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地理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包括地球和地图)教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379570 上传时间:2019-11-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地理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包括地球和地图)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一地理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包括地球和地图)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一地理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包括地球和地图)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地理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包括地球和地图)教案一、选择题读图,回答12题。1.实地面积最大的是()A. B. C. D.2.地在地的()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解析:本题组考查利用经纬度位置确定地理区域和判断区域面积大小的能力。第1题,地所处纬度最低,且所跨纬度大,故实地面积最大,两地虽然所跨经度较多,是地所跨经度的两倍,但两地所跨纬度小,还不到地的二分之一,且两地纬度较地高,故面积较地小。第2题,由纬度知地在地以南,由经度知地为90W120W,地为015E,地在地以西。答案:1.D2.C读图,完成34题。3.若bd经线的经度为150E,则ab、bd、cd、ac四段经纬线的比例 尺的大小关系是()A.abcdacbd B.cdabbdacC.acbdabcd D.bdacabcd解析:四条线段的图上距离均相等,实际距离acbdcdab,故图中四段经纬线的比例尺的大小关系为abcdacbd。答案:A4.若b点比a点的时间早10小时,则()a点在d点的西北方 a点在d点的东北方bd的经度为90W bd的经度为30WA. B.C. D.解析:b点时间比a点早10小时,应在a的东部150,为90W,a、b两点经度差为150,小于180,根据“劣弧最优”原则,a在d的偏西方向。答案:A(xx上海高考)地形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下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5.图中所示地区山脊的基本走向为()A.东北西南向 B.东西向C.西北东南向 D.南北向解析:根据山脊概念等高线弯曲部分指向低处,结合等高线图即可判断山脊基本上呈东北西南走向。答案:A6.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 ()A.上、下部均陡峭 B.上部较陡,下部较缓C.上、下部均平缓 D.上部较缓,下部较陡解析: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结合西北坡的等高线密集程度判断即可。答案:B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地球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据此完成710题。7.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可以描述为()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地球是河外星系的组成部分地球是距离太阳较近的一颗行星地球是距离太阳较远的一颗行星A.B. C. D.解析:地球与月球组成地月系,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地球与其他天体组成太阳系,地球与水星、金星和火星都属于类地行星;它是距太阳较近的一颗行星;地球是银河系的组成部分,不属于河外星系。答案:A8.太阳活动会引起地球电离层扰动而导致()A.“磁暴”现象 B.极光现象C.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现象 D.耀斑现象解析:太阳活动发出的电磁波进入地球的电离层,会引起电离层扰动,从而导致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答案:C9.下列叙述,与地球特殊性成因无关的是()A.地球昼夜交替周期为24小时 B.大气的热力作用C.日地距离适中 D.地球有一颗卫星解析:地球在太阳系中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有生命物质的存在,其原因是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宜的温度;地球昼夜交替周期为24小时,使地球表面温度变化不会过分剧烈;地球大气的热力作用,既降低了白天的最高温度,又提高了夜间的最低温度。地球有一颗卫星对地球上生命物质的形成和发展无直接的关系。答案:D10.下列地理事物的形成与太阳辐射密切相关的是()大气环流金属矿产资源地震风海流A. B. C. D.解析:大气运动是地表冷热不均导致的,所以大气环流与太阳辐射密切相关;风海流是由大气环流中的信风与西风导致的,它与太阳辐射有密切的关系。答案:C(xx安徽高考)下图表示“27N某地坡向(坡度为10)对地表获得太阳辐射的影响”,纵坐标表示该地坡面与地平面获得太阳辐射量的比值(仅考虑地球运动和地形因素)。完成1112题。11.该地坡向对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影响最大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解析:注意审题,强调坡向对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影响,从图中四条曲线可以看出1月曲线变化幅度最大,故坡向对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影响最大的季节是冬季。答案:D12.若坡度从10增大到15,则a点的数值将()A.增大 B.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少解析:a处正午太阳高度角小,但坡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多,从而可以得出坡面相同,正午太阳高度角小时,坡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多,那么,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小时,坡度变大,坡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将增大,选项A正确。答案:A(xx南京调研)印度首个月球探测器“月船1号”于2008年10月22日升空,11月8日进入绕月轨道。其后经过多次机动降轨,使轨道远月点高度从7 502公里降到100公里,近月点高度从200公里降到100公里,由初始的椭圆形工作轨道最终变为圆形轨道。据此回答1314题。13.“月船1号”升空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ab段cd段gh段ef段A. B. C. D.解析:10月22日处于秋分日与冬至日之间。从图上分析,地球公转方向为逆时针,应为从北极上空俯视图。当地轴“右倾”时,b处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应为夏至日,顺着地球的公转方向,a、b、c、d依次为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同理可推知g、h、e、f依次为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答案:D14.“月船1号”在绕月轨道上运行,无动力作用时,其公转速度()近月点时公转角速度较快 远月点时公转线速度较慢 公转速度始终不变在圆形轨道上时快时慢A. B. C. D.解析:“月船1号”绕月运动特征,应类似于行星的公转运动特征,其在近月点公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均较快,在远月点公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均较慢。答案:A(xx黄冈模拟)下图中弧AOB是赤道上的一段,A点位于B点的正西方,弦AB的长度刚好等于地球的半径,且赤道上弧AOB所示地区属于3月12日,赤道其余地区为3月13日。读图回答1516题。15.A点与B点之间的经度差是()A.30 B.60 C.150 D.180解析:此题主要通过地球的半径等基础知识,考查空间概念的建构能力。由情境条件中的弧AOB是赤道上的一段及弦AB的长度刚好等于地球的半径,可以推知,A点与B点之间的经度差是60。答案:B16.此时,关于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A.伦敦(零时区)时间为3月13日6时B.纽约(西五区)时间为3月12日3时C.北京时间为3月13日16时D.洛杉矶(西八区)时间为3月13日12时解析:此题主要通过空间推理,考查考生的时间计算能力。通过情境中的A点位于B点的正西方及赤道上弧AOB所示地区属于3月12日,赤道其余地区为3月13日等条件,可以推知A点所在经度为180,则B点为120W,洛杉矶(西八区)时间为3月13日0时,伦敦时间为3月13日8时,纽约时间为3月13日3时,北京时间为3月13日16时。答案:C2009年2月2日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777E,8025S)正式开站。据此回答1718题。17.当天昆仑站正午时,若从昆仑站上空俯视地球,观察到的昼夜分布情况与下图大致相符的是()解析:2009年2月2日昆仑站正午时刻,太阳直射777E,南极周围出现极昼现象,纬度越高昼越长,晨昏线以10253W对称,综合判断C正确。答案:C18.当昆仑站正午时,家住福州(119E,26N)的小明观察到太阳方位与图中大致相符的点是()A.B. C.D.解析:昆仑站正午时,福州119E已是正午以后,太阳逐渐西下,因此选。答案:D下表中所列的是一年中甲、乙、丙、丁四地的昼长差(即一年中昼长最大值昼长最小值)。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1921题。甲乙丙丁昼长差05小时30分13小时56分24小时19.四地中属于寒带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丁地昼长差为24小时,为极圈内的点,位于寒带中。答案:D20.四地所处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丁丙甲乙 D.丁丙乙甲解析:根据昼夜长短的变化可知,昼长差从赤道(0小时)到极圈(24小时),逐渐增大。答案:D21.乙地的最短昼长值是()A.9小时15分 B.8小时35分 C.10小时25分 D.14小时45分解析:因为任何地点夏至日和冬至日的昼长和为24小时,设最长昼长为x,则最短昼长为24x,利用x(24x)5小时30分,可求出x为14小时45分,最短昼长为2414小时45分9小时15分。答案:A为迎接奥运,北京临街的平顶住宅楼都进行了“平改坡”工程,即平屋顶改成坡屋顶。阅读相关数据表格和示意图,完成2223题。北京地区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7326502634三角函数的正切值3.41.20.522.楼顶“平改坡”后,某居民楼楼顶的原太阳能热水器,由于坡顶阻挡正午的太阳光,一年中有一段时间的正午不能全部照射到太阳光。阻挡太阳光的时间大约有()A.1个半月左右 B.3个月左右 C.6个月左右 D.9个月左右解析:只有当太阳光线与右侧坡屋顶平行时才能够全部照射到太阳能热水器,此时太阳高度角的正切值tan2.5/3,根据表中可知,为50的余切值,即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0,与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差1326,正午太阳高度每天约变化0.26,(13262)0.26103天。答案:B23.一年中,太阳能热水器被坡屋顶正午阴影挡住的最大面积季节里,下列现象正确的是()哈尔滨正值冰雕旅游旺季 南非开普敦正值干燥季节杭州该天的日出方向是东偏北,日落西偏北 科学家在南极地区忙于考察A. B. C. D.解析:由题干可知,此时应为北半球的冬季。答案:B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2425题。24.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A、B、C、D为地球外部圈层,C为生物圈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C.A、B、C、D、E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D.地震波在F、G交界面上,传播速度减为025.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A.图中C层 B.图中G层 C.软流层 D.下地幔解析:读图可知,A为大气圈,B为生物圈,C为水圈,D为地壳,E为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F为地幔,G为地核。D、E合为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四大圈层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D选项中应是横波速度减为0。在地幔上部存在一个由塑性物质组成的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答案:24.C25.C二、综合题26.下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该地进行了野外考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兴趣小组沿河谷从M点到N点进行考察,这两点之间的高度差是米。(2)为解决用水问题,A村计划修建一条自流引水管道。在L1、L2、L3、L4四条引水线路方案中,兴趣小组认为最适宜的线路是。试说明理由。(3)该地区拟建两个火情瞭望台,通过它们视野能覆盖整个区域,a、b、c、d、e中适合的两个地点是。解析:本题以等高线地形图为背景,既考查了地图的基础知识,又考查了现实生活中实际运用的知识,注重地理野外考察,注重地理技能的培养。图中等高距是50米,任何两条等高线之间的距离都相等,可得出M、N两地的海拔高度。图中提示修建A村的自流引水管道,必须考虑一是自流(由地势高处到地势低处),二是考虑施工距离。建立火情瞭望台的目的是监视周围的地区,一是建在海拔比较高的地方,另一个因素就是考虑人的视线是直线,不能被山脊所遮挡。答案:(1)200(2)L4引水线路由高到低,水能自流;距离较短,建设成本低。(3)a和d27.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于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材料1:2007年11月26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公布了“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图像覆盖区域属月球高地,位于月表东经83到东经57,南纬70到南纬54,分布有大小不同的撞击坑和高低错落的玄武岩。材料2:正当“嫦娥一号”奔月成功之际,刚刚启动建设的“文昌卫星发射中心”也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这将是我国继酒泉、太原、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之后的第四个卫星发射中心。材料3:目前,国际上公认理想的发射场是设在北纬5的库鲁发射场。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1)对“嫦娥一号”发回的图片解译可知,月球高原暗色部分为玄武岩,而地球上的玄武岩主要分布在 ()A.地幔 B.地核 C.陆地表面 D.大洋底部(2)“嫦娥一号”传回的图片显示,与地表相比,月表有许多大小不同的撞击坑,这是由于月球缺乏的保护和缓冲,其原因是月球。(3)如果以相同大小的图幅绘制同样的经纬度范围的月表图和地表图,那么比例尺较大的是哪一幅,为什么?(4)我国已有酒泉、西昌和太原三个卫星发射中心,请在图中相应省区范围内填出太原市。(5)与我国已有的三个卫星发射中心相比,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具有独特的优势条件,请分析、评价这些优势条件。解析:第(1)题,按照岩石的成因分类,玄武岩应属于喷出型岩浆岩,而在海洋的底部,在大洋海岭处,是板块的生长边界,这里的岩石圈下面的软流层中的岩浆上升到海底,然后冷却凝固就会形成玄武岩,故选D项。第(2)题,月表有许多大小不同的撞击坑,这是由在宇宙空间大小不等的流星体碰撞造成。由于月球体积和质量较小,故吸引不住大气,所以,在月球的表面,没有大气层,流星体在下落过程中,由于没有大气的摩擦而不会缓冲星体的撞击力,故大都与月球表面碰撞形成许多大小不同的撞击坑。第(3)题,因为月球比地球小得多,所以月球的半径明显小于地球,相同经纬度范围内的面积,月球要小得多,图幅相同情况下,月表图的比例尺更大。第(4)题,太原市在山西省。第(5)题,卫星发射的条件:纬度(决定发射初速度);天气状况(决定发射时的光学跟踪);地形。海南岛发射卫星的优势条件在于纬度低,周围都是海洋,火箭残骸落入大海,降低造成危害的概率,安全可靠,且有利于卫星的运输。答案:(1)D(2)大气(层)质量小,引力小,不足以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3)月表图图幅的比例尺较大。因为月球的半径明显小于地球,相同经纬度范围内的面积,月表要小得多,图幅相同情况下,月表图的比例尺更大。(4)填图要求:太原(市)准确填写在山西省境内(5)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更大,可以增加发射的有效载荷。濒临南海,有利于大型设备通过海运到达发射基地;火箭残骸落入大海,降低造成危害的概率。28.(xx淮北模拟)如图所示,空白与阴影部分表示不同日期,相邻两条经线地方时相差6小时,线段ab表示晨昏线。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N点所在经线的经度是,与北京时间在同一天的经度范围是。(2)线段ab与经线夹角的角度变化范围是。(3)假设线段ab与该经线夹角为15,那么直射点坐标为。(4)假设线段ab与经线夹角达到一年中最大时,简要说明这一天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矩形太阳光照图的判读,日期的变化,新的一天变化的范围,太阳直射点纬度和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等的判断都是基础的知识点。第(1)题,全球日期变化的经线一条是日界线180经线,另一条是0时所在经线,而晨昏线与赤道所交点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或者18时,据此判断M点为0时所在经线,N点为日界线180经线,又由于相邻的两条经线相差6小时,N点在M点的东侧,故N点为6时,ab线为晨线;据地方时计算公式,算出与北京时间在同一日期的范围,为90E向东到180。第(2)题,晨昏线永远与太阳光线垂直,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和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相等。在太阳直射赤道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夹角为0度;在太阳直射回归线时为最大,为2326,因此其范围在02326。第(3)题,当线段ab与经线夹角为15,且为晨线时,北半球昼短夜长,太阳直射15S,此时90E为0时,90W为12时,即太阳直射的经度,直射点坐标为15S,90W。第(4)题,线段ab与经线夹角达到一年中最大时,即为2326,太阳直射2326S,这一天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现象。答案:(1)18090E180(2)02326(3)15S,90W(4)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纬度越高,白昼越短,黑夜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为极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