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高考考纲,1、地球形状。地球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 2、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周期。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3、时区、区时、北京时间、国际标准时间、日界线。 4、地球公转运动的方向、轨道、速度、周期、黄赤交角。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第一部分 地球运动概述,1.了解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一般特点。 2.理解黄赤交角及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规律。,自主学习一,1、什么叫地球的自转运动? 2、地球自转运动的基本特征:方向、速度、周期等? 3、地球自转运动与地球公转运动的关系?导致的地理现象?,一、地球自转运动: (一)含义:地球绕其自转轴(地轴)的转动。 强调:地球运动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始终不变,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不难引出以下结论: 1、北极点处,看北极星的仰角为90度。 2、北半球任何地点,看北极星的仰角,就是当地的地理纬度;看北极星的方向为正北。 3、赤道处,看北极星的仰角为0度。 4、南半球任何地点,均无法看到北极星。,(二)特点: 1、方向:侧视图自西向东;极视图北逆南顺。,0,0,A,读图,求A 地的地理坐标?,300N,900E,2、自转周期:,恒星日:自转3600 23时56分4秒 真正周期 用于科学工作,太阳日:360059/ 24时 昼夜更替周期 用于日常生活,太阳日比恒星日长3分56秒,为什么?,(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绕太阳公转,(2)自转、公转的方向相同(参见图册P13右上图),小练习:,强调:注意一恒星日和一太阳日的联系与区别。 前者为自转的真正周期;后者为昼夜交替的真正周期。 例一:某人某日观测某恒星位于他的正头顶(即上中天)的时间是20点, 当第二天晚上他又看到这颗恒星位于他正头顶的时间是 ? 例二:某人某日观测太阳位于他的正南方的时间是12点,当第二天他又看到太阳位于他正南方的时间是 ? 例三:一艘海轮自洛杉矶向西驶向上海,船上的乘客从第一天 见到太阳在上中天到第二天太阳在上中天相隔的时间是 ( ) A 24小时 B 大于一个太阳日 C 小于一个太阳日 D 恰好一个恒星日,19时56分4秒,12时,B,原因:太阳与船一样,自东向西运动,3、速度: (1)线速度:某地点单位时间内,通过 地球自转运动走过的弧长。 (常用单位:Km/h)。 全球线速度分布的主要规律有: A、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 B、赤道处线速度为1670Km /h; C、南北纬60度处线速度约为赤道处的一半(837Km/h); D、南北极点处线速度为0(即:静止不动); E、任何纬度处的线速度为该纬度的余弦值乘以1670 Km/h 。 F、若纬度相同地点,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2)角速度:某地点单位时间内,通过地球自转运动转过的圆心角(常用单位:/h) 全球角速度分布规律:除极点外,其他任何地点均相等。 大小: 应用:同步卫星与地面 对应地点的速度比较。,150/小时,10/4分钟,例四:一同步卫星始终稳定在赤道某地上空,与赤道上对应地区相比,该同步卫星运行的特点是( ) 、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 、运转方向不同 、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角速度不同,线速度相同 例五: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最吻合的地点是( ) A 、 900W, 890S B、800E, 400N C 、 100E, 10S D、1800 ,710N,C,二、地球公转运动: (一)含义:地球绕太阳的转动。 (二)特点: 1、绕日公转轨道为近似于正圆的椭圆型轨道,且太阳位于其中一个焦点上;公转运动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始终不变。 2、方向:同自转(北天极俯视表现为逆时针)。 3、周期:一恒星年。(同样与自转相对应) 4、公转速度:见图:,地球公转轨道及公转速度,开普勒第二定律:行星的向径(太阳中心到行星中心的连线)在单位时间内所扫过的面积相等。 (可以简单记忆为:面积速度相等!) 结论:地球绕日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近日点 处最快,远日点处最慢!,7月初,1月初,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23026,66034,公转的特点及其影响:,1、特点:地轴的北端总是指向北极星方向 不变,即地球总是斜着身子绕太阳运转。,三、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赤道平面 黄道平面 黄赤交角(目前为2326)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周期:一回归年),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的应用,1、确定全年任何一天太阳直射点的大致纬度位置(南、北半球某地或赤道上) 、运动方向(向北或向南)、运动速度(较快或较慢)及速度变化(由慢到快或是由快到慢); 2、由该直射点的纬度值,不难确定极昼极夜的范围;南北半球的相应季节状况。 3、由该直射点的经度值,不难确定该地为地方时12时,进一步可以确定全球任何地点(已知其经度值)对应下的地方时或区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