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三轮冲刺 考前3个月 专题四 影响人类活动的区位因素 必考点14 城市区位因素课件.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377029 上传时间:2019-11-22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7.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三轮冲刺 考前3个月 专题四 影响人类活动的区位因素 必考点14 城市区位因素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三轮冲刺 考前3个月 专题四 影响人类活动的区位因素 必考点14 城市区位因素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三轮冲刺 考前3个月 专题四 影响人类活动的区位因素 必考点14 城市区位因素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考点14 城市区位因素,专题四 影响人类活动的区位因素,栏目索引,01,02,03,04,考向 城市区位因素 1.(2016天津文综)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汉唐时期的北方“丝绸之路”主要经过水草丰美的欧亚草原,沿线有许多古文明中心,是东、西方物资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后来逐渐衰落。,悟真题,随着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我国西部一些城市作为新“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将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这些城市应如何适应这种变化? 解析 随着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我国西部地区的一些城市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这些城市应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对外服务功能等。 答案 发展外向型经济;提升对外服务功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答出2点即可),解析答案,2.(2015江苏地理)下图为清明上河图(局部),反映了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繁华的城市风貌。读图回答(1)(2)题。 (1)东京城形成的最有利条件是( ) A.文化底蕴深厚 B.商业繁荣发达 C.人口高度集聚 D.水陆交通便利,解析,解析 从清明上河图可以看出,该城市临河而建,水运便利,水源充足;同时陆路交通也比较便利,故D项正确。,(2)东京的城市功能主要以( ) A.行政功能为主 B.军事功能为主 C.文化功能为主 D.经济功能为主 解析 从材料可知该城市为北宋都城,是当时的政治中心,故以行政职能为主,A项正确。,解析,3.(2015福建文综)下图示意关中地区和楚河地区。阅读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简述甲、乙城市共同的区位优势。,解析答案,返回,解析 结合甲乙两城市所在地区的图示可以看出,两地都位于河流附近,水源充足,地形平坦,气候适宜,农业发达,为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基础;同时两城市靠近交通干线,交通便利,还是区域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 答案 地处河谷平原,地势平坦宽阔;气候较温和;河流较多,水源充足;周边地区农业基础较好,农产品丰富;交通便利;是当地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返回,明考向,返回,1.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区位条件。 2.城市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1)资源因素、军事因素、宗教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减弱。 (2)交通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增强。 (3)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城市区位因素,如旅游城市、科技城等。,析考点,1.城市区位因素及其影响,2.分析评价城市区位因素的方法 分析一个城市的区位因素,首先应该考虑这个城市刚刚诞生的时候,是什么因素把它吸引到这一地点的;其次要分析是什么原因促进或限制了它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找出该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 在分析、评价城市的区位特点时要运用综合思维,从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人文因素)及其发展变化来进行。在这两大因素中,社会经济因素相对于自然因素发展变化较大,因此自然因素可以称之为静态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可以称之为动态因素。而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地形与河流相比,前两者可以称之为宏观因素,后者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城市最初形成的具体位置,可以称之为微观因素。,3.城市群、城市圈分布图的判读技巧,判读核心城市:核心城市就是城市圈(群)中级别最高的城市。如上图两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分别是济南市和青岛市。 分析城市等级:结合图例可找出不同级别的城市。如上图中的聊城、威海等地级城市为二级中心城市。 分析城市群形成条件:结合图中自然、人文等信息分析城市群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对其区位条件进行合理评价。 分析城市联系:根据图文信息,分析城市圈(群)之间的交通联系、经济互补等关联性。 提出发展措施:分析城市群建设的意义,提出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返回,易错点 (1)自然因素往往是通过影响人口分布来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 (2)平原是城市发育最理想的环境,但并不是所有的平原上都分布有密集的城市,如亚马孙平原。 (3)一般情况下,河流交汇处有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但在山高谷深的山区,河流交汇处不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4)每个城市的形成与发展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在其发展历程中区位因素也是不断变化的,即城市诞生、发展、衰落的主导因素可能是不同的因素。,题组 城市区位因素 1.右图中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据此完成(1)(3)题。 (1)该国农业生产紧缺的自然资源是( ) A.土地资源 B.水资源 C.生物资源 D.太阳能资源,对点练,1,2,解析,解析 图示区域位于亚丁湾沿岸,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该国农业生产紧缺的自然资源是水资源,B对。 土地资源不是紧缺资源,A错。 生物资源受水热条件影响,C错。 该区域降水少,太阳能资源丰富,D错。,1,2,(2)在甲地形成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公路交通枢纽 D.港口,解析,1,2,解析 根据图例,甲地的铁路、公路众多,交通便利,是重要港口,便于海陆联运,发展成为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港口,D对。 图示区域的地形、气候相似,都不是甲地发展成为城市的主导因素,A、B错。 甲地的公路交通不是主导区位因素,C错。,1,2,(3)该城市发展成为该国首都的优势条件是( ) A.位置适中 B.资源丰富 C.气候宜人 D.经济中心,解析,1,2,解析 根据材料,该国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该城市是该国主要的港口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发展成为该国首都的优势条件是其为该国的经济中心,D对。 位于该国边缘,位置较偏,A错。 该国整体资源都不丰富,B错。 热带沙漠气候,气候条件差,C错。,1,2,2.读“某城市用地变化示意图”,回答(1)(2)题。,1,2,(1)关于交通条件对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 叙述正确的是( ) 城市空间形态沿交通干线扩展,这些 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不会 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交通线的发展对城市形态没有什么影响 交通线的衰落会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A. B. C. D.,解析,1,2,解析 从图中不同年份的城市用地与交通线的关系可以看出,城市空间形态基本上是沿着交通干线扩展的,这些干线往往也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当新的交通线出现的时候,该聚落就会沿着新交通线延伸,这说明一个地区的交通线发生变化,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交通线对城市形态的影响显著。,1,2,(2)早期沿运河发展的城市,历史上商业贸易很繁荣,但后来发展速度明显变慢,其原因是( ) A.矿产资源日趋枯竭 B.商人大量外迁 C.海运和铁路运输的出现 D.人口增长速度变慢,解析,解析 沿运河发展的城市,早期发展是依靠便利的水运,当更廉价的海运和速度更快的铁路运输方式出现后,运河的运输价值会大幅度下降,从而使沿线城市发展速度明显变慢。,返回,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