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危险点预控的方法和要点.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2372669 上传时间:2019-11-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展危险点预控的方法和要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开展危险点预控的方法和要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开展危险点预控的方法和要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_开展危险点预控的方法和要点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6 页开展危险点预控的方法和要点目前,危险点分析预控正在公司系统积极地推广应用,笔者结合学习和实践,就如何理清思路,掌握方法,开展好这项工作谈一些体会和看法。1把握重点重点在哪儿?重点在班组。我们强调安全生产全过程管理,强调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的分层控制,但我们更要强调,安全工作的重点在班组,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也不例外。从宣传发动到培训学习,从危险点(源)的查找到在具体工作中的督促实施、考核讲评,大量的工作都要落实在班组。作为兵头将尾的班组长,要责无旁贷地挑起这副担子来。首先要带头接受危险点分析预控这种安全管理的科学方法,其次要使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能够结合本班实际有效开展,第三要加强督促和管理,使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取得良好的实效。班组开展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应充分利用长期安全生产实践中的丰富经验,把危险点分析预控与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工作结合起来。每周安全活动要对下一周的工作任务进行危险点分析、查找,制订预控措施,并结合安规学习,使班组成员人人清楚危险点所在,人人明确控制措施的要点。同时,还必须将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纳入上周工作回顾,进行讲评和考核,修订、完善具有本班工作实际和特点的危险点数据库。危险点预控卡在现场施工作业中的执行要与开工会(录音)制度、安全互保、两票三制、标准化作业相结合,认真落实各项预控措施,实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有关职能科室和工区(公司)要加强对班组的指导、督促,使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在班组开展得更扎实、更完善、更有成效。2克服难点难点是什么?难点是在具体工作中危险点预控卡上的危险点的确定。尽管各专业、各班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危险点数据库,尽管在每一项工作前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但工作负责人在实际填写和执行危险点预控卡时,总还是难以落笔。为什么呢?因为既怕多写,又怕少写;既担心少写一条、漏了一项,而万一事故恰恰就在那个环节上发生,又担心多写,面面俱到,使现场作业人员搞不清楚哪些是必须控制的真正危险点,控制措施得不到落实,使危险点预控流于形式。如何克服这个难点呢?一是要认真地、细致地、一丝不苟地进行现场查勘;二是要充分发挥危险点数据库的指导作用;三是要群策群力,针对具体的工作,把影响安全的危险因素分析透彻;四是工作负责人(制卡人)要明确具体工作任务和很好地把握完成工作任务的人(身体状况、技术水平、精神状态、人员组合)、机(机械、材料、工器具)、环境(地形、地物、气候等)的状态和进行中的变化,要善于删繁就简,善于抓住重点。3抓牢关键关键在哪儿?关键在落实!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是否能取得预期的实效,发挥超前控制事故的作用,关键在于各项事先制订的控制措施是否在实际生产工作中的严格执行。班组长要牢牢抓住现场落实这个关键环节,在开工会上,不但要将危险点预控卡上所列的危险点及控制措施交代清楚,而且要进行确认,落实到人。在工作过程中,要严格监督,保证各项控制措施的严格执行。对现场环境、作业条件、人员变化等引发的新的危险点,要及时采取补充措施,落实到位。各级领导和现场工作负责人要把危险点预控卡的执行与反违章工作、标准化作业紧密结合起来,严格监督,严肃考核,这样才能保证危险点得到有效的控制,使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真正发挥实效,确保现场安全生产。第 4 页 共 6 页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程序建设单位提交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并协助建设单位到市地震局办理抗震设防要求的审核手续市地震局提交工程项目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服务合同书程序图说明:一、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在本市联系业务前须到市地震局进行资质验证和单项工程登记。验证登记时须到窗口办领取单项建设工程安评登记表,同时需向市地震局提供下列资料各一份:1、中国地震局或者广东省地震局颁发的相应资格证书(复印件);2、单位法人委托书(原件);3、联系人上岗证书或执业资格证书(原件);4、按要求填写的单项建设工程安评登记表。二、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在验证登记手续完成后方可对已登记的工程项目的建设场地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三、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对工程建设场地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后,应当编制该工程建设场地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并送市地震局审查备案。四、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通过审查后,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应向建设单位提交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并及时协助建设单位到市地震局办理工程建设项目抗震设防要求的审核手续;同时还应向市地震局提交该工程的工程项目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服务合同书(原件)一份。第 5 页 共 6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