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生产动力设施危险点安全技术管理.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2376965 上传时间:2019-11-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生产动力设施危险点安全技术管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机械生产动力设施危险点安全技术管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机械生产动力设施危险点安全技术管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_机械生产动力设施危险点安全技术管理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11 页机械生产动力设施危险点安全技术管理为机械生产过程提供动力的设施简称动力站房,主要有锅炉房、煤气站、制氧站、空压站、乙炔站、变配电站等。(一)煤气站安全技术管理煤气站是制取煤气的场所。由于煤气属于有毒和易燃、易爆气体,所以易导致中毒事故及火灾爆炸事故。下面介绍的内容适用于工业企业内部的煤气站,天然气和煤气储配站。1.煤气站及煤气发生炉:煤气站房的设计必须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煤气生产设备应采用专业厂家生产的产品,安全可靠、技术资料齐全。煤气发生炉的看火孔盖应严密,看火孔及加煤装置应气密完好。带有水套的煤气发生炉用水水质应满足规定要求。煤气发生炉空气进口管道上必须设控制阀和逆止阀,且灵活可靠;管道末端应设防爆阀和放散阀。煤气发生炉各级水封(最大放散阀、双联竖管、炉底等水封)均应保持有效水位高度,且溢流正常。煤气净化设施应保持良好的净化状态,电除尘器入口、出口应设可靠的隔断装置。水煤气、半水煤气的含氧量达到1时必须停炉。蒸汽汇集器的安全装置应齐全有效。蒸汽汇集器宜设置自动给水装置。2.仪表信号及安全装置:各种仪表、信号、连锁装置应完好有效。发生炉出口处应设置声光报警装置。排送机与鼓风机应连锁。3.电气装置煤气排送机间、煤斗间的电器应满足防爆要求。鼓风机与排风机安装在同一房间内时,电器均应满足防爆要求。煤气站应具有两路电源供电。两路电源供电有困难时,应采取防止停电的安全措施,并设置事故照明。4.放散管煤气站的生产、输送系统均应按规定设置放散管,且放散管至少应高出厂房顶4m以上,并具备防雨和可靠的防倾倒措施。(二)制氧站安全技术管理氧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助燃。其强烈的氧化性又能促进一些物质自燃,是构成物质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在氧气的制取、贮存及罐装过程中均存在相当大的危险性。以下内容适用于采用空气液化分离法生产、贮存及罐装气瓶的制氧站(房)。1.站(房)建筑的布局空分设备的吸气口应超出制氧(站)屋檐1m以上且离地面铅垂高度必须大于10m。空气应洁净,其烃类杂质应控制在允许极限范围内。独立站(房)、灌瓶间、实瓶间、贮气囊间应有隔热措施和防止阳光直射库内的措施。贮瓶间应为单层建筑,地面应平整、防滑、耐磨和不产生撞击火花。2.设备设施各种工艺设备均应完好;设备冷却系统、润滑系统运行正常;空分系统中应无积炭,并定期检查;安全装置齐全可靠,指示仪器(表)灵敏;空分装置中的乙炔、碳氢化合物以及油含量应定期监测分析,并做好记录;凡与纯氧接触的工具、物质严禁粘附油脂;管道系统应符合有关规定;气体排放管应引到室外安全地点,并有警示标记;氧气排放管应避开热源和采取防雷措施;氮气排放管应有防止人员窒息的措施;压力容器应符合规程要求;立式浮顶罐应无严重腐蚀,升降装置灵活,水封可靠且有极限高、低位置联锁;橡胶贮气囊的水封及防止超压装置均应完好可靠。3.瓶库:实瓶库存量不应超过2400只。空、实瓶同库存放时,应分开放置,其间距至少15m以上且有明显标记和可靠的防倾倒措施。4.消防设施:消防设施应齐全完备,配置合理。站区外围应设高度不低于2m的围墙或栅栏。防火间距内无易燃物、毒物堆积。消防通道畅通无阻。合理布置醒目的安全标志。(三)空压站安全技术管理空压站是企业中向各个用气点输送一定压力空气的部门。在空压站内,压缩机将空气压缩成具有一定压力的气体贮存到贮气罐中,这时贮气罐就成了一个具有爆炸危险的容器。在压力容器爆炸事故中,压缩空气罐发生事故的为数不少。如果空气贮气罐质量低劣、检验保养不利而带病运行,将存在着较大的危险性。1.技术资料空气压缩机及贮气罐出厂资料包括产品制造许可证,质量合格证,受压元件强度计算书,安全阀排放量计算书,安装使用说明书等,资料应齐全。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规定要求,建立压力容器的档案和管理卡,进行定期检验并在检验周期内使用,检验报告资料齐全。2.安全阀、压力表年检安全阀、压力表灵敏可靠,并定期校验。贮气罐上的安全阀和压力表很容易锈蚀,失去其可靠性,因此要求每年检验一次并铅封,还要做好记录和签名。(3)安全防护:空压机皮带轮防护罩可靠。空气压缩机的动力传递大多数是靠皮带传动的,传动中速度很快,而且皮带较长,活动的范围较大,皮带与传动轮的入角处非常危险,如果没有防护罩,会造成操作工被皮带轮卷入的危险。要求将皮带轮的运动范围围住,保证操作工在进行巡视检查时衣袖不会被卷入。操作间噪声低于85dB,并应有噪声监测部门的测试报告。4.贮气罐:贮气罐无严重腐蚀。贮气罐大多设置在露天,周围环境较差,容易发生腐蚀现象。腐蚀的结果使壁厚变薄,降低承压能力;腐蚀严重的能导致贮气罐爆炸。每年应对贮气罐进行一次除锈刷漆的保养,进行测厚并记录。贮气罐支承平稳、焊接处无裂纹,运行中无剧烈晃动。压缩机出口的压缩空气流是脉冲的,进入贮气罐后进行一次缓冲,待平稳以后再输送到用气点。由于贮气罐受到脉冲压力,使罐体产生晃动;如果支撑不牢,将加剧罐体的晃动。晃动的结果使得罐体与支承的焊接处因疲劳而被拉裂。(四)乙炔发生站安全技术乙炔发生站在没有条件使用乙炔瓶的企业中应用比较广泛,以集中为生产一线提供乙炔气体。但是由于乙炔气体具有的爆炸极限范围宽、爆炸下极限低、点火能量小等危险特性,极易导致火灾爆炸事故。以下内容适用于电石为原料制取乙炔气的乙炔发生站(房)。1.总体要求(1)乙炔站(房)的设计应符合要求。(2)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出、入站(房)必须登记,交出火种,穿戴必须符合规定;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记录齐全可靠。(3)应建立各种相应的安全技术资料档案。2.管道系统:管道、阀门应严密可靠。与乙炔长期接触的部件,其材质含铜量应为不高于70的铜合金。管道应有良好的导出静电的措施,应有定期测试记录。管道系统必须合理设置回火防止器,并保证可靠有效。5.电石库房及破碎系统:库房应符合规定,通风良好,保持干燥,严禁积水、漏雨及潮湿。电石桶应保持严密,不允许空气与桶内电石长期接触。人力破碎电石时,应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机械破碎电石时,应采用除尘装置,并及时清除粉末状电石,且按规定采用电石入水法妥善处理。设置中间电石库及破碎间时,应采取防潮措施。4.安全措施:乙炔发生系统检修前必须采用惰性介质进行彻底置换,采样化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检修。低压乙炔发生器平衡阀应完好、标志明显和有防误操作的措施。浮筒式气柜应有和极限位置连锁的报警装置,并根据环境条件设置喷淋装置。站房内的电器、仪器(表)必须满足防爆要求。安全装置均应灵敏可靠、完好有效,按规定进行定期检验、检查并有记录。防雷措施应符合要求。5.消防设施:合理配备消防器材,有醒目的指示标志。消防通道畅通无阻,最好为环形布置。严禁使用水、泡沫灭火器扑救电石着火,严禁四氯化碳等卤族类物质进入站(房)。第 7 页 共 11 页机械生产场所安全要求(一)机械生产场所的采光要求生产场所采光是生产必须的条件,如果采光不良,长期作业,容易使操作者眼睛疲劳,视力下降,产生误操作,或发生意外伤亡事故。同时,合理采光对提高生产效率和保证产品质量有直接的影响。因此,生产场所要有足够的照度,以保证安全生产的正常进行。(1)生产场所一般白天依赖自然光,在阴天及夜间则由人工照明采光作补充和代替。(2)生产场所内照明应满足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要求。(3)对厂房一般照明的光窗设置:厂房跨度大于12m时,单跨厂房的两边应有采光侧窗,窗户的宽度应不小于开间长度的12;多跨厂房相连,相连各跨应有天窗,跨与跨之间不得有墙封死。车间通道照明灯要覆盖所有通道,覆盖长度应大于90车间安全通道长度。(二)机械生产场所的通道要求通道包括厂区主干道和车间安全通道。厂区主干道是指汽车通行的道路,是保证厂内车辆行驶、人员流动以及消防灭火、救灾的主要通道;车间安全通道是指为了保证职工通行和安全运送材料、工件而设置的通道。1厂区干道的路面要求车辆双向行驶的干道,宽度不小于5m;有单向行驶标志的主干道,宽度不小于3m。进入厂区门口,危险地段需设置限速牌、指示牌和警示牌。2车间安全通道要求通行汽车,宽度3m;通行电瓶车、铲车,宽度18m;通行手推车、三轮车,宽度15m;一般人行通道,宽度1m。3通道的一般要求通道标记应醒目,画出边沿标记,转弯处不能形成直角。通道路面应平整、无台阶、无坑、沟。道路土建施工应有警示牌或护栏,夜间要有红灯警示。(三)机械生产场所的设备布局要求车间生产设备设施的摆放,相互之间的距离,与墙、柱的距离,操作者的空间,高处运输线的防护罩网,与操作人员的安全都有很大关系。如果设备布局不合理或错误,操作者空间窄小,当工件、材料等飞出时,容易造成人员的伤害,造成意外事故。为此,应该做到:1.大、中、小设备划分规定(1)按设备管理条例规定,将设备分为大、中、小型3类。(2)特异或非标准设备按外形最大尺寸分类:大型,长12m;中型,长6-12m;小型,长6m。2.大、中、小型设备间距和操作空间的规定(1)设备间距(以活动机件达到的最大范围计算):大型2m,中型1m,小型07m。大、小设备间距按最大的尺寸要求计算。如果在设备之间有操作工位,则计算时应将操作空间与设备间距一并计算。若大、小设备同时存在时,大、小设备间距按大的尺寸要求计算。(2)设备与墙、柱距离(以活动机件的最大范围计算):大型09m,中型08m,小型07m。在墙、柱与设备间有人操作的,应满足设备与墙、柱间和操作空间的最大距离要求。(3)高于2m的运输线应有牢固的防罩(网),网格大小应能防止所输送物件坠落至地面;对低于2m的运输线的起落段两侧应加设护栏,栏高105m。(四)机械生产场所的物料堆放要求生产场所的工位器具、工件、材料摆放不当,不仅妨碍操作,而且引起设备损坏和工伤事故。为此,应该做到:(1)生产场所要划分毛坯区,成品、半成品区,工位器具区,废物垃圾区。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应按操作顺序摆放整齐且稳固,一般摆放方位与墙或机床轴线平行,尽量堆垛成正方形。(2)生产场所的工位器具、工具、模具、夹具要放在指定的部位,安全稳妥,防止坠落和倒塌伤人。(3)产品坯料等应限量存人,白班存放量为每班加工量的15倍,夜班存放量为加工量的2.5倍,但大件不超过当班定额。(4)工件、物料摆放不得超高,在垛底与垛高之比为1:2的前提下,垛高不超出2m(单位超高除外),砂箱堆垛不超过35m。堆垛的支撑稳妥,堆垛间距合理,便于吊装。流动物件应设垫块楔牢。(五)机械生产场所的地面状态要求生产场所地面平坦、清洁是确保物料流动、人员通行和操作安全的必备条件。为此,应该做到:(1)人行道、车行道和宽度要符合规定的要求。(2)为生产而设置的深大于02m、宽大于01m的坑、壕、池应有可靠的防护栏或盖板,夜间应有照明。(3)生产场所工业垃圾、废油、废水及废物应及时清理干净,以避免人员通行或操作时滑跌造成事故。(4)生产场所地面应平坦、无绊脚物。第 10 页 共 11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11 页 共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