍性 答案 A 解析 喜怒哀 乐体现的是矛盾,“中” 、“和” 分别体现的是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所以排除 B、D 两项。 C 项本 身说法错误。 3.(xx广东文基,17)“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浚谷”蕴涵的哲理是 ( ) A.对立统一的关系 B.质量互变的关系 C.肯定与否定的关系 D.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答案 A 解析 引言的哲学寓意是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B、C、D 三项不符合题意。 4.(xx山东基本能力,25)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处处闪烁着辩证法思想的光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所蕴含的哲学道理依次 是 ( ) 矛盾双方对立统一,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事物 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看问题要一分为二 矛盾 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强调的是量的积累,福 祸的转 化是指矛盾双方的转化, “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是指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是指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5.(xx江苏单科,32)下列诗句中蕴含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一哲学道理的是 ( )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 让后波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做好本题须准确理解 题肢中每句诗所蕴含的哲理,然后再与题干结合分析,符合题意, 体现了 联系的观点,体现了矛盾的观点,故 B 项应选。 6.(xx江苏单科,30)下边的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 A.要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要坚持运动的观点 C.要坚持全面的观点 D.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答案 C 解析 解答漫画题,一要细读漫画,理解其寓意;二要结合漫画标题与文字提示,理解其主旨。漫画顾上不顾 下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一部分人片面地看待和处理事情, 这 是非常错误的。 A、B、D 项不符合题意,应选 C 项。 7.(xx江苏单科,33)古有一父,为解决家中鼠患,买了一只猫。猫抓老鼠的同时,却也偷吃鸡,其子甚怨。 父道:“宁无鸡也不能无猫,因无鸡不会挨冻受饿,而无猫,则会挨冻受饿。”遂其子不再怨。这个故事启 示我们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时要注意 ( ) A.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B.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C.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答案 B 解析 解答本题重在理解题意,为解决“ 鼠患”,“ 宁无鸡也不能无猫 ”,突出了“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